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那一场悲壮浪漫的刑场婚礼——开平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

      那一场悲壮浪漫的刑场婚礼——开平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
 

        到广东开平的目的是看碉楼,习惯性买来旅游地图查看时,不意却看到开平有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顿时记起了八十年代初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其还原了1928年的他们为共同理想一道抛洒热血,在刑场上举行惊天动地的婚礼。亘古以来,未曾有过的悲壮浪漫! 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给予了当时的年青人深深震撼,于是便觉得这是应当去看的地方。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坐落在广湛公路旁,地处周文雍的故乡——开平百合镇。尽管这儿较偏,也无碉楼可看,但我还是特地来了。
    史载:周文雍是开平人,当时是广州起义领导者之一,陈铁军是台山籍人在佛山长大。当时是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
  1927年4月15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广东的反动派也发动了反革命大屠杀,党和工会的工作由公开转入秘密。周文雍也受到通缉,但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仍然机警地坚持战斗,并受党的委托,担任广州工人代表大会主席。同年8月,陈铁军服从党组织的安排,给周文雍当助手,协助他积极筹备广州起义。为避免敌人怀疑,周文雍与陈铁军以“夫妻”身份开始建立秘密联络机关。12月11日凌晨,广州武装起义爆发,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起义最终遭到失败。1928年1月,周文雍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兼广州市委常务委员,再次与陈铁军回到广州,重建党的机关。1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与陈铁军同时被敌人逮捕。

   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坚贞不屈。敌人无计可施,决定判处他们死刑。在共同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周文雍和陈铁军产生了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将爱情一直埋藏在心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将埋藏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革命者婚礼,从而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当年的2月6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下着毛毛细雨,寒风刺骨。周文雍和陈铁军被分别押赴东郊红花岗(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刑场。陈铁军、周文雍沿途慷慨激昂地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高唱《国际歌》,还向群众发表演说。临刑之前,面对大批围观的百姓,陈铁军大声呼喊道: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两人从容就义。
    就义时,周文雍年仅23岁,陈铁军24岁。这对红色恋人表现出了共产党人忠于信仰的英雄气概,也为人间留下了一出凄美动人的爱情千古绝唱,传唱至今。在为革命走向刑场时,这对革命者,义无反顾;在为追求理想而走向生命尽头时,这对恋人,视死如归。尽管,爱才刚刚开始,就将伴随革命的生涯而终结,但他们毫不退却。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他们情愿苌弘碧血;在捐躯的同时成为新郎新娘,他们心中有浪漫。他们是两位坚定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也是一对热爱生活和生命的知心爱人。他们灵魂的交融,更是让他们有了临刑前悲壮浪漫的婚礼。那正月十五元宵节高挂的红灯笼,映衬着刑场上婚礼的壮丽,那纷纷扬扬的小雨,是对那反动派的枪声,婚礼上的礼炮,适时的回应。

    1958年,为缅怀周文雍、陈铁军这对铮铮铁骨、气壮山河的英雄儿女,开平县政府建造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后来扩建成烈士陵园,并成为广东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陵园内,在20多米高的平台上,建有高31.6米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碑座正面镌刻的碑文上记录着两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左面刻着陈铁军烈士的箴言:“一个革命者应该学习古今中外伟大人物的高贵品质和英雄气概。”右面刻着周文雍烈士就义前写的著名诗句:“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2009年,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推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他俩名列其中。
    伫立在烈士陵园,仿佛感受到了这一对恋人的热烈心跳和对爱情的无比热爱与眷念的情怀。他们应该也曾有过对美好生活与高尚爱情的无限憧憬;应当感受过生命珍贵与爱情浪漫的心潮澎湃;然而为了“若为自由故”,他们做到了像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的那样“两者(生命、爱情)皆可抛”。尤其是陈铁军家境富裕,本可过着悠闲的生活,当阔人家的少奶奶,可她却以青春的火热投身到热火的革命斗争中。面对死刑表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大无畏气概,她临刑前响遏云天的高呼,更是令天地为之动容。“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的这一著名诗句,似乎就是为她而写的。本当为他们的壮举讴歌一曲的,只是在今天这纷繁的时代,或许会不合时宜。看到那宣传栏内写的:江门市反腐倡廉风范教育基地,
唯有黯然。
    此刻,我仿佛看到他俩那升天的魂灵,涅槃成了那高天流云里振翅高飞的鸿鹄;此时,我惟愿他们有来生,美好人间里碧沼再结心心相印“并蒂莲”,过上他们曾热切向往,倾力追求的自由生活。
    开平的潭江水啊,为烈士流淌了八十多年的泪,流不走的是烈士那高尚的情操;蓝天下,那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啊,是由烈士那革命理想、纯真爱情凝结而成;那纪念碑前的苍松翠柏呀,是人们对他们的真诚纪念。

   谢谢雨林与我有同感!毕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使我们对这些心目中的英雄始终抱有崇敬之心。

   我也和你一样,每到一处地方,我会尽量地去寻找我知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这儿相关的地方。在那儿感受感受氛围,或是接受崇高的洗礼!

