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一乐 自06年动了个手术后,医生就一直建议我,每年去住一两次院,检查检查,调理调理。我想,一部机子不停地开了六十多年,铁打的机件都会磨烂,何况它还有严重缺损呢,所以,基本每年我都去住一次。最近,到中医药研究院的附属医院去住了十来天,是今年的第二次住院,应算是做了个大保养吧。 没住过院的人不知道,其实,住院“苦”是固然,“乐”也是蕴藏其中的。先说“苦”,比如,刚住进院的头一晚,忽然拉肚子,一晚12次,第二天上午又是6次,本来是去治心脏病的,结果却平添一苦,大吃治腹泻的药、打治腹泻的针,搞了三四天才彻底好。但是,苦中有乐,后来我去称体重,竟然减了2公斤,好事!当然,对我而言,住院最大的一乐便是能够安静地看书。 伟人可以到南门口看书,我辈凡人是不行的,所以,看书要有个安静的环境,能有个合适的地方,悠闲地读读书,是我最喜欢的一件事。退休几年,这样的时间真是太少了,唯一还保持着的习惯,就是睡觉前坐在床上看几十分钟,但是,这样看,速度太慢,一本书看上半个月是常事。住院,时间充裕,环境简单,没有干扰,心平如镜,最是看书的好时机。这十来天,我就看了四本书。三本是最流行的网络小说,李可写的《杜拉拉求职记》1、2、3部,都有200多面。以前我不大看网络小说(心里隐隐还有点鄙视),认为没看头,后来看了《明朝那些事儿》(6大本),感觉很不错,才知道自己想错了,因此,住院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预先借了这部名气很大、并且改编成了电视剧的书。看完后,感慨良深,确非浪得虚名。以前看台湾高明写的《胡雪岩》,我真佩服,社会上利益攸关的人群的关系是何等复杂啊,胡某竟然能剖析得那样精密,并能针对不同的对象,设法将事情办得漂亮已极;而现在一个年轻人写的《杜拉拉升职记》,竟然也能如此,对外企内的各色人等分析得丝丝入扣,并提供出如何应对文雅面纱下的险恶与不公的极佳方案,如今的年轻人,真了不得,对职场的了解、思维的缜密与老练,真使我这样的半老头自惭形秽。由此而想到,我们这些人,用杨绛的话说,是走在时代“边缘”的人,有点不合时宜,这是正常而且无法改变的,但是,决不能顽冥不化,后生可畏,后生亦可敬啊。当然,此书也不是十全十美,其文笔似乎还弱了点,有的地方可读性还不够,待以时日,再加修改,或将可与《胡雪岩》比肩。还有一本,是林海音的《家住书坊边》,是散文,有些篇目很有意思。林是日本出生的台湾人,在北京住过几十年,四八年后回了台湾,写文章也做出版,很有名,前几年名气极大的电影《城南旧事》,就是根据她的散文摄制的。但是,我觉得,她的出名有“得地利”的因素,大陆和她同辈的人,水平与之相当的大有人在。 因为还准备住几天,今天又寻了本新书《走西口》,作者王西萍,描写晋商事迹的,不知写得如何,也许,看了后,又能新得一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