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收集》“老三届”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一代

     历史的长河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老三届却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为历史留下可供评说,且有自己丰富传奇的独有经历。

老三届是指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在校的1966级、1967级、1968级三届初、高中学生。老三届大都出生在共和国创立前后,他们的成长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庐山会议、三年自然灾害、中苏论战和文化大革命。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发展与挫折并存,光明与黑暗并存,进步与专制并存的特殊时期。老三届的青少年阶段处在中国社会矛盾突出,党内斗争异常的历史阶段,也是新中国二十世纪罕见的阶级斗争暴风骤雨年代。

我们这些被人们称之为中国老三届的一代人,有现代生活中大起大落,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我们出生在红色人民共和国初创的年代;中国大跃进的浪潮席卷着我们不懂事的童年;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忍饥挨饿的滋味对后人来讲似乎是天方夜谭;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把一代幼稚的孩子拉上了与政治的不解之缘;震撼世界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将我们这些中学生卷入了历史的狂澜;首都中学红卫兵风起云涌的历史留下可悲的忠诚和被愚弄的光环。1968年前后,一千七百万知青的上山下乡,书写着老三届和他们的弟妹们知青岁月的青春荒原。

老三届在历史的风浪中磨练成熟,特别是经历文化大革命巨变和苦难漫长的“知青上山下乡”,在命运的抗争中,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许多人成为了社会中的中坚,绝大多数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他们特有的责任感支撑起共和国的蓝天。在中国结束文革动乱浩劫的抗争中,在举世瞩目的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巨变中,老三届这一代人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做出过历史性的积极贡献。

老三届的经历连接着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和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做为老三届人,我是他们中间一员,我对老三届充满感情,老夫聊发少年狂,我不妨也谈谈我对老三届的评论和随感。

一、英雄主义的情怀

老三届大都是新中国创立后第一代儿女,他们诞生在共和国的礼炮声中,成长过程中大都受到英雄主义的熏陶。教科书和接触的文艺作品中也多是英雄主义的题材。董存瑞、赵一曼、江姐、欧阳海是他们学习的楷模。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是他们生命交响曲。《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这些电影中的英雄成了他们理想的追求。英雄主义的激情既造就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盲从冲动,也成就了他们负有国家责任感的牺牲精神。由此出发就不难理解,上海知青金训华大河中抢捞木材牺牲,天津知青张勇为救落水羊群而献身,内蒙古花季年华女知青们为救一场无碣大局的荒火血染黄沙,从珍宝岛中苏之战到中越自卫反击战,处处可见老三届的军人和知青英勇杀敌,为国捐躯。英雄主义情怀是老三届的一大特征。

 

二、跌宕起伏的人生

和平年代何曾有过那一代人有老三届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1966年8月18日,多少穿着父辈军装的中学生在天安门城楼上,他们带着红卫兵袖章,亲密簇拥在共和国开国领袖们的身旁,欢呼雀跃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为文革鸣锣开道。但是他们何曾想到,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父母也随后成为文革迫害的对象。五个月后,他们中的联动成员悲壮的在北京西直门古城楼赫然贴出大标语,“中央文革将我们逼上梁山,我们不得不反”。一夜间根正苗红被中央文革称之为“小太阳”的老红卫兵中的骨干成为了阶下囚。

公安部门前两派中学生剑拔弩张的抗争,长安街上数以千计穿着各式军装男女红卫兵的自行车队呼啸而过,北京展览馆两派中学生激烈辩论的场面愈演愈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竟是十几岁的孩子们争论的焦点。1967年取而代之的造反派红卫兵,他们反血统论要求生存平等,他们也是血气方刚的中学生,为了反抗昔日同学压迫揭竿而起。其代表人物成为国家领导者们在人民大会堂经常召见的座上宾,纵论国事导演文革,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很快如老红卫兵一样为文革助纣为虐。而一年之后伴随着工宣队、军宣队开进清华大学,从大学的五大领袖到中学造反派头目,霎间成为追捕“五一六”分子的对象。曾经少年壮志、自信满满的老三届,从天上回到人间,顷刻间成为被逐出城市上山下乡知青的主力。

