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湘军轶闻汇编(连载)

    仁和典史福建林公汝霖,字小岩,于庚申岁杭城初陷时,衣冠坐堂皇,骂贼,并其家属同死。贼平后,当事者为闻于朝,裒其遣骸,葬于孤山,且立祠焉,今所谓林公祠是也。

    公有二子,曰庆生,曰泾生,佥谓同死于贼矣。至光绪己卯岁,有楚人罗君来游于浙,遍览湖山之胜。至林公祠,读壁间所刻碑记,知其事实,肃然起敬。留数月,仍还楚。雇一小舟,舟人甚谨愿,问其姓名,曰:“姓李,名泾生,湘乡人也。”问家有何人,曰:“有老父。”问母死几年矣,曰:“小人无母。”异而询其详,曰:“我本福建林氏子,祖官泾县,我生于泾,故名泾生。年八岁,随父官浙,城陷,为贼掠至金陵。有李翁者怜而抚我,即今老父也。后随之亡归,因姓其姓,以操舟为业。李翁无妻,故我无母也。”罗叹曰:“然则尔为林公子矣。”罗有季父官浙中,即驰书告之。其季父言于唐艺农观察,观察言于谭文卿中丞,中丞即移咨湖南,由湘乡令资送来浙。于光绪六年四月十二日至杭州,成服而哭于墓。中丞即以其事入告,俾承袭云骑尉世职焉。林公忠臣,固宜有后,若罗君者亦可谓有心人矣。

 

小注:

1:据《先府君纪年录》载,罗君即罗长袆,湘乡人,老湘军总兵罗长祜同祖兄弟,湘军元老之一罗信南长子。罗信南次子罗长裿创办著名的陶龛学校。罗信南之弟一信北曾官浙江。

2:唐艺农观察,应为唐树森,湖南善化人(今望城),历官贵州按察使。观察,对按察使的尊称。

3:谭文卿中丞,应为谭钟麟,湖南茶陵人,谭延闿之父,曾任陕甘总督,与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湘乡人)联姻。光绪五年时任浙江巡抚。

之六:江忠源战死庐州

 

新宁江忠烈公忠源,生平忠孝大节,出于天性,猿臂长身,目炯炯有神,顾盼磊然。与人交,披肝沥胆,终始不渝。尤爱才服善,闻人孝友节义事,务成就阐扬之。尝以公车至京师,曾文正公目送之曰:“此人必立名天下,然当以节烈死。”

是时天下尚承平也。后江公知浙江秀水县事,卓著循声,丁忧归里。会广西洪杨等势焰日张,江公出参副都统乌兰泰公军事,甚相契洽。乌公既遇伏殉难,江公遂自募楚勇千余人,与洪军搏战,楚勇出境由此始。全州蓑衣渡之役,以寡击众,杀洪军数千,炮毙冯云山,威名大著。

尝率所部援桂林,保长沙,守南昌,厥功甚伟。由县令未及二年,超擢安徽巡抚。是时江公方在武昌庀守县,奉诏云:“楚皖一体,当相其缓急为去留,不必以成命为拘。”江公以庐州事急,率所部千余人,力疾遄行,至六安州城,病益剧。复有旨令暂驻六安,俟兵饷齐集,相机前进。

庐州知府胡元炜具禀告急,诡言庐州粮械极富,团勇多而得力。江公以为庐州重地,有可守之资,而弃之可惜也,乃分所部之半,留守六安,自率其半,驰赴庐州。问元炜以守具,则糗粮军火,一无所有。守城兵仅元炜腹心,徐淮所募勇,及公所募六安勇,各数百人,皆新集不足恃。庐州城大而圮,兵勇人数,不敷一门之守。

江公悟为元炜所绐,且知庐州城万无可守。然既已至庐,不肯为弃城退守计,又怒元炜不能布置于平日,复诡词贻误于临时,每见必斥责之,元炜遂伏匿不敢出。江公巡城,见水西门枕高阜,环城一面皆山,度洪军必据山俯攻。因部分文武吏守城,而自守水西门。下令有能助守城者悉听,庐民赴之者万余人。

