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见证耒山

耒山寻踪

 

神农作耒于郴,耒山、耒水都在我市的汝城县,其实这在历代典籍的记载中,十分详细。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让这些往事平添了几分凄迷。  

 

神农作耒,最早的论述见之于《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在古汉语中,耒就是柄,耜就是铲,这种农具直到现在还在我市农村广泛使用。只不过过去的木质铲现在换成了铁铲。那么神农氏在哪里作耒呢?《衡湘传闻》记载,神农作耒于郴州耒山。《万历郴州志》更进一步明确指出:耒山在桂阳(今汝城,当时叫桂阳)县南,四面孤绝,耒水所出之南。《徐霞客游记》中的观点与《万历郴州志》所载是一致的,《游记》中明确记录:“耒水出桂阳县南五里耒山下,西北至兴宁县,胜小舟;又三十里至东江市,胜大舟。”

 

通过对这段古籍的解读,我们可以明白一个基本事实:神农作耒于耒山,耒山位于汝城县城南5里左右,这里也是耒水的发源地之一。

 

818,记者来到汝城县。站在离城3公里远的该县三星镇福水村远望,海拔720、呈东西走向逶迤2公里的耒山,其西南方向的主峰,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耒字。高耸的头颅,山上一株株枝繁叶茂的杉树,分别像是“耒”字的一竖和三横。历史有很多细节是耐人寻味的。当记者把这个发现告诉该县县委宣传部朱忠悦副部长时,对耒山、耒水等地域文化有着一定研究的朱副部长说,记者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看法的人。

 

在耒山的北边山脚下,有一口泉水,叫耒泉,耒泉的泉水经一条小河,汇入百米之外的浙水。当地村民和福水村支部书记邓黎峰证实,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浙水就叫耒水,改名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记者在该村邓姓宗祠也看到,宗祠厅屋的正中牌匾上,写着耒水源长四个字。这表明村民的说法是不可置疑的。该村何、邓两姓的族谱中,都有关于神农氏在此作耒的记载。在汝城人流传久远的口语中,一句俗语至今还被屡屡提起,那就是“下青的斗笠城头的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汝城县内,下青村做的斗笠和城头做的犁是最好的,城头就是现在的福水村一带。这表明这里的村民对于农具制作,有着特殊的经验授受。

 

考古实证

 

站在耒山主峰,蜿蜒的浙水河就像一条从西方飘来的玉带,在耒山前面打了一个“之”字湾后,又义无反顾地向东方流去。在山与水之间,是盆地中的千亩良田,四周都没有比耒山高的山峰,与《万历郴州志》的记载基本一致。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讲,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日照充沛,确实是一块种粮食的好地方。

 

在当地人的记忆中,耒山主峰上直到上个世纪中期都还有神农寺,寺前有3棵百年以上的柏树。采访当天当记者沿着山间小路爬上顶峰时,古寺已坍塌,寺庙遗址前只见两株柏树依然长得郁郁葱葱。只不过由于山上无人劳作的缘故,两米多高的冬茅把古寺的遗址湮没得难以寻找,一窝突如其来的黄蜂又向记者一行发起猛烈袭击,当带路的该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陈世洲被蛰伤后,记者一行只好撤下山头。也许,历史从来就喜欢留缺陷的。

 

其实,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证实神农作耒于此的实证还有很多。在现在的福城村一带,每年农历426(相传这天是神农氏生日),当地村民都要举行舞春牛、香火龙等文艺表演,以祭祀这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建国以前,这种活动都在神农寺前举行,湘、粤、赣三省观者如云。陈世洲副所长提供的文物考查资料证明,在耒山1公里附近的矮山包百元山上,曾经出土了部分石斧、石喯、夹砂陶片。这些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年),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而相关文献记载,神农氏是公元前26世纪的部落首领。从时间上推算,这两者所处的年代是大致吻合的。

 

美丽无穷

 

历史是由一串串的未解之谜构成的。其实就算神农作耒于耒山与百元山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同一事件,那么神农氏又为什么会在这里发明耒耜而不是其他的地方呢?在已经倒塌的神农寺里,是否还隐藏着什么佐证神农氏在此活动的实物资料呢?

