北大荒的开发者
我说的北大荒,实际上是特指853。而八五三,仅仅是北大荒的一小部分。在我的眼里,853是北大荒的缩影,是北大荒的代表。
重返北大荒,固然是因为怀念这片神奇的土地,但是更能勾起我回忆的是北大荒的人和事。 具体说到853,哪里有我的许多亲朋好友,有并肩战斗了1/3个世纪的一个战壕的战友。
他们都是来自何方的神圣,想网友一定想知道个大概。
853由铁道兵组建而成自不用说。但它是怎样发展壮大的呢?
原来,853自有铁道兵组建以来,很多老兵、老官,过去搞战斗,现在抓生产,都不得闲,年龄挺大了都还没有结婚。描写北大荒的电影《老兵新传》插曲唱道“北大荒真荒凉,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为解决那些老兵、官的婚姻问题,采取了动员许多河北、河南的青年姑娘支边的方法。因为如果只有纯一色的姑娘,恐怕有碍影响,所以附带着也吸收了一批男青年。这批男青年属于买猪头搭脚爪,塞进去的,尽管后来他们中很多成为农场建设的骨干。 以上这些男女青年都是经过动员自愿去场的。以后一批批进入的是否都出于自愿,恐怕得打个问号。
1958年国家不平静,对853来说这也是个不平静的一年。
这年,十万转业官兵从内地许多城市舍家离口的下到北大荒,虽也是经过组织动员,但很难想像会是自愿的。随便举几个例就可看出:853五分场有个连队指导员,受不了那个苦,再说也想家,(也许他那在城市的老婆快要临产了,他急于想去尽一个人夫、人父的责任)开了小差,当然结果很惨,被抓起来送进了监狱;我有个一分场的朋友是苏州人,转业前在那里的速成中学当教师。他在853也就五、六年光景,就调干回了苏州,每逢说起在北大荒那一段经历,他觉得不堪回首,说他的风湿性关节炎就在那里得的;更令人不能忘的是,雁窝岛有个劳资干事,转业时不到三十吧,他在苏州已成家,有老婆有孩子。因为老婆孩子不愿来北大荒,一直两地分居。别看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在那个年代苏杭真没有什么可以引以自豪的东西。就说食品吧,他们比安徽、河南也强不到哪里去。比起北大荒来差远了。这位劳资干事经常是买了鸡蛋自己舍不得吃,一箱箱的往苏州家中寄。他还自豪的向我叙述他寄回去的鸡蛋一个都没有破损。他向我介绍了邮寄鸡蛋的绝对保险的方法:先钉一个木箱子,里边铺一层锯末,铺一层鸡蛋,让锯末塞满鸡蛋的缝隙,钉上箱盖。这样,虽遇到剧烈震动,也无损毫发。这鸡蛋一寄就是二、三十年。直到他年满60退休为止。 待着两夫妻能朝夕相守时,这男的已是满头白发,标准的老头一个。他把青春全部献给了北大荒。如果没有这么一批转业官参与农场管理,很难想象853能这么迅速的发展。
对于北大荒来说,这转业官兵当然属于上等人。上等就如此,更何谈二、三等,四,五等。 58年来场的还有大量右派分子。他们是从总政、总后、总参三军司令部及中央各部委清洗出来的。他们虽然是来劳改的,但是853对他们总体来说还是礼待的。除了按上级要求,定时间让他们互相贴大字报,狗咬狗的相互揭发:xxx反党反人民,xxx对党刻骨仇恨之外,也没有别的方面的歧视。这批右派,有不少是国内顶尖的文学、艺术人才,他们为853文学、艺术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继上述那些之后,全国各地出于各种原因自愿来场的不少,他们被称之为“盲流”。在农场处在最低的地位。这些人的工资只有专业官的一半不到,但是他们大都承担着农场最艰苦、最劳累的工作。只是由于这些人中不乏具有一定才能的人,所以后来很多成为农场的骨干分子,其待遇甚至超过了那些转业官。
59年大批山东乳山、牟平的青年支边到853,虽然开始有点不适应,尤其是女的,但很快他们都成为农场生产战线上的主力军。
大城市知青涌进853,始于1963年。
那年,北京市有些高干子弟支边来到雁窝岛,但更多的是在北京没法安排工作的待业青年,其中有一部分还被认为是城市的不安定因素。
64年,65年陆续有批量的正式北京知识青年来到853。这些人中有些本来是应该考上大学的,只是由于当时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凡认为是出身不好的,或者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都被认为非我党的依靠对象筛下来了。
1968年文革后,北京、天津、上海、宁波、哈尔滨等地的知青大量涌入,他们中95%以上都在生产第一线卖苦力。记得有一批四川泸州来的知青,开始时觉得自己是从“大”名城市下到北大荒的,很有点优越感,想提提这样那样的条件。后来一看,这么多大城市知青都在地里老老实实的干,他们也就安下心来了。
就以我所在的853一分场六队来说,1970年前后光知青就有2、3百,达到本连队职工数的三倍,整个853,七、八十个连队,该有多少知青啊!这些知青的来场,不仅为853增加了劳动力,还给853带来文化教育的普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是853教育战线的主力军。
和这么些朋友朝夕相处,最长的达三十余年,这里面有多少感情的交流啊。
今天的853朋友,年轻的,年老的,遍及全国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就暂且不提了。前几天和853qq群中思想比较活跃的年轻朋友西慧玲*聊天时,说到853的人每人身上都有一首歌,她很同意。其实我这样说是一点没有夸张的。
至于每个人身上都有什么歌,就只能凭我的记忆来描述了。(待续)2011-10-4
注: *西慧玲生于1965年。853清河中学82届毕业,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浙江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她出版专著两部,其中2003年出版的《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被介绍到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获浙江省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台州市曙光奖和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并被国家正式学术期刊的文章引用60余次。2006年出版的《新新人类的女性书写》被浙江社科联主办的浙江社科界网页正式介绍。并获得台州市曙光奖。另外发表女性文学评论文章20余篇。被复印、转载、引用20余次。在教学上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台州市优秀教师、台州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学奖、省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