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皃時的回憶

近來看到一篇網友寫的”糞土當年郭沬若”文章,不由得聯想到家裡的長輩大姑娭,憑記憶寫下以下的不成文的文章。
      小時候我家住了一位高高瘦瘦的女人,我們都叫她大姑娭,大姑娭小腳有文化,不苟言笑。大姑娭很威嚴,國家、家中發生的所有事都要告訴她,以前家裡訂了長沙晚報,她眼睛不好但總是要問所有的新聞,祖父從上海回來都叫她大姐,他們時常討論一些我們小孩聽不懂的問題。
     我們家老家是中原一帶的人,祖先遷移到了福建永定成了客家人。客家人就像吉普賽人,身上流的是不安定的血液,祖先又帶著煙葉回流到了醴陵,開了一間大的煙廠。祖父輩有八兄妹,四男四女,大姑娭是大姐,祖父是大哥。客家人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有錢人家的男孩子一定在受高過等教育後再留洋,女孩子先讀私塾再讀女子師範,祖父中學時是長郡中學二班的學生。祖父先讀過清華大學後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
     大姑娭嫁給了大戶人家王家,夫婿是王大禎又名王竼生。 婚後夫妻恩愛,王去日本留學將小腳的妻子也帶去陪讀。在日本中國留學生都住在附近,郭沬若也是座上客。但郭經常將脏衣服臭北襪子要大姑娭洗,作為大小姐的大姑娭很有怨言,幾十年後,大概在我小學三四年級時,她問我郭沬若是好人壞人?我說是毛主席的好朋友是好人,因我依稀記得他與毛有詩詞往來,大姑娭說他為人輕狂,見風使舵,馬屁精等等,又怕我不懂事到處亂講吩咐我說,我講的話你任何人都不要說,我嚴守諾言今天是第一次公開。 有一次無意中找到一本郭沬若自傳式的小說,記得最清楚的是六歲時郭在自家的花園見到嫂嫂粉紅色的手心,從此他就迷戀上那粉紅色的手心了。我不懂其中的奧秘,天真地伸出自己蒼白的小手問大姑娭,我為甚麼沒有粉紅色的手心,她笑了說你長大了就會的。   
      大姑娭還告訴我大姑爺是日本通,以前寫過不少日本的歷史,日本人稱他為歷史學家,但是他更愛自己的祖國,參加過國民革命軍北伐,當過外交官。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和美國人一道負責搞情報,用於消滅日本人。(廿年前我在香港的明報上見過有介紹王大禎最先察覺日本人準備偷襲珍珠港,情報送到美國,美國不相信情報的真實性而沒警覺。)
     大姑娭還告訴我,祖父見戰爭造成不少孤兒,就拿金條出來,委托二姑娭開了間孤兒院,畢業於女子師範的二姑娭當院長,收養了幾十名孤兒。抗戰勝利後,孤兒們基本上都被家人領走了,只剩下二名男孩沒人領,祖父就當兒子收養了他們。有一人因為年齡較大出去工作了,另一孩子連自己的姓名都不知,祖父取名叫毛孩,跟我們家姓,讀書時叫茂海。毛孩直到五十年代,上海號召年青人支邊,他自己報名去了新疆。65年毛孩見祖父總是不舒心,買張來回新疆的機票接祖父去散心,要知道那時的機票是天價呀!
     大姑娭還拿出舊的像片給我看,那時的照片像一幅畫卷,寛是長的二倍三倍或更長是卷住的,有我父母在重慶的結婚像,有整個家族幾十人的集體像,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姑爺46年去世時國葬旳照片,靈車全部用白色的鮮花覆蓋,儀仗隊和送別的達官貴人長長的畫面看不到頭。大姑娭因為有腎病不能生育,兄妹們都將自己的兒女過繼給她,叔叔過繼給她做兒子,但叔叔47年赴美國讀博士,之後在美國一間飛機製造廠工作,叔叔從出去之後一直沒有回來過,只是通過香港寫信和寄錢回來,97年我們兄妹去探望叔叔,叔叔十分想念家鄉,自己的中文很多語句都表達不出來了,還在問長沙的某一座建築還在不在。叔叔告訴我們,他因為發明了飛機上某一引擎而有了專利權,因此聯邦調查局的眼睛也盯住了他,年代久了國內不保密了,但對於第三世界還是保密,為了免去麻煩所以他沒有回過國。
         大姑娭在文革前去世了,父親用佛教的形式安葬她。

