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新桃源记

新桃源记/魏义芳  文

 

01 白银盘里一青螺 

南国总有雨,一行雨燕衔了二月的春风,剪着枝头的鹅黄浅浅而来。这些古诗词里不住跳动着的精灵,有如清波里流动的情韵,就这样楚楚地生动你冬愁后的眸子,活跃你疲惫的神经,于是一种脱离蛰伏之累的快慰与欢娱油然而生。

我的家乡双溪,耐读不仅是因为他古老,感谢上苍造物弄人,两条小河自北泻来,流着淌着,嬉着舞着,像两位脱俗的少女,轻盈地越过小镇,小镇水环绿绕,充满了生机和灵气。

沿溪上溯,便到了慈利县境内。五雷山便是双溪的发源地,西距武陵源风景区,约一百多公里。武陵源声名鹤起之前,湘西北当推五雷山了,武雷山的出名与道教有关。据《武雷山志》记载:初唐时李耳后裔的名将李靖,隐退后即在此始建道观。至明朝万历年间,已建成36宫,72殿,香火鼎盛,素有“南武当”之称。元末明初的著名道人张三丰,也曾落脚五雷山。

从慈利县城出东街不远,向左拐进一条山路,山峪尽头便是五雷山。从阳面上看上去,那山并不是特别引人注目,既无茂密山林,也无奇峰耸峙,只不过山势陡峻,给盘上而上的旅游者几分惊险,几分刺激而已。

可是到山垭,转过山背,那气势就大不一样了。有些景点颇似武陵源和黄山,或如从武陵源鹰窝寨南望宝风山,或如黄山排云亭俯瞰西海,怪石嵯峨,幻象纷呈。在这里你可领略到武陵源的余韵。

过了二天门,进入雷岳锦屏景区,山路蜿蜒起伏一山脊上,矫若游龙,“龙头”一直翘向金顶。“龙背”弓起处,多有红砖黄瓦的道观建筑。仰头望去,彤光耀空。

登上金顶回望,还可见几道山梁莽莽苍苍环舞外围,龙腾蛟舞,气象非凡。当地人把这叫“五龙朝圣”。看那山势,确像五条卷龙拱卫金顶。看这境地,你不得不佩服那些道观创建人的心机和眼力。把道观建在这儿,单凭这越凡之势,便会叫信徒们诚惶诚恐,心生敬畏。即使你不信教,也会从这山势和藏露其间的奇峰怪石中,领略到一种或是大气磅礴或是灵气氤氲的大自然韵味。

武雷山的神奇传说丰富多彩,许多给人以启迪。真武祖师在武雷山苦修十世,未成正果,欲下山还俗。一日,下山时遇一老妪,手拿一跟铁棒,在井旁河石上搓磨。祖师好奇,老人家如此**棒有何用?老人笑曰:我家孙女待嫁,我替她磨一锈花针。祖师惊曰:这铁棒能成吗?老妪答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祖师受此点化,急返山重新修行,终成正果。“磨针井”旁已建成观音庙。

孙中山先生的贴心镖师杜心五,老家就在五雷山西饭甑山的绕河寨。有关杜心五的传说很多,杜心五小时随父亲,爷爷习武,七岁拜师武士石彪学“飞蝗石”。在常德高小毕业后,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一同学与日本柔道武士交手败阵,从此就宣扬中国武术比不上日本柔道,既改学日本柔道。被同学们戏称为“假东洋”。一日,“假东洋”要与杜心五试身手,吹牛要让杜心五尝尝柔道的滋味。杜心五不慌不忙,运气立桩,仅一个“游龙飞腾”把“假东洋”扭倒,随接一个叶下偷桃,“假东洋”已动弹不得,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心五平心静气地问:“到底哪个厉害?”“假东洋”只好认输:“国术厉害!”

双溪便发源在这里,站在山梁向两厢望去,宛如两条雪白晶莹的飘带,晨阳下,清波荡漾,充满灵气,逶迤东去。

双溪往南,60公里便是闻名中外的桃花源。“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东晋诗人陶渊明这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向世人述说了一个美妙动人的神话,给理想中的桃花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现实中的桃花源以其静谧的田野风光,秀丽的山川景色,纯厚的民俗风情著称于世。晋代前开始修建亭寺,香火始燃。汉魏时代,发展成为我国古代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素有第三十五小洞天,四十二福地之称。

桃花源始建于秦,初兴于唐,鼎盛于宋。1600多年来,桃花源里现存的“桃源佳致”石碑,便是历史的最好见证。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桃花源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貌。“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煞;欲寻彭泽宰,问桃源安在,唯桃花流水依然。”一千多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羽士高僧,纷至沓来,流连忘返。他们临清流而赋诗,抚孤松而盘桓,凄绝寒潭幽谷,魂销晨钟暮鼓。李白、杜牧、王维、韩愈、孟浩然、王安石、刘禹锡等历代著名诗人都曾寄语桃花源,留下无数美妙的篇章和动人的故事。

桃源山位于沅水之畔,那堪称江南一阁的水俯阁,“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错落有致拱列在华夏第二宫——桃川宫的周围。

“桃花流水杳然去,春到人间草木知”。当改革的春风吹进山门,桃花源人果断提出:“从世外桃源走向世界桃源”,铿锵的脚步,满腔地热情迎来了桃花源改革的春天。

1992年8月8日,桃花源省级旅游开发区成立,欢庆的锣鼓似出击的鼓点,喜庆的礼炮驱走了山野的寂静。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桃源,桃花源,一座腾龙飞凤,由国家领导人为桃花源题字,问鼎天下,跨越319国道的高大牌坊耸立在桃花丛中。2003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新的26个旅游区之一,桃花源又是一片春意盎然。

双溪往东,45公里便是市府常德。常德之名由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宋皇朝据善德山之名,取《毛诗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意,置常德军节度使而来。

踏着晨曦,拾级而上,登顶德山孤峰塔,凭栏东望,朝霞满天,江天一色。横跨沅江的公铁两用桥,在朝霞的映衬下,宛如一条彩虹。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大自然赋予美丽的景致,到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德山,号称全国第53福地的德山,记载着与尧舜齐名的善卷先生积德行善美丽传说的德山,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的德山。孤峰塔下,便是当年屈原溯沅而上,“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的枉渚河。

