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湖南掌故拾零

                                               湖南掌故拾零 (作者---陈同初)

 

                      (注意:请各位看后暂时不要跟帖,我正在编辑中)

                                    

                                                             前言

 

     湖南是祖国的腹地,古代文明的隩区。南有五岭,西有武陵等山脉以为屏障,又有湘、资、沅、澧四水哺育其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祖国粮仓”之称。千百年来湖南饱经战乱,也曾接纳过不少流放的迁客骚人,名胜古迹有如恒河砂数,故实、传说、轶事、趣闻真是浩如烟海。史笈虽缺乏全面的记载,但却象一颗颗闪光的珍珠散见于稗史,或流传于民间。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早被人们忘却,有的则众说纷纭,面目全非。

 

   为了发掘、整理湖南这部份史料,我利用业余时间,根据有关史笈、论著和民间传说,加以综合整理,辑录成册,妄图把一颗颗明珠穿串起来 。但由于条件有限,不能做到全面系统,因而命名为《湖南掌故拾零》。在编写中力争简洁扼要,通俗易懂,给青年后辈介绍湖南有关的历史知识,从而认识湖南,热爱祖国。我的水平有限,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殷切希望读者予以指正。

 

                                                           一九八三年元月

    

              目录

 

 1 -----湖南省命名的由来

 

 2------三湘析

    

 3-----省会长沙

 

 4-----洞庭湖

 

 5-----南岳衡上

 

 6-----岳阳楼

 

 7-----桃花源

 

 8-----芙蓉国

 

 9-----清代湖南行政区的划分

 

 10----清代湖南的地方官制

 

 11----清代官吏的回避制

 

 12----湖南近百年通用货币

 

 13----改土归流

 

 14----乾嘉苗民起义

 

 15----事务学堂的由来

 

 16----《湘学报》和《湘报》

 

 17----剪辫子和放足运动

 

 18----湖南轮船运输业的创始

 

 19-----湖南最早的警察

 

 20-----湖南最早的海关

 

 21-----湖南最早的商业和矿物机关

 

 22-----洋行的掠夺伎俩

 

 23-----湖南的教会学校

 

 24-----石油三外行

 

 25-----湖南的会馆

 

 26-----日寇入侵拾零

 

 27-----屈原在湖南

 

 28-----贾长沙

 

 29-----定王筑高台

 

 30-----蔡伦造纸

 

 31-----三国人物在湖南

 

 32-----长沙郡公陶侃

 

 33-----李白泛舟动庭

 

 34-----杜甫系舟湘江

 

 35-----熊希龄上台前后

 

 36-----林修梅趣谈

 

 37-----齐白石轶事

 

 38-----屈子祠堂

 

 39-----苏仙观

 

 40-----郴州“三绝碑” 

 

 41-----韩玄墓

 

 42-----澧泉

 

 43-----通道花桥

 

 44-----祁阳的摩崖石刻

 

 45-----浏阳鞭炮响天下

 

 46-----醴陵的釉下彩瓷器

 

 47-----益阳凉席

 

 48-----洞口墨晶石雕

 

 49-----君山银针

 

 

 

                                   湖南省名的由来

 

                    (一)

 

 

     湖南在上古属于三苗国----三苗国,为虞舜时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建置的国家之一。为中国南方一个强大的“人群集团”。其统治地域在湖南省东北部的洞庭湖区和江西省西部、北部鄱阳湖区及湖北省东南部洪湖、黄石市以南地区。称蛮夷之地。

 

    三代时分天下为就州,湖南属荆州的一部分。春秋时,属楚国黔中郡的东南部,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长沙郡。于始成为一个行政单位。 西汉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建国长沙,称长沙国。东汉恢复长沙郡,隶属荆州刺史部。唐代分全国为十道,湖南地区属江南道管辖。宋代改道为路,湖南地区属荆湖南路。元代改荆湖南路为湖广行中书省。明代和清初改为湖广布政使司。从汉代到清代初年,湖南地区一直属州、郡、道、路等中央政权派出机构管辖,不是独立的行政单位。

 

    清代初年,湖南地区沿袭明制设偏沅巡抚,驻沅州(今芷江),兼辖偏桥卫。康熙三年(公元1664),把偏沅巡抚移镇长沙。雍正时,湖南湖北分治,偏桥卫划归贵州省管辖,以洞庭湖为界,湖南地区设湖南布政使司,省会在长沙。 民国时,全国设二十二个行省,湖南定为行省之一。行省是沿用沅代的名称。元代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机要,各地设“行中书省”,为湖广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所以,简称行中书省。民国时简称行省,再简而称省。就这样,湖南省名沿用至今。

 

                                                                        

                                    “三湘”析

 

                    (二)

 

 

    湖南人讲话写文章,爱用“三湘”来代替湖南,如“三湘子弟”“三湘四水”等等。三湘已成了湖南的同义词。三湘的涵意有多种提法,有各种理解。 一种提法是:湘潭、湘乡、湘阴,合成三湘。但是,这三县只分布在湘北和湘中,不能慨括湖南全省。

 

    另一种提法是:湘北、湘南、湘西,这地域虽然较宽,却把湘中、湘东遗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

 

    再一种提法是从湖南地理特征加一慨括的。 据《水经注》称:“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广西北部地区在汉代属零陵郡管辖,始安县即现在广西的兴安县。阳海山现称阳朔山,阳朔山立了一块“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东北流去,漓水向西北流去,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岭,人们通称“漓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与发源于九嶷山潇水汇合向北奔流,这一段为湘水中游,称“潇湘”,潇湘二水滚滚流到衡阳,与蒸水合流,为湘水的下游,称蒸湘。“漓湘”、“潇湘”、“蒸湘”统称“三湘”,这是一种说法。

 

     漓水并未流入湖南境内,掉头向西北流去,如果把它列入“三湘”也不够妥当。湘水流经长沙、湘阴后与沅水汇合,是湘水的下游,称“沅湘”。屈原有“浩浩沅湘,分流汨兮”的诗句,可见古时已有沅湘之称。湘水是湖南最大的河流,为湘、资、沅、澧之首,贯穿湖南。

 

     因此,“潇湘”“蒸湘”“沅湘”合称“三湘”,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湖南的地理特征。

                                                      省会长沙 

 

                                  (

 


      长沙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位于湘江东岸,水陆洲中分湘水,岳麓山拔地而起,构成了长沙独特的地理风貌。在典笈中很早就有关于长沙的记载。《禹贡》称:“长沙,荆州之域,古三苗国地。” 可见在唐虞之际,长沙被视为属于蛮夷的三苗之地,还不是人口聚居的城市。由于长沙地处荒远,自古以来,一些士大夫往往贬谪到长沙。屈原被流放到湖南就很可能到过长沙,西汉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住在长沙太平街。可见在西汉初年长沙的中心区是沿江一带,范围是很小的。

 

     长沙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单位的治所,是从秦始皇时候开始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2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长沙郡,治所为湘县即长沙。汉高祖五年(公园202年)封吴芮为长沙王,建长沙国,国都即长沙。汉景帝封儿子刘发为定王,建藩也在长沙,东汉时废长沙国;仍建长沙郡。

 

     三国纷争,军阀割据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关羽战黄忠,魏延刺韩玄,刘备战领长沙。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吕蒙袭取长沙,关羽败走麦城。吴蜀议和后以湘水为界,东属吴 ,西属蜀。东吴又把长沙郡分为湘东郡和衡阳郡,在长沙河西置湘西县,即后来的湘潭和善化两县。

 

     东晋时,将湘东郡改为长沙郡,属湘州 ,封陶侃为长沙郡公。陶侃死后葬在长沙。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把长沙郡改为潭州,是以离长沙七十里的昭潭而命名的。               
                                                    
     唐宋以后,长沙都称为潭州,宋代把潭州划归荆湖南路管辖,并以长沙和湘潭划出七个乡另置善化县。唐代的杜甫、褚遂良、柳宗元、刘禹锡先后都到过长沙,并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杜甫的《发潭州》就是一篇代表作:“ 夜醉长沙酒 ,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何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李白为此发出了“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感叹。元代设潭州路总管府,属湖广行省管辖。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潭州为长沙府,属湖广布政使司。朱元璋封他的儿子朱梓为潭王,朱棣封儿子朱穗为谷王,朱高炽封儿子朱瞻善为襄王都在长沙建藩。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南湖北分治,湖南成为一个行政单位,把原来设在沅州(今芷江)的偏沅巡抚(贵州的偏桥卫与湖南的沅州合称偏沅)移驻长沙,从此长沙就成为了省所在地。民国初年,善化县与长沙县合并,1933年设长沙市。

 

     长沙城是汉长沙王吴芮所修筑,天心阁城墙是汉时的遗址。晋以后长沙郡的治所在长沙,称湘县,同时又是湘州的治所,《水经注》记载:“城之西北有故市,北对临湘之新治。”所谓故市即为长沙郡治所,新治在城北为湘州治所,随代始改临湘县为长沙县。

