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你知道顾炎武吗?

    【原创】你知道顾炎武吗?

 

    你知道顾炎武吗?没关系,只要你有兴趣,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了。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思想家,学者,文人,他的故乡故居,在江苏昆山千灯。
    昆山位于全国百强县之首。它是长三角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国际大都市上海和人间天堂苏州之间。千灯镇原名千墩,与著名的周庄近在咫尺,都在市区南面。千灯以顾先生为荣。另外,它是昆曲的发源地,昆曲之荣,亦千灯之荣。
    去千灯的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车在高速路上跑,看清出口很重要。古人说,过了这村没有这店,太对了。错过了一个出口,后悔来不及了。若干多年以前,你只需就地掉转屁股再猛踩几脚油门就是了。现在不可能,就是不怕监控录像惦记,舍得到年检时出洋子也不行。路中间那道栏杆,虽然蒙着绿化的温柔面纱,却是铁石心肠,不容接近。恨不能象三角洲随处可见的野鸡一样胁下生出双翼,贴地飞行过去。错过了一次出口,就紧盯住下一出口哦,免得再一不小心就会要铩到上海去了。下了高速,收费的说,千灯早过了,你们倒回去吧。哦,这就是了,从现代到历史,哪能高速直达?迂回吧,寻觅吧。
    千灯古镇,和其他繁荣热闹经济发达的乡镇没什么大的区别,古老的是镇上的一条沿河的石板老街。走进这石板街,就像是翻开了一册线装书。晨阳透过邻人家简陋的板壁,斑斑驳驳地撒泼在狭窄的街面上,记录着今夕何年。经过幽暗的当铺,登上海拔极低的秦望山,来自延福禅寺的丝弦梵乐,回旋在整条老街上空,潜入各色人等的心境。再往前行,就是顾炎武的家了。
    顾炎武故居保存修缮完好,五进的贻安堂,和很多大家参观过的江南大户人家一样,和很多书上描写过的情景一样。顾先生处于乱世,隐居江南,反清复明,和常熟的钱谦益柳如是等同是复社成员。后来,孱弱的南明气数亦尽,故潜心钻研学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他的意思是说,明朝亡于李自成,易姓改号,是亡国,只关乎肉食者的利益。而满清入主,剃头改制,率兽食人,是亡天下,即使卑贱的匹夫也要奋起反抗。
    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七十年代畅销的姚雪垠的《李自成》,相信很多人看过,它从一些方面解读了明朝的灭亡。一个王朝的灭亡,是偶然,也是必然。但是李自成的失败,让我感到特别郁闷。满清的殖民化统治,不是历史的前进。看看顾先生的很多诗文,深感他设身处地的那种切肤之感,锥心之痛。最让我看好的,是他的晚年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在南明彻底灭亡之后,他没有盘旋于暗淡固步自封,而在自己的爱好和事业中遨游,思想着,思辨着,笔耕不已,成就了以《日知录》为代表的学术体系。他曾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意喻强调调查研究,和第一手资料的重要。他提出社会风气的好坏决定社会的兴衰。他这种严谨踏实的学风,为千灯古镇注入了灵魂。处于吴越之地,历史悠久,神仙鬼怪,民间传说,多得是也。可是千灯,除了发展经济,一心一意奔小康,余剩的就是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供奉顾炎武和昆曲这两尊真神。
    2001年,昆曲以全票通过的荣誉进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
    顾坚,(1368?)是昆曲的创始人。顾坚纪念馆设在顾坚故居,也在这条石板街上,故居里面光线不太好,门厅过道都不宽敞,其特色是内有一个小型的戏园,是六百余年前的古迹,至今保存完好。“千燉浦畔腔创昆山正声,秦峰塔下调寄南曲典奥”,戏台两边这副对联颂扬的就是顾坚。我进去后在后排悄悄落座,看见里面的人在悄无声息地守着一杯清茶听曲。我数了数,直四横七,一共28张红木座椅,中间配有长条红木茶几六张。据介绍,1598年,四百多年前,江西抚州才子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就是在这里首演的,戏剧家汤显祖亲自前来主持演出。曾经和我们一样,坐在这个戏院里。
    在顾坚纪念馆旁,后人建了一座能容纳上百观众的古戏园,戏园大红大紫,富丽堂皇,古为今用,天天上演昆曲。我去时戏刚散场,台上空空如也,充满悬念。工作人员热心告知,稍等片刻,又有演出,真的好运气。
    演出开始了。先是两位怀抱琵琶者,吴侬软语,演唱了一曲苏州评弹。然后,杜丽娘出场了,那优雅,那娉婷,那水袖,那眼神,一开腔,就是牵魂动魄的《游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啊,陶醉。在昆曲的发源地听昆曲,这里有着剧作家汤显祖留下的足迹,台上已然不是戏剧,就是生活,就是人生。我太喜欢昆曲了,那艳词,那行腔,华美的服饰,悠长的韵致,含蓄,特有分寸。它是粘稠的,粘得缠绵悱恻,稠得如胶似漆。它是浓缩的,凝结雨丝风片,缩微烟波画船。一颦一笑,至情至性,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个是牵动吴越万古愁啊。不愧为民族的瑰宝!它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心灵境界,已走出国门,征服了世界。完美,精美,使它拥有了奇异的灵魂,这其中,就有顾坚,有汤显祖,只要你真的热爱,就有了你,的灵魂。
    你知道顾炎武吗?我问的是我自己。
    1682年春上,顾先生已经古稀之年,身体健旺,准备骑马去探亲访友,刚上马就摔了下来。猝然离世。也许,这正是上天眷顾予他。对于先生,死亡不是一种责罚,而像是一种褒奖。人老了,才更相信命运。上天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理解它做出的公平。