穿行公铁两用桥,迎面而来的便是风景如画的柳叶湖。只见湖水碧波荡漾,湖边垂柳依依,湖中小岛宝石般镶嵌在水面上。柳叶湖因其素雅惹人喜爱,近年因成功举办亚划赛,全国皮划艇冠军赛事驰名中外。平时为市民休闲首发去处。

你见过笔架吗?常德就有着古中国最大的笔架,而南城就叫笔架城。笔架城,常德文运昌盛的象征。把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是今天常德人的大手笔。几公里长的诗书画长卷,刻在防洪大堤上,那艺术、那气势、那造型,无一不展示常德人的艺术口味,这里每一件作品都是杰作。高高耸立的抗洪纪念碑,与诗墙上的艺术作品相映成辉,便有了艺术中的“中国第一墙”的雅称。

与抗洪纪念碑不远的青年文化宫,屹立着抗战阵亡烈士纪念碑,当年国民党陆军74军57师血战常德,痛击日军的壮烈史诗,已深深的锲入历史,印在常德人民心中,常德又是一座英雄城市。

双溪往东北方向行,45公里处便是石门,出石门县城横渡澧水,朝南行约8公里,便可看见19座山峰蜿蜒磅礴列阵迎客。在19峰的尽头,两山对峙,万木峥嵘,一道中通,地势险要处,显露出一座寺院,这就是声名鹤起的夹山寺了。

夹山,是武陵山脉在澧水平原边缘抛下的省略号,它,清秀优美。置身境中,你便沉醉到“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意境中去了,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葬于此,也算英魂有幸,青山有幸!

夹山寺在历史上为楚南名刹,享有唐、宋、元“三朝御修”的殊荣,香火鼎盛。近年因李自成兵败后夹山为僧,终老于此的考证,这座古老的寺院声名重显,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寻幽揽胜,结缘探密,自然是气象日隆月新了。

双溪就处在这样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中。写到这里,我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道盛赞洞庭湖及湖中宝岛君山的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试把桃源比作一绿湖,那双溪不就是这湖中的一棵明珠么。

回复 1# 开山炮

02 梦里故乡最美丽 

双溪与石门、慈利、临澧、澧县四县接壤相邻。雄鸡一唱天下白,站在双溪寺岗坡上,东方微光,一声轻脆的鸡鸣,便惊醒土著四县的居民,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双溪就这样幽远博大。

双溪人好客,待客茶为先。无论生客熟客,只要你踏进家门,哪怕一天几趟,主人家也要递上热茶让你喝个痛快。

双溪人喝茶讲究。除普通的茶水外,还有菊花茶、红枣茶、金银花茶、薄荷茶、蜂蜜茶、蛋茶以及百草入味的自制茶。香香的,甜甜的,花花绿绿的,暗香浮动,幽香清远。

春光明媚,农人把绿茶洗净,滤干,炒得香喷喷的,佐以少量蜂蜜,或晒或烘,放入茶水杯内。农家人都备有茶水罐,冲泡后倒入小碗,直让你喝得舌底生津,提神贯气。沉淀的茶料,技巧娴熟者在茶水殆尽时晃动茶具,连茶带水一同入口,细细嚼咽,回味无穷。

茶的炮制也随四季的变化略有不同。春季萍星点绿,鸟语调筝。寻常农家采来嫩芽初吐的嫩茶,用文火炒,手工搓,烘干了,冲出来的便是春意浓浓的绿茶。若是到了浸种育秧的季节,农人便会把沁人心脾的谷芽子粑粑呈到您面前当作茶点,那味鲜浓郁清香悠长,远胜于中式蛋糕、西洋面包。您会不顾胃大哥的抗议,贪婪地把它纳入库存。双溪人的这种嗜好,就是他乡的游子,也会梦里回津。

夏日炎炎,火云贯日。您在毒毒的黄枯太阳下蒸烤一路,进到农家落座,主人就会从夏季专用的大茶壶里,倒出一大碗凉浸浸的红茶给您解乏。初入口时有点苦涩,下喉时顿觉滋润,再一咂巴一回味,苦涩味全无。似有丝丝清香袭入肺腑,便觉暑气顿消。凉飕飕一股清气。叫您身爽心快。

家乡茶引佐方,多以偏方为主,夏日以薄茶、生姜、金银花、甘草为常用料,泡制又以喜好各有千秋。我的父老乡亲便引申出许多茶文化来。

丹桂流香,秋浓似酒。秋日,是农人收获的季节。进入双溪,主人便会跟你敬上一杯特制的菊花茶,和他们共话丰收,您便融进这浓浓的秋里。唠叨中,热情地主妇便会把从后院端出自产的双溪的蜜柑、冰糖橙、柳叶橙、宫川、碰柑、蜜橘等名优水果,像玩珍宝似的向你展示他们丰收的喜悦,倾诉他们创业的艰难。描述他们心里的憧憬,和由此引出的许多你在城里听不到的动人故事,你便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述着、谈着,说不定什么时候,主人会咔嚓一声宰掉九斤黄(桃源名鸡),叫你品味双溪珍禽的美味。酒醉饭饱后,一杯浓浓地红糖茶,使你处于亢奋状态的味神经再度兴起,你会叹服,天底下竟有这等的美味!