 

    长沙又称星沙,命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汉东方朔的《十州记》有:“南君有万里沙祠,自湘川至东莱,地可万里,古曰长沙。”的说法,这是以地理特征而命名的。另一种说法是以天上星宿与长沙地区相对应而命名的。《明统一志》有:“以长沙星沽名”的说法。长沙星是指楚国轸星旁边有一颗小星叫长沙。于是把梦境内与这颗小星相对应的地区取名长沙。

 

     长沙这座古城,饱经战乱,真是“忧患余生”,但仍然屹立在湘江之滨。古城楼天心阁的百孔千疮就是历史的见证。

TOP

                                                          洞庭湖

 

                      (四)


     我国五湖之一洞庭湖,象一颗璀璨的玑珠,镶嵌在湖北湖南之间。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入流长江,给人民带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湖滨地区,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盛产粮棉,是人民的“粮仓”,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

 

     洞庭湖从什么时候得名?由于史笈记载不详,无从查改。追溯到春秋时代的《尔雅》中有十薮(大的湖泽)的记载:“楚有云梦”(即云泽、梦泽)《左传》昭王论祀江:  “ 江汉睢漳,梦之望也。”,春秋时文献记载都没有提到“洞庭”二字。只提睢漳和云梦,可见那时候洞庭湖还没有形成。

 

    到了战国时代,《楚辞》中有了“洞庭”二字出现。屈原的《湘夫人赋》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哀郢》中有:“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这是“洞庭”二字在典笈中最早的纪录。这说明洞庭湖在战国时代已经初步形成,只不过是一个微波荡漾的潭水而已。

 

    秦汉之际文献记载,仍然只提云梦,而不提洞庭。(《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于三十七年第二次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山。”司马相如仍《子虚赋》也只提到:“云梦此,方八九百里。”但是,又提到:“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花,内隐钜石白砂......”隐约中勾勒了洞庭的湖光景色。可见在汉初仍以云、梦二泽为最大的湖泊,那时,洞庭湖还没有完全形成。

 

    南北朝的《水经注》只以长荡湖,射湖、菱湖、滆湖、太湖为五湖,没有把洞庭列为五湖之一。到了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将具区湖、洮滆湖、彭蠡湖、青草湖、洞庭湖为五湖。这时的洞庭湖已是五大湖之一了。唐代不少诗人骚客都以洞庭湖为题材,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杜甫<登岳阳楼》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诗句。孟诰然的《临洞庭上张承相》有:“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吞云泽梦,波撼岳阳楼。”诗句。李白的《咏洞庭湖》有:“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诗句。由次可见,这时的洞庭湖在全国已享有盛名了。

 

    到了宋代,《太平寰宇记》以洞庭、青草、巴邱为三湖。《方与胜览》载有:“西吞赤砂,南连青草.....”这时洞庭的面积更大了。所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描绘。可见在宋代洞庭湖已不再是小潭,而是“波涌连天雪”的浩淼大湖了。

 

    洞庭湖得名于战国时代,形成于唐代,壮阔发展于宋代。那么,“洞庭”二字的由来是怎样呢?乍听起来确实使人难解;要准确地加以解释,只有从古笈中寻找答案。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有这样一段记载(公元前219)“.....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情士曰:‘湘君何神?’情士对曰:‘闻只之尧女舜妻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褚其山。”

 

  《水经注》记载:“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巴陵志》记载:“洞庭山即君山。”由此可知,洞庭山是传说的湘君居住之处。后来为什么又叫洞庭湖呢?据《湘君庙纪说略》记载:“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

 

    综上所述,洞庭湖原是一个小潭,中间是湘山(君山)。云泽、梦泽,由于地壳不但变化,以及人们围湖造田等原因,云泽最先淤塞干枯,湖水只有流入江南的梦泽,与洞庭连成一片。后来梦泽也逐渐干枯,公元六世纪,西魏设置云梦县(清代属安清江汉道)从此江河流水就全部流入洞庭这一低洼地带,形成了浩淼苍茫的八百里洞庭。

 

    八百里洞庭名不虚传,据《巴陵志》记载:“洞庭南青草,西通赤砂,横亘七百余里,因名三湖。每岁六七月间,岷峨雪消,水暴涨,自荆江流入洞庭,清流为之改色。”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与纪要》也以洞庭、青草、赤砂为三湖。据《禹贡锥指》记载洞庭湖的范围:“洞庭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南洲(今南县)、武陵(今常德)、龙阳(今汉寿)、沅江;南带益阳,西环湘阴。凡两省、四府、一州、一厅,地分十邑(县)横亘八百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近百年来,人们不断围湖造田,以及长江上游乱砍乱伐,泥沙俱下,淤积成洲,湖港河汊,纵横交错。常德方面称西洞庭,益阳湘阴一带称南洞庭,沅江至岳阳一带称北洞庭。 解放后,水路交通发达,挖泥船不段挖掘淤泥,鲇鱼口鹿角一带称为开湖(即新开的湖)

 

    总的来看,云泽、梦泽、洞庭三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洞庭原是云梦泽的一部分,云梦泽包括了洞庭湖。但是,洞庭湖并不等于云梦泽。
  

                        

 

TOP

                                                    

                 南岳衡山

 

                  (五)          

                               

     南岳位于我省衡山县境内,群峰屹立、连绵不断,是我国五岳之最。回雁峰为首,岳麓山为足,方圆八百里,高1290米,跨长沙、衡阳、衡山、湘谭、湘乡五县。南岳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凛五峰气势最为雄伟,再加上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给南岳增添了壮丽的景色。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文人学士登临游览,留下了吟咏南岳的不朽诗篇。地以景胜,景以人传,南岳在很早的时候就是祖国的名山胜地。

 

    衡山在什么时候列为五岳之一,古笈中虽然没有可靠的史料,却记载了许多传说趣闻。这些传说至今还保存着“遗迹”可供人们游览。相传古堂高辛氏手下有一位大臣名“重黎”,能以“火施化”(教人们学会使用火的技术)给人类带来幸福。高辛氏很欣赏重黎能“火融天下”,就赐名祝融,并任命为火正和司徒,专管南方行政大事。祝融百岁后死去,葬在南岳最高峰,后人称为祝融峰。(《史记.楚世家》)

 

     舜帝有一年巡猎到南岳,在紫盖峰留下一个宝露坛,仰接天降的玉露用来赏赐群臣。后来这宝露坛随舜帝迁到零陵,从此不知去向。紫盖峰至今仍傲然挺立在南岳山上。(汉东方朔《宝瓮铭》)

 

     大禹治水来到南岳,在一块大岩石得到一本天书《金简玉书》,书中有治水的方法。于是,“禹疏九河而注之海”治服了洪水。后人把取得天书的山峰称为金简峰,复盖天书的大石称大禹岩。这一古迹至今犹存。(《吴越春秋》)

 

    衡山成为五岳之一最早的记载算司马迁的《史记》了。秦汉之际,皇帝常常登五岳举行祭天地的封禅大典。公元220年秦始皇第一次出巡,“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第二次“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从以上史实,可以知道衡山在秦汉之纪一是五岳之一了。
  
    公元前106年(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南巡“登前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史记.封禅书》)天柱山是安徽霍山的主峰,把南岳之名移到安徽霍山是从这年开始:《尔雅.译山》篇有“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的记载。

 

    公元589年(随久帝开皇九年)废霍山,把南岳之名移回到衡山,衡山称南岳,直到今天。衡山命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说的是用天久仪器测天体的运行,以及春、夏、秋、冬、天地,人万事万物相生相育而不相悖的奥妙。所以称为衡。唐代《初学记》引《荆州记》有“上承冥宿,铨德钧物,故名衡山。”的提法,说衡山高耸如云,与天上星宿相照应,又象衡器一般能够铨衡天地的轻重。《元和郡县志》有“以其宿当翼轸,度应机衡,故为名。”的解释,都说衡山是以天文学上的星宿分野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左传》有“衡,絸、纮、綖,昭其度也。”的解释。絸是系在冠玉上的带子,纮是从冠上系在领下的带子,綖是覆在冠上的纱罩。古人把冠上装饰物絸、纮、綖统称衡。因此,衡是居于冠的最高处。南岳山“万丈拔地起”,山高峰险是群山之冠。

 

     以上的几种解释有一个共同之处,衡山云起风流,千姿百态,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潇湘的流水,洞庭的波涛,田园村落尽水眼底。所以,名为衡山。

TOP

                                                           岳阳楼

 

                                                              (六)

 

   人们溯长江而上,来到岳阳,一眼就可以看到气势雄伟,临江而立的岳阳楼。岳阳楼高十五米,纯木结构,下瞰洞庭,遥望君山,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有“江南三大名楼”之称,岳阳楼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据《方与胜览》记载:“楼在郡治西南,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不知创始。唐开元四年,张说出守是邦,与才士登临赋咏,自此著名。”这就是说明了岳阳楼在唐开元四年(公元630)前还没有修建,它的前身是三国东吴鲁肃操练水军的阅兵台。到了宋代庆历五年(公元1045 )巴陵郡守滕子京重修。现在的岳阳楼是清代同治年间彷照宋代建筑特点重建起来的。

