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

                              

                            鲁迅诞辰130周年:鲁迅留给今天的遗产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9月23日 14:34  南方日报微博

  今年的9月25日,是鲁迅先生130周年诞辰,恐怕也是他最安静的一次纪念日。遥想先生的120周年、110周年、100周年……乃至更早的“逢十”诞辰纪念,无不声势浩大,鼓乐喧天。其间的情境反差,折射出当代中国文化与现实走向的变迁。在鲁迅的战斗性和尖锐性屡受质疑的今天,我们如何重估鲁迅传统的价值?他的思想和美学与我们的当下存在有何关联?我们能否葆储他最珍贵的遗赠,而不将之随风丢弃?我们能否体认他惨淡奋斗的平生,而不逃避自身的困境?基于这些问题,本版特别刊发学者孙郁的纪念文章,并向哺育了我们的130岁的鲁迅先生,献上心中的感激与爱敬。

  鲁迅传统是一种失败的文化形态?

  在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反思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仪式。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古代的传统,也包括现代的传统。近十年来,学界有人把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化看成失败的形态。其实这是一个没有历史感的狭隘的视角,鲁迅的遗产实际上一直在文化的进程里涌动。它与胡适、李大钊的传统形成了一种对比,在诸多合力下,推动了新文化的进程。

  二十世纪的中国,在文化的根本点上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儒家的秩序被个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革命理论所颠覆,现代性的因素渐渐出现在各种文化符号里。鲁迅的那些鲜活的、带着斗士气和智性的文本,在基本点上偏离了古代文化的主流,代之以人本的、个性的思想。不仅在阶级斗争严酷的过去,他的思想启示了无数的革命人,即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鲁迅的那种非物质而张灵明的精神意象,依然被无数知识分子所喜爱。鲁迅当年期待的“立人”、“人国”的世界,还在进行之中,他的话题也相应在进行之中。这个把旧文明吃人的本质还原了的作家,经过一生的挣扎与奋斗,拓展出了一个新文化的路径。

  鲁迅思想对人们认识历史中的难题,启发巨大。王学泰讨论游民与中国历史的关系,就有鲁迅关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某些思路,是带有鲁迅的一些痕迹的;林贤治关于中国现代性的论述在深层是回荡着鲁迅的声音的;钱理群对思想史的思考,是一直以鲁迅的思想为参照的;邵燕祥、蓝英年的写作,细看是流动着五四的激情的。至于美术界,吴冠中、木心、陈丹青对绘画深层领域的顿悟,多少有鲁迅的影子,有时候甚至颇为明显。文坛之外的人们对鲁迅的看重,并不亚于文学界。鲁迅研究不都是现代文学界特有的现象,事实是,他在整个中国文化史的框架里,是无法回避的存在。

  但是,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鲁迅的战斗性、尖锐性开始受到质疑,以为把精神生活的宁静打破了。早期喜爱鲁迅的王元化,就不再喜爱那种批判理念,李慎之也由欣赏鲁迅走到怀疑鲁迅的路。中国的一些学人认为,鲁迅对儒学的偏离,从根本点上破坏了文化的品质,要为百年间的非理性文化的泛滥负责。中国文化是摆脱鲁迅还是走进鲁迅抑或改造鲁迅传统而发展,没有一致的看法。如何对待二十世纪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将其系统化地整理、研究,便显得颇为重要。

  应在什么层面继承鲁迅的遗产?

  重新审视鲁迅,可以发现他的认知的盲点和历史的局限,比如对一些人物的判断,对域外文化的理解,因材料的限制而表述不周延,他晚年对事物的认识还有简单化的一面。但没有一个中国文人具有如此深切的精神力量,在思想品格、人生境界、审美快感上给人如此丰富的影响力。鲁迅的传播与影响,是自孔夫子以来最大的事件。从此,我们的文化路径,开始转航。人道主义与个人精神,社会大同与温情的梦想,已经深入人心。

  从文学、历史、政党文化等方面,全面梳理文化人鲁迅和二十世纪中国的关系,颇有意义。鲁迅精神的特质是什么?他如何影响了中国知识界和革命的进程?作为一种精神的底色,如何进入到社会改革者的语境里,并对文化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涉及到变革时期人们对鲁迅的借用,也有对他误读的解析。鲁迅与他的时代以及后来的社会思潮,形成了一种深度的文化关系。他不仅进入到文化的先验认知形式里,重要的在于,他成了继孔子之后,深刻影响知识分子人格的一种精神参照。这个参照同样进入到政治层面,对各个阶层的人士都有不同程度的暗示力。它在文学、社会学、艺术学、政党文化里,都有值得深思的内涵。