光摇银海,寒窗点雪。冬夜,你坐在农家的火炉旁,喝那罐里倒出来的滚烫的浓茶,俨然在饮一杯红葡萄酒。聊着、侃着,主人会变着花样。冲一碗糯米甜酒。就着自制的麻花、薯片、苞米花敬你;或就着塘火烧糍粑,当塘火把糍粑阳面烤焦,逐渐鼓起来时,那意味,是城里人不能享受的,那不仅是饮食,而且是一种乐趣。

喜庆敬茶,是另一番风味。品茶,则是你的口福了。

在双溪,有人生了小孩,近亲乡邻自是一喜。你便会喝到一碗甜甜的红糖茶,里面滚动着三个剥了壳的白生生的熟鸡蛋。要是恰逢孩子出世当天你是第一个做客,那糖茶碗里的鸡蛋会更多,而你就是新生儿的“逢生干爹”或“干妈”了。

如果恰逢主人家有新婚之喜,那茶道便更加讲究。由新郎、新娘端着茶盆,向长辈、亲戚筛茶。即使新娘子再腼腆,也得按辈份尊称一声某公某伯某舅某姨,恭恭敬敬地献上一杯茶。

最精彩的要数闹洞房时的吃抬茶。当新郎新娘抬着茶盆送到您坐前,亲热地道一声:“请吃茶”,您应付的是“四言八句”的“赞茶”祝语。新娘根据客人的赞语决定上茶的种类。如客人赞一句“早生贵子”,则新娘子筛的就是红枣茶。

茶在当地民俗中,温馨、香远、清新而雅洁。流传过“无茶不成婚”约定:即订亲“下茶”,结婚“定茶”,洞房“合茶”。男子定婚后,须在春节、端午、中秋节向女方馈赠茶叶等物,俗称“送茶”。而新媳妇在大年初一、端午节、父母寿辰时,都要恭恭敬敬地向长辈敬蛋茶,此习俗沿用至今。

临溪而建的小镇,生出几座茶楼,老人们谈天论地,博古论今,自然是一种乐趣。不知谁借用一古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雅俗共赏,自然贴切。小镇便又多了一道绚丽的茶文化风景。

沿溪而行,溪两岸柳树,被春风剪得丝丝条条,如藤漫垂,活似少女的披肩秀发,蓬蓬松松,清清爽爽。田野开遍了油菜花,香气袭人,与绿柳相映成趣。微风吹过,轻挪款摆,显得那样文雅、端庄和妩媚。如细看柳枝,那芽苞点点,如蟹眼惺忪,似米粒吐白,便进入唐代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树才黄半未匀”的意境了。

柳是报春的信使,春来柳先知。“春风勾起垂杨柳”的万条绿丝,“湍湍乱扑行人面”的杨花飞絮,“无心插柳柳成行”的顽强生命力,都给人们无穷的遐想与启迪。

双溪柳乖巧,和风起舞中,便生出许多活生生的故事来。

记忆中的双溪一湾碧玉,一清见底。被溪水戏弄的鹅卵石,错落有致地散落水底。河蟹、河虾便在其间穿来舞去;小鱼儿或成群结队,或标新立异,阳光下,煞是可爱。当夏天热烈地走来,便有农家小孩三五成群,脱得精光,跃入水中,那小河也就被小把戏撩得痒痒的,无处躲藏。

清晨,当东方太阳光顾双溪河边,两岸便有了送不走的棒槌声,双溪顿时涨了精神。

精使棒槌的人大都是妇人。她们先是把抹了肥皂搓揉过的衣物丢进河里抖开甩匀,接着提起来甩在青石板上,抡起棒槌使劲捶捣。“咚、咚、咚!”落点准确,那声音清脆,若是在河道拐弯处,那捣棒的声音便立刻有了回音。三、五下后,另一只手伸出立即翻面,但棒槌的节奏不会因此而减弱,这些娴熟的技巧便出自于我称为奶奶、母亲、大婶、大姨、阿姐的妇人们。

黄花闺女往往留下一串故事。要不棒槌捶在岩板上,要不就捶破了自己的手指头。这时近处的柳丛里,便传来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原来尾随的还有一群俊后生。他们想帮忙,碍于大婶大妈的群枪舌剑,只好悄悄地赖在树丛里,看人家姑娘家洗衣。一旦有姑娘“哎哟”声传来,那定是有人走了神,便有大胆地送过歌来:“姑娘洗衣心想郎,棒棒敲在手指上,夜半醒来手指痛,只怨棒槌不怨郎……”

瞬时河沿沸腾起来,嬉笑声、责骂声、捣棒声响成一片,热闹了那帮大妈大婶们,可怜那姑娘,羞得如同三月的桃花,红晕便打落在河里,点燃了满河金波。

岁月在棒槌声中流逝。如今使棒槌的,不再全是女人。你会看到成双成对的小两口,那使棒槌的换成了后生家。那后生一边捶衣一边望着自己的新媳妇,脸上挂着微笑,几乎要把新姑娘(双溪称新媳妇为新姑娘)望出水来。那新姑娘被望得不好意思了,就会撒娇似的嗔怪几句。若是被旁人听去了,那场面又就开锅。

双溪人洗衣,总离不开棒槌。尽管岁月在棒槌声中流逝,小镇在棒槌声中变迁,甚至当洗衣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双溪河两岸仍排满了幸福的捣衣人。

我眼前的双溪,这时就是一支活泼潇洒的进行曲,隐约听见一股青春活力在奔流。

TOP

回复 2# 开山炮

03 春来江水绿如蓝 

从年迈长者饱经苍桑的白发间飘去的童话,喂饱了河两岸生生不息的双溪人。

双溪人敢幻想,于是点拨间这里便成了湘北最大的农贸市场了。一时商贾云集,经久不衰。便有湘南衡阳、长沙、浏阳、安乡等地的牛、羊、猪贩;湘西张家界、沅陵、芷江等地的油桐客,湖北沙市、荆州等地来的盐商,都相中了这块宝地,或长途贩运,或安营扎寨。近处的常德、沙市、荆州、益阳、张家界,边沿的长沙、广州、深圳、武汉、重庆、上海、餐桌上便有了双溪地方农副产品。一时双溪山羊、大种鸡、黑猪、柑橘、茶叶便声名鹊起。我有一童年朋友,忙时载田,闲时做生意,居然用火车皮把双溪碰柑、蜜橘、甜橙销到了东北沈阳。就连我姊妹中不太起眼的小弟,也把花木生意做到了中南大都市——武汉。致富的政策使农民展开了飞翔地翅膀,双溪人的思维,便在党的怀抱中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双溪人赶集,是湘北的一大风景。天刚放亮,便有桃源、石门、临澧、慈利、澧县五县的居民,或肩挑背驮、或车载马拉,或成群结伴,纷纷涌入小镇,更有沿省道远来的商人,早把大货车停靠到了最佳位置。不出二个时辰,便有近3-5万的人流涌入双溪,小填便开了锅。品字形的三条大街,瞬时被压得透不过气来,双溪便盈满了欢乐的倒影。