 

   至于说岳阳楼是由张说“与才士登临赋咏,自次著名。”这一说法也不是完全准确。真正让岳阳楼弛名全国的应该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他在庆历六年应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而写下了《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这篇岳阳楼记中深刻地描绘了洞庭湖的万千气象,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成了千古名言。这一崇高的思想,一直激励着人们,给人以巨大的力量。

 

    范仲淹是否到过岳阳,登过岳阳楼,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只有应友人滕子京之请而写《岳阳楼记》的记述,但从《岳阳楼记》中:“予观乎,巴陵胜状.....”以及“登斯楼也.....”的句子来看足以说明范仲淹是上过岳阳楼的。如果不是亲临如境,对景色的描写不能如此细微,感受更不能如次深刻。滕子京被贬谪的愤懑的心情,只有两人交谈才能得到了解。所以,范仲淹就借作文的机会对友人进行规劝。

 

  岳阳楼有两座辅亭,左称“仙梅亭”,右称“三醉亭”;楼下湖边还有“怀甫亭”和“阅兵台”,亭园内树木苍翠,荫翳蔽天,楼台耸立其中,景色更为幽美。“仙梅亭”中竖立一块梅花石,是明代祟祯年间,当地渔民在楼下湖边砂碛中发现的一块石方。石上有象征枯梅的纹理,有二十四朵清晰可辩的花萼。当时的人认为是仙迹,就把石方安置在石亭内,命名“仙梅亭”。

 

  “三醉亭”是以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而命名的。“吕纯阳三过必醉”,“长醉吕仙,里乱不问惟把酒”的对句是后人对神仙的描述和想象。

 

  “怀甫亭”是为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杜甫于1962年兴建的。爱国诗人杜甫于大历之年(公元786年)来到岳阳,登上岳阳楼写下不朽的诗篇《登岳阳楼》:

 

                       昔闻洞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宇,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大历五年,杜甫在战乱流离中,又来到湖南,去郴州投亲靠友。船到耒阳遇上洪水不能前进,只得折回顺流而下,打算北返长安。杜甫到岳阳卧病不起,溘然长逝,厝葬在岳阳湖坡上,四十三年后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迁回河南,葬于偃师首阳山下。

 

     “怀甫亭”三字是朱德委员长亲笔书写的匾额。亭前有一幅楹联:

 

                      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TOP

                                                          桃花源

 

                                                            (七)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诗句,指的是东晋时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陶渊明描写一个渔人捕鱼时沿河西而上,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见到一片桃花林,两岸长满了野草,桃花杂乱地落了满地。再向前去,见到一座山,入口很小,渔人从狭小的山口爬进去,便是一片广阔的田野。男男女女正在辛勤地劳动,老老少少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陶渊明理想中的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乌托邦社会,反映了他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我省桃源县水溪确实有一桃花源,其中阡陌纵横,桃树成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桃花源,穿过山门就是桃花观。

 

                            山门对联是:

 

                      秦时明月,洞口桃花。

 

                      楹联是:

 

                      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古今游人忙杀。

 

                      欲寻彭泽宰问田园安在,唯桃花流水依然。

 

    桃花源的宇宙楼阁是唐代修建的,宋代又增添了大量建筑物。唐宋诗人、学则者刘禹锡、王维、孟浩然、韩愈、王安石、苏轼曾写下了不少的诗篇。王维的《挑源行》有“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清溪不见人。”的描绘。

 

    桃花源里有缆船洲,桃花溪。菊圃、方竹亭、过仙桥、沅水亭、千丘田、桃花观、蹑风亭、集贤祠、佳致碑、等古迹供人游览。解放后,人民政府不断加以修缮,把桃花源列为湖南文物保护单位。

 

 

 

 

                                                  芙蓉国

 

                                                      (八)


    浩淼苍茫的“八百里洞庭”,河汊纵横,水源丰富。广大的湖区很早就有广种荷藕的习惯,并且盛产湘莲。荷花有很多别名,《尔雅》称:“荷,芙蕖,其花菡萏,其实莲。”菡萏芙蕖上荷花的别名。荷花含苞待放时称菡萏,迎风怒放时称芙蕖。

 

    荷花又名芙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芙蓉。《怀沙》篇有:“因芙蓉而媒兮,惮蹇裳而濡足”诗句。屈原在流放中,保持了高尚的情操和贞坚的意志,不肯与世沉浮,同流合污。他在诗中抒发胸怀,说是本想下水去采芙蓉,既懒得卷起裤脚,又怕把脚打湿了。由此可见,在战国时代芙蓉就是荷花的别名。洞庭湖区自古以来已是芙蓉之乡了。

 

   汉、唐以来,相沿成习,文人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把荷花称作芙蓉。司马相如的《子嘘赋》描写云泽的景色时就写了:“外发芙蓉菱花,内隐钜石白沙。”的诗句。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栽,芙蓉白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哥始觉有人来。”这里描写采莲的女子划着船,芙蓉迎面而来的情景,都把荷花称着芙蓉。花卉中还有一种木芙蓉,属落叶灌木,它的花色与荷花一样美丽。诗人写诗往往都来用形容美貌的女子是“芙蓉如面柳如眉。”。

 

   最早把湖南说成芙蓉国是晚唐诗人谭用之,他在《秋宿湘江遇雨》一诗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诗句。当他看到湘江两岸芙蓉盛开,五彩缤纷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叫出“芙蓉国”来了。这里的“国”字不是国家的概念,只是就一个地区的特色给予高度的概括而已。

 

   1961年毛泽东主席在《答友人》诗中有“我有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诗句。这是他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对人民的劳动热情予以高度的评价。

  

   

                                           清代湖南行政区的划分

 

                                                        (九)


     清代在湖南的行政区划,省一下是道、府、州、县、厅,州、县、厅是基层行政机构。州有散州与直隶州之分,厅是直属省管,属直隶厅。州、厅与府是平行机构。直隶州有辖县,直隶厅没有辖县。兹分如下:

 

   1.盐法长宝道:驻长沙,辖长沙,宝庆两府十七个州县。
   2.衡永郴桂分巡兵备道:驻衡阳,辖衡阳,永州两府,郴桂直隶州共二十五个县。
   3.辰沅永靖分巡兵备道:驻凤凰,辖辰州、沅州、永顺三府及靖州直隶州共二十厅县。
   4.岳长澧分守道:驻岳阳,辖岳阳、常德两府,澧州直隶州共十五州县。  
    
                            道以下设九府,四直隶州、六直隶厅:

 

   1.长沙府:辖长沙,善化、湘阴、浏阳、醴陵、湘潭、宁乡、益阳、安化、湘乡、攸县及茶陵州共十一县一州。
   2.岳州府:辖巴陵,平江、临湘、华容、四县。
   3.宝庆府:辖邵阳,新化、城步、新宁及武岗州共四县一州。
   4.衡州府:辖衡阳、清泉、衡山、耒阳、常宁、安仁、酃县共七县。
   5.永州府:辖零陵,祁阳、东安、宁远、永明、江华、新田及道州共七县一州。
   6.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安福、南州、澧州共五县二州。
   7.沅州府:辖芷江,麻阳、黔阳、三县。
   8.辰州府:辖沅陵,泸溪、辰谿、溆浦、四县。             
   9.永顺府:辖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四县。

 

                            四直隶州 :

 

   1.靖州:辖会同、通道、绥宁三县。
   2.郴州,辖永兴、宜章、兴宁、桂阳、桂东五县。              
   3.澧州:辖石门、安乡、慈利、安福、永定五县。
   4.桂阳州:辖临武、兰山、嘉禾、桂阳县四县。

 

                           六直隶厅:

 

   乾州厅、凤凰厅、永绥厅、南州厅、晃州厅、古丈坪厅。(附注:官制第四级是县,湖南当时共计七十七县。辛亥革命后湖南设75县,四道,道称道尹,县称县长。)         

  1. 湘江道:辖长沙,湘阴、浏阳、湘潭、澧陵、宁乡、益阳、湘乡、悠县、安化、茶陵、宝庆、新化、武岗、新宁、城步、共十六县。


  2. 衡阳道:辖衡阳,衡山、安仁、耒阳、常宁、酃县、零陵、祁阳、东安、道县、宁远、永明、江华、新田、郴州、永兴、资兴、宜章、汝城、桂东、桂阳、临武、嘉禾、兰山、共二十四县。


  3.武陵道:辖常德、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桃源、汉寿、沅江、澧县、石门、慈利、安乡、临澧、大庸、南县共十五县。


  4.辰沅道:辖芷江、凤凰、沅陵、泸溪、辰谿、溆浦、黔阳、麻阳、永顺、保靖、龙山、桑植、古丈、靖县、绥宁、会同、通道、乾城、永绥、晃县共二十县。

 

