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我和辛亥革命的缘分——李锐

我和辛亥革命的缘分

李 锐

2011年第11期 炎黄春秋杂志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虽然我晚六年才出生,但是那个年代的许多人物留在我的记忆中,有着不解之缘,也可以说给我不少影响。这个话题要从我的父亲说起。  

     1922年我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我继承了他的书桌,抽屉和小柜中有许多书籍,还有几张照片。我印象深的除《饮冰室文集》、《玉溪生(李商隐)诗集》(三种颜色字体线装本)外,就是黄兴、宋教仁、秋瑾的《荣哀录》;一张较大的黄兴照片,父亲在上面写了一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有一本很厚的大型精装本《民国之精华》(1916年由日本北京写真通信社出版,日人佐藤三郎编),内收民国初年参众两院443位国会议员的小传,每人占一页,中日英三种文字,有照片;前面有孙中山、黄兴等人的照片、传略,以及日文中华民国议会史。约三百字的李积芳(父名)小传,开篇是评语:“君秉性诚厚笃实,痛恶浮华,居常以俭约自持,能耐劳苦;与人交直而不数,喜闻荩言。”后半是简历:“前清时,以湖北仕学馆学员,由张文襄选送日本留学,毕业于经纬学校及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归国应学部试,授法政科举人,辛亥武昌起义,回湘任法制局参事,筹办地方自治,旋组织湖湘法政学校,兼充公立法政各校教员。二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当年参议院议员代表地区,每省选十名;众议院议员代表人口,八十万人口中选一名(湖南27人当选)。  

      关于父亲去日本留学的情况,1980年出版的《黄兴年谱》援引和《湖南文史资料》第十辑刊登的“凌容众日记”,有较详细记载:1905年1月间,平江四人同长沙一批人,“于武汉会齐,九十三人去日本。16日乘轮离汉度过阴历除夕,4日抵神户,5日抵东京。”1905年2月11日记有除辫事:“早起改装剪辫,小溪(父亲号筱溪)继之。”“未初,偕小溪赴富士见楼,因开会欢迎孙逸仙也,不期而会者千余人。警察原限准三百人,继许九百人。楼中只能容千人,踵门而退者殆又数百人。……日本之白浪滔天演说云:吾倾家以谋中国之革命,不成,无以为生,为优人以求食。所以不忍饿死者,欲留一命以见支那之革命也。”当年除辫是一件大事,在留日学生中也只有少数人做到,这表示革命精神,同清廷的决绝。凌容众和先父这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到日本,还没有上学,就先除辫明志,这说明他们在国内早已接受了黄兴、陈天华等的反清革命思想。因此,同盟会成立后就加入了,成为第一批会员。(头两年在东京参加同盟会的863人中,湖南籍最多,有157人)他们的生年都差不太多:黄兴、凌容众1874年(31岁),陈天华1875年(30岁),宋教仁、李积芳1882年(23岁)。父亲一生重视教育,在日本安心读书七八年。当年留日学生万余人中,因多入速成科的学校,进大学而毕业的为数较少。

回复 2# 开山炮

 

 

  

毛泽东秘书李锐

      李锐,男,1917年4月生,湖南平江人。原名李厚生,曾用名李候森。毛泽东研究专家,作家。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

  1934年至1937年,在国立武汉大学机械系学习,任武汉秘密学联负责人,从事学生运动工作。

  1937年至1940年,到北平接党的关系,在山东平津同学会从事宣传工作,任徐州五战区青年救国团党团负责人,中共湖南省委青委书记,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特派员。

  1940年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青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延安《解放日报》评论部组长。

  1945年至1948年任冀热辽日报社社长。

  1948年至1949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高岗政治秘书、陈云同志政治秘书。

  1949年8月至1952年9月任新湖南日报社社长、湖南日报社社长,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

  1952年起任燃料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局长。

  1955年10月至1958年02月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助理、党组委员兼水电建设总局局长。

  1958年08月至1959年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

  1958年01月后任毛泽东同志兼职秘书。

  1959年07月庐山会议上受到严厉批判,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党籍。

  1960年02月下放北大荒虎林850农场劳动。

  1961年12月北京闲住。1962年12月在安徽磨子潭水电站劳动,当文化教员。

  1967年11月10日-1975年,北京秦城监狱关押8年。

  1979年01月恢复工作,任电力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基建工程兵水电指挥部政委,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82年任中央组织部青年干部局局长。

  1982-1984年任中组部副部长。后任中共组织史资料编纂领导小组组长。

  中共12届中央委员,12、13届中顾委委员。

TOP

回复 1# 开山炮

  1905年冬,日本政府循清廷之请,禁止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陈天华蹈海自杀,以绝命唤醒国人。(陈是1903年从湖南到日本留学的,著有《猛回头》、《警世钟》等反清革命白话文小册子,影响较大)一批留学生被日本政府驱逐回国,其中湖南来的有凌容众、秋瑾(她的丈夫是湖南人)等十多人。随后大批留学生都回国了。1906年凌回到家乡,宣传革命,毁家兴学,创办启明女校,第一班8个女生中,有我的母亲和李六如的元配夫人钟桓英。父亲从官费中省出钱来,帮助妻子上学。我母亲可说是辛亥革命前受过现代教育、有思想的女性,父亲的为人处事和他的朋友交往,童年时就常同我们三姊弟谈,尤其谈同黄兴、宋教仁等人的友情,启发我们如何求学做人,向父亲学习。回长沙居住时,生活非常困难,当时湖南督军兼省长赵恒惕,同吴佩孚勾结,委父亲以重任,他坚辞不就,过年过节送巨款也退回去,常同母亲谈寄希望于广东出兵北伐。     

      

       我家与黄兴家          

      

      辛亥革命,黄兴居功至伟,是辛亥革命的元勋,被称为“革命的实行家”,直到武昌起义,是同盟会多次起义的直接领导者,黄花岗之役负过伤。当年孙中山、黄兴是并列齐名的。讨袁(世凯)失败之后,孙黄之间曾有意见不合,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时,强迫入党的人按手印,服从他的领导,黄兴拒绝加入,以致国民党当政时,曾长期“扬孙抑黄”,不宣传黄兴的革命事迹。记得十多年前在北京开黄兴纪念会时(大概是因湖南黄兴故居修建开放而召开的),我将这个情况谈了。父亲加入同盟会后,同黄兴、宋教仁等成为好朋友。母亲同我谈过,黄兴1916年去世时,父亲悲恸不已。后来同黄的大儿子黄一欧常有往来。1949年回长沙时,我去看望过一欧兄。我进米龄(88岁)时发表过“仰怀黄公” 绝句两首(全文8300字) ...[ 以上文字节选自炎黄春秋杂志,阅读全文请订阅本杂志.]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