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秋走青藏
宜君
二、不一样的柴达木
6位DDIJ从长沙、深圳、北京汇集于西宁,这时已是8月底,过了最高峰时的旅游季节。青海湖边的油菜花已经谢了,鸟岛的鸟也越来越少了。我们以为,我们这个时候来青海,看到的可能就是戈壁、荒漠的大西北了。可是,在青海朋友的邀请下,我们去看了盐湖和除青海湖以外的克鲁克湖、托素湖、柏树山等,才恍然发现作为聚宝盆的柴达木和别样风情的柴达木。
朋友的公司是从事盐湖钾盐开发的,拥有好几家盐场,年销售额超过5个亿。在他的推荐和介绍下,我们从青海湖往德令哈去时,顺道去了盐场兼作景区的茶卡盐湖。这个柴达木盆地中面积最小,而开采历史最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年间)的盐湖,是古中国大青盐的始祖。说它小,它的总面积也超过100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西湖那么大。茶卡盐湖是青海众多盐湖中氯化钠含量较高(达94%),可作食用盐的盐场之一,因含量高,以及其固液并存的卤水湖形态,它的开采极其简单,是首个国家绿色食品(食用盐)生产基地。
那真是一片没有雪的白色世界,也是一片无处不在的盐的世界。道路、湖水、小铁轨全在一片白茫茫中,湖边的雕塑是用盐堆砌起来的,而大家脚下踩着的全是白花花的大颗粒盐,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就可以拿回家做盐焗鸡了。同行的司机对这里的盐已司空见惯,他说,“柴达木”在蒙古语中即“盐泽”之意,源自青藏高原六千万年的沉积,柴达木实际就是个盐土平原。在柴达木盆地,盐场林立,许多公路、甚至铁路都建在盐壳上,有“万丈盐桥”之称。他说,你们没去察尔汗盐湖,那是中国最大的盐湖,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最厚盐层有15米,储盐量超过200亿吨,那种盐湖中的盐花和大规模采盐的场面才是壮美呢。
我们在朋友的公司所在地德令哈休息了两天,这里是青海海西州府所在地,小城整洁、安静、漂亮。朋友带我们在周边转悠时笑着说,别看城外一片荒漠,带你们去两个地方看看。于是我们来到了离城40公里的高原湖泊克鲁克湖和托素湖。克鲁克湖和托素湖因一咸一淡,两湖相连而被称为姊妹湖,我们先到了淡水的克鲁克湖。汽车在戈壁滩上奔驰约一小时,转进一条土路后不久,出现了一幅如青海湖般水天一色的景象。这里几乎没有游人,只有几个垂钓者,阳光把清亮的湖水映得湛蓝,硕大的湖面平静如镜,湖边竟有丰茂的芦苇,芦苇丛中还有一群放养的鸭子,真想不到在这戈壁滩中竟有这安静而绮丽的地方。中午我们就在湖边的餐厅吃了顿鱼宴,有冷水湖蟹、柴达木鲤鱼……高原湖泊鱼虾的鲜美就不用提了。
沿着克鲁克湖前行就可以看到被雪山戈壁围绕的托素湖,一路上两湖相接的滩涂处芦苇茂盛葱郁,我们惊喜地发现了野鸭、鱼鸥、黑颈鹤的踪影,长沙的旅友感叹:这如同来到了洞庭湖。转到托素湖边,这儿比克鲁克更辽阔,开阔的湖岸连接无垠的湖面,无遮无拦,蔚为壮观,我们忍不住在湖边的沙地上欢呼雀跃。不过湖风挺大,吹得我们头脸都得包住。朋友告诉我们,这里四周都是戈壁,夏季气温高,水气蒸发得快,湖水含盐量也高,入冬后风浪就大了,有时候波涛汹涌,动人心魄。这里也有一个鸟岛,由于还没完全开发,岛上的鸟比青海湖的鸟岛要多多了,下次春天再来,那真是个“鸟的乐园,蛋的世界”。
回程时我们转上了小城边巴音河水库后面的山里,几个转弯后,本来一直是只有骆驼草的戈壁和袒胸露腹的高原山脊的地貌,突然间出现了了一片岗翠峰黛的地带,沿着山谷,一片古老苍翠的柏树展现我们眼前,这就是柏树山,德令哈的一处绿地。走近谷地,这里绿意盎然,谷地里有学校,还有蒙古包,一位牧民正在草地上晒太阳,他告诉我们,这里是他的牧场,看我们很惊异这里的柏树林,他说,先古时这儿曾是泽国绿洲,你们看看,这里的柏树有哪一颗是年轻的。朋友告诉我们,牧民的话一点没错,近年海西州都兰县出土了许多唐代吐蕃古墓群,其中就有大量的丝绸与柏木,考古人员据此推断这里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干线,更是一块当时遍布柏树的绿洲。呵,德令哈之行确实让我们了解了不同寻常的柴达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