    我仅仅不过是去过一次千墩的一介匹夫(可能还算不上 ),采铜于山,捡来这些小的碎片,拱捧与友,而已。
2011-6-24完稿

 

    首席欣赏妮娜姐姐的美文,谢谢你带我们走近历史,走近顾先生......

    远握,问好!

TOP

       妮娜姐姐的文章很美,使我们知道了“千墩”、知道了顾炎武其人。问好楼主!
心态平和、坦然面对、笑看人生!

TOP

      欣赏了妮娜姐姐的美文!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能人人都知道,但顾先生的家乡及其他,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起码我就不知道。谢谢你的倾情介绍!喜欢你的文笔。

TOP

上天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理解它做出的公平。欣赏楼主美文,每篇都引人掩卷久思。拜读!

TOP

喜欢你的文笔。

1105302134d9113acc249fbadd.gif (103.53 KB)

1105302134d9113acc249fbadd.gif

人生就是人们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

TOP

我到过昆山,也喜欢昆曲的抑扬顿挫,我却不知道顾先生,谢谢妮娜姐姐不断地给我们送来清风——清新的饱含历史的韵味深长的风;学习啦!

TOP

 

   今天下午在湖南京剧院拍的,应该是昆曲的小段子。

   送给妮娜吧。

 

DSC_0239.jpg

 

DSC_0237.jpg

 

 

DSC_0244.jpg (124.81 KB)

DSC_0244.jpg

DSC_0244.jpg (124.81 KB)

DSC_0244.jpg

防”脑瘫”于末然,老亦有思,老亦有想。

TOP

   善于思索,勤于笔耕,东乡妮娜总会带给我们心灵的享受。。。

TOP

    一篇极好的游记!

    感叹妮娜的博学,去了一次千灯,写出了这么洋洋洒洒有经有典的文章!就连高速公路跑过了都能引起“从现代到历史,哪能高速直达?”的联想,能不服吗?!

    谢谢你将顾炎武介绍给我们,对此人,估计熟悉的不多。其实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那个时期的杰出人物,只是我们不能都知道都了解罢了。以前的知识人士的气节和操守远不是如今的人们能望其项背的。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早就看过妮娜关于音乐和歌曲的文章,一直就在暗暗称奇。今天看她聊起昆曲,更是如数家珍:“那艳词,那行腔,华美的服饰,悠长的韵致,含蓄,特有分寸。它是粘稠的,粘得缠绵悱恻,稠得如胶似漆。它是浓缩的,凝结雨丝风片,缩微烟波画船。一颦一笑,至情至性,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个是牵动吴越万古愁啊。”

    到了这个份上,什么言语都是多余的,我就想问一句:妮娜,你的心到底有多深啊!

TOP

  顾炎武是一个成就斐然的学者,承宋明理学衰微之后,他深得晚明实学思潮熏陶的裨益。一生为学,始终抱定经世致用宗旨,以严谨精勤的学风和朴实的经验归纳方法,广泛涉足于经学、史学、方志舆地、音韵文字、金石考古以及诗文筹学。在众多的学术领域,取得宏富的成就,留下几近五十种的宝贵著述。 顾炎武被称作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高标“经学即理学”的口号,坚定了后来经学家的信仰。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谢谢妮娜美文,使我们走近了这位伟人。

关爱他人 善待自己 快乐生活 爱生活 爱阿瓜......

