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与悬棺之谜
乐乎
古典名著《水浒传》开卷第一回,用全部篇幅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描述了江西龙虎山的优美景色:“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魂。”“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施耐庵的妙笔将道教名山描绘得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有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外,龙虎山还以悬棺葬而闻名于世。宋代晁补之在《鸡肋集》中提到龙虎山:“出游龙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不可上,其高处穴中,往往如囷仓棺椁云,盖仙人所居也。”宋诗人王文卿《仙棺岩》云:“昔人骑鹤上天去,不问人间有蜕蝉;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烟。”朱熹也对悬棺葬发出幽问:“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留几何年。”
今年4月底,在驱车观赏了婺源油菜花和三清山后的返穗途中,路经鹰潭,而龙虎山距鹰潭不过20公里,正好拐进去顺便一游。其实我对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丹霞地貌见得多了——广东韶关,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浙江的江郎山都去过了,大同小异,无非是红褐色的山峰而已,再说还没有哪里的丹霞地貌能超过韶关的丹霞山吧,那才是正宗的丹霞地貌呢。但龙虎山还是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所谓的“三绝”:道教的发祥地和活动中心之一、丹霞地貌和悬崖棺。我对道教没有什么接触,今后也不打算去研究,所以我去龙虎山的唯一目的就是想亲眼看一看神奇的古代悬棺葬。
仙水岩是龙虎山崖葬最聚集的地方,也是龙虎山自然景观最集中最亮丽的地方。泛舟泸溪河上,两岸的崖壁犹如一幅历史画卷,一个个山崖墓穴,高低不一,形态各异。有的是单洞单葬,有的是连洞群葬,还有夫妻合葬的。长年的风吹雨打,封堵墓穴口的木板多已朽坏,洞内的棺木清晰可见。撑船的船老大说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墓,距今已有2600余年了。但据有关资料介绍,明代也有人将先人的遗骨敛入木函,送进洞穴的,属于二次葬。这种晚期仿早期的埋葬方法,是道家追求仙家的一种观念形式表现。
据说古代先民将棺木高悬在峭壁之上,是与原始宗教有关,原始宗教最先表现形式是对祖先的敬崇。先民重视血缘关系,认为先辈死后仍会赐福和保佑子孙,丧葬就成为与子孙后代的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为了保护祖先的尸体不受凌辱,灵魂得以安宁,人们就选择这些高岩上的自然洞穴作为墓穴。这些洞穴防潮、向阳、干燥,下临深渊,上接星斗,人迹罕至,棺木能够长久保存。
龙虎山的大门口有文物陈列馆,里面摆放着考古工作者从崖葬棺拿出来的文物,在我这个外行人眼里似乎没有什么珍贵的文物,估计上了一定级别的文物放到省博物馆去了。无非是一些生活器皿,有瓷器也有陶器,陶器较多,这也证明崖葬的年代比较久远,大约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些纺织工具和织物。让我眼睛一亮的是墓中出土的木琴、扁鼓这两件乐器,造型古朴,保存完好,应该很有研究价值。
大家感兴趣的是,先民们是如何将棺木送进悬崖峭壁上的洞穴里去的呢?导游解释说,据猜测有几种可能性:一是从下往上筑土台将棺木抬进洞的;二是在峭壁上凿了栈道,人们沿着栈道弯曲而上;三是在崖壁前搭脚手架来运送棺木……等等,细想起来,这些推测完全站不住脚,或失之过简,或不甚科学,或未经分析验证。龙虎山崖葬壁下是常年流动的泸溪河,怎么堆土台?在崖壁上没有发现任何栈道的痕迹,说明凿栈道运棺木也不可能。至于搭脚手架更是无稽之谈,在2600年前要架设几十米高的脚手架,当时的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何况要在水面上架设,更成问题。
到底是如何将棺木送进洞穴里去的呢,我们在崖葬现场看了一场吊棺表演,或许能解开这个谜。只见几位表演者登上水岩山的顶部,棺木用船运抵洞穴的下面。一条粗大的绳索从山顶垂下,绳的一端系着滑轮,滑轮定在洞穴的上方。另一根绳索穿过滑轮,一头扎紧棺木,另一头连着绞车。牵引的滑车到位后,两个表演者相继从山顶垂下,动作敏捷地荡入洞穴。随后绞车转动起来,棺木离船徐徐上升,当上升到与洞口位置齐平时,早已在洞口等候着的两位表演者,用吊滑轮的一根绳索将棺木拉入洞内,这悬棺的千古之谜就这样解开了。
但问题似乎没这么简单,仍然有钻牛角尖的学者认为“悬棺之谜”并未解开。他们认为现在表演吊棺的洞穴是龙虎山最低的,只有20几米,下面正好有一小块陆地可以安放绞车,而龙虎山大部分墓葬位都很高,甚至高达70米,下又临水,是无法安放绞车的。表演用的滑轮滑车是现代铁质的,而那个时代只有木质的,怎么能吊起沉重的棺木呢?在现场看来,觉得这些学者说得也有道理,应该说,吊棺之谜,仍未解开。
老生常谈,还是门票问题,居然收费220元,与黄山、张家界相比,我认为大大不值(当然黄山张家界也离谱)。如果单单是游览龙虎山的话,半天就搞掂,为了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有关方面将20多公里外的上清古镇和三清宫纳入景区收费的范围,“捆绑销售”。其实所谓的上清古镇何古之有,一派赶工抢建的新气象。看到一间小理发店略有50年代的风貌,刚端起相机准备拍摄,就被店主喝止,不准拍照,态度恶劣蛮横。去过三清宫的游客告诉我们,不要去了,也不是什么古迹,到处是募捐的箱子,买香烛的拉住不放,烟雾缭绕,无甚可观。
但不管值与不值,去过了也就心安了,毕竟龙虎山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吧。人都是这样,对心仪的地方,不去遗憾,去了更遗憾,这样的景点还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