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旧贴新看《华容知青眼中的江永》

  这是写于2007年的一篇旧贴,当年将江永与华容农村作了一些对比,在华容朋友即将再次奔赴江永之时翻出来看看,江永与华容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华容知青眼中的江永



 

20071240281094936.jpg

  江永的山清水秀,这是华容所比不上的,特别是水,无论是小溪还是小河,江永的水清沏透底碧绿如玉。应该说,江永的水是我们所看到的最好的水了。回忆当年我们在队上取得的饮用水,竟然是田边挖一个坑,让田中的水浸到坑里而取得的。但江永的水系都显得小巧玲珑,看不到华容如洞庭湖和长江这样的气势宏大的水系。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送华容知青帅哥一位)


  江永的民居特别好看,那种古朴的风格勾引人们对江永本土文化的向望。随图赠送的江永知青美女一位。

 


 


 

 

  江永的民居还有一个特有意思的特征,就是一个村的房子总是连在一起的,如果到一个村的去看,哪栋房子单独矗立在一边,一定感觉不适合,甚至有些孤独感。这是江永沅口的上村,原农艺队的汤小岳就下在这里,我看他们的住地,好象就是住在街上一样。

  这是华容砖桥的老街,和上图比较,似乎还没有江永的上村热闹,其实,这条老街当年曾经就是一个公社的所在地。而且房子还没有现在这样好。华容乡村的建筑与江永相比,真是相形见拙了。

 

 

 




 

  华容农村的民居相对分散 一栋房子一家人,一个屋场一个小家族。即使在湖洲地区,也看不到张家的墙挨着李家的墙的景象



 

 

  华容是一个移民县,本土文化痕迹基本上难以寻找,从民居来看,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样,农村简陋的条件,使得农民的住房简单到只保留有几个基本元素。随图再送上华容知青美女一位。

 


  江永这种村落中的巷景,在湖区是绝对看不到的,恍惚之中,是不是有一种回到了长沙小街小巷的感觉呢?


 


  即使非常破旧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在一起,与远处的山景、近处的田园,和谐地构成了一幅山村小景。


 


  终于发现一栋接近湖区的、独立的土砖房。我怀疑这是外来移民的建筑。即使是在江永,这种近代农村非常普及的房屋结构,在江永也显示出它的特色来:请注意房屋的基脚,全部是石头垒成的。华容的土砖屋,一般以青红砖作墙基,不可能用石头,条件好的,用整块红砖,条件差一点的,就以各色断砖。而大部墙基不会高于地面二至三口砖,倘若这房屋主人有钱,则会用“熟砖”将墙脚砌高一些,熟砖砌得越高,显示这个家庭越殷实,但无论多殷实,也不可能全部用“熟砖”来盖房子。当然这是六七十年代的事。


 


  我们再看看下图,江永的这栋农家房,如果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华容,是不是显得非常“奢侈”?





  江永的田边路旁,甚至村落旁边,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用大石块垒起来的半高人的“墙”,这样的“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想还是留给下放湖区的知青来猜一猜吧。


 

是的,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社会,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防野兽

TOP

 

 

     牛哥:   江永是山区。这石头垒的“墙”,应该作用于防止水土流失。

 

                  因为从PP上看:近处“石墙”下方,是某户人家的院落。

                    地势高一些的远处,那堵“石墙”内,是另一片民居。

 

                                   不 知 是 否 猜 对 了 ?

 

                         江永的民居,的的确比华容的牢实! 中看!

TOP

房屋的建筑及样式不同这都是,1.木材惹的祸我们用的是芦杆.2.水惹的祸经常发大水只能用架子屋用绳牵牢,不被漂走. 集成垸喝的是芦根水,不是人喝的,天水.与江永无法比.

说实在的,华容比其它地方更苦,尤以垸子.

TOP

江永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此次湖知网去江永过“庆六一、贺六十寿”,但我因公事、私事缠身而不能与大家一同前往,十分抱憾!祝湖知网六一活动成功,我期待着网上欣赏大家眼中的江永山水人情、知青友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册网址是:http://8800784.photo.163.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