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40年前画作

知青时期画作

 

版主拿出了《38年前的一幅画》,我在38年前也画了些记事铅笔画,虽然作画水平不高,但有版主撑着,也晒出来给知青朋友增加点新春读物。

我于19697月下放茶陵秩堂公社红光大队一队知青组插队落户,我们67届本应196811月下乡,当时我作为特殊情况留了城,半年后还是下乡了。

 

 

到农村去

岁月画作-到农村去 - 复制.jpg

 

劳动的开端

岁月画作-劳动的开端 - 复制.JPG

TOP

回复 2# 红一青

 4 0年 前画的铅笔画蛮不错哟!

TOP

       40年前,我也喜欢画画。学校办黑板报,家里贴着我画的毛主席、列宁、雷锋、李时珍、林冲、关羽......的画像。

 

       下乡时,我还带着一本毛主席木刻头像 (这本头像帮了我的大忙)。

 

       下乡后的头几个月,我几乎没出过工,与另两个知青就在我们队上画毛主席像。后来又被请到严塘公社去画,曾一度小有名气!

 

      

        "把那三个懒知青叫回来!"   后来到四月份春耕春插时,被大队支书勒令回队出工。

 

2009112516403266656.jpg

 

插队三个多月了,我们三个男知青还没出过几天工。 fficeffice" />

 

大队知青文艺宣传队,我们是绝对骨干。朱憨子,会跳舞,会拉小提琴。何老麻嗓音优美,会唱歌,尤其是当时最流行的革命现代京剧,唱腔造型真还象模象样。而我,吹笛子、拉二胡、朗诵、编剧,真还非我不行。

刚插队没几天就排节目。之后,又到邻近的大队、公社演出,准备节目去参加县里文艺会演,这一搞,就搞了近两个月。

 

毛主席的大幅木刻头像,我画得很好很象。在面朝公路的生产队仓库的一面大墙下,我们搭起画架开工了。

正是早春二月,天气寒冷。每天早上,七个女知青赤着被冻得通红的双脚出早工回来,我们才懒洋洋地爬上画架,兢兢业业地画了半个多月才完工。

之后,全生产队社员每天就在我们亲手画的毛主席像前早请示、晚汇报。

这幅面朝公路的巨大毛主席像,使我们名声大作。

 

邻近的严塘公社、大队非请我们去画不可,生产队得了一点点好处便同意了。

于是,我们每天歩行3公里,去为那里的每家毎户大门口画毛主席像,每天在各家吃派饭,大块肉、大碗米酒蛮韵味。

 

一个多月后,大队支书到生产队检查春耕,得知了此事。

把那三个懒知青叫回来! 他当即泒人去叫我们回来并勒令我们出工!

 

三个懒知青,我们三人因此又一次名声大作!

 

 

TOP

看来茶陵版出画家呀
[B]<font color="red"><font size="3">走自己的路,管他说什么![/SIZE][/COLOR][/B]

TOP

 

 

       画画,是当年能表达知青才华的一种方式,1969年,红光大队在红光小学草坪旁建了一座3米多高的“忠”字塔,大队抽调一队知青林生,主笔画了一幅2米多高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画像,由于林生同学具有美术和文艺才华,画像栩栩逼真,引来公社各大队乃至县里不少人前来参观。2010年春,林生同学从江西到秩堂,特意前往红光学校,想还能看到当年画像的踪迹。但是,画像连塔已于学校扩建时拆除,当年在小学读书并在一旁看过画像的一位学生,是现任红光(彭家祠)小学校长,在他的指认下,我们仍在画像原址瞩目许久。

TOP

“打禾”,茶陵县城20公里内地域称“扮禾”或“扮谷”,而高垅、秩堂一带称“打禾”。

 

打禾

岁月画作-打禾jpg.JPG

TOP

佩服呀
[B]<font color="red"><font size="3">走自己的路,管他说什么![/SIZE][/COLOR][/B]

TOP

下次冯总也要来晒哈画哦
[B]<font color="red"><font size="3">走自己的路,管他说什么![/SIZE][/COLOR][/B]

TOP

回复 2# 红一青  4 0年 前画的铝笔画蛮不错哟! 伟老弟 发表于 2011-2-9 00:39

 

 

那确实!