  从更深的层面上说,鲁迅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方式,奠定了现代精神史的基本路向。正像康德规范了西方后来的文化走向一样,鲁迅对中国社会自我更新机制的形成,也具有相当的启示力,甚至成为知识阶层一个“先验存在”。鲁迅在哲学层面上,展示了人的有限性问题,让人意识到克服有限而趋往无限的选择的悲壮性的价值。在美术史上,他将新兴的版画运动置于民族解放的途中,找到了艺术表达的另一种可能性。在左翼文化运动中,他的告别象牙塔的时间理念,使其命运与大众命运结合在一起,有了异样的力量。在教育的建立中,其培养“好奇心”的理念和怀疑主义理念,都暗含着他乌托邦的理想。

  研究鲁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其实是寻找中国历史演变的一个坐标性的存在。古文如何被白话文所取代?士大夫气如何让位于社会关怀的情怀?直面现实的理念如何取代了象牙塔的迂腐之气?人们如何接受了五四遗产并改变了五四的路向?当下文学生产为何不断从鲁迅那里受到滋润和启发?现代学术怎样在他那代人手里发生了转变,我们今天的文坛为何难以超越鲁迅的传统?一些偏执的文人如何依傍着鲁迅又在远离着鲁迅?鲁迅的非孔理念是对还是错的呢?我们究竟应在什么层面继承鲁迅的遗产,并把这份遗产置于当代文化的建设中?都值得深思。这些思考不仅是回答历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现实文化的追问。它对于我们继承五四传统、建设新的文化无疑都有参考价值。

  鲁迅的哪些价值是儒家传统不能给予的?

  在与鲁迅作品相逢的时候,其实是拷问着我们自己。九十多年间的文学史,有创造性和现实情怀的人,多少都和鲁迅的精神逻辑发生关系。中国旧的文学奴性过多,士大夫者流只会说着空洞的自慰的话,全与真的人生无关。鲁迅所介绍的作品,几乎都是心灵深处的喷吐,或直面现实,或拷问内心,显出精神的深。而且他绝不以士大夫的口吻叙述和转述对象世界的思想,一直试图转化出新的语序和新的逻辑表达方式。越到晚年,他越自觉地和自己旧的表达习惯相背离,译文也越苦涩难懂。他试图创造出严明的语句,希望以此增添汉语表达的丰富性。这是他一生最悲壮的语言试验,梁实秋、李敖(微博)攻击他的语言不通,用的是常态人的逻辑。而鲁迅在思想和审美上,向来是反常态的、向极限挑战的人,创作如此,翻译也如此。

  当我们认真回望这些历史的时候,就会感到,对鲁迅的描述关联着文化的敏感地段,是对精神史的穿越。它不仅涉及一个作家与时代的关系,也包括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思索。在这个思考过程里,我们将面临一种知识结构的考验,一种对真实的灵魂如何把握的挑战,一种综合判断力的试验。在复杂的文化语境中,鲁迅的哪些存在含有瑕疵,哪些具有镜鉴的价值,哪些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鲜活的基因,都将在史料的穿梭里被拷问、追忆和选择。

  我们今天的生活里,有相当程度的文化愉悦是分享了鲁迅那代人的恩泽的。比如以幼者为本位,而非以长者为本位;以多元互补反对单一色调;以牺牲精神代替享乐主义;自由恋爱而非父母包办;真实地做人,坦率地对话等等。而他揭示的许多精神病象迄今也未被国人所注意:比如大中华理念,自欺与欺人,主奴心态,“合群的爱国的自大”、“做事的虚无党”等等。面对鲁迅遗产,才知道先辈为我们铺垫了一条通往自由与民主的道路;也因为有了这样的起点,我们才懂得现代化的路还很漫长。

  鲁迅与二十世纪的话题将提示我们对自己的民族传统需批判地摄取,也提醒我们不断和自身的惰性与有限性抗争。光明磊落的而不是委琐自私的,一丝不苟的而非似是而非的,忧患与大爱相兼而非自娱自乐的,以人为本位的而非以反人道为本位的。鲁迅的研究不是一种精神的回归中的停歇,而是一次没有终点的跋涉。他的思想永远在奔流着,不像许多思想者把自己的学识变为一个湖泊,静止在历史的角落。鲁迅在身后一再被人们所提及和呼应,乃因为这智慧的流淌不断冲刷着我们躯体的积垢。他的新鲜的语态,使其文字一直没有过时,那些篇什仿佛是对今人的讲述,在我们的心头流溢。

