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来 当前离线
头衔: 版主
回复 19# 念想
如果
如果龚老当年投身抗日战争不是参加国军
他后来的人生是顺利平静
他仍在乡村小学校和孩子们在一起
告诉他们画美丽和诣的图画。
他后来不会当上“历史反革命”
他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家庭。
他如今会儿孙满堂,尽享天伦
他怎么会呆在这样偏僻的农家
思念着自已的故士老屋
如果他当年没有去当抗日战士
也许他是一名画家
他当年的选择错了吗?
如果他错了
谁该去保卫中华
龚老每天每天都在思考
太多的如果
想得他两眼昏花已近呆傻
TOP
犟牛 当前离线
回复 20# 芳草连天
寻找龚老的过程,念想介绍得很详尽了,59兄和芳草连天也各发了一个专帖。我想补充几点思考:
一、“陈香满私人敬老院”是一种家庭寄养老人的方式,只是一栋农舍,正房和楼上是主人居住,旁边搭建的偏厦才是7位老人的住房。低矮的三间房里各开了两三个床铺,只留下仅容过人的走道。老人除了一张床,什么也没有。龚老算待遇好的,一张大床,床的里面半边可以放箱子和杂物。房间的另一张床是女老板的丈夫睡,晚上便于照顾龚老。老板丈夫也有烦言:龚老晚上要起夜三四次,难得照拂。今天早上又把屎尿拉在裤子上了,又要换。所以才提出要么加钱要么接回去。
二、我问老板:你这也应该算是公益慈善事业,政府有补贴资助吗?陈老板说“没有一分钱扶植,也没人管”。这种家庭寄养既无扶植也无监督,容易流为生财手段。夫妻二人(也是病人)照看七位老人,月收入近8000元,在农村算可以的了,比种田、打工合算。我估计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最多10元,一个月就300元,但老板埋怨说:肥皂牙膏洗衣粉卫生纸都要用我的,开支不秀气呢。在城市里请个保姆,光是月工资1500都请不到。
这里寄养的老人多半是互相打听介绍来的,龚老的侄媳妇告诉我,龚老原来独居(他们相隔几里路),请过保姆,保姆居心不良,把龚老家里的钱物都拐走了。他们村有3个老人寄养在这里,他们也是听说后送龚老来的。现在不仅是城市,农村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无人照顾。当然,如果管理得好,有扶植有监督,家庭养老也可以是一种好方式。
三、我问龚老平时做些什么?龚老说不做什么。看电视吗?不喜欢看。看书看报吗?没有。打打牌吗?前几天打牌起身摔了一跤,现在不能打了,头晕。龚老7月份送来时可以拄棍行走,天气好到户外坪里晒晒太阳,现在完全不能走了,整天卧床。看到我们来,把他扶到轮椅上坐着。这里的老人没有任何医疗保健设施也没有任何文化娱乐设施(除了一张麻将桌),每天只是到时开饭,其他时候就呆呆坐着,等着最后时光的降临。我们老了也会这样吗?想一想,不寒而栗。
四、怎么办?91岁的龚老没有多少日子了,抗日老兵的晚年不应该猪狗不如,坐着等死。从目前情况来看,金钱和物资还是次要的,主要是需要具有爱心的临终关怀。我想最好是户口所在地村委会、侄儿以及社会共同负起责任。具体来说,下周我们打算请市委统战部一起去村委会找当地干部和龚老的侄儿协商:让龚老就近住进本地乡镇养老院,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减免费用;老人建有两间住房,要吗作价出售,要吗与侄儿或村里签订协议,身前承担养老,身后房屋产权回报。社会给予必要资助和经常性看望,使老人晚年过得愉快舒适。
五、我还会再去记录龚老的回忆,从现状看,他回忆往事已经恍恍惚惚,断断续续,也难怪,几十年了,对那段带给他光荣和屈辱的历史讳莫如深,目前在“养老院”里更不会有人感兴趣了。但龚老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我昨天回来后在网上找资料,的确有79军暂编第6师,师长是赵季平,参加鄂西会战。龚老断断续续说的赵师长派他深夜传令、误入日军营地的情节也是鲜活生动的。我不会忘记告别时他的目光中那依依不舍和期待诉说的神情。
asd99999 (asd99999(真名:刘志恒))当前离线
下乡十七年的老知青
昵称: asd99999(真名:刘志恒)头衔: 版主(下乡十七年的老知青)
犟牛的想法很对路,龚老是抗日的民族英雄,几十年来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和种种苦难,如今风烛残年朝不保夕,我原来设想去找一找乔口的党委书记姚罗光争取一点补助,但实际意义不大,即算为私人养老院争取到津贴,于龚老也实惠不大,最好的办法是转到设备齐全的正规养老院。盼知青中有此脚路的朋友帮帮忙。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