部署稍定,越日洪军大至,环城急攻,驾云梯攀堞,官军屡击却之。洪军穴东城威武门为隧道,公募死士迎隧出。有洪军黄襦据隧口下窥,外委冯贵引刀劈削其面,洪军惊噪,官军自城上掷火弹击之,皆反奔。

公守水西门,洪军据山引矢射及公幄,公久病益不支,众力请公宿城下。洪军复穴水西门,伏地雷轰城崩数丈,公跃而起,手大旗,缘堞上督众,连毙贼目,堵筑阙口。会援师数道,皆为洪军所败,城中势益孤。元炜部勇分守北城拱宸门,勇首徐淮,故县役也,素无赖,与洪军交通,夜开门引洪军,城上兵与洪军鏖战竟夕。天且明,雾蔌蔌如雨,江公左右拥公行,公手剑自刎,都司马良勋负公疾驰,公啮其耳,良勋负痛,因堕地。至水关桥,自投古塘死之。从公死者,曰布政使刘裕珍,知府陈源兖,同知邹汉勋、胡子雍,副将松安,都司马良勋、戴文澜,县丞艾延辉兴福,时咸丰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也。

胡元炜竟降于洪军。或云元炜之初仕也,告贷亲友,得数百金,将入都,捐从九杂职。方在渡口僦舟,忽有一人来共渡,与语甚洽,因结伴同行。入都后,僦屋共居焉。越月余,其人忽问元炜曰:“子来何事?”曰:“将捐官。”曰:“然则盍将履历示我?”元炜示之。数日后,忽问元炜曰:“吾已为子上兑捐知府矣,子携来之物,即可作归费,大丈夫生当斯世,何必龌龊为小官?朋友有无相通,我有余财,岂敢不为子良图也?”元炜且惊且喜,遂拜谢云,不敢忘德而已。出都,到省未久,即奉檄署理庐州府知府。

元炜望尚浅,忽得权守雄郡,复出意外,盖亦其人为之经营,而元炜初不知也。及在围城中,一日忽有人持名帖入署,元炜视之大惊,即代捐知府之人也。出都后,已久不相闻矣。属元炜毋衣冠迎我,恐涉张皇,令外人知也。元炜迎入,拜述前德,其人谓元炜曰:“子毋然。吾将以十二月十七日下庐州,子能迎降,必受封王之赏,不然,则命在今日矣。且子受我德甚大,今庐州兵饷两绌,决不能守,与其执迷而自速厥死,孰若报德以取富贵乎?”元炜踌躇良久,既已无可奈何,乃决意从之。届期果由元炜所守之门入城,庐民闻元炜私通状,方城破时,相率入府署灭元炜之家。

元炜降洪军,使担水执爨,旋授以职。后官军克安徽,执元炜戮之。噫捐例之开,仕途庞杂,其流弊一至于此,可不惧哉!当元炜饰词具禀时,不知其用意何在,或阴受其计以陷江公,固未可知。夫以江公之忠勋才略,若稍假之年,其所建树,当与曾文正公、胡文忠公相颉颃。不幸中道摧折,未竟厥施,此余所以详书其事而感唏随之也。

  按,楚军之功勋,江公引之也,湘人之士气,江公作之也,江公种其因,后人食其果。薛氏言稍假之年,其所建树当与胡、曾相颉颃,谅矣。元炜之降,传者不一其说,然当时杨秀清遣其党人捐文武各职,分入南省官军,则见于汪坤所著《盾鼻随闻录》中,用谍至此,真有鬼神不测之机,胡元炜殆即其一欤?