  研究这段历史,才知道我们许多人已经被污染,才知道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畅想,而是流血流汗的劳作。这些价值在孔夫子的遗产里难以找到,在四书五经里也难觅痕迹。鲁迅那代人,在殉道意识中,在悲悯的情感中,确有孔子的基因。可是另一方面,他开阔的视野,那种科学理念和人本主义的理念,把我们锁国的铁屋子打开了天窗,呼吸到了现代人的自由的空气,我们的文化进入了光明的通途。这是传统儒学所没有的。古代的遗产固然重要,而鲁迅与五四遗产同样珍贵。以他为代表的新文人的传统,还远没有被继承下来。与儒家文化比,鲁迅传统的价值,可能更大。因为它不仅建立了新的现代性的形态,重要的是,它不断提醒人们,不要成为现代性的奴隶。人只有在创造中自由地飞翔,又不断提防自我的迷失,才可能进入自由之途。这也是孔夫子的遗产中所没有的存在。也由于此,阅读鲁迅,其实是对我们生存环境与精神状态的一种反观,那其间的挑战性和现实性,将检验我们的智慧。如果我们还不能和他近距离交流,那么我们对自身和对象世界的认知就会依然模糊不清,我们也就不能创造出比他还要深切的艺术。

             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

   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纪念鲁迅诞生130周年
                                     

       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的纪念日,尽管现时今日,有不少人忘记了鲁迅先生,但我还是想为他写点什么。

       1881年9月25日,浙江绍兴诞生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文化主将的鲁迅。
       1881年——2009年,漫长的130年,可是他在人间只活了56年,就离开了尽管贫穷落后,但他却深爱着祖国。巨星陨落,何等可惜!

      鲁迅先生,您的武器只有一支笔,你却用这支笔,给了封建礼教、买办文人以沉重地打击,给了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力量,给了世界以巨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革命的先驱和主将,民族的英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至少是革新家),这些称号,先生当之无愧。

     “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现代人,吸着现代的空气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语言,侮蔑尽现在,这都是‘现在的屠杀者’。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何等尖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复古派”的实质。痛快,太痛快了!先生正是这样一个痛快的人!难道现在的中国就没有鲁迅先生当时说的“现在的屠杀者”吗?不,有的!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是的,鲁迅自爱他的野草,也许可以说,先生就是野草,但他绝不是以野草装饰的地面,而是深深扎根于大地!没有一个人把小草称做大力士,但是先生的力量之大,的确无与伦比,这种力量就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那些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是的,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鲁迅,石块、恐吓、谩骂、刀丛……“怒向刀丛觅小诗”,先生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骨头是最硬的。

     “救救孩子!”的疾呼,震撼着中国人的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让先生如此哀怒!可是阿Q并没有断子绝孙,反而子孙满堂,他的精神胜利法不是存在于不少人的脑海中吗?用夏瑜的血制成的“人血馒头”救不了华小栓的命,更救不了中国的命。什么才是解救中国的良药呢?

     “自称盗贼的无需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倒是盗贼。”多么精辟的话。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造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多么深刻的剖析。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

      比比皆是啊!在鲁迅著作中,如此尖刻深长的语句,让你目不暇接!令你久久不能忘却,甚而至于前所未有地鲜活起来。因为,已逝岁月鲁迅先生看到的,和我们今天的眼睛看到的,是多么地异曲同工,多么地形神相似!历史在前行,地球在转动,无论如何发力,总难免遗存“轮回”的沧桑岁月。

       鲁迅,是这样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在淡红的血色中,看见了中国的希望,他更加奋然而前行了。他用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写下了一篇篇战斗檄文!