                          部分县名的由来和县治的变迁:

 

  吉首县:清代称乾县,因为当时有乾州厅,县就称乾县。民国二年乾州直隶厅改县,若称乾州就与陕西乾州同名,于是取乾州之意定名乾城县。解放后,更名为吉首县。

 

  资兴县:唐代为贤兴县,宋代为兴宁县,但与广东兴宁同名,县东南二十里有资兴水,即以水名称资兴县。

 

  大庸县:清代雍正之年永定县,但与福建的永定县同名,明代在该县设置永定卫,永定卫原名大庸,于是恢复原名称大庸县。
 
  临澧县:清雍正七年改置安福县,但与江西安福县同名,因该县裴家河临澧水,所以称临澧县。

 

                         县治的变迁

 

 湘阴县治原在临资口,后来县署被大水冲毁,于是移驻临资口东北---即现在的湘阴县城。

 湘潭县治原在朱亭。

 湘乡县治原在永丰市。

 衡阳县治原在书城外八十里。

 零陵县治原在冷水滩。

 岳阳县治原在杨林街。

 常德县治原在牛鼻滩。

 沅陵县治原在荔溪后迁介亭驿。

 芷江县治原在榆树湾。

 


TOP

                                              清代湖南的地方管制

 

                                                            (十)           

 

 

  清代湖南政府的管制,大都沿袭明代成规,经过多次损誊,逐渐行成一代制度。对各级官署的设置、人员的编制都有严格的规定。《清会典》载有:“设在官之人,以治其房科之事曰吏.....役五年而更焉.....皆有定额,滥者禁之。”,对于官署的书吏(督抚、学政、各仓各关监督手下办理文案的人员)限制、考察极为严格。限制的办法是各官暑的吏胥都有定额,不许随意增加。现根据《黄朝正典类纂》.职官》及《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各省吏额》(商务印书馆宣统己酉版)等有关资料,将湖南地方官署和官吏的设置情况分述如下:

 

                                        (一)  省     级

 


   1.巡抚-----一省的最高行长官。明末清初是皇帝委派的临时官员,又称“差官”,乾隆中才有定为每省一员。职权是“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偏重掌管全省的民政。通常加衔“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或右合都御史”还加“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饷”衔,实为总揽全省军、政、财大权的官员,类似后来的省长。抚署设书吏(掌管久牍的官称书吏)二十人。

 

   2.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管理全省民财两政(民政、田赋、户笈等)的最高官员,每省一人。明代类似省长,代皇帝布政施令,屏藩王宝,所以又称藩台。至清则为总督,巡抚的属官,似后来的民政、财政厅长。藩署设书吏、典吏(办事人员)三十六人,理问、库大使、攒典(杂务人员)三人,共四十人。

 

  3. 提刑按察使----管理全省司法、刑狱和驿传的官员,类似现在的省法院院长和交通厅长。取《尚书》“外事汝时时臬”的意思,所以又简称臬台。臬署设典吏十七人。照磨(主管文书)、司狱、攒典三人,共二十一人。

 

  4.盐道-----全省盐政,本由巡抚主管,下分盐运使和盐法道,专管缉私和运输。湖南设盐法道,并兼长宝分巡事宜,盐道署设典吏八人,共九人。

 

  5.粮道-----掌管全省粮运,有储粮道和督粮道兼管运输。湖南设督粮道,粮道署设典吏八人,库大使、攒典二人,共十一人。

       

  6.学政----主持一省学务的官员,又是派到一省主持三年一次的乡试主考,任期三年,学院署设书吏十三人,共十四人。


                       (二)  全省分四道

 

 

  1.盐法长宝道:设道员一人,典吏八人,共九人。
  
  2.衡永郴桂道:设道员一人,典吏十六人,共十七人。

 

  3.岳常澧道:设道员一人,典吏十六人,共十七。

 

  4.辰沅永靖道:设道员一人,典吏十六人。共十七人。

 

                       (三)  九    府

 


  1.长沙府:设知府一人,同知六人(知府的副职称同知),通判六人(管军管的),经历(管文件出纳的),司狱、儒学、攒典四人,典吏二十人,共三十七人。

 

  2.岳州府:设知府一人,通判六人,典吏三十人,经历、儒学、攒典三人,共四十人。

  3.宝庆府:设知府一人,同知六人,通判六人,典吏三十人,经历、儒学、攒典三人,共四十六人。

  4.常德府:设知府一人,同知六人,典吏三十人,经历、儒学、攒典三人,共四十人。

  5.辰州府:设知府一人,通判六人,典吏三十人,经历、儒学、攒典三人,共四十人。

  6.永州府:设知府一人,通判六人,典吏三十人,经历、儒学、攒典三人,共四十人。

  7.衡州府:设知府一人,通判六人,典吏三十人,经历、儒学、攒典三人,共四十人。


                                     

                          (四)直    隶    州 


  1.澧州:设知州一人,典吏十二人,巡检二人(掌管一州军事),州判、吏目(缉拿盗贼看守囚犯)、儒学、攒典四人,共十九人。

  2 桂阳州:设知州一人,典吏十二人,州判、吏目、儒管、攒典四人,共十七人。

  3.靖州:设知州一人,典吏十二人,州判、吏目、儒管、攒典五人,共十八人。

  4.郴州:设知州一人,典吏十二人,州判、吏目、儒管、攒典五人,共十七人。

 

 

                           (五)直    隶    厅

 


   1.乾州厅:设同知一人,典吏六人,经历、巡检、儒学、攒典四人,共十一人。

   2.凤凰厅:设同知一人,典吏六人,知事、经历、巡检、儒学、攒典五人,共十二人。

   3.永绥厅:设同知一人,典吏六人,知事、经历、巡检、儒学、攒典四人,共十一人。

   4.南州厅:设同知一人,典吏六人,知事、经历、巡检、儒学、攒典三人,共十人。

   5.晃州厅:设同知一人,典吏六人,巡检二人,儒学、攒典三人,共十一人。


                          (六)  县      级

 

 

   湖南在清代作为基本行政单位的“县”和“散州”、“散厅”(包括下述不辖县的直隶厅及直隶州直辖地)共七十七个单位,计有六十四县,每县设知县一人,典吏十二人,儒学、攒典三人,共十六人,六十四个县共一千零二十四人。

                                 
                             三  散  州

 

 

 1.茶陵州:设知州一人,典吏十二人,州判、吏目、巡检、儒学、攒典五人,共十八人。

 2.武岗州:设知州一人,典吏十二人,巡检二人、州同、吏目、儒学、攒典四人,共十九人。

 3.道州:设知州一人,典吏十二人,吏目、儒学、攒典三人,共十六人。

 

 

                           一  散  厅


  
  古丈坪:设通判一人,典吏六人,巡检,儒学、攒典三人,共十人。
  
  设县丞(知县的助手)的县计有:长沙、善化、湘潭、湘阴、浏阳、益阳、湘乡、巴陵、衡阳、武陵、芷江、麻阳、零陵十三个县,各设攒典一人,共二十八人。

 

  设巡检的有三十九个县,巡检司四十九处,每司设巡检一人,共四十九人。

 

  巡检以下设司:司设攒典一人,计河溪司、龙团司、晃司、古丈司、清化司、顺林司、零溪司、良田司、视渡口司、峡口司、桥头司、暮云司、黄茅司、新市司、大荆镇司、永安司、渌口司、娄底司、凤岭司、城陵矶司、桃林土门司、黄家穴司、长寿司、水南渡司、九谿卫城司、隆回司、横岭岗司、江头汛司、石门隘司、新城司、草市司、永寿司、临武营司、大龙司、新店司、郑家店司、龙潭桥司、马底司、船溪司、黄溪口司、龙潭司、便水司、怀化司、石桥司、高村司、归阳市司、芦江司、鲁观司、周棠寨司、锦田司、洪江司、双江司、青陂司、白沙司、赤石司、滁口司、益江司、文明司、王村司、降头司、张家坝司,全省共六十一司,计六十一人。全省各级官署人员编制共一千八百九十三人。

 

 

 

 

                                            清代官吏的廻避制

                                  

                                                       (十一)     


    清代管制,沿袭明代“离乡五百里以由不得当官”的规定,制定了严格的廻避制,廻避的具体内容,即亲属不得同在一省为官;官小的要廻避官大的,必须调往别地任职;本地人更不能在本地为官,防止官吏利用亲属关系互相包庇,循私舞弊。


                                                一. 地区上的廻避

 


  1.本省的廻避:凡佐贰官员(知府、知州称正官,州判、周同知为辅佐官,称佐贰),上至督抚,是同省人,官小的要廻避,如果原笈是同省,在外省寄笈多年的也要廻避。

 

