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江河白水:
白水渡口大概是官民所建,因为当时有一县衙所辖的寺就设在白水圩尾。白水渡对谁都不收费,那是船工享受了各级之补贴,若没有那些补贴,我看是不能为继的。“渡船屋”是当时白水各姓集资所建,当然何姓可能出的是大头。还有一点值得探讨,若不是官方介入,白水何姓出了大钱的话,码头可能会建在北面。
您说的现在的大路下渡口收费,那是人家私人自己打船来摆渡,没有别的补贴,当然也就不能全做义务劳动。
古人做事有很多地方值得今人学习借鉴,尤其是视架桥修路为大善举。现在国家也在修路了,且修得轰轰烈烈,村村都通水泥路。
我们敬佩当今政府的利民政策,也愿江永交通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