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敬录林昭两句诗

                     

 

 

 

 

     敬录林昭的两句诗:“只应社稷公黎庶,哪许山河私帝王。”

              用鲜血写成的诗句,读之沧然泪下。

 

一位敢于用鸡蛋碰石头的勇敢战士!!!

 

 

 

 

TOP

      即是父母之恩,骨肉之情,亦无法高于祖国,高于真理。

     林昭死于60年代,张志新死于70年代,现代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女儿,就那么悲壮的为了我们这些胆怯的市俗的自私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死去了。

      她们是真正的英雄,她们是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最后的“贵族”,她们是耸入云天的高山,而我们(无论是富裕的,还是贫穷的,是大官,还是小官,)只是一抔黄土。我们活得如此委琐,只能夜来涕下。

    如何昂首多巾帼,羞吾此身无地容。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

TOP

林昭一個陌生的名字,上網查了才知43年前的4月29日被殺,5月1日她媽媽被徵收5分錢子彈費。無語淚流今天以她的碑文紀念她.
自由無價/生命有涯/寧為玉碎/以殉中華

TOP

 

        中华民族二十世最应受到人们尊重的女性之一,敢于思想、勇于坚持.真了不起!

TOP

      一个人在为正义而付出的时候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但有时要付出亲情、牺牲亲情的时候却承担不起了,中国人多数不是基督教徒,还没有达到把自己当做上帝之子的境界,所以,为正义而献身的人就凤毛麟角了。

     我们敬仰林昭、张志新,却无法做林昭、张志新。

TOP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

   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有些人死了成为英雄,林昭、张志新则是英雄不死,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TOP

  一位敢于用鸡蛋碰石头的勇敢战士!!!         向北挺进 发表于 2011-4-30 23:38

 

            鸡蛋碎了,蛋清犹在,昭日月,启世人!

开心上网,平心做人。

TOP

    

 

     被官方正式处决之人的家属还要交5分钱的子弹费,以我之孤陋寡闻,似乎当属世界各国的“史无前例”。若按此逻辑推理,即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君王——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恐怕把脑袋想烂了也想不出代表朝廷行刑的侩子手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劳务费的做法。

   看来他们输的远不止是“文采”和“风骚”。

TOP

林昭
                                                                                         ( 相片我貼不上來)
原名
彭令昭
出生        1932年12月16日
中國江蘇蘇州