  2.邻省的廻避:湖南与湖北原称湖广部政使司。三年一次的乡试是同一考棚,两湖的人是同乡,这样一来,湖南人就不能在湖北当官,湖北人也是如此。湖南与广西、广东、贵州四省虽为邻省,但不属一个考棚,又不是同一行政区就不需廻避。候补官员,知府、知县得到实缺外放时,就得从本人住处算起到补缺的住所为止,如果在五百里之内就需廻避。这一情况先由本人奏明,半点不能隐瞒。如是道台大员就要把管辖的边界作为终点,以原笈为起点;知府、知州、知县就以辖区的交界为终点。

 

  以上官员只要在离乡五百里以内任职的都要廻避,要严格计算里程时,走官道、驿站到任所超过了五百里,但抄小路仍不足五百里的也要廻避。如不自行呈报,一但查出就要受到处分。

 


                                               二.  亲族的廻避

 


  1.凡属掌管刑、名、钱谷以及考核纠参的官员,辖区内有同族的官员,官小的要廻避。如是属旁支族系,笈贯已不同可以不廻避。

 

  2.各省学政,如是父子祖孙叔伯兄弟选拔到一省,由督抚、藩、臬奏明情况,是否廻避听候朝廷钦定。

州、县教论有这种情况的免予廻避。

 

  3.兄弟同在一省官职,要调离。

 

  4.道员及知府、知州、知县的辖区内祖孙、父子、兄弟、叔伯的亲属任职(佐贰以下的官员),由督抚酌情调离。

 

  5.道员、知府、知县以及同知、通判等官员有亲属同在一省任职的,不论是否属于他的辖区都得把官小的调离。这些亲属即便是候补官员都需廻避。


                                              三.  亲戚的廻避

 


  1.儿女亲家,2.表兄弟,3.媳妇的兄弟,4.河工人员与督抚、藩臬大官有岳父舅父关系的都需廻避。

 


                                              四.师生的廻避

 


  师生关系在过去时代情谊最为深厚,考官称受知师,教书的老师称受业师。这两种老师的门生终身执弟子礼;老师对门生的褊袒就更为最了。为防止师生在官场中舞弊,明确规定:

 

  1. 门生升为督抚、司道大员,老师要廻避,要调离门生的辖区。

 

  2.考官升任督抚,辖区内有他的门生任官职,要呈报吏部备案。官吏举荐时,督抚要事先声明哪些官员是他们的门生,听候钦定。

 

  3.知府辖区内,对掌管刑、名、钱、谷、的官员,如与知府是师生关系的要廻避。

 

  4.各府、州、厅、县的教授与省学政是师生关系的不必廻避,但在保举、政核官员时,学政不能参与其事。


 

                             


                          

TOP

                                                湖南近百年的通用货币

 

                         (十二)


     近百年来中国的货币种类繁多,流通情况复杂,湖南通用的货币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情况的变化,也经历了多次的更换。现分述如下:
 

                                         
                                                       清代末叶

 

 

      银两:清代市场流通的货币是银子,银子的计量单位是“两”,所以称“银两”。银两有五十三两一锭的(称元宝),有一两、五两、十两一锭的。元宝是作为大宗款使用的,地方财政收入上缴北京是元宝,运送办法是,把一根约五尺长的大树从中辟开,挖成木朝槽,装进数百个元宝,再将树合盖起来,用五道铁箍固定,用人力驿站传递,六十里一站,一直抬到北京。

 

     清代银两的计量:凡公款出纳所用的衡器称“库平”(银库的天平),库平有“京库平”和“省库平”之分。“京库平”是户部(财政部)银库所用的天平;“省库平”是各省藩库所用的天平。湖南藩库在长沙,所有的天平称“长库平”。辛亥革命后,银元大量流通,银两逐步退出市场。

 

    银两票: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湖南阜南官钱局发行了“银两票”,但不久即收回。光绪二十九年湖南官钱局发行的“银两票”在市面流通。辛亥后湖南银行继续发行“银两票”,票面注明“省平银”,每张票折合银元1.33元。后来价格逐步低落,到1918年每张票只合银元八分八厘。不久湖南银行倒闭,“银两票”就成了废纸。

 

     制钱:商品流通中,零星交易和发放工资用的是制钱,制钱是我国历代通用的辅币,官钱局用铜铸造的铜钱,圆形中间有方孔,每枚一文,一千文为一串,用绳子穿在一起。制钱有“典钱”和“行钱”之分。典钱主要用于缴纳公款及典当之用,钱业惯例:每一千文中的八百文每百文扣钱二文,余下二百文中每百文扣三文,即一千文中扣出二十二文,作为穿钱的绳索费用。这样一来,典钱一串实际上只有九百七十八文。由于一百文中只有97----98文,因此又称“九八七制钱”。这种典钱一串的重量为六斤多。

 

     行钱比制钱要小些,所以又称“小钱”或“鸡不啄”。这种行钱也作零星交易及发放工资之用,价格比典钱低,以省平银计算每串要低一、二文。在使用制钱这种辅币,钱多的时候体积大,不便携带。除了在钱铺可以兑换银两、银元外,市面上有不少钱摊子,可以随时兑换。钱摊子的宝笼里堆满了一千文一串的制钱,一千文对一两银子,但要抽一文手续费。银两对银元,一元折银子七钱二分。制钱在铜元问世后逐渐退出市场。

 

     清末期间,商人可以发行“票子”,以制钱一文为货币单位。长沙蒋湘云开的红纸铺发行一种零票子,每张两百文。有一次蒋家开罪于人,这人就在街上扬言要蒋家兑现,一传十,十传百,顿时人山人海到纸铺兑现。由于蒋家基金充足,全部兑了现,铺子没有倒闭。还有坡子街的朱荣谷堂发行了一种大票子。每张一串钱(1000文),此大票子没听说闹出什么风波。

 

                                                 辛亥革命前后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于1842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后外国银元大量流入我国,当时以墨西哥的银元最多,流通最广。凡外国板的银元称为“洋钱”,墨西哥的银元板面有老鹰图案,俗称“鹰板”。

 

   银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清政府设立“币制调查局”,次年颁布《币制则例》,开始铸造银元,采用银本位“圆”(简化汉字为元》为货币单位。每元重七钱二分(京库平)成色为百分之九十,名为“大清银元”,由于银元板面有龙的图案,因此俗称“龙板”。湖南设有造币厂,铸造银元、铜元,(铜矿由日本进口)厂址设在长沙南门外蚂蚁巷,厂长是单晓梁(又名单老六)。

 

   辛亥后,铸造有袁世凯和孙中山图象的银元在全国流通。有袁世凯图象的银元俗称“大脑壳”;有孙中山图象的银元的俗称“小脑壳”。1933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以铸字第5655号训令,规定废两改元,每一银元折合上海规元(上海商业计帐用的银两单位,成色百分之九十八,所以又称九八规元)七钱一分五厘,从四月六日起实行。

 

   当时的银元即有本国板又有外国板,同时在国内流通。凡本国板银元因表面光亮平整,叩之声音清脆,所以通称“光洋”。人们对外国板的银元成色信不过,往往錾破一点来进行成色分析论别真假。这种银元通称“常洋”,与光洋价格相同。后来常洋錾破的印记越来越多越深,因此价格低于光洋了。再由于錾破印记多,以致表面图案模糊,边缘磨损。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杂洋”。银元的种类多,伪造的假银元接踵而来,这种不是用纯银制造的假元敲之声音重浊,掷之声音哑暗,所以称这假元为“哑板”,一经人们发现即拒绝收受。自从“法币”问世后,银元逐步退出市场。解放前夕,金元卷贬值,人们又恢复使用银元。

 

  银元票:清末官钱句发行了一种“银元票”与银元同等价格使用。但好景不长,使用一年时间就贬值了。1914年市场上公开议价,1916年每张银元票只合银元百分之九十九十点五;1917年10月后银元票成了不兑现的纸币。于是,票价急刷下跌,每张票每月跌一角;1918年湖南银行倒闭,银元票就成了一张废纸。

 

  铜元:清代光绪二十四年,湖南开始铸造当十的铜币(即当制钱十文),一百个铜元合银元一元,这种当十的铜元只在湘北的少数地区使用。1912年铸造了当二十的铜元,这时,四川省铸造了当五十的铜元,在湘西少数地区流通过。
  
  铜元在市场流通后,取代制钱成为银元的辅币,制钱便逐渐推出市场。后来,各种铜元同时流通,等价使用,就没有当十、当二十、当五十之分了。1935年国民党政府铸造了铜币和臬币,铜元便失去辅币地位,逐渐推出市场。

 


                                                                国民政府时期


    法币:1935年10月国民党政府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中国”、“中央”、“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发行的票币为“法币”,(即法定的货币,不予兑现)原在湖南省流通的纸币除中中交农纸币,中南、中国实业等商业银行、湖南省银行、湘西农村银行的几种纸币与银元、铜元等价使用。至此,规定不准增加发行,各行的准备基金全部提存国家银行,各种纸币都用法币逐步收回。

 