双溪墟场始于何时,笔者一时来不及考证,明朝民间享有小江南美誉,成为湘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即使物质文明飞速发展到今天,它在湘北农贸农场中,仍独占鳌头。付家育余家堰塘修整时发现的新石器的石斧、石刀、石锄,岗陵二砖厂出土的殷代的青铜剑,并不比中国三大古文化发源地逊色。

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牛行,是双溪墟场最早最火爆的行市之一。它与之后兴起的羊行、禽蛋行、米行、果品行,称为双溪市场的五大支柱特色农牧业销售行市。

每逢场期。当晨光曦微,便有附近五县市的百余名牛经纪人进入角色。农人通常把需交易的耕牛早早牵进场内,候在那里,等候交易。天放亮,经纪人便会展开工作。这时的经纪人便会八面玲珑,在人群中穿梭,先用行语对牛向卖方发出赞语:“你看这牛,鞭子尾,案板背,臀肥胸窄,鸟眼黑蹄,一等一的好牛。”又如“眼如铜铃,耕田有神。鼓眼暴睛鼻子空,不试犁耙也放心。”卖方往往在经纪人的赞语中成交。经纪人会适时一亮嗓子:“好嘞!”那声音婉转悠扬,经纪人便进入下一个角色。牛行日交易量高峰期达到上千头。

羊行是近5年发展形成的,但它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却令人刮目相看,它是双溪农民走上小康道路的一个大手笔。起先只是一些村民把自家饲养的山羊牵到墟场进行交易,由于双溪山地羊味美鲜嫩,一下就被城里人相中了。接着便有单车驮、人赶的小贩往来于乡间,做着一头羊赚十几元的小本生意。

市场的魅力是巨大的,市场的潜力不可估量。坐在我面前的这个憨厚的青年农民叫魏国辉,18年前开始个体贩羊。他是靠一部单车起家,每次驮3-4只羊,往返200余里做起,在市场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去年年销山羊达10万只,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他把生意做到了本省的常德、益阳、长沙、株州、湘潭、衡阳市,也销到广州、深圳、南宁、青州、贵港、上海等大中城市。营业高峰期,占广州市场羊行销售的40%,这不仅显示市场销售的趋势,也展示了双溪人的精明、诚信与才干。

现为桃源县政协委员的国辉告诉我,商场如战场,1998年生意曾亏到低谷,一下亏了20万元,现南边市场看好,但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年青人眼内闪烁着智慧,他又把目光瞄向了产羊区内蒙、甘肃等地,让南方的山地羊摆上北方人的餐桌,这也许是一着险棋,也许是一种商机,我只能从心底里带给对家乡父老的祝愿。国辉现有销售员20人,收购员近300人,这些农民兄弟,都插上了致富的翅膀,这叫红一个,带一片吧。

双溪的餐饮业,融入古老的烹饪技术,15家餐馆争奇夺艳。最负盛名的要数泽燕酒店和南北酒家了。

泽燕酒店临溪而建,老板姓朱名泽燕,双溪荷花村人,有诗流传:朝露映荷荷滴翠/并蒂莲花娇似醉/岸柳翩翩紫燕舞/碧波荡漾玉珠飞/故名泽燕,雅也。

泽燕18岁从师学徒,先后在桃源延溪宾馆、常德市常德宾馆实习,获中一级厨师,2003年进修获高级厨师证书。从艺24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融双溪民间技艺与湘系烹饪技巧于一身,创造了自己的山羊全席、地方风味、野菜烹饪三大系列风味,惹得一些港澳同胞、归国桥胞、本土乡人慕名而至。

按着乡俗,泽燕的羊全席可上十二菜或十八菜,各有讲究。上十二菜时,为:清蒸羊肉、清蒸羊尾、杂烩火锅、羊肚火锅、羊脚火锅、干锅羊排、软炸里脊、甘溜顺风、烧羊腱、烧羊鞭、天麻炖羊脑、羊丸大补汤,又以羊丸大补汤最为珍贵。羊全席讲究制作精细,色泽美观,油重色浓,味厚实惠。把湘菜中的煨、炖、腊、蒸、炒融入各单菜的烹调,佐以各种配料,真可谓一席香十里,入席乐融融。

店主跟笔者讲过2个食客的故事。一为双溪竹元村罗某,一在北京工作30多年的本家亲戚,去冬腊月回老家看看,到泽燕酒店品尝了羊全席,赞不绝口。临走,宰了一只活羊,硬是要店主做了18样的羊全席,冷冻后包装,带回一了北京。一为郑家坪村居住台南的罗某,今年80岁了,50年离家,96年返乡,首件事就是品尝家乡的风味,老人终于如愿以偿。双溪烹后的冷冻羊肉。经常捎往广州、深圳、珠海等开放性城市,南北酒家是捎往深圳、珠海的大户。

地方风味的有冬笋里脊片、腊肉冬笋、韭菜肚尖丝、酸辣腰花、走油猪蹄、干蒸活鱼、麻辣鱼头、干烧鳝片、干烧鳝片、干烧鲫鱼、五香泥鳅、麻辣螺丝片、清蒸烧鸭块、腊鱼肉合蒸、煎焖香蛋、火腿夹冬瓜、油焖茄子、滑炒腐竹木耳、蘑菇鸡片、凉拌猪耳朵等。而双溪特产的九斤黄大种鸡,做出来的扒鸡、油淋子鸡、麻辣全鸡、香酥鸡腿,又是另一番滋味。

野生系列主要以香椿、山竹笋、野芹、蕨类、马齿苋、野生菇类、地衣等为主制造的各种菜点,在调剂口味,施、诱发食欲上,别具一格。野菜,在营养价值上,虽不及正品菜丰富,但他具有不同程度的药用价值。聪明的双溪人看中了这一点,大大方方地把它摆在了食谱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双溪的小吃,亦别具风味。居住在这里的汉、土、回、苗等各民族兄弟流行着一种过年打糍粑的习俗。糍粑形状各异,通常以圆形为主。其作料也以各人的喜好为宜。通常有纯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粘米和糯米拌和,或者其他农作物,如高粱等做成的。打糍粑是劳动力极强地体力活,通常由男人们担任。人们把蒸熟了的糯米,放入特制的石糟中,杵成泥状,然后手工揉制而成。做好的糍粑晾干后,放在水缸中浸泡,吃时捞出来就是了。吃法可烧、可烘、可水煮,农人们一直吃到三月,农忙时亦可当食粮。