 

耒山高兮耒水长,作耒于此兮济江汉。忆我先祖兮功德远,凡我炎黄兮当自强。今天的三星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齐头并进,该县的县级工业园和全县唯一的一个乡镇工业园都落户于此,去年镇里上缴的税收是4800万元。福水村一带流行的香火龙,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神农传说的研究日益深入,农耕文化的蔚然兴起,记者相信福水村、三星镇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寻根问祖者认识。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晨

我的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追寻神农氏的足迹”——汤市三问

 

       汤市,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为什么当地人坚称茶叶初产于汤市?为什么汤市的温泉如此众多而野性,一簇簇一股股集中在汤边村的沿河两岸?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地质成因?为什么乡林业站的所在地—庙山,会被众口一词的指认为炎帝神农氏最初的归葬地?沿着船形河下行,沿河两岸是陡峭的石壁,而周围一个个深不可测的峡谷里,至今还隐隐可闻钟鼓之声。这声音从何而来?难道仅仅是炎帝的传说吗? 这些声音从哪里来? 资兴市汤市乡位于罗霄山脉西侧,与山高路陡的炎陵县接壤。从地图上看,就是一个出传说的地方。整个乡以洣水的源头之一——船形河为中线,呈峡谷状。相关史籍记载,炎帝在茶陵误尝了断肠草后,崩于茶陵。随从们原来打算把他葬于汤市的庙山,但送柩的船队沿着洣水河上行时,洣水的苍龙为了报答炎帝的救命之恩,掀起狂风巨浪,把灵柩卷入河底,迎葬炎帝于水下龙宫。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播五谷、尝百草的先祖,就在今炎陵县的鹿原坡另建了一座衣冠冢。 而在汤市,迎葬的传说就复杂得多。在从船形河岸资兴皮市乡柳树垅一带到汤市乡汤边村七八公里的路段上,沿河两岸青山高耸,怪石突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石人石牛石马。在当地人的传说中,这些都是走在送葬队伍前面的人,他们赶着殉葬的三千只羊,三千头牛,三千匹马,听到炎帝已归葬水底的消息,立马化作了石人、石牛、石羊、石马。更神奇的是,在汤市乡的响鼓坳一带,每到阴雨天气,至今还能听到鼓乐之音。当地人传说,这是迎葬炎帝时乐队到达的地方,所以至今还可闻音乐之声。 站在响鼓坳深不可测的峡谷边,记者发现船形河在这里打了个大大的“之”字弯。两岸高耸的山峰,连同“之”弯中间怀抱的山峰,组成了一群连绵不绝的峡谷。从科学的角度讲,也许这里发生回声、山风的变形也未曾可知。但这些久远的传说,为汤市人带来的旅游效益是有目共睹的。2008年乡里修通连通炎帝陵的汤船水泥公路后,当年度乡里的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400万元。 为什么这里没有蚊子? 庙山是位于汤市乡乡政府所在地汤边村内的一座山峰,改革开放以前就被乡林业站征用,用作建工作用房。在它的后面,是汤市学校。在学校与林业站之间,隔着围墙还有一块宽4米、长约20多米的绿地,这块地就是传说中的炎帝归葬的具体地点。但是说来也怪,从这块绿地出发,穿过七八米宽的乡林业站办公楼,就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汤市圩场,而这块与圩场一墙之隔的地方,居然常年四季没有蚊子。这,一直被汤市人称之为想不通的问题。 其实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庙山不失为一块好地方。她后面是逶迤的罗霄山,左边是秋田河,右边是汤边河。两条河在它的前方交汇,组成船形河,正所谓山环水聚、藏风纳气的地方。在汤市的传说中,这块墓地还颇有来历。相传两师徒相地,师傅和徒弟同时看中了这里。师傅在这里埋了一枚铜钱,徒弟丢了一根绣花针,结果徒弟的绣花针正好串在师傅的铜钱孔上。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帝王归葬之地,环境当然得天独厚。在今天的汤市,林业仍然是其主打产业之一。2008年冰灾过后,全乡补植林木150万株,占资兴全市的1/6。所以冰雪过后,汤市境内依然是绿树成荫。高山峡谷间,一片片原始次森林,不知蕴育了多少飞禽走兽,峡谷险滩。 茶叶初产于何地? 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茶乡之尾的汤市已是著名的茶叶产地。然而在资兴人的传说中,似乎汤市的茶叶起源更早。狗脑贡茶本身就是一个优美的传说。相传炎帝在汤市尝野果中了毒,他的忠实的玉女狗花了一天一夜把他拖到一座山腰上,炎帝被一阵清香熏醒,随手摘了几片叶子吞下,人才慢慢清醒。此时炎帝发现自己心爱的玉女狗已累死,就把此山叫做狗脑山,山上长出的茶叶就叫狗脑贡茶。多年以来,汤市乡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开发狗脑贡茶作为一项助农增收的主打产业来抓,戏称“官帽子挂在茶叶树上”,使狗脑贡茶从乡井之物登上了大雅之堂。仅2008年,全乡茶叶销售收入就达650万元。 狗脑贡茶的传说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记者更关心的是,作为溪河两岸的名茶,又是产在温泉弥漫之地,这种地理环境下生长出来的茶叶,是否有着特殊的溶出物?在养生保健、生津止渴方面,有何独到的疗效? 记者期待着有关部门解开这道谜,让我们在享用狗脑贡茶的清纯时,更能从物理上、化学上、生态上说清它的特质。