逝世        1968年4月29日 (35歲)
中國上海

林昭(1932年[1]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蘇州人,基督徒。林昭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因公開支持北京大學學生張元勛的大字報「是時候了」而被劃為右派,後因「陰謀推翻人民民主專政罪、反革命罪」在1960年起被長期關押於上海提籃橋監獄,在獄中她堅持自己的信仰,並書寫了二十萬字的血書與日記,控訴了中國當局的對她殘酷政治迫害和壓迫,表達自己追求人權、自由和平等的信念和追求。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當局在上海秘密槍決,當局從未正式公布過判處林昭死刑的罪名。
1980年8月22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之前判決,以精神病為由平反為無罪,並認定該案為冤殺無辜。1981年1月25日上海高院再次做出複審,認定以精神病撤銷判決不妥,撤銷1980年裁定,但仍與之前判決一併撤銷,宣布林昭無罪[2]。
[編輯] 家世
彭令昭進大學後為表示斷絕與家人關係改名為林昭。父親彭國彥曾是江蘇省縣長,做過吳縣、江陰等縣縣長,母親許憲民很早就參與進步革命,1946年,國民政府舉行國民大會代表競選,許憲民當選國大, 大舅舅許金元曾任中共江蘇省委青年部長,四•一二事件中,被國民黨處決沉屍長江。
[編輯] 革命
受家庭的影響,年輕的林昭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行為抱有很大的熱情,在景海中學高中畢業後,林昭不顧母親反對,於1949年7月考進「革命搖籃」蘇南新聞專科學校,決心「與家庭生不來往,死不弔孝」,投身到革命中去,甚至曾經無中生有地揭發過自己的母親,多年後,林昭對此感到很不安:「他們要我井裡死也好,河裡死也好,逼得我沒辦法,寫了些自己也不知道的東西,我不得不滿足他們……我沒存心誣陷你」[3]。
畢業後林昭隨蘇南農村工作團參加蘇南農村土改。1952年開始在《常州民報》、常州文聯工作,期間林昭深入工人之中,撰寫了許多報導。
[編輯] 北大
1954年,林昭以江蘇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立志作毛澤東時代最好的記者。 林昭在北大瘋狂地閱讀許多她喜歡的書,同學常看到她從圖書館抱出許多線裝書。她觀察到現實並非她想像般美好,因而陷入「愛與恨的一盆糨糊」。但在北大自由的學風中,她開始成長,開始思考。在想到自己曾親自揭發母親的「罪行」時,她痛苦得哭出來,寫信給母親發誓說:「今後寧可到河裡、井裡去死,決不再說違心話!」 由於林昭勤學多思,受到游國恩教授的讚賞,建議林昭調入文學專業,未果。林昭與另一位才女張玲任校刊編輯,負責副刊《未名湖》。1955年春,林昭參加了北大詩社,任《北大詩刊》編輯。1956年秋,《北大詩刊》停辦後,林昭成為綜合學生文藝刊物《紅樓》的編委會成員之一,被稱為「紅樓裡的林姑娘」。該刊物主編是樂黛雲。《紅樓》第2期的責任編輯是林昭和張元勛。
1957年5月19日,張元勛等貼出大字報《是時候了!》,這是為了響應中央的鳴放號召,隨後幾天北大的大字報越來越多,學生互相辯論,有人認為大字報中的右傾言論是反革命煽動。5月22日,林昭在辯論中公開反對那些上綱上線的批評,並說:「我料到一旦說話也就會遭到像今晚這樣的討伐!我一直覺得組織性與良心在矛盾著!」[4][5]5月29日,《紅樓》編輯部舉行會議,宣布將張元勛與李任開除出《紅樓》編委會,原因是他們參加右派刊物《廣場》編委會,林昭在發言批判時對張元勛說:「我有受騙的感覺!」[6]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什麼?》[7],將提意見的言論說成是右派分子乘機向黨進攻。