三、苦难悲壮的经历

多数老三届都经历过苦难,三年自然灾害时忍饥挨饿是多数人的记忆。文化大革命风暴无情的冲毁了老三届求学的校园。除少数幸运者能去当兵或进工矿外,多数人都被卷进上山下乡的洪流。在遥远的边疆、在贫困的山村、在艰苦的农场、在荒凉的草原、在许多缺少现代文明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一千七百万知青,包括老三届和他们之后的多届毕业生,许多人只能勉强算小学毕业,将青春永远留在那里。在生存权利无法选择的年代,许多人面临着不仅仅是劳作和生活的艰辛,他们更多背负着父辈们在政治斗争中的冤屈,被作为政治异类变相劳改,离乡背井的痛苦和返城的艰辛是后人难以想象的。著名知青作家肖复兴所著《绝唱老三届》中说,1987年秋统计表明,到北大荒知青有40万,陆续返城的36万,还有3.7万星星点点撒落在北大荒辽阔的黑土地。这个数字大而化之,在全国范围就更可想而知了。新中国建国后有那一代人经受过这么多苦难,除了老三届和有过知青经历的人们外,恐怕是少之甚少。

四、文革动乱的责任

老三届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的主力人群。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中部分学生在圆明园成立了红卫兵,在伟大领袖和中央文革支持下,以干部子弟为核心的红卫兵运动席卷全国。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成为冲击党政机关,揪斗所谓走资派的上方宝剑。国人中所谓的地富反坏右和广大知识分子成为革命对象,为创建新中国建立过功勋的各级干部也大都成为这场革命的对象。善良的中国人被打成牛鬼蛇神,许多人含冤而死。而除了少数没有人性的肇事者良心该受到拷问外,更多的责任不该归咎当时只是十几岁孩子的红卫兵,这是国家制度和时任领导者该承担的历史责任。我欣赏我的同龄人中有人反思文革时,能承担责任,勇于向历史道歉。我反感那些至今还用文革思维,文革语言,自持一贯正确,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们。

文革的发动者和领导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利用不同学生组织,推进他们的政治目标。按照他们政治目标去做的,他们称之为革命组织,不按照他们政治目标去做的,他们称之为反革命组织,马上动用军队、警察、监狱、国家专制机器进行镇压。文化大革命是领袖左右群众运动,还是群众运动绑架了领袖,经历者都该清楚,文革中的群众运动的挑起都是领导者所为。文革中的群众组织,老红卫兵也好,造反派也好,不过都是文革领导者手中的工具。因此,将文化大革命的罪责加在当时还是中学生的老三届身上是不公平的。当然少数“八旗子弟”凶残成性,丧失人格的法西斯行为也为世人唾弃,一些打手后来暴死他乡或精神分裂,也应该是一种报应。

五、先天不足的缺失

老三届和地球上任何一代人一样,都有这一代人的优点,也有他们的缺失和历史局限。他们中即会有社会的精英,也会有社会的败类。我们对老三届这个集合概念评说,老三届成长在新中国初创的年代,那是一个政治运动频繁,阶级斗争风声鹤唳,空想社会主义和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而这种政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人生道路和心理历程都会有这段历史造成的烙印。文化大革命造成正值中学生的老三届和接踵而来的多届学生失学,使他们中很多人丧失了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加之国家政治路线走偏,政治教育另类,封建帝王思想回潮,都对老三届中的许多人产生了很大影响。造成相当多的一些人知识断层,乃至影响到道德修养、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文明传承。在虔诚的个人崇拜和现代迷信破灭后,增加了几分失落和彷徨。但这种先天不足的缺失,有些人通过后来勤奋加以补救,而有些人却带着这种缺失在社会上碰壁抱憾终生。文化大革命影响着几代人,中华民族的理想情操,文明水准重塑仍需艰巨的拨乱反正。

 

