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老灯火
蒋翊武有很敏锐的组织和策划能力,早在8月就为武昌起义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尽管在武昌起义的前一天晚上,蒋翊武发布第一号武装起义命令之后,出现了总指挥部遭到破坏,他被迫转移,刘复基也惨遭杀害的意外情况,起义军还是执行了蒋原来下达的命令,革命党人在接到命令后,早有起义的思想准备,各标、营代表,即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中、下级干部们,既明白了起义的全盘计划,又了解到本单位的作战任务。一夜之间使起义如期成功。
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时,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蒋翊武在给父母的诀别信中表示:“儿誓志杀贼,保障共和,否则不生还也。”蒋翊武出任中华民国鄂豫招抚使,率湘鄂联军第三军、湖南讨袁军第一军驻岳阳,发布讨袁檄文。讨袁失败后,蒋南行至广西全州府兴安县时,被巡防统领秦步衢逮捕械送桂林。袁世凯电令广西方面将他就地枪决。蒋看了电报后,写下了《绝命诗》4首。表达了他对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及对后人的期待。广西督军陈炳焜谋救无效,第二天,他被押赴桂林丽泽门外行刑。行刑时,蒋翊武身穿白色丝绸服装,从容走出监狱,怒骂黎元洪、袁世凯:“谋杀元勋,弁鬂约法,拔专制之死灰,负国民之重托”。他端坐于大红毡上,向观众宣讲革命,听众动容,围观者无数,有些为之痛哭。行刑士兵凝神静听,迟迟不肯开枪。领头的排长见状,担心有变,突然从背后向蒋开枪,时为1913年9月9日,不到29岁。
曾经追随蒋翊武参加辛亥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评价道:“念年以前,真能为民族争自立而谋革命者,孙中山一人而已。有能闻其说而兴起者,殆亦非常人。癸卯(1903年)、甲辰(1904年)之交余与翊武同学西路师范学校,翊武好谈革命,人多目为不祥,余独赞许之……知革命学说而笃行之者,翊武而外不过数子。”晚清举人、民主革命家李执中评价武昌起义时也说:“武昌光复,翊武功最巨。”
有人说,半部中国近代史和半部中国现代史都是湖南人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此话一点也不过分。湖南人火辣刚烈,敢为天下人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湖湘思想植根于每个湖湘儿女的脑海里。从曾国藩、左宗棠到谭嗣同,无不体现了湖南人的雄才大略。100年前,湖南澧州的蒋翊武在辛亥革命上也画出了浓烈的一笔。
(转 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