作者:陈晨 黄小兵 王本怀

我的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TOP

耒  山  访  古

    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始作耒耜,(一种象铲又象犁的农具)教民农耕,使华夏民族从狩猎、游牧文明走向农耕文明。神农作耒耜之山叫耒山,耒山所出之水叫耒水。
    耒山耒水在什么地方?
    2000年,县政协开展全县旅游资源调查。调查时,我特别关注我家乡那座神秘的千古名山———白云仙。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不知多少次经过的白云仙就是耒山。小时候,我不知洗过多少冷水澡的井坡江就是耒水。我家原来住在耒山下、耒水傍。
    《汉书·地理志》载:“耒山。桂阳郡·郴。耒山,耒水所出。”《衡湘传闻》载:神农“作耒耜于郴州耒山。”耒山、耒水在郴州什么地方?《徐霞客游记》卷二下“西南游记”说,“耒水出桂阳(汝城县在宋、元、明均称桂阳县———作者注)南五里耒山下。”从《游记》看,徐霞客并未到汝城,所以所指耒山位置不确,但也说明耒山在汝城。《水经注》载:“耒水发源于乌龙白骑山。”《清统志》载:“乌龙白骑山在县南五十里。”耒山为什么又叫乌龙白骑山?《湘中记》说得很清楚:因为:“远望有黑石如龙,白石如马,两山罗列故名。”民国《汝城县志》卷四说:“乌龙白骑山即汉地志耒山,亦即俗称之白云道士两山。”
    2001年9月,秋高气爽,我们一行4人驱车从县城出发,南行50里,来到井坡乡龙虎村白云仙下。我就是井坡人,曾为道士仙、白云仙美丽动人的传说吸引。今天重游,我不是为了悟道家之玄机,也不是为了消红尘之俗念,我只想认真审视耒山,寻找神农的足迹。
    站在白云仙下,往东看,是树木蓊翳的道士仙(即乌龙山)。西面是高耸入云的白云仙(即白骑山)。南面有一座较矮的山叫分界岭(又叫马脚岭),将道士仙和白云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马蹄形。这马蹄形的山就是耒山。耒山地处湘粤交界处,是湘江和珠江的分水岭。马蹄形外之水入珠江,马蹄形内之水入湘江。马蹄形内的山谷叫龙虎洞。洞中的溪水就是耒水。洞中有一条由县城通往广东乐昌县的古道。古道旁散落着许多村子,合起来叫龙虎村。我曾在洞中各村间穿行,古道、古桥、古树、流水、人家,一派农耕文明的景象。
    洞口有两座山,东面一座如龙,西面一座如虎。两山对峙,犹如龙争虎斗。1958年,汝城举全县之力,在此展开了一场真正的龙争虎斗。全县人民靠着担子挑、车子推,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在龙虎山之间筑起了一道大坝,筑成了库容3488万立方米的龙虎洞水库。接着又修成了56.1公里的右干渠,18.1公里的左干渠。龙虎洞管理所还创造了“长藤结瓜”(即用干渠串联水库山塘)的经验,使7个乡镇,7.64万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四分之一)良田旱涝保收。