 

注:

1.江忠源原籍湖南邵阳市新宁县,墓地、故居尚存,与原直隶、云贵总督刘长佑、两江总督魏光焘等为同乡。江忠源最早率新宁勇(号楚勇)至广西助战,但当时湘军还未正式成形。左宗棠受命在长沙金盆岭操练新军,也称为“楚军”。

 

2.庐州府,即今合肥市,时为安徽临时省会(省会为安庆)。江忠源虽获安徽巡抚之任,但手下并无多少兵力,也未经正式操练。

 

3.洪军,指太平军。

 

4.陈源兖为曾国藩同年及知交,时为池州知府。邹汉勋,湖南新化(今属隆回县)人,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舆地学家。与魏源的经史,何绍基的的书法,并称“湘中三杰”。

 

TOP

之五

     湘乡杨石泉中丞,以书生崎岖戎马,从左相国援浙,由衢州太守荐历开府,于吾浙建勋甚多;培养士类,用意尤厚。尝自言少时读书罗忠节公门下,与王壮武錱同受业。

     湘乡有相士言奇中,一日偕王诣之,曰:“二君皆贵人也。”既又曰:“何两君皆不能享大年?”王问寿几何?曰:“颜子之年耳!”杨问之,则曰:“可多十六年。”

     已而两人皆随忠节入戎幕。王战没,果如其年。杨抚浙时年甫四十余,甲戌冬大阅,炮子及其座隅,几中伤。时议者谓必严究,中丞曰:“此误发耳。”置不问,是岁年正四十六也。

     逾年,中丞始以告人,曰:“吾今日固当告存矣。

 

小注:

     杨石泉中丞,指原浙江巡抚杨昌濬,号“石泉”,湘乡人,后官至闽浙、陕甘总督。

     左相国,指左宗棠。

     王壮武錱,指湘军元老之一王錱,湘乡人,谥号“壮武”。

     罗忠节公,指湘军元老之一罗泽南,湘乡人,谥号“忠节”。

     杨昌濬、王錱,均为罗泽南弟子。王錱殁年33岁。

TOP

回复 13# 平凡一人

李素贞一弱女子,却于万马丛中纵横驰骋,令众须眉赧颜。此事湘军传说中罕闻。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湖南归来,颇多感怀。湘军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令人振奋。想起湘军元老易佩绅之子易顺鼎的一首《老兵》,特录之与各位前辈分享。
 
老兵
易顺鼎
同时伙伴殉沙场,一将功成万骨霜。
报国尚穿红字褂,生儿莫补绿营粮。
洗刀野水余腥血,解带寒山看箭疮。
有酒好邀宣武饮,戌楼扫叶对斜阳。
    
   在下不才,阅遍诸多湘军人物著述,惟见此一首吟咏湘军士兵的《老兵》,原载易顺鼎之著《琴志楼丛书·魂西集·卷四》。
   “同时伙伴”,是湘军兄弟、父子、朋友从军的真实写照。“红字褂”,应是湘军的“军装”,当时为作战灵便,均不配冑甲。国家经制军队绿营兵力涣散,“莫补绿营粮”,也间接反映了这一点。这也客观上给了“民兵”湘军诞生的机会,施展的舞台。

TOP

   之四

   洪秀全之自广西窜长沙也,其妹洪宣娇称元帅。当骑马率粤之大脚妇出队,服五彩衣,备极怪状,官军望之夺气。然第炫人耳目,其实不能冲锋决斗也。其时唐县李方伯孟群,有妹名素贞者,知书。工骑射,熟孙吴兵法,于天文占验之学。靡不穷究,父兄皆奇之。

   咸丰四五年,方伯以知府奉楚抚胡文忠公檄督师,招女至军中。女戎装往。代为画策决胜,屡建奇功,杀贼逾万。方伯常行军失利,被围十余重,他军皆不能救,女怒,马独出于枪林炮雨中,突围而入,手斩数十人,护方伯归,甲裳均赤。洪军万目注视,惊为天神。后胡中丞攻汉阳城,坚不能下,女与方伯谋夜袭之,孤军深入,中伏,救兵不至,遂血战而死,年二十余耳。报至,举军皆哭。后二载,方伯亦于安徽战没。女子从戎,百战捐躯,军兴二十年来所仅见者也。余有诗吊之曰:百骑甘宁袭贼营,红妆血战独捐生。汉阳若举褒忠祀,先拜英雄李素贞。按,女子能军,载籍多有,然未有及近世之盛者,殆东亚女权之先声欤。以予所闻,洪军中既有宣娇,复有萧三娘,著战功于镇江城外。官军中有素贞,复有李杰妹,立伟?于滇南。李杰且以妹功得职。其他如河北女将,时见于近人所著裨乘中。伟哉巾帼!令须眉愧死矣。