附上網友的文章                    
                                                                                粪土当年郭沫若?
    我们常常以白毛女为例,自诩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常常以溥仪为例,赞美新社会把皇帝变为公民。但也切莫忘记,这个体制一段时期内也曾把一般百姓、普通良民变成地富反环右、牛鬼蛇神,把知识分子、骨鲠之士变成应声虫、哈巴犬。
   记得1958年,在那青春似火、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手捧郭沫若的经典《女神》独自一人,在空旷的田野里,高声朗诵《我是一条天狗》那滚烫的诗句: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我便是我了,\我的我要爆了!
   读其诗,我的血液也在沸腾,我的神经也在燃烧,思绪如海潮,豪情如狂飙,真是血脉賁张,“烟冒七窍”,手舞足蹈,仰天长啸,疯魔了一般。其实从这首诗中我懂得了什么?我悟到了什么?我又激动个什么?真是天晓得!我的那点感受真是肤浅之至,幼稚至极。但诗篇的那种不可一世的冲天气势震撼了我,那种惟我独尊的张狂个性感染了我。也正是这可贵的自由精神,它激动过“五四”青年,也激动过“红旗下”的青年。
   郭沫若1921年写作此诗,时年28乡。那是青年郭沫若,那是青年的诗篇。他那时真如一条天狗:那天狗也必然是青年。郭沫若是属于青年的,当然也只有青年的郭沫若才属于青年。

   中年以后的郭沫若,北伐、反蒋、流亡、抗日、拥共,也有声有色,不论在书斋或在政坛,颇多建树。1942年,在重庆,朋友们祝贺他五十寿辰,他扶着朋友们送给他的一支高过身躯的如椽大笔拍了一张照片,仍然是神采飞扬;年己半百的他,何曾有一丝老态?他在精神气质上,仍然是青年。
   只是到了晚年,在一个新的体制之下,使得青年郭沫若颓然老了,真正的老了。他最为人诟病的是他的独立人格的缺失,自由精神的消亡:是他的歌功颂德,谀毛媚上;是他的逢场作戏,紧跟风向。这个曾经为自由呼号的女神终于变为驯服的御用文人,桀骜的天狗结果成为对主人特别忠实和依恋的哈巴。这是一代文豪的郭沫若的可悲可憫之处。
   综观郭沫若之后半生,他并无大恶。他虽贵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但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只是一件庙里摆设,一尊政治花瓶。他和那些有生杀予夺大权、有兴风作浪威力的魁阀并不一样,他只是一个“文化班头”;即便如此,也无多大实权。在专制体制下,大恶都凭借大权作成。因此作恶者,无不夺取或依附权力;一巴掌握了这法力无边却不受任何监督的权力,即便好人,不作恶也难。郭沫若幸亏无大权,所以也无大恶。况且他早年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创作影响巨大,他的历史、考古、先秦诸子、甲骨文字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在某些领域的成就足以彪炳史册。郭沫若无论人格上有什么缺陷,他在文化上的贡献实在超过他的某些消极影响,怎忍心以“粪土”辱之?
   晚景堪哀者并非郭沫若一人,曹禺、茅盾、臧克家、冯友兰、周一良等都属此类,只是程度不同。他们晚年所起的变化,当然可以作个案研究、有必要分析他们本人的原因和应负的责任,但更应谴责的是那促始他们蜕变的时代和环境。我们常常以白毛女为例,自诩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常常以溥仪为例,赞美新社会把皇帝变为公民。但也切莫忘记,这个体制一段时期内也曾把一般百姓、普通良民变成地富反环右、牛鬼蛇神。把知识分子、骨鲠之士变成应声虫、哈巴犬,这才是更可怕的,因为它摧毁的是精英,打断的是脊梁,败坏的是民族,后患无穷!郭沫若已经去世四分之一世纪,我们可以抚背自问:脊梁呢?
   郭沫若是一代文豪,是一个绝顶智慧的人,难道他对自己晚年的心路和处境不作反思?不曾觉悟?不明羞耻?不知悔改?甚至他的两个亲生儿子在文革中先后自杀这样极为惨痛的事件似乎也没有使他有所改变,真是于心何忍、于情何堪呀!虽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之类的名缰利锁也许缠裹着他的灵魂,但我认为更有可能的是他摆脱不了所谓的一生名节的羁绊。郭沫若和曹禺等人一样,是在一场政治博弈中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既然选定了,就“落子无悔”了。胡适也说过类似的话“作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是后退不得了!郭沫若在1969年“文革”中给周国平的信中说,“可惜我‘老’了,成为了一个一辈子言行不一致的人。”信中的“老”字是打了引号的,可见不是指年岁之老,而是精神之老。这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是痛彻心扉的忏悔,可惜也仅仅是忏悔,他直到死,也只能言行不一致下去。谁能体察到郭沫若这种灵魂的痛苦呢?
   青年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曾和田汉仿照歌德和席勒在魏玛的塑像合拍一照,自比歌德和席勒。恩格斯说:“歌德有时候是非常伟大的,有时候是渺小的;他有时候是反抗的、嘲笑的、蔑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候是谨小慎微的、事事知足的、胸襟狭隘的小市民。”郭沫若这个中国的歌德庶几近之。