1957年秋,張元勛、林昭等人被打成右派分子,林昭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但被及時搶救過來。於是她被認定為對抗組織、「態度惡劣」,遭到加重處分:勞動教養三年。林昭不服,跑到團中央質問:「當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校長時,曾慨然向北洋軍閥政府去保釋『五四』被捕的學生,現在他們(指北大領導)卻把學生送進去,良知何在?」[8]後因新聞專業副系主任羅列憐其體弱多病,冒險為之說情,林昭得以留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專業資料室接受群眾「監督改造」。
1957年12月25日,張元勛被秘密逮捕,判刑八年。北大當時約有八千學子,其中約有1500名師生被打成右派,他們中的許多人,被開除公職與學籍,發配到邊疆荒野,20多年後才得以平反。
1958年6月起,林昭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資料室監督勞動,期間與同在資料室「勞動考察」的人大學生「右派分子」甘粹產生愛情,他們提出結婚申請,但上級批評他們談情說愛是抗拒改造,不准他們結婚。
1959年9月,甘粹被發配到新疆進行勞動改造。林昭病情加重,冬天咳血加劇,請假要求回上海休養。1960年春,人大校長吳玉章先生批示准假,林昭由母親接回上海。
[編輯] 上海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書(1964年)
通過調養,林昭病情漸有好轉,並在上海認識了蘭州大學的研究生顧雁、徐誠,當時蘭大的張春元等人,正在準備籌辦針砭時弊的《星火》雜誌,隨後林昭的長詩《海鷗之歌》和《普魯米修斯受難之日》,在《星火》第一期上發表。但很快涉及《星火》的人員,都被抓捕。1960年10月,林昭被逮捕入獄。
1962年初,林昭得以保外就醫。9月,林昭在蘇州與黃政商量並起草了《中國自由青年戰鬥同盟》的綱領和章程。期間還曾要求上海的無國籍僑民阿諾,將《我們是無罪的》、《給北大校長陸平的信》等帶到海外發表。
1962年12月,林昭又被捕入獄。在獄中林昭曾多次絕食、自殺,並分別兩次給當時的上海市長柯慶施、《人民日報》寫信,反映案情並表達政治見解,都沒有迴音。林昭在獄中,沒有筆和紙,竟然都是用血在白色的被單上寫作[9]。 另外,由於林昭拒絕違心地服從,被獄卒視為表現惡劣,遭受較嚴重的虐待,林昭在血書中寫到:「光是鐐銬一事人們就玩出了不知多少花樣來:一副反銬,兩副反 銬;時而平行,時而交叉,等等不一。臂肘之上至今創痕猶在不消說了,最最慘無人道酷無人理的是:不論在我絕食之中,在我胃炎發病痛得死去活來之時,乃至在 婦女生理特殊情況期間,不僅從未為我解除過鐐銬,甚至從未有所減輕!--比如在兩副鐐銬中暫且除去一副」。[10]
1965年3月23日,林昭開始寫《告人類》。
1965年5月31日,開庭審判,林昭被判有期徒刑20年。林昭隨後血書《判決後的申明》。[11]
1965年7月至12月,第三次給《人民日報》寫信。
1966年5月6日,北大同學張元勛來到上海,同林昭母親許憲民到上海提籃橋監獄看望她。
1968年4月29日,林昭接到改判的死刑判決書,隨即在上海龍華被槍決。5月1日,公安人員來到林昭母親家,索取5分錢子彈費(事件在1981年在打倒四人幫的報導「歷史的審判」一文中提到)。
[編輯] 尾聲與平反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1980年刑事判決書
•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1981年刑事判決書