    五八年后,耒山古木被大量砍伐,原始次生林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现站在龙虎洞看耒山,依然山青水秀,仍不失为汝城胜景。你看!那漫山遍岭黑鸦鸦的是杉木林,那青翠油绿的是松木林,那深绿浅绿相间、团团簇簇的是杂木林。山中的水,开始是从草丛中、落叶下、石缝里不声不响、不知不觉地浸润出来,慢慢才汇成一股股细流。无数细流又汇成各种各样的小溪。这些小溪,有的不慌不忙、轻歌漫舞;有的一路蹦跳、一路高歌;有的则俯冲曲突,如雷如鼓,呼啸而下。万千溪水形成了山下的耒水。现在,万千溪水一库收,这才有了汝城明珠———龙虎洞水库。
    现在,龙虎洞水库之水注三江。水库之水,通过耒水,注入湘江。右干渠之水从屋岭山直泻城溪四级电站,然后入北江,注珠江。右干渠之水流到土桥镇黄家村,经永丰、益将、集龙三乡入上犹河,注赣江。一库之水注三江,这在全国大中水库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耒山耒水哺育的汝城人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造精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道士仙仅一千三百余米,白云仙也只有一千六百多米,可是在汝城和粤北却很有名,因为这两座山均与“仙”有关。
    道士仙源于一个传说:“曾闻古有三位将军,得道于斯,每值节日良辰,兴云作雾,遍复期间……故乾隆年间,同人创建一殿宇,永奉香灯,普济众生。厥后同治初年,龙母娘娘降梦驾临,救民时,复建龙母仙宫并左右屋宇数楹,为邀福者之所,有感必应,无往不利,四方广推,万家生佛,威灵无比。”(《民国乙亥年为重修道士仙引》)。
    白云仙也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唐朝末年。潭州王氏三兄弟仲真、仲魁、仲良在白云仙锯木为业。一天,兄弟三人锯了半天木,感到饥肠漉漉,可又没什么东西可充饥。他们找呀找,发现一株桃树上还有一个桃子。两个刁钻(汝城土话是聪明灵活的意思)的兄弟各吃了桃子一半,另一个老实厚道的只好吃桃核仁。兄弟三人吃下桃子后,都成了仙,飘然而去。兄弟三人的真身化为三座石山。吃核仁的兄弟化为了最高的石山,这就是白云仙顶上的锯板岩。后来,有一个峨嵋道士云游到此,看到锯板岩穿云雾,托朝日、擎夕阳,觉得是道家修身养性和弘扬道教的好地方,便多方化缘;在山顶上修了白云祠。并且也是有求必应,威灵无比。因山顶上一年大部分时间都白云缭绕,仙气缥缈。且常常是一日之内,四时之间,阴晦晴暝,景色各异、气象万千,人们就把白云祠叫做白云仙。山因祠名,这座山也就叫做白云仙。传说白云仙东有虎头岩、飞霞洞,北有鹤舒台,为蒋安期飞升处(广州越秀山也有鹤舒台,不知蒋安期从哪处飞升)。白云仙有月井泉,其味甘美。
    道士仙现在树木葱茏,绿草如茵。从远处已看不出有“黑石如龙”,但从调查组拍回的照片看,那里的岩石确是黑色的。从南面看白云仙主峰,壁立千仞,确有“白石如马”。
    因为时间紧,我们只打算游耒山最高峰———白云仙顶。
    听老乡讲,白云仙上采钨矿公路勉强可行车,为了省时省力,我们又登上汽车,向白云仙顶攀登。
    汽车喘着粗气,一晃三颠沿着峰回路转、九曲回肠盘山公路,艰难地开到了锯板岩下。抬头仰望,锯板岩就像伟大的神农,直耸云天,令人为之振奋,引人积极向上。锯板岩近在咫尺,可是陡峭如壁,只能绕道从北面登顶,我们顺着碎石流淌的山坡,小心翼翼,气喘吁吁地爬行,然后上陡坡、过横排、越山坳,好不容易才登上白云仙主峰下的一个山顶。