六、浴火重生的机遇

对于老三届来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得以突出重围、浴火重生。首先是国家领导者之间矛盾再次白炽热化,1971年9月13日,林彪一家仓皇出逃,在蒙古境内的温都尔汗,三叉戟256号专机爆炸,机毁人亡。这一事件惊醒了狂热投入文化大革命人们的思维,特别是在上山下乡中的老三届和广大知青,宣布中国现代迷信神话的破产。其二是1976年清明首都百万群众在北京天门广场纪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老三届又成了积极参与者,这场运动本身就是一次思想解放。同年十月“四人帮”下台,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1978年大批知青落实政策返城。其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改变,为建国后的各种冤假错案平反,废除阶级出身考量,恢复平等高考。为多数已近而立之年的老三届的人生带来了伟大的转折,许多人抓住了这些机会,勤奋学习努力,最终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试想文化大革命再耗几年,试想我们再不纠正阶级斗争年月的错误,包括老三届在内的整个国家民族恐怕就会被带到万劫难复的深渊。

七、千差万别的道路

老三届是一个集合概念,应该说经历文化大革命、经历上山下乡知青命运那个年代的同龄人,都应该是一代人。他们有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苦难。但人生道路差别却很大的。有道是往来千里路常在,聚散十年人不同。地里的庄稼、山上的树林,也会在相同的气候、土壤、水分条件下表现出成长的差异。人也是这样,不要说老三届成长过程有很大差异,就是一个班同学,几十年后也会千差万别。但就多数人而言,包括老三届在内的中国人多数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老三届中的多数人也都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积极推动者。老三届大都进入退休或将要退休年龄,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众多知青网站、知青合唱团、公园社区文体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许多不同经历,不同工作岗位,不同社会地位,却有着老三届或知青共同的经历者,又由于青少年时代相同命运,退休后走到了一,这是一个令人称道的庞大社会群体。中国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如吏治腐败的蔓延,施政成本居高不下,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环境矛盾突出,道德底线失守等社会问题日趋显现。老三届、特别有知青经历的还有不少人工作在各级领导岗位上,他们由于经历过新中国许多重大历史进程,理应运用历史正反两方面教训,努力推进社会改革、社会进步、社会民主。

八、岁月如歌的自信

我于1977年7月结束了长达九年的知青生涯从东北返回北京,同年12月进入新组建的北京羊绒衫厂,上千人的企业中许多科室骨干、生产一线的工人都是老三届。我1981年至1990年在团中央机关工作,当年二百多机关干部中,现有五人在政治局,近四十人在省部级岗位,他们中很多人也都是老三届,许多人也都有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我也曾从1990年至2003年在中央国企招商局集团旗下公司工作过13年,也见识机遇有时比能力更重要。我更喜欢那些不怨天尤天的人,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人生的道路千差万别,有的人有能力、又有机遇,还要有舞台,就脱颖而出,有的人平凡,却快乐知足,也生活得无忧无虑。此外,现代社会成功与否,不应该与封建社会官本位并论。老三届在中国现代生活的各界则都有成绩斐然的代表人物。知青作家史铁生大半生与病魔搏斗,他的人品、他的成就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如何评估。中国的老三届成为一个跨越国界和时空的话题。成功人士也好,平民百姓也罢,我们经历过悲壮,我们见识过辉煌。我的老三届的朋友们只要自己觉得快乐,一切就都好。

在老三届中的大部分人将退出工作岗位,有关老三届、有关文革、有关红卫兵运动、有关知青、有关上山下乡的话题多了起来。怀旧颂扬也好,反思批判也好,既然是一段历史,谁都有评判的话语权利。但愿我们能将真实的历史告诉后人。老三届就是老三届,老三届及所有有上山下乡知青经历的人们经历丰富,颇具传奇,承载一代人的求索。毕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11年春节我填了首散曲赠友人:“人生何事辛苦,常被虚名误。壮岁踏遍神州路。昔日朋辈居庙堂,忙碌,江山仕途,中兴担荣辱,烽火烟花,家国如雾。悠闲出江湖,草原晨曲赋,豪气仍当年,兴安岭曾住。九十九顶毡房欢聚,马头琴,长调内蒙古。祝酒歌,佳人舞,春风自有归处。”

我曾经回首过我的前半生,北大荒爬满虱子的炕席我们滚过,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我们走过。从社会最底层到中央机关,从中央机关到中央国有企业,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人生的酸甜苦辣,功名利禄,是非荣辱,悟来悟去还是觉得宋词里说得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老三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书!

TOP

人生苦短,苦难是金。

TOP

      老三届”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一代 ,新生代好多很羡慕他们的人生的跌宕。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