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宁乡沩山歇夏四日记

 

 

              宁乡沩山歇夏四日记

 

 不是“避暑”,而是“歇夏,这是因为,我觉得“避暑”似乎太正经了点,而且还带了点富贵气,而“歇夏”则只不过是在夏天休息休息,我们劳累了一生,无论如何,也确实有资格休息了。至于避暑,还是很想的,但要等发了财或做了官以后才能考虑。

 此次沩山歇夏,是马灯老弟发起的,同行有14人,279点多离开长沙,中午12点到沩山,到达之后才知道,原先联系的住户并不具备同时接待这么多人的条件,结果是,长夜漫漫,炎热、蚊子、霉虱轮番进攻,被折腾得通宵不眠,所以,28日一早大部队就决定动身返长了。而我们凑巧被安排在老板腾出的一间房里,勉强可住,想着出来一趟也不容易,就一直住到了30日早晨,按旅行社的说法,算是三晚四天。

 每天的时间基本都是这样安排:一早就到密印寺闲逛,7点回家吃早餐;早餐后出门,漫无目的,顺路而行,或看景,或访农户喝茶闲谈,遇到什么就是什么,走到哪里就算哪里,待到10点半左右温度转高便回家,边歇息边等中饭;12点中餐,餐后午睡;4点半又出门,换个路径再重复上午的游逛,6点回家吃晚饭;晚餐后,又到密印寺,天全黑了即回家,洗澡歇凉睡觉。

 在沩山,游览密印寺当然是重头,然而,因为是利用早晚不要票时进去的,各大殿自然都关了门,未能看到殿内宝像庄严的景象,但是,在空荡荡的寺庙内转悠,于空寂沉静中体味那种色空一境的感受,眼中虽未见佛,心中却禅意芃芃,也还是别有滋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看了裴休墓。裴休是唐朝人,做过宰相,在湖南主过政,政声还不错,益阳资江大桥南头的裴公亭便是证据。此人佛学造诣极高,写过文章,注过佛经,沩山密印寺内“祖堂”等处的牌匾也都是裴休题额的,可以想见,密印寺的建造与他的支持也应有点关系。同住者手中有一张宁乡地图,标明离镇不远有裴休墓,当时便有点奇怪,此人为山西人(也可说是河南人,因为其故乡孟州一带原属山西,而现在却属河南了),为何死后却葬在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宁乡沩山了呢?于是,当时就决定一定要去看看。去了两次,第一次是晚餐后,想着两个钟头来回应该没有问题,所以就出发了。边走边问,却屡遭劝阻,众人都说坟在一个山头上,最后几里路是山道,茅草丛生,有蛇,而且一路无人家,连问路都找不到人,心里也有点忐忑,怕天黑迷路,所以问清路线后,就收兵了。第二天早上6点半,和同住的一对江永知青夫妇又第二次动身了。走了一截简易公路,从一栋房屋边上毫不起眼的小路拐过去,便开始登山。开始还好,后来则越来越艰难,路只尺把宽,杂草满路,有的地方荆棘已被略略清除,有的地方则荆棘蔽道,更要命的是,山路多岐,有时面前有三四条岔路,无人可问,我们也只好依照想象中的墓的大致方位,选择一条走下去。好在天还早,也不热,山路虽陡,大家还能坚持。大概8点来钟,终于登上山顶,找到了裴休墓。墓不大,但形制古朴,大致还保存了原貌,似乎并未遭到大的毁损,只是墓围圈壁的某几块碑似乎是后来雕制换上的。照了几张像,休息了一下,就下山了,等走到密印寺旁的荷塘边,已经是9点多了。

……

四天之间,耳边是鸟叫,眼前是山青,到处是纯净的漫山遍野的沁人肺脾的绿,看到了几乎已被忘记了的纯黑的星空,看到了路边珍珠般闪烁的萤火虫,还看到了城中已很少看到的那种毫无做作的淳朴和善良……凡心顿逝,悟境澄明,真是舒心已极,惬意已极,古人说“久在樊笼里,今得返自然”,真是有感而发的话啊。