TOP

 

    周,陈二位烈士那感人肺腑的英勇事迹,使我想起了裴多菲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正是对这首诗的完美诠释。

    我的心境和书荟一样,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就在附近,就一定会去那里看一看,看过了之后,又一定会写点文字观感。可叹的是,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恐怕已对这样的地方不感兴趣了……

fficeffice" /> 

TOP

复枫叶缤纷:我们是同时代的人,接受的是相同的教育,因此对事物的看法会有同感的。的确革命先烈不是一道“标签”那么简单而定的,而是像你用排比句来赞美的那样“是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人,是为后代用鲜血铺路的人,是用年轻的生命书写美丽的人。”

不管世道如何变化,我想我们还是会认定人应有的操守的。

TOP

回复顾兄:周、陈二人在刑场的壮举,是认为他们所献身的事业是伟大的,认为苌弘碧血能换来朗朗乾坤,故此义无反顾。只是人无法预知后事,哪会知“人一阔脸就变”,若能先知先觉或许他们会是另一种活法了。

TOP

   一对真正的有血有肉的英雄,既铮铮铁骨,又柔情满怀。革命先烈,不是一道标签,而是一群为追求理想,追求幸福而坦然献身的人,是为别人牺牲自己的人,是为后代用鲜血铺路的人,是用年轻的生命书写美丽的人。人活着,是要有点理想和精神的。可惜现代社会已远离这些,甚至开始嘲笑这些了。我们这些仍然为烈士热血沸腾的人面对现在的社会,只有心痛和无奈。谢谢书荟的感人游记!

TOP

复佳哉:是的敬佩他俩的追求共同理想、纯真爱情的情操,真的是难得做到。想想他俩在刑场面对死刑时的壮举,那可不是今人能理解的。

TOP

          呵,传矣大姐,我受的是六十年代的正统教育呢,因此头脑里始终对真正的英雄是崇拜的。那么看到与他们有关的的地方,当然应当前去瞻仰。

   下一代究竟将如何,我们还真不好如何臆想,不过,我想难得有那么纯净的人了。

TOP

回复楚风:是的,周、陈二人在刑场举行婚礼的壮举是值得讴歌的。我真的敬佩那些为了追求理想、自由而奋斗,乃至于抛头颅洒热血也义无反顾的先驱者。只是今天的社会变异,是他们无法预料的,应当说他们当时的追求是向上的。

   那些坐享其成的人,反是变本加厉地为己谋利。和平年代,其头脑里入“D”的概念,是为己增加一顶“保护伞”,而不再是抛头颅洒热血了。君不见如今对那些人犯了错的处罚首先是“开除党籍”,然后就不了了之了吗?!

TOP

无疑是浪漫而又崇高的婚礼,惊天地而泣鬼神。

如果他们知道此后80年间,同样的党人都干了些什么,搞了哪些运动,一定会觉得——冤!

比健康更重要的是人的心态。

TOP

书荟有水平的纪实,看后给人留下思考。为有共同理想的纯真的爱情而感动。

TOP

书荟的旅游纪实写得好哇,很感人。像今天愿意去拜访革命先烈的人并不多,除非是单位组织。遵循传统的人是越来越少,一代逊一代。很担心中国的下一代。 和楚风有同感。

TOP

      暂且抛开政治理念不讲,一位24岁的年轻女子,将敌人结束自己生命的子弹当作婚礼上的礼炮,这一奇特浪漫而又无比悲壮的思维的确为后人无比崇敬和扼腕叹息。

     话又讲回来,倘若二位泉下有知,得知今日不少“公仆”的所作所为,他们当年梦寐以求、为之浴血断头的事业到了今天的状况,不知作何感想?

TOP

烈士陵园牌坊:

DSCF0711.jpg

烈士纪念碑:

DSCF0707.jpg

江门市反腐倡廉风范教育基地......:

DSCF0710.jpg

周文雍临刑前在狱中墙壁上写下的壮烈诗句:

DSCF0708.jpg

陈铁军的箴言:

DSCF0709.jpg

两位烈士在监狱里的照片,多么的从容、淡定。而且可看出周文雍的手放得不自如,是因受了刑的缘故:

res01_attpic_brief.jpg

周文雍:

20103251212751423.jpg

陈铁军:

20103251213183635.jp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