林昭父親在女兒被捕一個月後服藥自殺。林昭母親則精神失常,後因醫院拒絕醫治,1975年在上海外灘自殺[12]。林昭弟弟彭恩華,2004年8月3日逝世於美國猶他州Sandy城,享年59歲。[13] 林昭的妹妹彭令范1980年後移居美國。
1980年8月22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滬高刑復字第435號」刑事判決書,撤銷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1962年度靜刑字第171號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公檢法軍事管制委員會1967年度滬中刑[1]字第16號兩次判決,宣布林昭以精神病為由平反為無罪,結論為「這是一次冤殺無辜」;而1981年1月25日上 海高院的「滬高刑申字第2346號」刑事判決書中認為80年的判決書宣告無罪的理由為精神病不妥,「在病發期間的行為不應以反革命罪論處……林昭的行為既 不構成犯罪……滬高刑復字第435號判決在適用法律上亦屬不當,均應與前兩個判決一併予以糾正」,撤銷了1980年「滬高刑復字第435號」判決書,但依 舊對林昭宣告無罪[14]。另在1980年12月在北京舉行追悼會,但其檔案仍被中共絕密封存五十年。
2004年4月22日,林昭骨灰由蘇南新聞專科學校與北大部分師生集資立碑並被安葬在江蘇省蘇州市木瀆鎮靈岩山的安息公墓。
林昭的檔案,包括在獄中寫的大量血書,1980年代曾一度開放,但不久又被封存。2003年,中國獨立製片人胡傑先生把他過去五年中親自尋訪認識林昭本人的80人的錄像紀錄,更通過特別途徑拍攝到林昭獄中文稿,完成了紀錄片《尋找林昭的靈魂》;其相關採訪《尋找林昭》成功刊登於2004年8月11日《冰點》,其後訪問被「團中央青年報刊閱評小組」評為「以大篇幅報導敏感事件與人物,值得商榷,也不客觀」。但年終時因題材關係,另外「文氣豐沛,貫穿首尾」,被章詒和評為她所看過描寫林昭最好的一篇,因而得2004年度《冰點》周刊「最佳特稿獎」。
[編輯] 紀念活動
2008年4月29日是她遇難四十周年紀念日,到江蘇蘇州靈岩山上探訪的民眾眾多。當地地方政府已在墓地附近大樹上安裝攝像機,監控掃墓人士。[15]
[編輯] 參考文獻
1.        ^ 林昭的出生日期尚存疑問。在1964年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中寫林昭當時為32歲,但林昭本人對此曾批註「應為三十歲」。
2.        ^ 江菲. 林昭逝世41周年:有的人永遠不會被歷史忘記. 新華網轉引中國青年報. 2004年08月11日 (簡體中文).
3.        ^ 陳偉斯. 林昭之死. 民主與法制. 1981年第3期 (簡體中文).
4.        ^ 據胡杰考證,林昭並非贊同張元勛言論而替他辯護。她感到痛苦而無法理解的是,一些有思想、敢作敢為的同學被說成「瘋子」和「魔鬼」。這段期間她在日記裡說:「黨啊,你是我們的母親!母親應該最知道孩子的心情!儘管孩子過於偏激,說錯了話,怎麼能說孩子懷有敵意呢?」
5.        ^ 摩羅. 林昭年表.
6.        ^ 張元勛. 北大往事與林昭之死 (簡體中文).
7.        ^ 人民日報. 這是為什麼?. 1957年6月8日 [2009年2月] (簡體中文).
8.        ^ 張元勛. 北大往事與林昭之死 (簡體中文).
9.        ^ 彭令范,林昭之妹. 我的姐姐林昭 (簡體中文). "姐姐每次來信,總是要白被單,我們實在百思不得其解。到後來才知道,送去的白被單她都撕成條條用來寫血書。」……「姐姐一度保外治療時,我們問她為什麼 要這麼多的白被單,她支吾其辭。當我們看到她手腕部血跡斑駁的傷痕時,母親立即把她衣袖拉起來,手臂上也全是小的切口疤痕。母親當時放聲大哭:『你為什麼 要這樣作賤自己?這也是我的血肉呀!』」"
10.        ^ 林達. 林昭在為我們尋找——《尋找林昭的靈魂》觀後 [2009年2月] (簡體中文).
11.        ^ 據林昭年表, 《判決後的申明》部分內容:「……這是一個可恥的判決,但我驕傲地聽取了它!這是敵人對於我個人戰鬥行為的一種估價,我為之由衷地感到戰鬥者的自豪!…… 我應該作得更多,以符合你們的估價!除此以外,這所謂的判決與我可謂毫無意義!我蔑視它!看著吧!歷史法庭的正式判決很快即將昭告於後世!你們這些極權統 治者和詐偽的奸佞--歹徒、惡賴、竊國盜和殃民賊將不僅是真正的被告更是公訴的罪人!公義必勝!自由萬歲!林昭 主歷 一九六五年六月一日」
12.        ^ 據《蘇州市志》第三冊1222頁
13.        ^ Salt Lake Tribune(鹽湖城論壇報), August 5-6, 2004.
14.        ^ 林昭胞妹彭令范訪談錄. RFA.,內有1981年滬高刑申字第2346號判決書
15.        ^ 林昭. RFA新聞. 2008年4月20日.
[編輯] 相關資料
[編輯] 書籍
•        《追尋林昭》許覺民編,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出版,2004年重印,ISBN 7-5354-1976-3
•        《林昭,不再被遺忘》許覺民 編,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ISBN 753541976
•        《走近林昭》(往事並不如煙系列)許覺民 編(該書編者為林昭之堂舅),明報出版社,2006年2月初版,ISBN 962-8917-59-5
•        「『紅朝鬥士』林昭」專題,《明報月刊》2004年7月號
•        《話說林昭》 黃河清/著
•        《祭壇上的聖女——林昭傳》趙銳/著,台灣秀威資訊2009年3月版