   由于国民党无限制地印刷钞票,又不兑现,以至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到1948年齐米100斤价达到2300万元;煤每担2000万元;棉花每担190000000元;大红金香烟每包300万元。货币的急剧贬值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上午领到工资,下午去购买物资就要损失一半金额。

 

   辅币:1935年国民党政府推行法币政策的同时,铸造了一分的铜币和五分的臬币作为辅币。
 
  关金券: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又发行了一券叫“关金券”每元合法币二十元,与法币同时流通。这实际是发行大钞票,后来这种关金券同法币一样不断地遭到贬值。当时人们讥讽说“关金金关,一扫精光。”

 

  金元券:国民党发动内战,军费支出浩大,又无限制地印刷钞票,以致法币惨跌,物价上涨。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制止物价上涨,于1948年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币制改革”,以金元券代替法币,规定金元券每元兑法币三百万元。这时人民对国民党政府已没有任何信任感了。得到钞票后立即购买物资,有物资的商人又不敢大量销售物资。因此,形成抢购之风。金元券比法币贬值更快。湖南人民称金元券为“今年变”,到1949年4月全省拒用金元券,自动恢复使用银元。

 

   银元券:1949年金元券已成废纸,4月湖南省政府发行银元券,规定每张券值银元一元,实际上使用时两张券换一银元。当时湖南已恢复使用银元,银元员券流通不广。


 
                                                 日伪统治时间


   中储券:抗战八年中,日伪在湖南的沦陷区,强迫人民使用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规定伪币一元值法币二元。日寇投降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9月发出公告,规定中储券二百元兑换法币一元,自十一月起由中央银行及委托机关兑换。


                                            
                                                   全国解放后


  人民币: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人民币流通无阻,其它货币一律禁止使用。从此,物价得到空前稳定。1954年发行新人民币,新币一元折合旧人民币一万元,旧币全部收回。现在市面流通的货币全属新人民币。


 

               

 

 

TOP

                                                             改土归流

 

                          十三

 

 

 

       自古以来,湖南地处古巫郡、黔中郡和长沙郡一带,是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唐虞的三苗、殷商的鬼方,西周的庸、蜀、羌、髳、微、盧、彭、濮,西汉的夜郎、靡莫、邛筰等各民族,都分布在西南及湖南、广西各省。剧《明史》土司志记载:“.....湖湘岭峤,盘踞数千里,自相君长”自相君长就是首领自相接替,不需要中央的委派,并且是世袭的。

 

     至于土司起于何时?溯源到秦汉之际,可以得到梗概。秦始皇统一全国推行“车同轨”政策,统一修成了五尺宽的道路。这样,与边区的交通往来就方便多了。于是,他把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到汉武帝时,沿袭秦制,设置都尉(武职)属吏(文职)。当时虽然没有土司之称,但从实质上看应该是最早的土官了。

 

      秦汉之后,历代统治阶级,因为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都不太了解,所以对各族首领往往是“假我爵禄,宠之以名号”,借助土官之力,以达到边区的长治久安之计,出于统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土官就一直得以世袭下了。

 

     明代统一全国后,洪武祁年,西南各族纷纷归府,于是分设文武土官: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长官司、指挥使司及千户、百户等属属武职;知府、知州、通判、吏目等属文职,统称为土官。

 

     明清以来,湖南境内以苗、瑶、土、侗兄弟民族居多,清政府把苗、瑶各族人民登入官笈,称“苗户”。“猺户”《清会典》(值得注意的是“猺”字从犬旁,这是对兄弟民族的歧视,辛亥后改为“瑶”字)居住在湘南的瑶族因历来不受“管制”,所以未设土官。清代设“永州同知”驻江华县城称“理猺同知”,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移驻江华城外的涛墟。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改设“江兰理猺督捕同知”驻锦田所。同时将“永州通判”改称“永桂理猺通判”,驻新田的杨家铺。

 

     湘西永顺、保靖等地历来各设土官一人,称宣慰司。后来撤除宣慰司,保留土经历一人,官秩从八品。(即副八品)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将永顺、保靖两司撤并,改设同知各一人,称“抚彝同知”。雍正五年又将桑植宣慰司撤除,留土经历一人。

 

    自从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用了二十年左右时间统一了全国。于是极力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并制订保护满清贵族利益的大清法律,对汉族加以排斥和歧视,强迫汉人按照满族习惯剃发留辨;对各少数民族实行捣其巢穴的政策。

 

     康熙二十年到三十六年(公元1681---1697年)之间,平定了”三藩“;消灭了郑氏台湾政权;击溃蒙古噶尔丹的叛乱,完成全国统一事业,紧接着又对各兄弟民族加强统治。雍正皇帝采纳了鄂尔泰对各少数民族地区改派流官的建议。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全面实行“改土归流”。所谓改土归流就是把原来管理苗瑶各族的土官,改为由政府派去的“流管”去管理。湖南奏淮户部,改永顺、保靖、桑植、三土司为流官。永顺同知改设府,设知府一人,驻喜鹊营,管辖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四县。原保靖、桑植同知改为通判。湘西其他边远地区暂未归流,仍保留着土官。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改湘西上峒、下峒、茅岗、大刺等地的土司为流官。划定辖区:上下两峒归桑植管辖,大刺归龙山管辖;茅岗归永顺管辖。乾隆六年改靖州通判。“理猺州判”移驻绥宁城外的临口。湘西其他地区,直到光绪年间才全部改土归流,土司就不复存在了。

 

 

 

 

                                                    乾嘉苗民起义
                                                             
                                                             十四

 

 

      清兵入关统一全国以后,对少数民族加紧剥削和压榨,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湘西的花垣县百分之九十是苗民,客民集居在县城与官府勾结,不断对苗民重利盘剥,不断侵吞苗民的土地。庙民的人口一天天增多,土地一天天缩小,生活越来越困穷。

 

     乾隆五十九年,苗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爆发了抗清斗争。首先是花垣的石三保与阵地筸崖堡寨的吴陇登歃血订盟,聚众起义,提出了“逐客民,复故地”的口号。这时,贵州松桃的石柳邓,恰于此时起义兵败退入湘西,他与石三保、吴陇登合兵一处,石柳登为统兵元帅,率兵反功松桃,一举攻克正大营。

 

     正月十八日,石三保围攻花垣县,清副将伊萨纳、同知彭风尧带领清兵六万与花垣清兵会合于鸦酉汛,石三保集中义兵万余人包围清兵。这时,吴陇登与苏麻寨的吴半生、乾州平隆的吴八月、三岔坪的吴廷举相继起义,。以吴八月为首的的义军提出“穷苦兄弟跟我来,大户官吏我不饶”的口号,旗子鲜明,斗志昂扬,随即出师,在花垣排打扣与清兵大战。杀死清兵副将伊萨纳和总兵明安图,紧接着又围攻花垣、镇筸,转战乾州,杀死同知宋如椿、巡检江瑶。义军乘胜进攻泸溪、浦市、麻阳、永顺等地。秀山、酉阳的苗民也纷纷响应,进攻石隄,义军声势越来越大,湘西、黔东沸腾起来。

 

     清廷问讯,惊恐万状。二月,急忙抽调云贵总督福康安,云南总兵花连布、四川总督和琳、闰二月提督穆克登阿、总兵袁国璜、由领侍卫额勒登堡参赞军务。并领清兵十万前来镇压。闰二月,清兵在松桃会师,兵分三路直向石柳邓家乡扑来,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石柳邓溃不成军。

 

     三月,清兵向花垣增兵,四月,攻破花垣黄瓜寨和镇筸苏麻寨。在这紧急关头,镇筸苗民在狗扒岩歼灭湖广总督福宁部六千人,乘势猛攻镇筸城。五月,湖南提督刘军辅在鸭堡汛大败,义军再次包围花垣城,清廷闻风丧胆,急调四川将军观城,荆州将军公兴肇,永州总兵苏灵前来增援。

 

     七月,在镇筸大乌巢河展开激战,义军以一当十,忘我地战斗,不断挫败清兵的进攻,声势越来越大。在广大群众的支援下,义军采取“其来我去,其去我来”的游击战术,有效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清兵处处挨打,寸步难行,于是变换手法,进行政治欺骗,以高官厚禄利诱,分化义军。九月,随营知府傅鼐杀害了吴半生。接着,义军中出现了叛徒,原是百户出身的吴陇登投降了清军。

 

      十一月,吴八月由于吴陇登的出卖被捕,遭到清军最残酷的磔刑,壮烈牺牲。义军失去了首领,由石柳邓、石三保、吴廷礼率领义军继续战斗,在天星寨大败清军。

 

      嘉庆元年四月,石三保被张子贵出卖,被清提督刘君辅诱擒。六月,清提督和琳攻打乾州、十月。广州将军明亮、湖广提督鄂辉前来增援,兵分五路攻打平隆,血洗苗寨,烧毁吴八月住宅,挖出吴廷礼尸体进行戳尸。同月,清提督穆克隆登阿攻打蜡夷。花垣苗寨被迫降清。