TOP

回复 1# 东乡妮娜   谢谢"妮娜"姐姐带我们走进历史,您的博学多才使我们佩服!
扎根荒漠敢称王,哪怕风沙日日狂。
炼就身躯坚似铁,三千岁月看胡杨。

TOP

    “你知道顾炎武吗?”我知道,他是个历史名人。

    “你知道顾炎武吗?”我不知道,他的著作、它的历史影响、他的祖籍甚至他是哪朝哪代我都不知道。

    好在家园有妮娜,好在妮娜博学多才,我坐享其成,跟着妮娜走进千墩,走进昆曲,走进顾炎武故居,看妮娜挥毫泼墨、看妮娜引经据典、看妮娜时而潇洒豪放、时而细腻精致的笔走龙蛇,真是过瘾。还是不过瘾,于是复制、粘贴、收藏,留着慢慢看、细细看、常常看。谢谢妮娜,愿常常看你的好文章。

TOP

回复 1# 东乡妮娜

 

          很是认真的欣赏了妮娜这篇出色的游记。说出色,就在于文帖形散而神不散,在逶迤走笔之时,看似旁逸,实则护干,在为顾炎武的多个角度展示他的历史价值。这是很要文字功力和谋篇技巧的。妮娜是用得很纯熟了。佩服。

      想说几句或许是题外话。一是在当时的外族统治被看着是中国汉族被灭亡了,实际上从中国历史的长河来看,外族也是民族兄弟,就如同不合法的男女同居,到一定时段,就变成了事实婚姻。现在,我们的历史观也把清朝300年看成是一个整体中的过程了。二是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当挡警句,给世人很大的激励作用。但他个人的身体力行就很微弱了,他多少只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著述颇丰的学者。在大势所趋之时,看来也只能如此,不能苛刻要求先人了。

 

对自己走过的路从不后悔,最多,在必要时,回头看看.

TOP

回复 1# 东乡妮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早就知道了,而顾炎武这个名字也还似乎记得在哪里看过,可是把作者与语录联系起来,还真搭帮妮娜了。
  天下兴亡,真的与匹夫有关系么?舜尧时候的古人好像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战国时候有人劝那个关心天下的曹刿说,那是肉食者谋之的事情,我们来操哪门子心呢?结果曹刿的回答是:“肉食者鄙!”同样是战国时期,有一个胆大的家伙在威胁秦王的时候简要说明过匹夫与士的区别,他放言道: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在陶渊明的笔下,那个古乌托邦的幸福的人们之所以幸福,就是因为“乃不知有汉,无论晋魏。”天下与他们完全没有关系了。倒是唐朝的魏征明白江山与百姓的关系,他多次援引古人的话说老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警醒李世民不要太过了。这个古人是谁呢?有人说是孔子,也有人说是荀子;宋朝的岳飞总想着打到黄龙去,把被俘虏的皇帝与太上皇再弄回来,结果弄得自己在大胜之际被连发的十二道金牌追回江南 以39岁的大好年华死在了风波亭;岳飞死前的两年辛弃疾出世了,他当年总是关心天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的念头与朝廷的大政方针不一致,于是自己也不得志,终于到最后明白过来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到了元朝,出来一个明白人,他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个明白人的名字叫做张养浩。
  顾老先生提到这个话头的时候,明朝呜呼了,清朝建立了。可是清朝也有灭亡的那一天,后来那些总要拖着脑后的那根辫子不肯剪掉的人,被称作遗老遗少。只有最后那个豪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的人后来得到了天下。而如今他也魂归九天久矣。

TOP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TOP

回复 2# 赶集

    赶集版主你好!谢谢你首席关注。应该谢谢你和各位版主,带我们走进开心,走进快乐,走进友谊。

TOP

回复 3# 甜蜜的笑

     甜蜜你好!谢谢你的关注。你知道顾炎武吗?这个题目,好像是老师提问,只好后面画蛇添足,说明一下,

TOP

回复 4# 方子

    方子好!谢谢你的关注。谢谢你喜欢。在此之前,我所知的顾炎武也很有限。看了他的故居的展出,才知道这位伟人是个全才,令人啧啧称奇。

TOP

回复 5# 兔四哥

    兔四哥你好!谢谢你的关注。谢谢你注意我写的这句话。它确实包含了我很多佐证,思考和心得,一个人心态的调适,多源自于此。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