与糍粑齐名的,还有一种叫“炒米”(当地叫泡二)的小吃。是将精选的糯米浸泡过滤后,蒸熟倒在竹筛上冷却后用清水捏散,凉干成粒。吃时放入锅中用洗净晒干的河沙翻炒,米粒膨胀后倒出,用筛子筛尽沙粒,便成“炒米”。炒米可干食也可以用开水加糖或入甜酒中泡食,其味清香爽口,回味绵绵。未炒的叫阴米,用阴米煮的粥,佐以各种草药偏方,亦是上等营养、药用粥。如当归粥、藿香粥、枇杷粥、荷叶粥、杞子粥、橘皮粥,桂花粥等。

炒米(泡二)还可以加工成其他食品。农人将大米,玉米自制的白糖,放在锅中用文火溶化,掺上适量的泡二,生姜,芝麻或花生米,冷却后用刀切块,就成了泡二糖了。泡二糖香、甜、辣、脆,各具风味,是待客的佳品。

若是你赶上古历三月三,双溪人还有用“蒿子粑粑塌蛇眼(意为将蛇洞口堵住,不让毒物出没)”的风俗。农人们便在前几天到野外采摘香蒿,洗净磨碎,与糯米浆混合发酵蒸制而成。蒿子粑粑吃起来香甜可口,且具有清热解毒,舒胆明目之功能,为地方特色的食品。

其实双溪小吃远不止在餐馆酒家,逢墟赶集时,便有乡间的手艺人的货郎担上市,摆弄着各式小吃名点。“卖汤圆,卖汤圆,桂花汤圆!”“桐叶粑粑,三角棕!”“油条、饺子、米粉、面条;麻丸、甜酒、米豆腐、豆腐脑!”那一声声吆喝,直搅得你口水欲滴,欲罢不能。而双溪的羊肉粉、牛肉面又是另一番风味。

双溪的繁荣,离不开优越的地理交通环境。外地旅人可乘飞机或搭火车到达市府常德,然后有大客直通双溪。每逢场期,便有上百辆大客、中巴为农人服务。平时有20余辆大客直通南方大都市广州及深圳、珠海等地,也有车往张家界、武汉。

双溪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把这里变成了大世界。

TOP

回复 3# 开山炮

04 古老神奇一方土 

如日中天的双溪市场,涨满了一幅幅风俗画。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每逢喜庆吉事,便有各类戏剧轮番上演。笔者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哼吧清亮鲜活的武陵小曲/敲响销魄的常德花鼓/步入古老的阳戏花灯/那土腔土味的傩戏/如怨如诉的汉剧/何尝不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艺术……

“梆、梆、梆……”这就是乡人熟悉的渔鼓声。一声声,清脆如玉碎翠谷,击落了古老的黄昏……这时,喜悦的歌声和笑随着悠闲的吹烟一袅一袅漂过戏场,飘向盛产情节的双溪古镇。

梆、梆、梆……”窄窄的渔鼓台磅礴着长城下孟姜女恸哭的悲哀和坚贞,奔泻着乌江畔一代豪杰与美人的血色苍凉,咆哮着包公怒斥权贵,毅斩骄纵的吼声;当秦室喧溅着狡猾的狂妄,岳囚却在幽咽着无可报国的帐惘……几千年的忠、真、善、美在这里总与奸、假、恶、丑并腔对照,演绎着一幕幕生与死,离与合的悲喜剧……常常,台上的虚幻交加着无情的雨,台下的现实却摇晃着不同的评叙。

当最后一句唱词随鼓声嘎然而止,寂静的氛围遂攒动一片雨的喝彩,雷的掌鸣,古老而又年青的双溪,便在醉梦中惊醒。这时,夜荡来一叶叶风的小舟,把满屋的情绪从兴奋和疲倦的意境里,划向一个个温暖的家。

三棒鼓是流行于双溪乡间的另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方式,它比渔鼓更诙谐。每逢乡人喜庆乐事,便有艺人为之助兴。那清脆地鼓点,诙谐的说唱,常令人捧腹不已。

傩戏,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戏剧形态,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它与人类原始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与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连。它也是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较大型的戏曲剧种。远古时代,每逢农业丰收或战争胜利,或祭祀祖先时,先民便演出傩愿戏以示庆祝,并以此酬神,驱疫驱鬼,祈求神灵保佑。傩愿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但我的家乡还可以见到这种称为:“戏剧的活化石”的剧种。当地居民也有叫“土地戏”“傩堂戏”“神戏”的。

傩愿戏最突出的特点是演员均戴着假面具出场,好象今天网民的网名一样。出场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造型纸面。如“阎罗大王”狰狞可怖,“玉皇大帝”平和高贵,“将军”威武,“小鬼”猥琐,纸面均直观地表现出性格来,令人一目了然。明清时期,京剧曾大量吸收了傩愿戏的表演技巧,京剧的脸谱化,恐怕与此颇有些渊源了。

傩愿假面,作为一种人类美好意思凝固而成的物化形态,曾与原始的狩猎活动、图腾崇拜巫术仪式等都有着密切关系,有着很大的收藏价值。

朋友,你见过舞龙吗?答案是肯定的。可是你见过板龙吗?双溪还流传一种称为中国一绝的板龙灯。板龙灯在常德市桃花源国际桃花节上几度表演,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节目曾实地拍摄过。

板龙,不象平常所见的龙灯。它是用一块块枫木、楠木制作的长2米宽0、13米厚0、03米连接起来的木板龙。玩龙人不用手舞而用肩扛。

相传元朝末年,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桃源九溪、双溪一带以莲花禅寺(现官坪村附近)为集合点,罗、沙、黄、彭、何、廖氏等族首议定以元宵节玩龙灯为名,称莲花禅祖托梦曰板龙出山,凡男子皆舞龙板。这种龙板合则为龙,拆则为器,并约定灯笼、火铳为号。元宵节主事,罗鼎公等10余名族首殉难。起义失败后,板龙灯作为对先人不屈精神的纪念流传至今,成为今天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据《湖南民间舞集成》载:“板龙灯流传在桃源北的漆河、九溪、双溪口等地。传说参加者可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抗日战争时期,漆河等地耍过200余板,在河滩上狂跑呼叫,势如排山倒海,甚为壮观。”