TOP

中华儿女林昭照片 林昭1.jpg 林昭2.jpg 林昭3.jpg 林昭4.jpg 林昭5.jpg 林昭6.jpg 塑像.jpg 墓碑.jpg 林昭墓.jpg

墓碑.jpg (77.03 KB)

墓碑.jpg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

TOP

林昭《判決後的申明》的部分內容:「……這是一個可恥的判決,但我驕傲地聽取了它!這是敵人對於我個人戰鬥行為的一種估價,我為之由衷地感到戰鬥者的自豪!…… 我應該作得更多,以符合你們的估價!除此以外,這所謂的判決與我可謂毫無意義!我蔑視它!看著吧!歷史法庭的正式判決很快即將昭告於後世!你們這些極權統 治者和詐偽的奸佞--歹徒、惡賴、竊國盜和殃民賊將不僅是真正的被告更是公訴的罪人!公義必勝!自由萬歲!林昭 主歷 一九六五年六月一日」

多么瘦削的形体,多么坚强的心灵!

历史法庭判决的日子一定会来临!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

TOP

 

 

林昭血书节录:

“光是镣铐一事,人们就不知玩出了多少花样来。一副反铐,两副反铐,时而平行,时而交叉,最最惨无人道酷无人理的是,无论在我绝食中,在我胃炎发病痛得死去活来时,乃至在妇女生理特殊的情况下,不仅从来未为我解除过镣铐,甚至从来没有减轻,比如两副镣铐中暂除掉一副……”

TOP

 

    谢谢wanho网友的帖介,向你敬礼了!

TOP

回复 1# 楚风

不喜欢看林昭的话题,因为叫人太心寒、太心酸……

TOP

秋瑾案与林昭案的启示

2010-06-03 《炎黄春秋》2010年第5期 刘凤梧

  鉴湖女侠秋瑾于1907年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密谋在安徽、浙江等地起义,反抗满清统治。不料被奸人胡道南出卖,绍兴知府贵福电请浙江巡抚张曾扬同意,即于1907年7月14日(一说13日)派山阴县令李钟岳率兵包围秋瑾所在的大通学堂。

  李钟岳耕读传家,为官深得民心,他不甘心做清廷的忠实鹰犬,面对捕杀革命者的苦差,也曾多次婉言拒绝;但满族出身的贵福执意不从,他只得昧着良心执行命令。逮捕现场,为防意外,他曾多次向士兵大声疾呼“但加逮捕,弗许伤害”。秋瑾被押至山阴狱中,贵福立即命李钟岳连夜严刑拷问。但李钟岳不肯刑讯逼供,只是拿出纸笔让秋瑾自己书写供词,这才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千古绝唱。贵福急于结案,7月15日,便匆匆忙忙与张曾扬往复电报商议,最后张同意“将秋瑾先行正法”。贵福如获至宝,立即命令李钟岳执行。李钟岳正义凛然地反问:“供证两无,安能杀人?”因此“竭力阻拒,几至冲突”。但是上命难违,拖至子夜时分,他只得去见秋瑾,告之:“事已至此,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汝死非我意,幸谅之也。”说完,他“泪随声堕”。李钟岳仍尽自己的能力所及,答应秋瑾提出的“不要枭首,不要剥去衣服”,使之最后保存了一点点做人的尊严。

  李钟岳此举当然大大地触怒了贵福等人,没过多少天,他便被撤职了。离开山阴前夕,他愤怒地将大堂所陈列的天平架劈毁,并掷地有声地大呼:“若借此相见好上台,便是禽兽!”他暂寓杭州,良知和正义每天煎熬着心灵,经常反复念叨“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渐渐地,他产生了以死殉道的信念。几次自杀均被人救下,不幸最终还是自缢于屋旁,离秋瑾被害还不到一百天。公平地说,李钟岳对于秋瑾之死,是没有多大的责任的。他对“禽兽”们的野蛮法律无可奈何,但展示了封建时代一个知识分子的美好人性。所以,《新浙江潮》主笔王卓夫说:“李公为专制时代良吏,既因秋案如是,乃附祀秋祠,以光泉下,该社均表同情。”

  秋瑾遇难之后,《申报》、《文汇报》、《时报》等各大报纸纷纷斥言:“绍府蒙上,浙抚欺君,秋瑾无供无证,处以极刑,无法可据。彼所根据者,是彼心腹中野蛮之法律。”在舆论压力下,贵福、张曾扬在原地呆不下去了,贵福谋调浙江衢州未果,转而请调安徽又被拒绝,只好改名换姓再设法钻营出路;张曾扬欲调往江苏,也遭到当地的强烈反对,不久,即郁闷而死。

  我们应该特别指出,因秋瑾被杀而引发的李钟岳的自杀、贵福的隐匿、张曾扬的郁死,都是发生在满清王朝尚未垮台的时候,专横昏聩的慈禧太后还握有绝对的权力。是舆论,是民心的向背,对上述三人形成了强大的心灵拷问;三人末路有所不同,也折射出他们人性有善恶之分、美丑之别。

  林昭,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她1954年以江苏高考第一名被录取到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很快便以“才女”之名声震全校,曾任北大学生综合性文艺刊物《红楼》的编委。

  1957年,一个漆黑的夜晚,“左派”们集中火力反击“右派”,前呼后应,声嘶力竭。林昭一反往日的文雅温柔,奋力跳上一张餐桌,愤怒地反驳:“我们不是号召党内外的人提意见吗?人家不提,还要一次次地动员人家提!人家真提了,怎么又勃然大怒了呢?……自整风以来我一直没有说话,也没有写过什么,为什么?我料到:一旦说话也就会遭到像今天这样的讨伐!”面对“你是谁”的喝问,她朗朗地答道:“我是林昭……你记下来,双木三十六之林、刀在口上之日的昭!刀在口上也好,刀在头上也好,今天既然来了,也就没那么多的工夫去考虑那么多的事!”