       他为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青年学生刘和珍等人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他为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的殷夫、柔石、冯铿、胡也频、李伟森五位青年作家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对故乡的热爱促使他写下了《故乡》;同样,他对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也有着深切的爱,真是难能可贵。

      1936年10月19日下半夜,鲁迅先生衰弱到了极点,天将发白时,先生像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鲁迅一生经历的,是祖国最黑暗和混乱的年代。他阔大的胸襟承受着人民沉重的苦难,敏锐的历史嗅觉却使他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混乱中看到希望;众多的忧患锻炼了他的斗争意志,不但坚如金石,而且极具韧性。

       从热烈的爱国主义到坚定的民主主义,再上升到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的道路,正是一切仁人志士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寻求的道路,也是变旧中国为新中国的道路。

      我们要学习鲁迅的精神,更要学习鲁迅的著作。只有精读鲁迅的著作,只有不时地沉下心去细读细读,才能感受到先生的智慧,才能捕捉到他的战斗精神,才能看出他对工作的严谨态度。读得越仔细,次数越多,才能越抓得紧,越能感触得具体,越能认识得深刻。

       先生那种老辣有力的笔调,那种洗练含蓄的语言,那种针针见血,直刺你心灵深处的语句,哪一句不是恰好搔着痒处,哪一句不是恰好打着痛处?!先生是拿着一条皮鞭来鞭笞、使劲地鞭笞、鞭笞这些麻木的人们,一鞭一条血痕!一鞭一条很深的血痕!

       我们学习鲁迅,我们纪念鲁迅。今天,先生诞辰130周年了,是时间的长河冲淡了今人的记忆,还是社会的激浪刷去了史刻的碑文?如今啊!在课本里,见不到先生您的只言片语,在数不胜数翻拍、改编、续写革命巨变时期的原作、故事的影视天堂中,怎么也见不着先生的影子,更不要说见到先生您的犀利笔锋、鞭挞丑恶的铁鞭、刻骨疗伤的药剂了!

       纪念先生您,不能不说是无可奈何地痛悼先生您!
       纪念您,是为了不忘却您!
                         
                                 鲁迅照片.jpg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109.62 KB)

转自大洋论坛:小溪说唱的博文

TOP

   

    鲁迅是伟人,其看问题的入木三分,在现代史上,无有出其右者。然而,文学一旦“遵命”,其本身就难免异化。  “共产主义战士”的帽子是后人加的。

   若从人性化的角度,我更喜欢胡适。

TOP

九斤老太的口白是"一代不如一代"...
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你相识,相知,并共渡美好的时光.

TOP

回复楚风:今年是鲁迅先生诞生130周年,逝世75周年,按道理应该是要纪念一番的,可从政府到媒体都悄无声息。回想起30年前,先生诞生100周年的纪念是何等的隆重和虔诚,时至今日,却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我觉得鲁迅的思想还是有其高超之处,他的脊梁宁折不弯,其文章高屋建瓴的理论和独特及耐人寻味之处等等这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因此在网上搜得几篇纪念文章,拿出两篇贴了上来,借以表达我的纪念。

    所谓的“遵命文学”是鲁迅在谈到他五四时期所写的小说时,是因刘半农、钱玄同他们催他写新派文章时曾经说过:“这些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意味如果不是他们催的话,或许不会有这些作品。至于后来人们将他终身的作品都说成他是在写“遵命文学”,那是研究者们贴上去的。当然“人无完人”,今天将鲁迅鲁迅先生由“神”还原成人时,我们也看到了先生的不足。但我信奉:有缺点的战士始终是战士。

   当然胡适的为人处事是温和的,他的学问无疑是高超的,代表着中国文学研究的顶端,因此他的学生都惟其马首是瞻,如《青春之歌》里面的余永泽(现实中的张中行)。但他的热衷于政治,参加所谓的总统竞选却是与文人之气是相背的,他也是个矛盾之人呢。

TOP

回复三人:还是三人参透了如今的时代氛围,社会现实。面对今天的种种与我们当年看到的相冲撞时:比如老人跌倒在地,却无人敢去扶,比如假货泛滥,比如到处是污染等等,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千百年代代相传的伦理道德,却在此时毁于一旦。我们却已无话语权,更难以改变。我们也进入老境,面对我们看不惯的种种,也就只好用鲁迅先生《风波》里的九斤老太“口白”:一代不如一代来自嘲了。

TOP

回复 5# 书荟  

 

     胡适搞政治,鲁迅不搞政治?胡适竞选“总统”,是蒋介石要拿他出来装门面,也是身不由己。胡适终身反对专制独裁,为此不惜与蒋闹翻。他何曾是个想做官的人?他做驻美大使,主要还是为了国内的抗日战争而争取外援。