舞龙一般在元宵节前后,那时的双溪河柳畔有一巨大空地,可容2万余人,犹以夜龙腾舞最为精彩。入夜,板龙灯开始。一声“点灯”号令,只见玩板龙灯的男女“咔嚓”点燃自己面前的4支蜡烛。顿时,河滩上数百盏彩灯恰似天上的群星,倒影落入水中,交辉相映,把个岗陵河滩照得如同白昼。

灯火中,头扎白巾,身着缀有龙图和寿字大红背心的舞龙人列好队,在一声紧一声的鼓点中虔诚地按惯例祈祷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即,踩着唢呐悠扬的曲声回到各自的位置。一声“起”的号令,把刚才还围成一个圆、静卧的板龙,瞬间变成一条长长的火龙,在激越的锣鼓声、震耳的铳炮声交炽中狂舞。玩伞的男子轻摇手中竹竿,将一把绫罗缎绣成的神伞,旋转得如同彩蝶翻飞;玩珠的小子更显神气,一根银棒舞得密不透风。一会儿身若游龙,一会儿捷如猿腾,逗引着板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观众常便被那刚猛地舞龙人,诙谐地玩珠小子逗得捧腹不止,双溪便溢满了欢乐地笑声。

板龙玩到尽兴处,在铿锵地锣鼓声中,便引来一阵阵“嗬嗬”地呐喊。时而腾空疾飞,时而逶迤蛇行,时时演变各种队形,令人目不暇接。两岸的叫喊声喝彩声此伏彼起,煞为壮观。

双溪地处湘北,与湘西居住的土家、苗家兄弟的生活习俗有着惊人的相似。当地流传元末明初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一统江山,在湖南追杀农民军首领陈友谅、陈友杰兄弟,陈氏兄弟为桃原双溪人,一部分人躲进了湘西。不知道是汉民族影响了土家、苗家兄弟,还是汉民族融入了土、苗文化,一部双溪习俗简直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土家大典。

TOP

回复 4# 开山炮

05 桃源胜境雪花洞 

离张家界不远,有一个天然神奇的溶洞——雪花洞,象一沉睡的美人,至今鲜为人知。它位于桃源县瓦儿岗乡龟龙山下。一湾清溪,回旋荡漾,晶莹透彻,碧如玉带。溶洞离溪水百尺,一股洁玉般的地下水从洞底飞迸而出,宛如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八方来客。这瀑布虽然没有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但它自有自己特有的一番情趣。因而这小溪便得了个美名,叫“飞溪河”。

阳春三月,我和友人溯飞溪河而上。一位当地的老伯,热情地给我们讲叙了关于龟龙山的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八百里洞庭有一条孽龙,常常兴风作浪残害生灵。有一次,被南巡的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发现了,决心除掉孽兽,拯救苍生。

好个吕仙,只见他挥起阴阳剑,左劈右挂,后挚前击,疾如鹰扑,捷如猿腾,三招两式,那孽龙便招架不住,慌忙同龟王逃往武陵山中。

这一下可把吕洞宾激怒了,腾、腾、腾纵上天宫,向那玉帝老儿告了一状。

那天凑巧玉帝义女雪花公主也在身旁,听着听着,便自告奋勇前去降妖。那玉帝一点头,两位仙人早已夺门而去,带着乾坤镜和魔笙两件宝贝,不一会来到武陵山界。

小公主挚起乾坤镜,孽龙很快显出原形。公主奋起神威,从南海移来真空山,一甩手将乾坤镜嵌进穿心岩上,吕仙上前缚住苍龙、龟王,压在真空山下。

这真空山就是现在的龟龙山,山中有洞,因雪花公主降妖有功,洞壁又酷似雪花,后人就叫雪花洞。雪花公主没有把二孽兽处死,罚孽龙永远制造山泉,奉养大地生灵。因那龟王身怀有孕,雪花公主又特意将魔笙置于附近,留下偈语,后人见龟王确有悔意,便轻抚魔笙,这龟王便产下一只天真的小龟。不信,它还在观灯呢!

多么美妙的传说,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跨进了雪花洞。这雪花洞高约30米,宽约40米,长250米。洞内梁架斗拱,鳞次栉比,穿插交错,冰花奇出,巧夺天工。

洞门左边便是传说中的魔笙,洁白晶莹,造型精巧,用手轻抚,音律清晰,余音绕梁,仿佛置身于龙宫舞宴,令人心旷神怡。

“小龟观灯”更是引人注目,一支惟妙惟肖的翡翠小龟神气活现地望着形似宝莲灯的石乳,那气势,那神韵,十分惹人喜爱。龟王呢,仍然困在主洞中央,望着天真烂漫的小龟儿,星转斗移,似乎寻思着什么。

再往前走,是一张别具一格的“仙人床”,传说中的雪花公主大战后曾在这里小憩。石床纹理细腻,线条流畅,轮廓分明,明泽如脂,因是那天然岩石滴溶而成,实乃鬼斧神工。往上一坐,凉透心间。

此外还有“黄狮拜佛”、“小儿望月”、“双龙戏珠”、“冰宫春潮”、“玉屋藏娇”、“百塔林”、“霸王鞭”等数十种奇观,美不胜收。

更为奇绝的是洞中洞,洞上洞。迂回曲折,洞洞相连。一尊如来矗立主洞中央上洞中。西天极乐世界的佛祖,也成了真空山的主宰,道貌岸然,一身慧气。久久,我们被那如来佛周围千姿百态的石钟乳所吸引,细细品味着大自然的神力。