  从此以后,林昭便踏上了万劫不复之路,被划为“右派”,劳动教养,判刑二十年,直至被秘密处决。但即使在1980年8月20日上海高级法院为她作出的“平反裁决”中,都没指出她到底是以何罪名罪状被处死!连个“莫须有”也没有!

  在狱中,林昭的双手曾被两副手铐交叉背铐达半年之久,就连女人的生理期来了,也毫不宽贷。管教人员还唆使同牢的女流氓、娼妓们撕、打、掐、踢、咬、抓林昭。林昭常常被折磨得口鼻流血,脸被抓破,遍体疼痛;衣服裤子也都被撕破。甚至有的狱警还想强奸他,迫使她不得不每天把上下衣服用针线缝起来,大小便时拆开,便后再缝上。

  真正令林昭走上死亡之路的,恐怕还是她在监狱中割破血管,用发卡沾着写在衣服、被单、墙壁上的几十万字的诗文。

  她写道,“1957年是一个染满中国知识分子界和青年群之血的惨淡悲凉的年份”,她断然不能容许自己堕落到暴政奴才的地步”。

  她对于自由的理解,对奴役制度的思考也达到通常难以企及的高度:自由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还有人被奴役,生活中就不可能有真实而完满的自由;除了被奴役者不得自由,即使奴役他人者也同样不得自由。她说:当我们深受暴政的奴役,我们不愿做奴隶的同时,我们自身作为反抗者,但也不能建立新的形式的奴役制度。

  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她的呐喊使我们这个民族于天地之间站立的时候,减少了一点儿愧色。

  直至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林昭的片段诗文,这还是一个有良知的狱警,冒着杀身大祸从狱中为她偷送出来的。而林昭用绝食等激烈手段,强行迫使狱方所保留下来的全部原始审讯记录,据说有四大箱,同被搜缴的其他遗著一起档案封存,声称五十年以后才能解密。

  她这样一个思想的先驱,行动的巨人,当然不能见容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她自己也知道“他们杀机已定,哀求之与痛斥之,其结果完全相同。相信历史总会有一天会说到今天。”

  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押赴上海龙华机场,口中塞着橡皮塞子,防止她喊口号,颈部绑着塑料绳子,扣紧喉管防止她发声。在机场跑道上,执行人员向她腰上猛踢一脚,跪地之后对准她开了一枪。她倒下后又慢慢爬起,他们又向她开了两枪。看她倒地不再动弹,便将她拖入一辆吉普车飞驰而去。事后,有关人员还找到林昭之母,让她上缴子弹费。林母听后,当即昏厥倒地。

  秋瑾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因政治而被杀害的第一位女性,林昭能不能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因“思想罪”而被杀害的第一位女性呢?杀害秋瑾的直接责任人是张曾扬、贵福、李钟岳,将林昭划为“右派”、判处徒刑的直接责任人是谁呢?杀害林昭的直接责任人又是谁呢?迄今为止,任何媒体上都未曾明确透露也从未听说过任何参与整治林昭的人站出来公开认错道歉。这些人的思想境界同李钟岳相比,简直有天地之别,即使同张曾扬相比也差了许多。我们是将这一切罪行简单地算在“运动”、林彪、“四人帮”头上,便皆大欢喜庆祝胜利呢,还是以犹太人百折不挠地追捕屠犹纳粹凶犯的精神追究下去呢?

