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灵犀的芬芳——读东乡妮娜散文

原创]灵犀的芬芳——读东乡妮娜散文
   写文章看起来是为文者自己的需要,在走笔中流泻胸腔里种种的情感,用那巧思妙想和细细推敲的言语排出些些心迹,无事时玩味起来就像是与自己濯洗了的灵魂对话,那个惬意和体己足可将所有的失意和懊恼排在心门之外。但好的文一经人读便是如新草漫于原野,又似春花开遍大地,再沐一沐温煦的阳光,那个馨香和芬芳直沁人的心脾。东乡妮娜的散文就让我有了这样的联想。
    我看妮娜的文章,常常被她仿佛从天而降的灵感所折服,比如:秋声秋色秋情秋韵如期而至,让人闲暇得理所当然。闲暇够了,养出醇厚的秋心。迎接寒冬。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夏天的喧腾刚刚过去,月园过,蟹正肥,无萧瑟气态,有温和神情。如作文者不再下笔惊人,而更多深长意味,求享乐人生。这段时间不长,很快寒露霜降。年就是这样四季交替。暗示暗合着苦乐的人生。让人年复一年地历练。也算是大自然煞费的苦心。《蒋巷的秋天》。把大自然拟作天地万物母亲的大有人在,但这样合乎人性,合乎谙透了人生真谛的智慧的想象在我看来就已然大器浑然得卓尔不群了。通读了妮娜发在知青网上所有的文章,当遍洒于字里行间的这些灵动的感悟和精致的语句次第进入我的眼里和心中时,我想的是:是怎样的阅历形成了这样丰厚的内蕴,又是怎样的阅读带来了这样饱满的积淀。
   老师走了。他让我留步。老师的背影,因背着行李略显佝偻,看上去让人心疼。他走得不快不慢,下了一个坡,又上了一个坡,在之字形的山路上,时隐时现。他没有回头。我是希望他回头呢还是希望他不要回头的好,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走到很远了,朝着我扬了扬手,好像是叫我回屋去,又好像不是,只是他无意的一个抬手动作。他愈走愈远了,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光影,在斜阳中慢慢移动。突然觉得他像是那个背着包袱皮的时光老人,就这样带走了我的少年时光。心里酸酸的,感到很依恋。《留下一个难忘的夏季》。这一段如同被枝枝叶叶筛过的碎撒在地下的阳光一样让人总是来回的梭巡,她把那零星的跳跃的青涩的少年情怀写活了,那么朦胧,那么清洁,就像刚从芽胚里刚出来的新叶儿。有师生间合乎常理的挂念,有一个孩子对喜欢的长者的依恋,还有些微的少女的情愫在里头,很美很美。成长时拔节的痛感很形象,很细腻。
水即江湖。辽阔的水域渺小着我,它的深沉类比着我,暗流和潮汐警示了我,它的归化预言着我。水的轮回,人的宿命,都是大自然的生态链,不要穷讲究什么有情还是无义。曾经相信的真情,正义,还有爱,在哪里?谁在退隐江湖,谁是弄潮儿郎?这是一个到处充满答案的世界。何需路长日暮的无病呻吟。《无尽的长江 随想曲》
   辽远的水上,船只已经不在水里,像是浮在天上。那是天尽头长江的幻觉。我何尝不是那船的幻觉,我独立寒冬的身影,叫那船看来,早已不在岸町,而是一片云裳,飘拂着,散尽。《无尽的长江 随想曲》流连江流之畔,我也有这个癖好,那种痴对逝波逐去,看得眼酸眦决的感觉也屡屡有过的,但这样的奇想却不曾降临我的脑际。若无起伏跌宕的遭逢际遇,若无对于世事人生的思索习惯,断不会有此将深刻哲思重举轻放的手笔。
   妮娜读书早,读书多,读书认真,而且读得活,是那种“拿来主义”的读法,很有一些格物致知的况味。这是我从她的文字里猜度出来的。少年读书的好处不仅仅武装了她的笔头,而且帮助了她形成一生的自处处人的态度,形成了宏观的微观的见识和观点,这也是我从她的文字里读出来的。妮娜现在还在读书,在这个尘嚣直上,人们都沉不下心来的时代,妮娜却在逐字逐句的读《资治通鉴》,写读书笔记。她的读书笔记很有趣,好像在给后司马先生当助教,她的将《资治通鉴》通俗化,讲说化让我想起易中天。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易中天的,光会贫嘴是凑不了这个效的,妮娜以一个女子的聪慧和细腻来解读历史,她边读边想边写,读得认真,想得灵活,写得轻松,那种史实的挂一漏万与感悟的信手拈来轻松自如的引人入境,我读的时候,竟像是自己也在读那本书一般。
   妮娜性格里的执重和浪漫大概也起源于书本,她的刚烈和温柔大概也在书本里催浓了,因此,读她的东西,使人禁不住关切她,透过她字里行间脱跳出的不落俗套、不循旧制、洒脱不羁来推想她勇敢的个性。而她的风趣和活泼更是以亲切得就像邻家的姐姐妹妹一样的笑靥迎着你走来。我看她的《回眸归途》是边看边笑便叹服:这时,上来了一个旅游团体,他们是教师,学生放假了,他们出来放松。摘下面具的老师,变成一帮小孩。讲着八卦新闻,个个捧腹大笑。到底是当老师的,高谈阔论,侃侃而谈,力挺的,拍砖的,互掐的,声音那个大啊,简直是在上课。这场面我熟得不能再熟的,早就麻木在司空见惯里了,但一读她的描绘,才感绝了,以后看到自会发出会心的畅笑。还有写回家:过年了,回家去!少小离家老大回。每逢佳节倍思亲。漫卷诗书喜欲狂。千里江陵一日还。从古到今,莫不如是。费翔唱道,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看似是故乡的召唤,实则是游子的心声。无论离家多远,都要返乡过年。不是故乡需要我们,是我们思念故乡。思念何其珍贵。没有人思念我,我也不用思念谁,是孤儿倍感寂寥之人生。思念是在异乡走着走着突然的迷茫。思念是一声毫无来由的叹息。是叹息之后的缠绵。心灵吵着闹着要找回归宿,哪怕故乡并没有了什么亲人,哪怕仅有一方朴素的郊野的坟茔,那一捧坟茔的泥土就是千千万万后人心中的故土啊!故乡情深,故土难离。它给予他排十多个小时队的耐力。它使他彻夜不归排第一号还购不到票倍感困惑。能写出那么摇撼人的心旌的如椽的笔,当其触及亲情、山水、孩子和家园故土时,便变得如此柔美而又童趣的诙谐,我看妮娜的《荷娃轩》,觉得比起萧红的《呼兰河传》,那文笔毫不逊色。
   妮娜有一种很好的习惯,喜欢在读书的时候去推想作者的意图,这种习惯再一延伸就到了写作时,她下笔的时候就想到了读的人,于是她的文章就叫人很轻松享受的读,一直读完,然后又去读第二遍。由于解读作者次数多,于是就有了一种灵犀,总能把所读变为它山之石,于是就有了金玉一样的收获。由于写作的时候想到读者的时候多,于是负起责任,总能很真诚的推心置腹,于是就有了直入读者心灵的功力,也能很快在读者的心河里划动涟漪。她的那个夜读《静静的顿河》哪怕就是在一隅露面,也以狡黠可爱的低语引起众口纷纭的讨论,这就是为文者和阅读者心中灵犀碰撞出的火花。
  妮娜的写作能力非一日之功,我常常猜想她的口头表达一定很棒,是那种可以悬河的口才。文字表达给你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爆发感,倾泻而出,这种魄力为一般人所不及,我很佩服。
  妮娜的感悟往往横空而来,令人叫绝。又以质朴干净的表述见诸文字,因此她的文章无雕饰之感,亲切见心,我很喜欢。
  妮娜是很富诗情的写手,读她的文章的时候有歌吟的意味,她的铺排老练而又雅致,整饬而又清新,馥郁的书卷芳香和扑面的生活气息让人陶醉。她还擅于在古朴里渗透新悦,有时一两句流行歌的歌词突如其来进入你的眼帘,让你对她俏皮活泼的年轻心态报以会心的赞许的悄笑。
  妮娜散文的魅力是无穷的,读的时候,你会觉得,生活很美,文学很美,妮娜很美!

