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好书《党史细节:中国共产党90周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
党渐为人知的“秘密”——“未知的细节”
作者:苏永通
来源:南方周末
来源日期:2011-7-1
■当这些与粗线条的教科书不同的“秘密”集结成一部党史,确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是,“秘密”其实不是秘密,不过是之前你未曾知道。
中国共产党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
一批最近为迎接建党90周年出版的图书,都试图以此来吸引读者。
“谁第一个给中国带来马克思主义?”如果你回答“李大钊”,很遗憾,错!中央党校教授张珊珍主编的《建党伟业》提供的正确答案,是一个叫陈缚贤的报社记者。
这本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目前在多家党报和都市报上连载,受到的追捧程度让张珊珍大感意外。2010年,她的一位同事将写书项目转给了她,而她只是“完成一本书而已”。
由另一位中央党校教授罗平汉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史细节》,2011年3月出版,已第五次加印。“没想到大众对党史这么感兴趣。”罗平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日报出版社都是中央级出版社,前者是新中国诞生后最为著名的党和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其官方性和权威性不容怀疑;而后者亦以一系列党政类图书著称。
党史界已不新的史实,在公众看来仍然新鲜,以至于有“发现秘密”的误会。比如,一些媒体称,“党校教授揭秘党史细节,‘两个凡是’非华国锋提出”。事实上,2008年华国锋去世时,中共中央对其的生平介绍,已不提“两个凡是”错误。
许多人对党史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阶段——粗线条的史实加上不可动摇的政治定论。实际上,党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已有细微调整。比如,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已把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改作“右倾错误”。
当这些“秘密”集结成一部党史,确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是,“秘密”其实不是秘密,只是可能你还不知道。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术如何与大众接轨,学者应该想办法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读者。”罗平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北京新华书店的纪念建党90周年图书专柜。众多的党史书籍都在打细节牌,而同名为《建党伟业》的图书就好几本。 (阿静/CFP/图)
不神秘,不矫饰
根据上述出版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它只是北洋军阀时代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众多形形色色政党中的一个。陈独秀等创始人,都未预想到这个政党会对中国历史产生划时代的巨大影响。
中共的创始人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均不是职业革命家。陈独秀就没参加“一大”,因为他担心自己担任校长的预科大学争取到的一笔款子泡汤。
陈独秀被评价为“不是一个称职的党的领导人”。1926年1月,这位总书记突然失踪,大家很着急,甚至以为他可能被反动派秘密杀害,陈之后出来解释说自己因伤寒住进医院——这话不假,但更重要的是,他结识了一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医生,搞起了婚外恋。
与陈独秀李大钊相比,来自湖南农村的毛泽东当时还只是配角。
毛泽东到底读了多少书,怎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党史细节》中说,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1919年12月至1920年4月),读了许多书和文章,其中最重要的3本书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这个细节出自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毛泽东自述》,内容为毛与美国记者斯诺的4次谈话。“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毛泽东说。
人民出版社编审马长虹为《党史细节》一书撰写的书评中则指出,毛泽东的记忆在这里出现了误差。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才出版,毛第二次在北京期间,此书应该还未出版,毛看的可能是杂志上发表的其他译本。
这个“误差”没有写入《党史细节》一书中。不过《党史细节》也提到,延安整风(1942年)之前,毛泽东在党内虽以擅长军事著称,但大家都没有把他看成是理论家,甚至有人说“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嘲笑他只懂《孙子兵法》。所以,毛泽东到延安后发愤学习,刻苦攻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
党史中不太正面甚至是反面的人物,也有他们的特殊贡献。张珊珍所著《建党伟业》中说,“一大”南湖会议讨论通过的党纲和决议两个文件的中文原件已不知遗落何方,现存的俄译本来自苏联所存共产国际资料,而英译本则是“逃兵”陈公博192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撰写的硕士论文《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的附录。“陈公博也许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批判中国共产党的论文,居然为中国共产党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一些历史“边角料”也被一一拾起。众所周知,中共“一大”原本在上海召开,因一位“不速之客”的闯入而被迫中止。那个人是谁?居然也查了出来。那个密探叫程子卿,是法国巡捕房的华人探长。程子卿1949年之后知道当年冲击了共产党的成立大会而惶恐不已,好在他在租界时曾为宋庆龄做过一些事,如一些中共党员被捕,经宋庆龄等向他“疏通”而获释。于是向宋庆龄求情,后来也未被捕,安然病逝家中。
这段历史谜团,在1991年出版的《红色的起点》被首次解开。查清这段历史的是上海作家叶永烈,1990年,他拜访了曾在巡捕房工作的密探薛畊莘,老人正是程子卿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