    登上山顶,往西一望,我惊呆了。只见一个个平溪的山头,绵延起伏数十里,山上看不到一座岩石、一棵树,只有一片荒草。据说,五十年代初,这里还是虎豹出没的原始次生林,是近几十年滥采钨矿,是金钱驱动着利斧,彻底毁灭了原始次生林,是不文明毁坏了文明。这难道是我向往、膜拜的耒山么?没有森林、哪有想象、哪有神话、哪有创新?试想,神农能用纤纤草茎制作出耒耜么?
    我们坐在草地上小憩,然后沿着山脊往南向白云仙顶攀登.走在山脊上,犹如在一条奇大无比的鱼脊上爬行,翻过一个只容一人行走的隘口,再爬行两百来米,来到一块一亩见方的平台,这就是白云仙顶峰,也就是耒山山顶。台地南面有三座石山,这就是传说中王氏三兄弟真身化成的石山,西面两座,东面一座。
    我寻找着白云祠,只见西面石山下有一间小屋,条石砌成的墙,青瓦盖的即将坍塌的屋顶。屋里的石像也是石雕的。可是,在头戴矿帽、手执钢钎的采矿人面前,石头神仙也是脆弱的。它们全已身首异处,这就是“有求必应,威灵无比”的白云祠。祠后有一株绿叶婆娑的杂树,为这破败的神祠增添了不少生机。祠傍有一脸盘大小的井泉,这就是月井泉。我们又沿着祠旁的小路往东去锯板岩,找到了传说中、也是我们心目中的虎头岩、飞霞洞、鹤舒台。再往南走,前面又是一块开阔地,我正想看看南面“有白石如马”的峭壁,未到悬岩边,突然一阵白雾袭来,所有石山和我们4人都如笼白纱。我还想往前走,刹那间,天昏地暗、阴风嗖嗖,好像真有什么仙人要降临,几米远外就看不见人影。我们赶紧往回走。复回白云祠,白雾已经过去,又是朗朗晴天。我们算是真正领略了白云仙的瞬息万变。
    我寻找着神农足迹,不得。白云仙、道士仙已取代了耒山,民国《汝城县志》还称耒水的井坡江,解放后已改名为浙水。传说,在今县城曾有过神农庙,可惜建于何年、毁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是历史的源头离我们太久太远,使我们的视觉模糊了么?是我们不孝不肖,数典忘祖了么?
    神农在耒山作耒耜,没有废墟,没有遗迹。只有我心中的神农精神在。耒山,乌龙白骑山、道士仙、白云仙和耒水、井坡江、浙水名称的更叠,只是千年历史的积淀。
    汝城,地处湘、粤、赣边陲,又山高林深,交通不便,千百年来,无富商大贾、骚人墨客的足迹。县志载,汝城东晋时即建了县。可是现居人口,从各姓氏的族谱看,基本是唐以后从江西、广东、福建和中州迁来的。全县通用的语言,是由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等多种语言和文言文杂交而成的特殊方言。汝城是一座真正的“方言岛”。汝城方言,一出汝城就不能与人交流,这是长期闭锁造成的。闭锁,往往造成人们僵化、保守、固执;闭锁,往往阻滞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汝城这块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
    耒山是我们的胎盘和摇篮,耒水是我们的血脉和乳汁。可是,汝城人至今仍多数不知有赫赫始祖神农氏,至今仍不知自己身在耒山下、耒水旁。当然,高耸的耒山、悠悠的耒水和神农伟大的功绩、不朽的精神,决不会因我们的无知而丧失其不朽。     

