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怀旧篇——在广州观看【东方红】和【红色娘子军】

 

老人爱怀旧(当然不是所有老人)。“旧”即是“过去”。老人的“过去”是青少年,青壮年,不管有多少迷茫,纠结,苦难,总是花季年龄,拥有青春和健康优势吧。老人的“将来”,就不那么好说了喽。比如我吧,得将自己不断收缩和圆润,以免棱棱角角擦碰到和谐社会和现代文明,并且时时刻刻想想那个“盒子”。这,都是不太有趣的喽。

 参观一下中山纪念堂,就不免怀旧了。那是1965年下半年,我到广州不久,曾多次进到这个地方。做什么呢?开会和看演出。最记得是看广州版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当时还有武汉版。连北京(演职人员包括上海)那个原创版(电影版),全国共有三个版本。要排演“东方红”,几千演职人员不是个问题,适合演出的场地才是个难题。中山纪念堂正好堪当此任。

 为了排演东方红,广州部队,广东,广州的各专业艺术团体,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中的业余文艺骨干,近2000人参加演出。(我们单位一位工友的八九岁儿子,扮演了“少先队员”。)中山纪念堂可坐6000观众,舞台深广,后台有吞吐演员的广大空间,周围有疏散观众的多条通道。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民国时期的这项大建筑,派了大用场。

 武汉版我没看过。广州版和北京版相比,除合唱,群舞人数略有减少之外,(比如,开头的葵花舞,比北京少了两个花瓣,舞台两边的伴唱人数也少了不止一排)其他都毫无二致。精彩程度似有过之绝无不及。

 门票由有关部门,按党政群文体,工农商学兵,街道居委......有组织地分期分批派购,不对外公开发售。票价不高,可能几角钱吧。我当时将手伸得老长老长,找单位,找单位的主管上级,找部队的老乡,找同来的学友,死皮赖脸地,看了一次,又谎说自己没看过,以至看了三次。看一次都像过一次节。

 也在这里看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那还是没有提拔到“样板戏”的时期。女演员的芭蕾鞋似乎不够先进,足尖部位好像塞了一小块木质(?)硬物。我当年虽已21岁“高龄”,也许“瓜菜代”时期抑制了生长,工友们都说我看去只有十七八岁(是否口水淹人,需求证实话实说的老学友)。每当看演出,我都会“倚小卖傻”勇猛地扒在乐池边偷看,与剧场工作人员“躲猫猫”。我确实看到并听到“倒踢紫金冠”“足尖碎步”时舞台上的木头撞击声。几年后上升到“样板戏”拍成电影时,我想应该是研制了或进口了新型芭蕾鞋吧。

 “白毛女”没看过。但看过中央实验歌剧团由李光羲,苏凤娟(?)主演的歌剧“阿伊古丽”(?)。

 到中山纪念堂看演出是我那时最快乐的事!

 “文革”开始,这里很快“军管”,没有被疯狂的人群所破坏。每年仍有两度演出。那是春秋两季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开闭幕式,演给外宾外商看的,我只有看电视实况转播的资格了。

 大约是1966年八九月份,我在这里听过一次录音报告,那是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毛的湘潭腔,尽管基本用的书面语汇,也让广州人听不太懂,我是全懂的,便义务翻译。这使我在他们面前“抖”了一把。

 这最后一次进中山纪念堂,算起来已有45年了。

广州版和北京版相比,除合唱,群舞人数略有减少之外,(比如,开头的葵花舞,比北京少了两个花瓣,舞台两边的伴唱人数也少了不止一排)其他都毫无二致。精彩程度似有过之绝无不及。

  隔山硬是象当时去照了相(才有定格)去数了人数排数一样,这个记性,真佩服

TOP

我当年虽已21岁“高龄”,也许“瓜菜代”时期抑制了生长,工友们都说我看去只有十七八岁(是否口水淹人,需求证实话实说的老学友)。

    二十一岁与十七、八岁相差不大,那时应该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欠缺,何况老老实实不像如今年轻人这样张扬便更显“嫩秧”了呢,你说是不?

TOP

      那个时候,我是肚子不饱,衣服穿哥哥不能穿的。更是没有一分钱能去看什么电影,戏剧。羡慕隔山兄到了广州,能有看福了,见到了大世面了。

TOP

隔山硬是象当时去照了相(才有定格)去数了人数排数一样,这个记性,真佩服

对远事的记忆我确实蛮清晰的。近事就朦胧了。

TOP

何况老老实实不像如今年轻人这样张扬便更显“嫩秧”了呢,你说是不?

我那时只有90多斤。

TOP

      那个时候,我是肚子不饱,衣服穿哥哥不能穿的。更是没有一分钱能去看什么电 ... 晴天蓝蓝 发表于 2011-12-6 20:42

1965年秋至1968年秋,是我最为快活温饱的时期。此后下放农村干校折腾11年就又饿又苦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