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种视角] 假如毕业照片上缺的是领导(外一篇)

 

假如毕业照片上缺的是领导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201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做了题为《让我们的心灵和想象力展翅飞翔 》的发言,并因为一位女生没有被拍进毕业照,向学生鞠躬道歉,这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东方早报》7月3日)

 

原来,某学院一位女生在拍毕业照时,因为帽子掉下来了,她回头去捡帽子,摄影师的快门按下时,照片中没有这位女生的脸,摄影师此后又补拍了照片。但在7月1日,这位女生拿到的却是那张没有她的毕业照。她希望照相馆重新印那张重拍的照片,将新照片发给学院每位同学。对于此事,有老师认为学院没有责任,是照相馆的责任,学院没有必要管,学生应自己和照相馆交涉,还有的甚至认为学生小题大做,你只要照相馆印一张有你的脸在上面就行了,而其他同学拿到的照片没有你的话就没有关系。无奈之际,这位女生只能沮丧地要求班上的另一名同学给全班发短信,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一起分担重印的费用。

 

对此,杨玉良校长的反问是:“试想,照片上缺的不是这位学生,而是我们某位学院的院长或者书记,又会怎么样?”

 

现实中,“让领导先走”、“给领导让座”、“替领导打伞”、“为领导拎包”的现象一再上演,在一切以“领导为重”的语境下,“官本位”厚重的大学也不例外。因此,杨玉良校长提问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很多大学的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多多少少都会看见这样的标语——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可那些铿锵有力、短小精湛的大学校训和箴言,有多少是真正地融入到大学的灵魂和精神中去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联合新浪考试频道做过一项调查(1146人参与)——毕业后你对母校还有感情吗?有31.3%的人认为“教育产业化让自己有被盘剥的感觉”,25.1%的人觉得“升学、就业的压力导致自己和老师同学交流变少”,17.2%的人则明确地说“母校不再有母亲一样温暖的感觉了”。在描述对大学母校的印象时,除了留恋和感恩之外,“失望”、“和想象中不一样”、“没感觉”、“可算离开了”这样的词汇使用率相当高,甚至16.2%的人干脆用了一个“烂”字来形容。

 

我们有理由去怀疑这个调查的结果客观与否,也可以肯定,长期生活在一个冷漠与缺乏关爱的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待到毕业之后对母校必然没有深厚的情感。然而,这种冷漠不仅仅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的家庭教育、基础教育中也普遍缺乏对做人、处世的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更多的只是关注学习、分数和金钱。在社会中,无论是机关单位、医院还是学校,与公事公办、官僚主义习气相联系的习惯性冷漠也屡见不鲜。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张鸣教授说过,“当冷漠成为习惯,我们走到哪里,所见就只能是冷漠。”

 

大学四年,除了毕业时到手的文凭,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大学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本质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追问。杨玉良校长说:“剩下的东西应该是一颗自由而年轻、真诚而脱俗的心灵。心灵是一所大学能给学生最宝贵的东西。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以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就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

 

——摘自《中国青年报》作者 若尘

 

 

娱乐民主:到底谁说了算?

 

  俊男,靓女,一身炫炫的、酷酷的服装,随着音乐响起,舞步移动这是英国BBC《来跳舞吧》节目的经典场面。

 

  这是一档比赛国标舞的电视节目,参与者有模特、演员、流行歌手、主持人、时政记者、球员、网络红人等等。虽是娱乐节目,可从某种程度而言,如何在这堆非舞蹈专业的“丑小鸭”里挑出白天鹅,却事关“公正”这样的大问题。

 

  保障公正的首要因素是专家。《来跳舞吧》节目的评委阵容则堪称英国舞蹈界的F4:严肃的霍伍德,德高望重的古德曼,性格直爽的布鲁诺,还有目光如炬的阿琳他们往评委席上一坐,刀子般的嘴巴便开始扫射:“你这是跳舞嘛,怎么跟蛤蟆似的?”“我对你在舞蹈方面的才能深表歉意,你做什么也比这个强,我不知也罢,你自己不清楚吗?”“天呐,舞资宛若天使,演绎完美绝伦,怕是我一辈子也达不到您这样的水准。”

 

  四个牛哄哄的评委仿佛“法官”,激情四射、感情丰富,他们的个体表达,无论犀利刻薄,还是溢美有加,都是个人专业素养的体现。意见一致当然没得说,一旦意见相左,争吵得面红耳赤也是常事,如果四个评委的意见打成平局,还有个裁判长民主集中一下。总之,专家团队遵循的规则是,先自由表达,然后民主协商,总之必须拿出个专业“审判”意见。

 

  专家评选完后,人民群众还要狠狠插上一脚。《来跳舞吧》在专家表决后设计了一道“观众投票”环节,由观众决定是“犀利哥哥”上,还是“芙蓉姐姐”下。而这一“民主”程序,也常常把比赛结果整得稀里哗啦:有的选手,刚被专家机枪扫射致残,正准备抬将出去,这边厢人民群众的神圣一票,犹如回春丹,又将其从生死线上救了回来。有的人舞姿平平,奈何脸蛋儿上过院线大片、新闻头条、“央视春晚”,与民众混了个脸儿熟,也能多次起死回生看来,观众与专家的口味很不相同,观众喜欢的未必是跳得最好的,但是自己“喜欢”的。

 

  难道专家意见只是摆设,都是民众说了算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来跳舞吧》接着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观众投票排名靠后的两对选手,有机会返场再跳一番,由专家评委们再来决定一次。

 

  经过这么几筛子,筛选出来的全落到了公正的地面上,胜出的选手也大体水平相当,很少出现畸轻畸重、良莠不齐的状况。

 

  何况,比民意和专家意见还狠的一种机制早埋伏在那里了——媒体。媒体的公开报道如影相随,一旦有黑箱、猫儿腻,娱乐问题马上变成公共话题,阳光成了最好的防腐剂。

 

  细究起来,《来跳舞吧》节目的评选规则,其实已隐隐触及了当代民主的困境。身为知识精英阶层的专家固然权威、专业,但唯专家是从,却易掉入专业主义的陷阱;民众的意见固然能代表多数人意志,却也有“多数人的暴政”之忧。正所谓感情代替不了理智,专家也不能替民众思考,《来跳舞吧》节目的每个评选环节相叠加,成就的正是一个尽可能趋于合理的平衡机制,以最大程度地汲取民主之优、防止其弊。

 

  一个简单的娱乐节目,被英国人设计得如此有规矩,有深意。环环相连,谁说的都算数,谁说了也不绝对算数。民主权利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词汇,而成了如何真实、公开行使的问题。

 

  眼下,国内明显拷贝《来跳舞吧》的《舞林大会》等节目也在各电视台十分红火。有人或许以为,娱乐节目不需要什么民主、规则的大道理,但如果没有这些支撑,观众看到的或许只是绚丽的表象,甚至只是浅薄的作怪、混乱的作秀。久而久之,也就变成无聊没劲的游戏了。

 


——摘自《民主与法制》 作者 赵国君

 

TOP

   

 

    根据我的经验,假如一张合影中有一位重要领导一时来不了,就将位子空在那里,然后再由摄影师将其照片移植过来。

TOP

我親眼見到有九十多歲的老太行動不便躺在床上,而每年的畢業生集體相坐在相的前排正中,還是一張七十多歲的標准相片.為甚麼?因為她是前校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