 

     十二月,清军兵分四路会攻平隆石隆。石隆地势险要,乌道迂廽。额勒登仰攻于前,明亮猛攻于后,前后夹攻。石柳邓阵亡,石隆陷落,义军溃不成军。叛徒吴隆登活捉石三保的幼子石老宜、满宜老、以及吴八月的次子吴廷义,侄吴廷梁,石柳邓的儿子石老贯、石老二献于清廷。

 

     嘉庆二年二、三月,清军大肆“清剿”义军残部。之后,清廷以重兵防守苗区。一场声势浩大的苗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苗民用鲜血谱写的壮丽史诗却永远在人们中传诵。

 

 

 

TOP

                                                       时务学堂的由来


                          十五

 

     湖南素称“惟楚有才,人文极盛”之地。在清末“维新变法”的影响下,湖南巡抚陈宝箴,按使黄遵宪,提督学政江标和徐仁铸等,就与湖南士绅熊希龄、谭嗣同、汪贻书、唐才常、王先谦等商议决定,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八月,创办湖南时务学堂于长沙。陈保箴发布了《招考新设时务学堂学生示》,对开办的目的、招生的名额、办法、开学日期、地点、学习内容、年限与待遇都作了明确规定。

 

     开办的目的:培养学通中外、体用兼备的新人才。

 

    招生名额与办法:学生以一百二十名为限,均由各府、厅、州、县学官绅士查报注册考试。先行考取六十名入学肄业。

 

     学生年龄:十四岁起,至二十岁止,不得捏报年龄。违则者,查处扣除,考试示作策论之内。

 

     名额分配:长沙府二十四名,保庆府十名,岳州府十名,常德府十名,衡州府十二名,永州府十名,辰州府六名,沅州府六名,永顺府五名,靖州五名,郴州五名,桂阳州五名,澧州五名,五厅各一名。

 

    学习的功课、年限与经费、待遇:

 

    中学功课:“《四子书》、《左传》、《国策》、《通鑑》、《小学》、《五礼通考》、《圣武记》、《湘军志》、各种报章及时务诸书,由中文教习逐日讲传。

 

    西学功课:各国语言文字为主,兼数学、格致、操演、步武、西史、天文,舆地之粗浅者,由华人教习之精通文者逐日口授。

 

    学堂经费:由诸绅商同筹拨定款,和绅商捐集外,并拟于矿务余利及其他款项供学堂经费,及将来诸生出洋学习之用。凡录取诸生每名按月发银三两,不另发膳费。勤敏者由教习实验功课加给奖赏。
 
   开学日期与地点: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八月二十八日会同提督学院在学署内肩试。九月开学,校址暂租衡清试馆。后来改借长沙小东街故阁刘权之相府中的空余房屋作临时校舍,(中山路中原公司)再拨落星田求中书院旧址作正式校舍。

 

   据《湘报》记载:1897年秋,在刘相府时,招考取录蔡锷(艮寅)等四十人入学;迁入求忠书院后,1897年冬又复招第二班学生,范源濂等三十人入学。1898年春再次招第三班学生,张协源和外课学生辜天佑、曹典球等一百几十名学生入学。全学堂学生共两百余人,年龄最大的二十三岁,最小的十二岁,蔡锷当时只有十三岁。

 

   学堂有专任与兼任的总理绅、教职员共二十五人。其中,有中文总教习梁启超、中文分教习韩文举、叶觉迈、唐才常等;西文总教习李维格,分教习王史、体操教习兼管仪器杨祜严等。

 

   湖南时务学堂培养了不少近代著名的革命人物和专家,在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护国将军”蔡锷、教育部长范源濂、语言文学家杨树达。学堂教习唐才常于1900年与学员林圭、李炳寰、田均一、蔡树珊、黎科、傅慈祥等宣布了:“保全中国自主权,创造新自立国”,因此事在汉口英勇殉难。
  

 

 

                    

                                                    《湘学报》和《湘报》

 

                                                            十六

 

    《湘学报》和《湘报》是湖南新闻事业的先声。《湘学报》刊于1897年4月22日(光绪二十三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原取名《湘学新报》,从第二十期改名为《湘学报》。该报由学政江标担任督办,唐才常、陈为镒任主编,每十天出版一次,木板印刷,每期约三十页,将近二万字。当出刊二十三期时,江标任期已满,由徐仁铸接任学政,由徐与黄遵宪担任督办,《湘学报》照旧出版,出到第四十期时,撰稿人由十人增加到二十四人,其中有杨幼麟、邹代均等进步知识份子。

 

    《湘学报》是一份介绍“新学”,鼓吹变法为宗旨的综合性理论刊物。它在《例言》中说:“海内建设变法之文,为《时务报》《万国公报》,俱灿然可观。本报专以讲究实学起见,不谈朝政,不谈朝纲,不议官常。盖学术为政治之本,学术明,斯人才出。”它的内容定为六栏:史学、掌故(后改名时务)舆地、算学、商学、交涉。每一栏都有专人负责撰述,系统地“讲求中西有用诸学”和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每篇都是先有慨述,后侧问答,大部分是问答体。另外,也选刊一些有关变法的奏疏、文牍、章程、消息;并转载其他维新派报刊的重要文章。每册售价一百文。曾由陈宝箴、徐仁铸分别以巡抚和学政的名义命令各个州、县的地方官与学官订阅多份,分送各书院各乡供人阅读。张之洞也曾命令湖北各州县订阅几份,但不久就停订。

 

    《湘学报》还在上海、汉口、宜昌等地设立分销处,与《时务报》在发行方面合作。由于主张变法,必然遭到顽固派的攻击和摧残,遂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停刊。仅出四十五册。

 

    《湘报》创刊于1898年3月7日。在1897年冬天,谭嗣同自南京到湖南,见湖南风气虽有大变,但还缺少一个能够团结和领导全省维新志士的政治团体。于是,便成立了一个南学会。同时,谭、唐等人认为《湘学报》刊期较长,文字过于艰深,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维新运动的需要,于是,就决定创办了《湘报》。报馆的地址设在长沙小东街。日出毛边纸一大张(星期日休刊)可裁成四页,集定成册,有时另加附张,由报社自办印刷厂,从上海请来技工,改用铅印。这也可以说是湖南近代印刷工业的前驱。


      报纸标题和正文均用四号铅字,附注用五号铅字,广告标题用木刻大字。单面印刷,每张可容八九千字,售价五文。开始印五千份,后来增加到六千份。

 

   《湘学报》纯属官办性质,由学政出面负责。《湘报》则不同,起初是半官方性质,由谭嗣同等人集资筹办,巡抚按月津贴。同年八月津贴停发,改为商办。报馆有董事会蒋得均、王铭忠、梁启超、李维新、谭嗣同、邹代均、唐才常,熊希龄八人组成,李维新负责西文翻译。这些人都是南学会与时务学堂的骨干。《湘学报》注重学理研究,《湘报》则注重理论和新闻。除刊载论说文以外,还刊载奏疏、电旨、本省和各省新政,各国的时事、杂商务以及答读者问。

 

     戊戌变法失败后,陈宝箴被革职,清政府下令各省报馆一律停办。《湘报》也遂告结束。

 

 

 

                            

 

 

                                                      剪辫子和放足运动

 

                           十七

 

      辛亥革命时,湖南成立军政府,人心望治,迫切希望废除满清弊政。男人蓄辫子是满清制度,也是汉人降满的标志。辛亥革命一开始,士兵们拿起剪刀在街上见人辫子就剪,剪得匆忙剪的急,连女人的辫子都剪了,搞得人心惶惶,吓得城里的女人都不赶出门;乡下的女人不敢进城了。

 

    这样一来,湖南督府采取紧急措施,贴出了告示:“凡军民人等,所有辫发,限三日内一律剪去,否则由警察干涉之。”告示贴在有高脚的木牌子上,便于人们观看。夜间派人到四门鸣锣宣传。这样,人心逐渐安定下来了。
男人的辫子在短时期内基本上剪光了。

 

     女人缠足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的历史。1898年湖南维新活动时成立不缠足会,由谭嗣同、黄遵宪、徐仁铸、熊希龄任董事,制定了“湖南不缠足章程”。黄遵宪以按察身份贴出了告示;严禁女子缠足,同时指出缠足的的七大害处:废天理、伤人伦、削人权、害家事、损生命、败风俗、戕种族。由于缠足积习太久,强迫女子缠足的事时有发生。

 

   辛亥革命以后,省城长沙不待政府命令自行放足。但在边远县份的女子仍然缠足,她们认为大脚女子难以出嫁;大脚女子太粗陋.....常德、澧县一带到民国十年前,女子仍然缠足。临澧县的知事邓鉴三对此事极端负责,他亲自挨户劝导,首先权说女子父母,说明天足的好处和缠足的害处,一直等到女子放足后才离开。放足运动最后胜利告终。


 