 

小注:

   轶闻均为原文引述,故某些特定称呼如“窜”、“贼”等字均未更改,请读者辩证对待。

   方伯,系对布政使的尊称。李孟群(18301859)湘军非湖南籍成员之一。字少樵,号鹤人,河南光州(今潢川)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授广西灵川县知县,咸丰间先在广西对抗太平军,后投效湘军,转战湘、鄂、皖,官至安徽巡抚,旋为陈玉成部俘获,被害,清廷赠谥武愍。

   李孟群之父李卿谷为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任四川长宁知县,累升湖北督粮道,代理按察使。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攻陷武昌,湖北巡抚青麟逃亡湖南,卿谷守城而殉难。追赠布政使,并赠骑都尉世职,愍肃。

   楚抚胡文忠公、胡中丞,均指湖北巡抚胡林翼。

   与太平军不同,湘军中无女兵,李素贞系个例。值得一提的是,江忠源、李孟群两位皖省巡抚及湘军悍将李续宾均先后殒身于庐州府(今合肥地区)。

TOP

回复 10# 平凡一人

 

这老妇飞身上瓦,老年痴呆之奇也?楼主轶闻曰汇编,定有不少趣闻。

TOP

之三:

彭雪琴侍郎微时曾馆于麻总兵家。麻乃广东人,实回纥人之编置内地者也。其母年八十外,忽得奇疾,疾作时辄失所在,家人遍索之不得,往往得之屋上。或数岁一发,或一岁数发,侍郎馆其家时,尝亲见之。其母高坐屋山,笑语诸人曰:“来来,此间甚乐!”家人百计招之,不肯下,其子梯而上,始从之下。然其下也,必其子扶掖之,蹒跚而行,屋瓦皆碎,不知其何以上也。既下而问之,亦不能自言矣。其母年至九十五六乃终,亦无他异。

 

笔者学医出身,觉得此老母之状或为老年痴呆之症。


TOP

 

 

回复 7# 乡音 见红网隆重报道了作者《走读曾国藩》湘乡发行仪式。希望与更多湖知网友一道读到作者系列网文 ... 老灯火 发表于 2011-12-7 14:15

 

灯火消息好灵通! 

 

今天他应该从上海动身了。

 

日期最后定在10号。还在茅浒洲。下面是从湘乡网上转来的。

 

 

 

 

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讯(曾研/报道)为隆重纪念曾国藩诞辰200周年,经湘乡市委、市政府同意,将于12月10日,在茅浒水乡度假村仿曾公坐舰“威靖号”上举办“纪念曾国藩诞辰200周年座谈会暨《两江穿越——走读曾国藩》首发式”。近日,由湘乡市委统战部组织设计的座谈会宣传海报出台,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
   据了解,这次座谈会有四项主题活动,一是举行曾国藩诞辰200周年座谈会;二是表彰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优秀理事单位、突出贡献奖理事和优秀理事;三是举行《两江穿越——走读曾国藩》首发式并向相关单位赠书;四是游茅浒湘军水寨,品曾国藩酒和湘军十大碗。

  

TOP

回复 7# 乡音

见红网隆重报道了作者《走读曾国藩》湘乡发行仪式。希望与更多湖知网友一道读到作者系列网文。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回复 3# 老灯火

 

今天在湘乡网站得到平凡3月走读曾国藩的集子 估计近日会在长沙等地面市,先睹为快了

 

书样.jpg

 

 

TOP

     推荐一下平凡的《湘军轶闻汇编》,若十万字,将连续发在此帖里面。

 

     平凡就是最近出的新书《走读曾国藩》的作者。这是他的又一新篇,因我们的《湖湘轶事》正好与这内容合拍,我就建议他发过来,供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后生虽然可畏,但还望老辈们指点一、二,若有谬误之处,请赐教。

 

    乡音先替作者谢谢大家 !谢谢轶事版主老灯火鼎力支持!