    在做人方面,他与人为善的例子不胜枚举。沈从文、吴晗都受到过他的鼎力帮助。

    在做学问方面,他说“少讲点主义,多研究一点问题”,至今都有道理。

    在做人方面,他比鲁迅多了些宽容。

    1949年,毛泽东托地下党搭信,请他莫走;周恩来搭信:先生(胡适)道德文章,我们共产党人历来钦佩。

    若是抛弃任何党派成见的话,胡适应属自五四以来当代中国的文化伟人之一,人品上至少远远胜过郭沫若。

 

    另:现实中的“余永泽”有好几个生活原型。解放后,他们都是很不错的学者,并且品质都好,都不搞落井下石。

 

TOP

在做学问方面,他说“少讲点主义,多研究一点问题”,至今都有道理。

    在做人方面,他比鲁迅多了些宽容。

    1949年,毛泽东托地下党搭信,请他莫走;周恩来搭信:先生(胡适)道德文章,我们共产党人历来钦佩。

    若是抛弃任何党派成见的话,胡适应属自五四以来当代中国的文化伟人之一,人品上至少远远胜过郭沫若。
-------------------
补充一句,胡适应属自五四以来当代中国的文化伟人之一,文化个性的成熟上远远胜过鲁迅。
-----------------
胡适说;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不是由一群奴隶所能建立起来的。
就凭这一句话,使我真正认识了胡适。
------------------

1949年,毛泽东托地下党搭信,请他莫走;周恩来搭信:先生(胡适)道德文章,我们共产党人历来钦佩。

如果胡适1949年没有离开大陆,如果中国多几个胡适,在中国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难度就会增加。从这一点比较,他比鲁迅多了些宽容。

TOP

      鲁迅多次讲过胡适的“不是”,胡适却从不讲鲁迅的“硕话”。

     下了台的“宣统”溥仪,家里新装了电话,非常高兴。随便拨个号,拨给了胡博士。胡博士欣然应约,来到了紫禁城。他对溥仪说,你还年轻,要走出去,到外面去学些知识,靠自己自食其力当好一名公民,还大有前途。何必困守在这个小圈子里面?

    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且胡适也讲得十分中肯,溥仪要听了他的话就好了。而我们的鲁迅先生却拿这个事大做文章,狠狠地“臭”了胡适一把。胡适并没有为自己作半点解释。

TOP

回复楚风:我不和你掐架!因为从小读的便是鲁迅的文章,他的一些话永远铭记在心:“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等等。这些成为了我人生道路的指导,因此我转帖的目的是纪念鲁迅先生诞生130周年。本该是自己写一篇的,因准备不够,纪念的日子又到了,只好转帖,以表我的心意。论胡、鲁之高低区别那应是另外的文章,也不是我能写就的,我还是认同“有缺点的战士,始终是战士”。

   我的回帖里没有贬低胡适之意,说他一度热衷于政治,不等于说鲁迅不关心政治。他的过人之处,我也简明说了。说他是矛盾之人,亦是从纯文人的角度出发的。说他的学生唯马首是瞻,也是褒义。《青春之歌》虽贬低余永泽,但我举出原型张中行,是认同他始终是认胡适为师。而且现实中的张中行为人温和如同他的老师。杨沫在《青春之歌》里面那么损他,但他始终说那是小说里的人物,尽管他和余永泽同出于“香河”。 文革中也不对杨沫落井下石,因此他的道行远在杨沫之上(扯远了)。

   另:余永泽应该只有一个原型,即张中行,倒是卢嘉川们,可能有好几个原型呢。

   郭沫若的人品哪能和胡适的人品去比哟。

TOP

回复木才:你认为:如果胡适1949年没有离开大陆,如果中国多几个胡适,在中国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难度就会增加。我以为:多几个胡适留在大陆,五七年反右、六六年文革会照样进行,只是多了几个活靶子而已,多打倒几个人罢了。凭着几个文人能左右政党吗?此时的中国不再是蔡元培当北大校长的五四时期,能以一所大学的风气来影响全国了。

TOP

       书荟这个意见有道理。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照胡适的个性和历史发展趋势可以推理,胡适假如不走的话,根本不要讲熬到反右和文革,我估计刚到“思想改造”时他就要“翻船”。

    我认为木才的本意是:多几个胡适,中国人会多几根脊梁,再搞不赢,抗争的力量总要大一点;当然总体上无济于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无非是称赞胡适毕竟还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

TOP

   回复楚风:从五十年代文艺界由批红楼梦研究进而批胡适的理论就可知后事。

   我以为:学问高不等于有硬脊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