  秋瑾被害以后,当时的舆论界并没有简单地把杀害秋瑾的罪行都算在慈禧太后头上完事大吉,而是对张曾扬、贵福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口诛笔伐,将二人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所以,共和的旗帜终于飘扬在神州大地。以色列人也没有简单地把所有的屠犹罪行都算在希特勒头上便偃旗息鼓,而是对所有证据确凿的纳粹凶犯一个也不放过,哪怕只是一个下级官兵也穷追不舍。所以,以色列人空前团结,国虽小而势日强,许多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与其为敌也不占上风。

  我们要追究林案的直接责任人,并不是肆意报复。在那个是非混淆的年代,作恶者也不过是主谋们手中一颗任意摆布的棋子。我们应该宽容,但宽容的前提必须是作恶者认罪,不然他们在逃脱之余还会暗中窃笑宽容者的软弱无能。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勇于忏悔的民族,更少有勇于负责的硬汉,我们不要指望作恶者有一天会良心发现,做出“杀人者,打虎英雄武松也”的壮举,而应该锲而不舍地追究下去,直到全部真相大白于天下!

  我们对林昭这样的民主英雄宣扬得很不够,对残害他们的主犯帮凶追究得更不够。不要天真地以为,秋瑾、林昭的命运离我们普通人很远。正如德国神父马丁所说:“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我们更不要天真地认为,“扩大化的反右派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等虐待人民的各种运动一去不复返了,只要不能确立真正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只要不能将一切迫害善良正直人们的主犯与帮凶绳之以法、警示后人,遇有适当时机,秋瑾、林昭的悲剧重演的机率(似应作“几率”)就会很高。
呵呵 最后编辑于 2011-04-30 14:48:20

TOP

  林昭的悲剧悚不忍睹,鲜为人知,天理何在!公平正义何在!?

TOP

白桦长诗:从秋瑾到林昭--苦恋者的长歌和短歌 [转贴 2011-04-29 08:46:39]   
我顶 字号:

@李广平:纪念林昭:今天是林昭的祭日。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处决;第三天下午两点左右,公安人员至上海茂名南路159弄11号林昭母亲家,索取五分钱子弹费。其母许宪民当场昏厥,随即精神濒临崩溃,最后死于上海街头;其父服毒自杀。这个毕业于北大的圣女,是中国自由民主的殉道者;1980年上海高院宣布林昭无罪。 原文转发(1991)|原文评论(478)


《从秋瑾到林昭》所代表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国人的最高良知,是人类灵魂的最终颤动!就这首诗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深度而言,它抵达到一个几乎空前的水平。有这样的诗作,中国新诗不会灭亡!这样的诗作,使我们听到了中国新诗的先声!

白桦长诗:从秋瑾到林昭

原载2009-11-19 《文学报》

白桦


相信历史总会有一天人们会说到今天的苦难!希望把今天的苦难告诉未来的人们!”——炼狱中的林昭天上的父啊,原谅他们吧,

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十字架上的耶稣




除非是让我死,
不,即使是死,我也不会忘记你,
我的灵魂会把记忆交给悬崖峭壁,
以化石的方式留传后世。

除非我已经出卖了灵魂,
剩下的是一具行尸走肉;
可倏然的刀锋,经常会
冷丁地用凛冽的寒光试探我。

我自己知道,即使把我放在砧上,
我都会像冰山那样沉重和冷峻;
虽然我的脸上挂着儿童般的天真,
那只是为了衬托鬼魅的狰狞。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

TOP

当我第一眼端详这个陌生世界的时候,
你就站在我的面前了,
狂涛扑面,你亭亭玉立;
风雨如磐,你目光镇定。

在绝望的战场上去夺取希望的队列里,
有一位旗手竟然是雍容华贵的女性;
你从画舫里走出来就跳上了战马,
以龙泉宝剑取代玲珑玉佩。

虽然百年前你就因此而身首分离,
1907年所有的红花绿叶一起,
落入拌着血泪的泥土,
在世世代代的梦里静候着另一个花期。

你永远是那样娴静和温柔,
一位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
虽然你那双白皙的手引爆过雷电,
使得紫禁城内外一片狼藉。

就像一轮皓月离云而出,使我——
  一个国破家亡而且懵懂无知的孩子,
得以呼吸到至美的芬芳,
得以瞻仰到至善的绮丽。

我永远都能记住你的样子,
仪态优雅、无限关爱地俯视着我,
就像记住我的母亲和姑姑、阿姨,
以及你们与日俱增的美丽。

我在很幼小的时候就知道,
你走出深闺踏上夜路,是为了
走进寂寞的夜行者们的队伍,
去迎接注定要出现的华夏晨曦。

你相信先行者们项上喷涌的热血,
能把漆黑的乌云濡染成鲜红的朝霞;
于是,你也要抛洒自己的热血,
于是,就有了轩亭口的一声长叹。

你把美丽的面颊转向未来,
未来只是你幻觉中的一抹淡青色的晨光,
你的未来不就是我们的现在么!
你轻轻地吟诵,安详一如月光:

秋风秋雨愁煞人!
你用极度苍凉的古越乡音发出一声叹息,
倾吐了三千年压抑的悲情,
给二十世纪留下了一行最深刻的诗。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

TOP

整整一百年过去了,
一百年的中国都沉浸在血泊之中;
乌云最终——最终也没有被濡染成朝霞,
虽然我们抛洒了江河那样多的热血……

这是百年来希望与失望争辩的交点,
这是百年来幻想与现实议论的话题;
时间太长了,流血太多!
鲜艳的红已经凝结为深深的黑。

在你去世三十年以后,中国
又一位使男人们汗颜的女性诞生了;
她出生在锦绣江南的姑苏,
一座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古城。

当她还在北京大学求学的时候,
忽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她发现
大多数中国人的眼眶里都没有眼珠;
他们的眼珠都到哪儿去了呢?

她不敢看那些血红而又空洞的眼眶,
可为什么人人都不觉得有什么缺失呢?
失明不是最大的缺失么?而且
他们个个都快活得像学舌的鹦鹉。

她立即走向未名湖畔,以水为鉴,
从自己的身上来验证一个重大的事实。
谢天谢地!自己的眼珠还在,
而且熠熠生辉,甚至咄咄逼人。

原来所有中国人都自动摘下了眼珠,
把眼珠紧紧攥在自己的手心里;
是为了害怕出现视觉上的谬误,
诸如把光明看成黑暗;

把天国看成地狱,
把神圣看成妖孽。
亿万人只能瞪着空洞的眼眶,
按照一双眼睛来认知世界。

而她却偏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去观察被封锁、被冻结的大地,
透过雾霭重重的来路和去路。
透过斑驳的光影和瞬息万变的色彩……

于是,她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异端,
居然敢于在眼眶里保留一双眼珠!
居然还敢直面那颗唯一的太阳,
而且认真地去探究它黑洞似的内核。

为什么太阳散发出的不是热能,
而是一阵又一阵刀锋的寒光?
于是,她对那颗超自然的太阳,
产生了理所当然的怀疑。

怀疑太阳?!多么可怕的怀疑啊!
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怀疑自己。
自觉自愿地在每一颗细胞里追寻原罪,
把别人强加在身心上的灾难当作恩典。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怀疑自己的民族吗?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盲从偶像的民族吗?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信奉仇恨的民族吗?
我们是个人人都在自甘为奴的民族吗?

遥想春秋战国那些如火如荼的岁月。
诸侯们忙着为霸主的称号厮杀;
而大地上繁星璀璨般的诸子百家,
还能竞相自由地闪现各自的光彩。

我可以坚持我的强国梦想,
你可以坚持你的民本童话;
你可以指斥我为诡辩、谬误,
我可以讥讽你为异端、邪说。

但他们都坚定不移地写下了
流芳百世、烛照后世的典籍;
秦始皇能把六国的宫殿都付之一炬,
却无法彻底焚毁竹简上书写的文字。

在印刷术还没有出现的年代,经典
却神奇地从草民们的记忆中复印出来。
当伟人为一己之见而灭绝众志的时候,
他就注定要成为千古罪人。

中华民族有过如此众多大智大勇的祖先,
却繁衍出如此众多缺乏自信的后代;
不仅主动摘下自己的眼珠,还要
用木屑去填充大脑里丢失的记忆。

她——一个卓越的思想者,
在绝对禁锢中探索思想;
她——一个活跃的自由人,
在完全孤独中追求自由。

当所有的中国人都蒙在鼓里的时候,
她却能感觉到潮流最轻微的涌动。
当落叶第一声悲叹的时候她就能听到
隆隆逼近的、寒冬的车轮。

她曾经一再痛苦地补缀过破碎了的梦,
期待过人性的善良能纠正绝对权利的暴虐;
而她等到的却是冰冷的镣铐和炼狱,
从此她就把梦的碎片丢弃,任由西风漫卷。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