出得洞来,我们沿飞溪河缓缓而行,余兴未尽。突然,区办秘书老黄指着一突出的石峰说,那就是穿心岩,闪光的便是那乾坤镜。

那峰确实宏伟,矗立如屏。葱绿叠翠的杉树林,宛如无数的天兵,齐刷刷的一片护卫着主峰,峰顶点缀着映山红,时置花开,格外壮观。

据《桃源县志》记载:“山腹洞穿,中有乳石成钟形,有水从洞中流出,故名穿心岩。”穿心岩左侧,是名闻遐迩的“一线天”。

一位从桂林来的游客在游览雪花洞后流言道:“碧水穿山洞天开,鬼斧神工任手栽;美景迷得游人醉,错把雪花当蓬莱。”

雪花洞,堪称一绝;雪花洞,桃源的骄傲。

TOP

回复 5# 开山炮

06 常德德山山有德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历史文化悠久。文明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常德城始建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300多年。常德在古代中国称为武州、朗州、鼎州,历来人文鼎盛,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悠悠沅江,一条被中华文化濡染过的河流,就这样走来。一代骚租屈原,多次行吟沅江之上,笔走龙蛇于涛声叩窗之时。读过屈原《九章.涉江》的人,大概记得“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的诗句。这“枉渚”就是今天雄峙沅江南滨俯视瞰常德平原的德山。

德山的得名,归因于她养誉了一代贤士善卷。相传尧帝曾有意将帝位禅让给善卷,善卷认为“斯民既已治,我得安林薮”,悄然隐住在枉人山(即今德山)。隋朗州(常德古称刺史樊子盖深慕善卷高德,遂改枉人山为善德山,简称德山。)“常德德山山有德”,德山因此名闻遐迩。

唐宋以来,德山逐渐成为游览胜地。历代名人刘禹锡、周必大、王守仁、袁宏道等均在此流连吟咏。刘禹锡赞叹“瑶坛在此山,识者常回首”;周必大也认为此地“风光无限吟难尽,他日重来且暂还”。南宋时,官兵在德山筑城防守,使这里成为一个军事重镇。宋代诗人杨川所写的“武陵控扼五溪遥,路人京城万国朝。石柜雄排抗水势,浮图高耸接云宵”,生动地描绘了德山的形胜和寺庙的兴旺。

至清代,德山又逐渐成为湘西北的文化中心。政府先后在此创建朗江书院、德山书院、移芝书院,一时文人蔚起。

十九世纪中后期,常德德山一带即成为沅江流域的商业中心。1863年的《武陵县志》是这样描绘当时德山的交通畅达和商业繁荣景象的:“大舟小艇聚城旁,上溯黔阳下武昌。”据记载,当时年进出口货物就达3350多万银圆。良好的地理环境,吸引着来自江西、安徽、广东、山西、陕西、福建、湖北、河南等省的富商巨贾。他们在这里发家兴业,各持一方。为扶植本帮在商界势力,从乾隆10年(1751年)起,他们纷纷按乡土关系开设会馆,盛极一时。

鸦片战争以后,英、日商人多次要求开常德为商埠,湖南巡抚端方屈于外界压力,于光绪31年(1905年)上奏朝廷,将常德准为自开商埠,并将德山划为“各国商家租建之区”。自此,常德便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的据点,市场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英、美、日、法、德、以色列等国富商在此开设了19家洋行,收购湘黔川边区的土特产品,获取了高额利润。常德的进出口贸易和民族工商业也随之出现繁荣局面。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达到顶峰时期。

此后的30多年,由于连年战争,德山日渐萧条,尤其是日本侵略军多达39年次的狂轰乱炸、烧杀抢掠,使“商人物质丧失殆尽,复业无资者,触目该是”,漫山遍野但见坟冢累累。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于1958年掀起全面开发德山的高潮。近40年来,德山已建起40多家国营大中型企业,一座门类齐全、设施完备的崭新的工业重镇在废墟中崛起,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使德山青春长驻。

德山经济科技开发区(以下称德山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常德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引进内外资工商项目50多个,总投资近30亿元,其中利用外资6亿余元。随着恒安纸业、金健米业、海利化工等知名上市企业集团落户,德山已初步形成了米业、酒业、纸业、药业、纺织业等为主的支柱产业。

德山正舒展她秀美的丰姿,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

TOP

回复 6# 开山炮

07洞庭湖秀鸟当歌 

水碧,天蓝,草绿,苇青。“八百里洞庭美如画”。洞庭湖的美,今古奇文《岳阳楼记》早有注解: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上下天光,一碧万倾,群鸥翔集,锦鳞游泳。

洞庭湖湿地堪称鸟类乐园。

以洞庭湖为中心的东亚候鸟迁涉网中,大杓鹬的轨迹只是制成网络的一根线。鹳类、鹤类、天鹅类、雁类等是百种珍候鸟,都纷纷从黑龙江的扎龙,从青海湖的鸟岛,从东亚地区和日本海以北诸岛启程前来,或中转“打尖”,或留宿过冬,共同构成了“冬日洞庭,一洼水地,百种候鸟,欢舞翩翩”的独特壮丽景观。八百里洞庭,再一次以它浩荡烟波,鸿飞九天的气势饮誉世界。

走进洞庭,它不只是浩大、美丽的湖,它是全国独此一处的生态湖。在这个特定的水域里,孕育、蕴涵了深邃的洞庭文化和湘楚文化。东方就出生在芙蓉国里,童年与鸟为友,为水为邻。湘楚文化的熏陶,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多情的土地。

闲暇里,你可以架一叶轻舟,邀三五个好友,到荻林苇荡去悠哉悠哉,忘情于烟波浩荡,水天一色的磅礴大气。沉醉于渔舟帆影,渔歌互答的静谧幽雅,产生置身于世外桃源的幻觉。

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德山善卷关于义与利,德与行的教诲;于芷草幽蓝间寻觅当年屈原沉重的足迹;重访范蠡、西施当年荡气回肠的爱情;浮现“桃园三杰”纵马厮杀的身影;重拾李白、杜甫酒后遗留的诗篇;登楼吟哦范仲淹那百读不厌,历久弥新的《岳阳楼记》;重游钟相、杨幺当年“等贵贱,均贫富”的故地;耳闻夹山寺里削发为僧的闯王功亏一簧的沉重叹息;倘徉于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张谷英,一睹明、清古建筑群,追古抚今,领略洞庭的自然美和沧桑美。