 

 

 

 


 


 

 

TOP

                                    湖南轮船运输业的创始

 

                                                       十八


   在清代同治年间,原湘军重要将领郭嵩涛在任苏凇粮储和两淮盐道之时,鉴于湖南水道有“重湖之险”曾“醵金集股,倡议行轮”,但由于当时“风气未开,有涉于洋务者辄哗,以为怪之者,乃功败于重成。”。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我国战败后订立了《马关条约》,除割地赔款外,“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长沙为商埠,并允日本有内河航运权。”。此时,湖南群情激愤,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力主变法图强:“多修铁路,多造浅水轮船,以兴商务,以练陆军.....”。于是,得到了维心绅士蒋德钧、熊希龄等人的响应,积极筹办湖南内河轮船,籲请湖广总督张之洞立案,光绪内二十三年六月(1897年),湖北绅士吴锦章等人也继蒋德钧之后,籲请张之洞举办内河轮船运输,行驶湘汉间。张之洞迫不得已,只得同意湖北和湖南“设局合办”,并委派湖北黄嗣端(观察)和湖南张祖同(太守)督办筹划。

 

  湘鄂两省绅士多次磋商后,通世了《两湖官轮合办章程》,决定成立鄂湘善后轮船局。后来更名为两湖善后轮船局。局址分设汉口、长沙两地。汉口称北局,长沙称南局。南局地址设在长沙北门外平浪宫。两省各公举总董六人,主持南北两局的集股、置船、用人、备料等事。决定两湖轮船局共指股银十万两,湘鄂两省各五万两,股息定为每年八厘;购置深水大轮两艘,浅水小轮船四艘,两省分别拥有大轮一艘,小轮两艘;大轮主要行驶汉口至沙市、岳州;小轮主要行驶长沙至湘潭、常德、岳州。在省置大轮未到之前,蒋德钧等曾在是年九、十月间租用湖南的慈航、湘帆、长庆三艘官轮,在长常、长岳、长潭三线上试轨取得成功。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初春,两湖轮船局自置轮船已到,在人员和物料配备就绪后,在同年四月中旬正式开航。除客运以外,主要任务是拖带货船往来于湘潭、长沙、常德、岳州、沙市汉口六个港码头,业务极为兴旺。就这样,开创了湖南的内河轮船运输业,这也是湖南水道运输革命的开端。
 

 

 

                                         湖南最早的警察

 

                                               十九

 

 

      清代末年,政治腐败,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连篇而来,国家一天天衰弱,人民一天天贫困。自欧化东来,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非变法维新,不足以图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上书光绪皇帝,痛陈利弊,积极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得到光绪的赞同,立即在全国推行新政。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湖南督抚陈宝箴积极推行新政,凡新政中应当推行的逐项加以落实,设置警察就是其中的一项。当时盐法长宝道道台黄遵宪上说帖(属书信一类,凡有所建议,就条举内容及实施办法不用条陈和禀摺)给陈宝箴,请设“保卫局”为设置警察打下了基础。陈宝箴立即同意,就以黄遵宪为主办。这就是湖南有警察的开端。

 

     戊戌变法失败后,守旧派慈禧太后重新掌权,极端仇视新政。凡属新政已实行的事项一律废除。恢复清王朝旧有的典库制度。对于各种考试照令仍用四书文、四帖诗。原来陈宝箴在湖南推行新政时办的一所时务学堂,聘请梁启超来湘担任讲席,同样也遭到顽固派的横加指责。梁启超被罢免离湘,新设的保卫局也就被撤销了。

 

   光绪二十九年,赵尔巽任湖南巡抚后恢复了“保卫局”,并在长沙东牌楼设警务公所,任命臬台张鹤龄为总办,一年后增设警官学堂和警兵补习所,以培养警察人才。不久,又设立警察参议所,该所是专门研究警务改进与提高的机构。从此,湖南警政大大的前进了一步。

 

    光绪三十一年,请政府设立了巡警部(后改为民政部)徐世昌任尚书,赵秉钧任侍部,拟订各省设置巡警办法。次年,明令各省绿营(地方部队)改为巡警。光绪三十三年,各省正式成立巡警道。原来的警务公所改为道署,分科办事。从此,警察才有了专设机构和主管专官。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巡警道,设立警务公所,主管的官员称警察总监。

 

 

 

 

                                             湖南最早的海关

 

                                                        二十

 


     清代末年,海禁开放以后,外国的兵舰、商船得到内河航行权,就肆无忌惮地往来行驶,横冲直撞。原来国内的交通口岸都没有关口,自从通商以后,外国船只到湖南的一天天增多。“各国兵轮,络绎洞庭,行驶常、潭......游弋自如”。

 

    1899年----1904年,岳阳、长沙两地先后辟为商埠,相应地设立海关,这种海关又称新关。海关设立后按例应该设置关监督(又称关道)但湖南没有设置专官,仿照湖汉黄德道的办法,由长宝道兼长岳关监督。因此,湖南盐法道的全衔为“湖南长宝盐法道兼管长岳关监督事宜”。于是,关监督设在长沙城西北角的如意街的盐署内。

 

    清末年湖南设有“洋务局” ,但不久就撤销了。全省的外交事务慨由盐道兼管。辛亥革命后设了外交司,司署仍在盐道署旧址,所以,长沙关监督署也设在外交司署内。这就是湖南的最早的海关了。

 

 

 

                                     湖南最早的商业、矿物机关


                                                         二十一


       自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后,帝国主义势力骎骎而来。政治上的不平等;军事上的侵略;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渗透,民族危亡已处在旦夕。清政府这时才意识到不振兴实业,不足以图存。于是,特设置矿务侍郎,专办矿务。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设置商部,以戴振为尚书(部长),伍廷芳、陈壁为侍郎(副部长)。

 

      光绪三十年九月制定全国官制,把商部致命为农工商部。并命各省组织商务总会,为商人的代表机构。同年在各省设立劝业道,是管理农工商矿振兴实业的专门机构。湖南首任劝业道官员是谭启端,后来改由唐步瀛继任。

 

      劝业道的道署,由于清末财政紧张,无力修建,就在长沙浏阳门正街租一栋民房作为办公之用。既无公署气派,更无衙门的威严,草率从事,从这里可见一斑。

 

      辛亥革命后,劝业道改为实业公司,仍在浏阳正街办公,不久就撤消了。


 

                                             洋行的掠夺伎俩


                                                      二十二


       1899---1904年,岳阳、长沙开辟为商埠后,紧接着又在湘潭、常德开辟寄港地。从此,湖南内河港口码头开来了“洋船”,挂满了星条旗(美国),米字旗(英国),膏药旗(日本)。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又要升堂入室,在湖南各地办起了“洋行”,美国的的有:美孚、美德、德士古、其来、施美、美最时等洋行。英国的有:太吉、怡和、亚西亚、正大等洋行。日本的有:大阪、三井等洋行以及日清公司。这些洋行其名是“帮助华人开辟利源,振兴实业,发展交通,刷新商务,实际上是垄断市场,挤垮民族工商业,掠夺中国市场财富。洋行用低价购买我省的土特产,以高价转手出售,牟取暴利。《海关年据鑑》记载,长沙开埠一年,洋行就榨取到630万两银子。

 

       湖南民营航运业早在1900年就有了,自从有了洋行,民营航业反而遭到洋行的排挤和摧残。1926年有一家长衡五轮公司,从长沙到衡阳的轮船票每张二元,一桶煤油或一件棉纱运费一元。美国的美德洋行和日本的戴生昌轮船局为了搞垮五轮公司,就联合起来把船票价降低到八角,货物运价降低到四角。五轮公司看到这一情况只好照样降价,当五轮公司减价牌刚挂出来,洋行立即宣布免费乘船,同时发给每个乘客三个包子和一包火柴或一条毛巾。这样一来仅三个月就把五轮公司挤垮了,并以低价吞并了五轮公司的五艘轮船。洋行独霸这条航线后,马上提高票价,客票每张提高到三元,货运提高到一元五角,对中国上船的旅客要搜身检查。

 

       湘西盛产金色桐油,美商看到奇货可居,于1921年在常得设立“其来”“施美”“美最时”三个洋行,廉价收购湘西桐油。这些洋行同样采取挤的手段,把民营油行搞垮。1929年湘西桐油丰收,“其来”洋行有意把收购价从原来的每担四十元提升到七十六元,等到湘西各县油商纷纷把货运到了常德,洋行马上降低收购,每担二十一元。桐油已运到常德,不卖也不行了,往回运更不合算,只好忍痛成交。仅这一次交易就把沅陵的“义丰源”“德厚昌”两家油行搞垮,直到完全破产。

 

      1936年国内的官僚资本家与美国进一步勾结,签定《中美商约》,美国在中国有了从事各种权利后,便在沅陵、洪江、龙山设立植物油公司,廉价收购大量桐油,以致桐农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桐农宁愿砍掉桐树,不愿再经营这一副业,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