    神农的创新精神,把我们带进了农耕文明。我们要走出农耕文明、脱贫致富,走向现代文明,仍然需要神农那种创新精神。
我的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TOP

耒山谒神农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之始祖,其所作耒耜农具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之先河。

    耒耜是起土用的农具,俗称耜头(现名铲),耒是耜的木柄。较早记载神农作耒耜的文献《易·系辞下》中说:“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斵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神农在郴州作耒耜见于《衡湘传闻》:“神农氏之裔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因而郴州在行政中心之五岭广场筑起了神农氏用耜教耕之巨雕。然而,耒山在何处?这引起了许多热心者为之考证查找。

    耒山在何处?

    2009年12月,网上见到《湖南汝城发现原神农庙炎帝宫铸铁钟》的报道,说到该县天马仙上的神农庙系为纪念神农作耒耜而建。

    近日,我来到汝城县文物管理所,文管员陈世洲领着我见到了这口铸铁钟。只见钟钲部刻有铭文:“敬酹西溪,炎帝宫大成殿诸位圣神台前,民国十年岁次辛酉季冬吉旦,合乡敬立。”虽是民国时期的文物,但不失为宝贵的物证。我问起天马仙上的神农庙,他说,天马仙,也叫天马山,又叫城头寨,就是古时所称之耒山。接着,他拿出一些收集到的有关史料。

    耒山出耒水,自古以来耒山与耒水相提并论。耒水源于汝城耒山,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汉代的《水经》。但因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误注曰:“耒水发源出汝城县东乌龙白骑山。”故汝城历史上曾出现两处耒山。后经考证耒水出耒山是在城头寨处。《徐霞客游记》卷二下《西南游日记》曰:“耒水出桂阳县南五里耒山下,西北至兴宁(今资兴),胜小舟,又五十里至东江市,胜大舟,又三十里至此(指郴江)。”同治年《桂阳县志》记载更为详细:“耒山,在县南五里即城头寨,巉岩峭壁,高二百步,週迴一百二十丈。”从史料上来看,天马山即耒山。崇敬所致,我与友人踏上了拜谒耒山的道路。

    寻觅神农氏历史行踪

    汝城,地处湘粤赣交界处,平均海拔六百来米,高于四周四五百米,中心宽阔平坦,是一处典型的山间盆地。这里,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有“小昆明”之称。耒山处于山间盆地中部。一路上,我们谈起一些远古的历史。

    汝城虽然建县治于东晋,但人类活动却较为久远。在天马仙南约3000米的付水村有一处百园遗址,1987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专家在此采集到石斧、石刀和饰有“米字纹”、“叶脉纹”的硬陶陶片,印证了神农氏传说等史前文化的可靠性。相传4700多年前,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交战,炎帝战败,即率本部落联盟跋涉神农架,横渡长江,游居湘南。在这里,为了“寻裹腹之谷,找治病之药”,炎帝率众在汝城作耒耜,在安仁尝百草,在嘉禾播嘉谷,死后葬于炎陵。这完全符合神农的历史行踪。