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平平安安。健康、美丽、潇洒、可爱。
http://photo.163.com/zhaoxd0428#p=0&m=0&page=1

TOP

     红一青的画是专业水平!时代特征很强。我的画还没有入门。我只是抛砖引玉,这不,玉就给引出来了。这块砖头还是砸得好!哈哈!

TOP

下次冯总也要来晒哈画哦 吉辰 发表于 2011-2-9 13:27

冯总是谁?

TOP

 

打禾桶

 打禾桶,40年前,在茶陵、攸县及湘南一带,是使用这种工具用人力将稻谷脱粒的。七十年代中期,省城几所大学在常德桃源、安乡一带支农时,见到的是脚踏打稻机,有的已有电动打稻机,估计湘北知青尚未见过“打禾桶”这种打稻工具。

 打禾桶,直径5尺左右,桶高2尺,用一寸多厚杉木板制作,桶箍用竹篾编制的约2粗的箍圈做成,桶重约百、八十斤。

 搬运打禾桶,是用一根“背桶棍”斜横在桶内,再将桶扣过来,用“背桶棍”背起桶前行,背桶时,由于桶是扣着的,背桶者看不到前面,只能看到脚下一、二米距离行走。

 搬桶,也有不用“背桶棍”的,将桶整体举到肩上,扛着搬运。“扛桶”有“端底”和“半边月”二种方式。所谓“端底”,就是用肩扛着桶底搬运;“半边月”,则是将桶侧放在肩上,肩扛着桶边,高高的扛着走。

 不论是“端底”还是“半边月”,都需靠肩和头顶着桶,由于桶太大,头也同时压在桶下面。扛桶是非常要力气的,在我们队上,全队的壮劳力中,加上我和林生同学,也不过三、四个年轻劳力能用“端底”和“半边月”方式扛上打禾桶。

 

TOP

冯总是谁? 灵灵仙子 发表于 2011-2-9 21:44

 

就是茶人呢,过去在学校和农村就爱好画画,现在又在老大学画,呵呵

[B]<font color="red"><font size="3">走自己的路,管他说什么![/SIZE][/COLOR][/B]

TOP

我那时双抢时就喜欢踩打谷机,不喜欢去杀禾和插秧,因为我们下乡的那地方蚂蟥特多,一下田就搞一身的蚂蟥,有时到晚上洗完澡后还发现有身上有蚂蟥,宁愿在田坎上累点也要得。
[B]<font color="red"><font size="3">走自己的路,管他说什么![/SIZE][/COLOR][/B]

TOP

晒谷

晒谷jpg-1971.jpg

TOP

三位艺术家

三个懒知青.jpg

TOP

怀念画画的知青

说起知青作画,正如格之明的故事,充满酸甜苦辣。记得秩堂公社毗塘大队一位名叫刘时祥的知青,酷爱画画,经常帮队上社员画像,曾被公社点名称为“懒知青”,其为高度近视,难于下田上山劳动,由于家里在解放前是开店的,属富裕家庭出身,招工不上,为了生计,曾弄了个相机,靠游走照相谋生,在七十年代中期一个春节,曾碰见他在茶陵烈士公园山上的寒风中寻人照相,后再未曾见面。

在本版网站2006年版有一篇严平的回忆文章,说的应该是他,得知其已在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去世。

 

TOP

[B]<font color="red"><font size="3">走自己的路,管他说什么![/SIZE][/COLOR][/B]

TOP

桶重约百、八十斤

 

   可能红光的重一些,因为是平地。我们那里只有60多斤重,因为要爬山。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