 

IMG_3539_调整大小.JPG

沩山可玩的地方还很多,比如说祖塔,就是密印寺开山始祖的骨塔,虽是修整过的,但很精美。只不过这一向因为修路还暂时不能去。

 

SDC17909_调整大小.JPG

 

IMG_0333_调整大小.JPG

 

SDC17968_调整大小.JPG

 

SDC17974_调整大小.JPG

密印寺前的荷塘。

荷叶田田,莲蓬亭立,荷香四溢,摘莲子的人不少,有小孩摘着单纯为吃的,也有大人摘着卖的,似乎没人管。婆婆也费尽力气摘了一个莲蓬,试了一颗,便笑意盈盈,新鲜莲子的味道有多好就可想而知了。

 

SDC17716_调整大小.JPG

 

IMG_0274_调整大小.JPG

 

SDC17717_调整大小.JPG

走到一农户门前,看到墙上晒了一大溜鞋子,一数,19双,地坪里有一对老夫妇在剥煮熟的甜玉米,一个少妇在喂孩子吃饭。一打招呼,他们便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坐,喝茶,并给了我们一人一个甜玉米吃。攀谈之下,得知此家姓姜,三个儿子,都住在一起,并排修了三栋楼房,大孙女十几岁了,鞋子便是她的,吃饭的是最小的孙子,小儿子的,六岁;再一问,老姜竟然还比我小两岁。对比之下,真有点惭愧之感啊!

 

SDC17727_调整大小.JPG

 

SDC17778_调整大小.JPG

 

SDC17756_调整大小.JPG

下午走的另一条路,看见没有,那一片翠绿之中,远远看见的,便是那个千手观音像。第二张,此老者便是正在修建的房子的主人,78岁,正在割草喂鱼,他孙子在衡阳一所高校读书,学声乐,他孙子给我留了个邮箱地址,我把照片给他发过去了。第三张,是某外公在休息时逗弄他的外孙,他们住在一起的六户人家正在共同集资修建一个大水箱,在山顶,引来远处的山泉灌注其中,准备自己安自来水,此外公是负责装沙袋的,一部份沙袋已用马运到山顶工地去了。

 

IMG_0300_调整大小.JPG

 

SDC17835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SDC17862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IMG_0303_调整大小.JPG

 

SDC17857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去看裴休墓

裴休墓前有省文物保护的碑,但墓前荒草萋萋,似乎没有实质性的保护措施。

我婆婆旁边的这位女士是江永知青,有哪位弟兄知道她的名字和电话请告知,我想和她联系一下。

 

SDC17993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SDC17988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沿着往巷子口的公路走13(?)公里,有个叫九折仑(九节龙)的地方,据说是一条九曲的山路,极险峻,极好看,我们打算去,走啊走啊,一问,还差2公里,因为怕天黑回来不便,就折返了。这是路上所照。

 

SDC17998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路上所见。一个小孩在公路涵洞口的小沟里捉螃蟹,我问他捉了几只,他说:四只!

 

 

 

回复 1# 笔架山人

 

   古人说“久在樊笼里,今得返自然”,真是有感而发的话啊。

    两位是真正歇了一盘伏啊!

TOP

      谢谢笔教授图文并茂的日记,宁乡沩山还真是个不错的地方,我们不动腿,跟着歇夏了!

TOP

 

      教授这张照片很有意思,我琢磨了好久,还是不晓得这是怎么拍出来的。

 

SDC17993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TOP

回复 4# 沙阳

  蠢得死!!!

TOP

回复 5# 马沙

    其实我也不晓得。

TOP

 

110804091356df6395b4355f90.jpg

 

        路边立了一面镜子,一般是在急转弯的位置,好让过往的车辆司机从中看清路况,避免出危险。这面镜子有个名称的,我忘了,以前看见过。这里应该是如此吧?似乎能看到镜子右下方有立牌的一个小角? 笔兄就是站在适当的位置,拍下了这个镜头的。不知对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