    娜娜姐,祝贺你的专栏开通,这下我们可以常常串门子,唠唠嗑了。这是今天在瑶池山寨给海客瀛谈大哥庆贺七十寿辰。五九兄嘱我代表长沙家园表演节目,这片片也是五九兄所拍,送给你,以致乔迁之喜。

TOP

回复 2# 易山
          感谢易山妹妹光临!
     你身材真好,衣服又漂亮,你一来,园子里就有了欢声笑语。

TOP

回复 2# 易山
           这是我10年跟的帖,原样搬过来:
    感谢易山的美文《灵犀的芬芳》。我去年8月注册湖知网。先后写了几十篇小文章。难得易山通读这所有的文字,对于我,无异于冬日暖阳般的关怀。易山的评点,呈现出专业水准。如:与濯洗了的灵魂对话,如新草漫于原野,被枝枝叶叶筛过的碎撒在地下的阳光,成长时拔节的痛感等句子,还有:眼酸眦(这个字用偏旁目查了字典才知道读zi)决,格物致知,铺排雅致,整饬清新等词汇,让我惊喜着它们的美妙与睿智,科班的到底不一般啊。真的是易山写得太好,抬爱了!    感谢易山抬爱!感谢所有跟帖看帖的朋友们的关爱。我会努力的。

TOP

回复 2# 易山
       得到易山赠帖《灵犀的芬芳》后,很久我还不能自持地高兴。就像个小孩子。10年底我恳请人帮忙将已发散文打印了两份,书名采用易山的文字:《漫于原野的新草》,前言就是易山的《灵犀的芬芳》。拿回去就被妹妹和一位朋友扣留了。我对易山的感激,无以言表。只希望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请容许我将这句用于恋人的古诗,用在挚友之间。

TOP

    好去处啊,省了好多事,找来找去的找姐的帖子都没找到哦,这下方便了。

TOP

回复 6# 大队部
    大老弟你好!谢谢你的光临!深感荣幸!易山学寒乡的叫你“大老兄”,我盗用易山版本,叫你“大老弟”。其实不妥。连陈善壎老师,枫林过客老师都称你为兄啊。咱们在园子里这么称兄道弟一下,热闹热闹。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