    边说边行,就来到了一个叫城下的村庄,村人姓邓。陈世洲说,古时邓氏曾与何姓人争夺城头寨,诉讼多年,几经曲折,终于取胜。因而将石头岩改名太平寨。后人又因山形如天马行空,山上又有神农庙,所以又称天马山,俗名天马仙。耒山——石头岩——太平寨——天马山(仙),世事沧桑,耒山之名永记在人们心中。当地人把耒山之泉称为耒泉,山前的河流叫耒水,耒水下游一座桥叫耒江桥。同治《桂阳县志》记载:“耒江桥,在县西南七里。”古朴庄重的邓氏宗祠大门上有一副对子曰:“耒水源清碧流江汉,天马盘踞将锁乾坤。”村民说,此对子历代族谱均有记载。该对子气势磅礡,说明先人对此山此水因神农作耒耜而敬重有加,也以居住此地而备感自豪。

    读罢祠堂对子,我更增添了上山瞻仰的迫切愿望。

    走进农耕文明发源地

    山不是很高,从山背行走也不算很陡,加上有村民作向导,个把小时便爬上了山巅。站在山顶,举目远眺,万亩田畴,双拱石桥,古朴村庄,千年古樟等尽收眼底,既壮阔又秀美。难怪乎,神农始祖在此作耒耜,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发明。

    陈世洲指着耒水河旁、石拱桥后的一个村庄说,那是星村,以何姓为主。受始祖作耒耜的启迪,村里人发明了架在牛背上的犁耙,用来耙田。村民们还在村庄四周的几千亩丘岭上种了松树,在松树尚幼时,即用树藤捆绑揉造,制成半弯的耒。因而自古就有“下清的斗笠,星村的犁”的传说。遗憾的是,昔日庄严肃穆的神农庙已经塌毁,只见断壁残垣,唯3棵古柏,虽历经岁月的沧桑,依然虬劲苍翠,沙沙作响,似在叙说神农炎帝的传奇故事。

    值得欣慰的是,每年农历四月廿六日(相传是神农氏生日),当地村民都要举行舞春牛、香火龙等活动,以祭祀这位人文始祖。湘粤赣三省许多香客也慕名而来,上山祭拜。面对着神农寺庙旧址和3棵古柏,遥想起当年神农始祖在此潜心制造耒耜,心中崇拜敬仰之情油然而起。我们一同合起双掌,深深鞠了三躬。

    下得山来,我们根据同治年《桂阳县志》中“耒水,在县南六里耒山之南里许发源”的记载,找到了官桥水口廟下的耒泉。此泉甘冽清澈,终年流淌不息,出耒山、淌耒水、过耒桥、经湘江、注长江、奔大海……

    站在耒泉旁,回首仰望暮色苍茫中的耒山,一轮明月正从山顶升起。炎帝神农仿如这素月光辉,朗照乾坤,带领华夏子孙从远古的渔猎生活走进农耕文明。(朱惠芳)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的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TOP

炎帝部落南迁
大约公元前26世纪,生活在中原的姜姓炎帝神农氏部落,受到另一支姬姓黄帝部落的打击,被迫大量南迁,部分迁到今湖南各地。《帝王世纪》等书说炎帝“崩葬长沙”、“神农葬茶陵”。今湖南炎陵县有炎帝陵。炎帝部落把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湖南,促进了这里原始农业的发展。今湖南的耒水、耒山、耒阳,传说都是因炎帝部族的“赤制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而得名。湖南的嘉禾县,传说是为纪念“炎帝之世,天降嘉种,神农拾之以教耕作于此”而得名。

  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现在称"炎黄",即指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历史传说中,炎帝神农氏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是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传说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传说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不仅如此,还传说他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总之,炎帝神农氏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
我的相册-http://photo.163.com/photos/lihuaqiang527/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