     同时谢谢平凡在我们这里首发。

TOP

回复 2# 老灯火

多谢您的一番好意!湘军轶闻辑录自晚清及民国时期各名家著述,为保持原貌,故暂未翻译为白话文,请见谅!为方便了解,我尽量加有小注。

TOP

之二:

 

彭雪琴侍郎生于嘉庆二十年十有二月。其时风雪严寒,母王太夫人临蓐四日不产,濒危矣。忽有大风发窗外,室户自辟,灯烛俱灭,人皆惊仆,太夫人亦晕绝于床。俄而侍郎生,太夫人移时乃苏,曰:“顷见一伟丈夫,面黑色,偻而入,高与楼屋齐。吾悸甚,几丧魂魄。”其事见侍郎所自撰《王太夫人行略》。余戏谓:“史传所载,有黑面仆射,有黑王相公,君夙世为谁欤?”侍郎曰:“不然,此黑丈夫必卫我者。我前生是一女子,君如不信,视吾耳犹有穿痕。”然余视之亦殊无所见,不知侍郎此言何据也。

 

  安徽乡间有陈氏孀妇,以夫弟逼嫁,雉经而死,诡言病死,无发其事者。时衡阳彭鹤皋先生方为其地巡检司,即雪琴侍郎之先德也,适以事至郡中。侍郎母夫人独居廨舍,一夕忽闻有妇女呼号之声,如曰冤苦,初不为意,而累夕皆然。有乳媪杨微闻陈事,曰:“得无陈氏妇乎?”太夫人祝曰:“诚是也,宜三呼。”果闻呼声三,已而风飕飕,从木末过,遂寂。先生归,太夫人白之,密访得实,闻之上官,论如律。此亦见侍郎所为《行略》中。惟先生始官怀宁三桥镇巡检,后调合肥梁园镇巡检,此事不言地名,不知为何地也。

 

小注:

1.彭雪琴:即湘军水师统领彭玉麟,字雪琴,今衡阳县渣江镇人,官至兵部尚书。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其墓尚存,但被盗多次。

2.彭鹤皋先生:即彭玉麟之父,曾在安徽省安庆怀宁县及合肥梁园镇两地任职(巡检司),取浙江女子为妻,即彭母王太夫人,当时随父在怀宁经商。彭玉麟即出生于怀宁,在攻克安庆后曾至出生地寻找并出资为外祖家复建住宅。彭玉麟还在梁园镇找到过其私塾老师,相关文本日后发布。

3.彭玉麟出生于嘉庆二十年为公元1815年,比曾国藩年少四岁,比左宗棠年少三岁。

4.本文为俞樾所作,二人交好,且联姻,可信度较高。

TOP

回复 2# 老灯火

湘军轶闻汇编可能是宏篇巨制,建议平凡网友分(一)、(二)、(三)……若干篇,每篇数章发帖,然后由本版汇总链结置顶保存。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福建林公忠义,子泾生幸为浙江舟人李叟收养,方有故事之演绎。敬候作者续文。

 

文言古风,吾等虽号知青,识之者亦寡。盖多为少年下乡务农,非为耕读,接受再教育劳动改造之谓也,文化根基固浅。虽日后返城,多为衣食奔走;恢复高考成人学子,乃知青之少数幸者。知青识君之文者虽寡,却不碍君之湘军轶闻传之知网,结集存之湖湘轶事栏,日后传之丹青。籍此跟帖,聊表对李君灌水之谢意;亦谢乡音姐荐贤之举。辛卯年十二月四日灯火谨记。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