东洞庭湖是东、西、南三快中面积最宽广,保存最完整的聚水湖盆,这里的自然保护区是享誉国际盛名的洞庭“候鸟乐园”。鸟与大自然的和谐,是洞庭湖的另一种美丽。

每年冬季,百万羽候鸟翩翩而至,起飞时遮天蔽日,落地时叫声不绝,颇为壮观。

早在1982年,湖南省政府就批准建立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划定墨山铺、注滋口、大通湖和磊石山之间为管辖范围,面积为19万公顷。核心保护区主要沿后,大小西湖至采桑湖一线,共24万亩湖滩。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政府的关注,目前,区类已记录到了鸟类255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有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中华秋沙鸭、大鸨、白尾海雕7种;二级保护鸟类的有白琵鹭、天鹅、白枕鹤、灰鹤、百额雁等37种。

1992年7月,中国政府正式加入《国际湿地公约》,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与青海湖鸟岛、黑龙江扎龙等6个自然保护区同时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从此,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向世界展示洞庭“鸟世界”的独特与神奇。

1993年,国际鹤类基金会前主席阿基波前来考察。从军山后湖至丁子堤沿线,发现了大量的濒危物种白鹤和白鹳。这两个种类总数均只3000只,而在东洞庭湖一次就发现200只和800只这样的大群体。阿基波高兴得在草地打滚,把东洞庭湖称为“拯救国际濒危鹤类的希望地。”

现任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吉里。哈里斯也几乎每格一年就要到东洞庭湖看看。

与鹤类一样赢得国际鸟类专家赞不绝口的还有小白额雁。这个列入鸟类保护红皮书的濒危物种,紧黄眼圈,红色的嘴盛而醒目。全球现今记录为2.5万只。日本专家根据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在东洞庭湖一次就记录1.78万只,盛赞东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长城”。拍摄的小白额雁专题片在日本所有中小学播放。

令芬兰专家们垂青的则是中华秋沙鸭。野外繁殖的中华秋沙鸭,全世界记录的仅1000对左右。芬兰专家称“人鸟和谐的典范”。这种珍稀物种,在芬兰仅有4只,整个日本,也只有2只。而在东洞庭湖,来自芬兰的专家们一次就发现10对。在他们心中,东洞庭湖是当之无愧的“长沙明珠”。

1994年和1998年,湿地国际组织、国家林业局两次在东洞庭湖召开国际湿地保护研讨会,共同发表了《岳阳宣言》,号召全世界共同保护湿地,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也为祖国赢得了声誉。

丁字堤附近,嘹亮的鹤声破空而至,这就是“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八景之一。身临此地此景,烦恼随之挥去。

生活中,人们常把鸳鸯比喻爱情忠诚守信。事实上,鹤才是真正“坚贞不渝的鸟”。鹤对待爱情,谨遵“一夫一妻”。如果配偶一旦死去,鹤往往守着配偶哀鸣不矣,几天不离。丧偶的鹤从此不娶不嫁,从一而终。所谓“风声鹤唳”,指的是丧偶的鹤的哀鸣。

湖洼深水处,一叶扁舟驶过,令人想起捕鱼能手鸬鹚。但在湖区,有一种叫苍鹭的鸟,比起鸬鹚毫不逊色。这种高大的夏候鸟,站在水中宛如一个水桩。烈日暴晒时,它那高大的身躯便成了鱼儿避凉的好去处。当鱼儿放松警惕游近时,它就会突然伸出又长又间的嘴,极快地啄住小鱼,吞食后又站在原地纹丝不动。渔民称守株待鱼的苍鹭为“长脖老等”。

鸟类为何亲昧“洞庭湿地”?历经浅海地槽、地台、地洼,湖盆的演变,洞庭湖形成了现在环山抱湖,湖中有山的独特地貌。吞吐长江,涵纳四水。丰水季节,水涨为湖;枯水季节,水落为洲。广袤的湖区,形成了具有独特功能的湿地系统。

洞庭湖及四水(湘、资、沅、澧)尾间共有水面4400平方公里,整个湖区港汊纵横,水网密布。由于水面广阔,湖区相对湿度比四周大。冬季北方来的寒气流经过湖面,受湖水储存的热量的调节,近地层的温度略有升高。湖区年均气温17c·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在4c·左右。比同纬度远离湖区的平均温度高出2c·这种适宜温度和饮用淡水,为鸟儿前来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湖区季节性的半陆半水,加上复杂的地貌,导致植物种类极为富集。已记录的各种植物已逾千种。且物种古老独特、珍稀。湖盆植被按淹水状态可分湖网和洲滩两个植被类型。以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蓼科、睡莲科、香蒲科、杨柳科为主,大都保持自然状态。冬季枯水季节,嫩白的草根翻露,让鸟类啄食。

湖中的小山和四周的山系,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陆生植被以樟科、壳斗科、木兰科和刚竹属植物为主。在君山、半角山等地保持有完整的野生自然植被,成为林鸟、鹭鸟的主要栖息地。

据植物专家分析,洞庭湖区自然被类型依立地水分梯度分布。从陆上至水底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芦荻、柳蒲灌丛、苔草草甸、落叶植物、沉水植物。这种层次性和丰富性,使大多数鸟类都能找到优良的栖息场所。

大自然的馈赠总是公正的。走进神奇的鸟国洞庭,让人感受洞庭湿地饱含着最美丽的画,最真的情,最完整的生态哲学。

极富人情意味的洞庭湖湿地,呼唤着人们的爱心和关怀,这里是一个人鸟和谐的世界。

TOP

回复 7# 开山炮

德山和双溪人文历史丰富的诗篇。这一段也许是后人附会:

相传尧帝曾有意将帝位禅让给善卷,善卷认为“斯民既已治,我得安林薮”,悄然隐住在枉人山(即今德山)。隋朗州(常德古称刺史樊子盖深慕善卷高德,遂改枉人山为善德山,简称德山。)“常德德山山有德”,德山因此名闻遐迩。 ~~~~尧之传舜,是其禅让的正版。之前,似无认定的接班人?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TOP

慈利原来好象原来隶属常德地区,后来归大庸市,现为张家界市, 原来我的印象湘西是很穷的, 依据武陵源风景区才才经济发展。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