TOP

“憑記憶寫下以下的不成文的文章。”其实这篇文章行文流畅,内容朴实。看后令人怀念那久远的已是很模糊的老人,回忆那些往年旧事。那些老人,他们看似平常,但却真心地爱国、行善,有许多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爱戴。

TOP

回复 3# 浩宇


    郭沫若的自传,好像是《洪波曲》吧。那是上初中时读的。我还记得的就是1938年他来长沙和同志们一起到李合盛牛肉馆吃饭局时总结的湘菜特点——多、咸、辣。蛮中肯的。(我就记得吃,没出息)
   郭沫若,才子——风流才子。当时我就讶异他怎么连嫂子的手心都敢写。
   郭沫若,文人——御用文人。录他文革中的几首新诗如下:

之一:
《献给在座的jiang-qing同志》节选
         ——郭沫若1967年6月5日

   亲爱的jiang-qing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之二:
  
《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
     --郭沫若1976年5月12日
  
   四海《通知》遍
    文革卷风云
    阶级斗争纲举
    打到刘和林
    十载春风化雨
    喜见山花烂漫
    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
    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
    奋螳臂
    deng xiao-ping
    妄图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项为纲”批透
    复辟罪行怒讨
    动地走雷霆
    主席挥巨手
    团结大进军

之三: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郭沫若1976年10月21日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扫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粱
    野心大
    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
    拥护党中央
    
第二首和第三首时间只隔五个月,呵呵。

TOP

  
   wanho 前辈们爱国行善的优秀品质令人崇敬,值得我们学习。
   记得读书时曾在wanho家见过一位气度不凡,精精致致,瘦瘦的老太太醴陵口音,我一直认为是你的娭毑。(不知是不是你的大姑娭)至今我还记得老人家的模样。

TOP

“憑記憶寫下以下的不成文的文章。”其实这篇文章行文流畅,内容朴实。看后令人怀念那久远的已是很模糊的老 ...
浩宇 发表于 2011-1-15 18:48



    佩服挽河的记忆力!问好!(附言:我发的照片及短信不知收到否?有十几天了。)

TOP

謝謝各位的跟貼,年齡大了也就愛回憶以往的事。
回頤源:你見到的那位老人的確是我的娭毑,大姑娭是我讀初中時去世的。

TOP

“大姑娭說他為人輕狂,見風使舵,馬屁精等等,”

看人,敏感、入微的女人往往比男人更准确。

TOP

          

 

      佩服郭沫若的学问和聪明,鄙夷他的为人和诡辩。

TOP

  极佩服楼主的记忆,那些远去了的往事,却如此精准的留在了楼主的心里,展现在楼主的笔下,如今娓娓道来,让我们唏嘘不已。

  楼主特有思想特有才,我敬佩。

  谢谢楼主好文!

健康快乐的活下去,比什么都好!

TOP

回复 3# 浩宇

     <看后令人怀念那久远的已是很模糊的老人,回忆那些往年旧事。

 

   那些老人,他们看似平常,但却真心地爱国、行善,有许多

 

 

   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爱戴。>

 

 

        写得好,佩服!

TOP

“憑記憶寫下以下的不成文的文章。”其实这篇文章行文流畅,内容朴实。看后令人怀念那久远的已是很模糊的老 ... 浩宇 发表于 2011-1-15 18:48

浩宇写得对.

 

TOP

“憑記憶寫下以下的不成文的文章。”其实这篇文章行文流畅,内容朴实。看后令人怀念那久远的已是很模糊的老人,回忆那些往年旧事。那些老人,他们看似平常,但却真心地爱国、行善,有许多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爱戴。

 

接着往下写!我爱看咧!

 

谢谢你.gif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