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最喜欢的原创帖”
家乡的精彩
冬日甫来,12日随黄埔后裔作郊游。从长沙顺湘江而下,
六十华里是为靖港,铜官两镇。镇跸隔江相望,历隶长沙市
冶所。铜官向为陶都,史有盛名,舟过铜官但见傍岸有大宗
陶器罗列,囿于七十年代前,并无作广告由说。自应是陶业
兴旺景像。我之惭愧是只知铜官而不识靖港,大约靖港在后
来的年代中声名渐次湮没,作为有小汉口之称的繁华小镇,
亦就如谦谦君子般不再张杨。
六十年代下放千山红农场,那时洞庭阻隔,没有公路,
坐用帆布围档的轮船沿江往返不下几十次,数过两镇均行色
匆匆却不曾踏岸涉足一步,之后在我的印象中靖港也就是离
省城较近的一贫穷小镇,一如寻常乡土,再无出色之处。以
致俟稍有能力出游时,就只记得外面的精采景致,漠然了这
家门口的一尺淡土。
情感中,凡古镇的印象莫若于湘西凤凰,云南丽江等,
商贾士人,风流雅客际会于此,定有不少酒楼商肆,文词墨宝,
因此但有一口茶酒,一抹词香。就溢足了我前些年的孤陋寡闻。
小镇古风悠悠令人陶然,却也有些仿古做作也太过俚俗,因为
刻意的追求古朴,复旧,到底失之桑榆,古之意味难寻,仿佛
一台大戏罢了。焉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风情不是一厢情愿就复
得了的。我常有些叹息华美的成份太多,定格的多是小桥流水,
殿角飞檐,其实在未开发之处,民风尚朴,却于自然的淳香之
中,透着九分的纯真。那就真能发古之幽情了。
回来一寸,便是家乡,时光慢慢消失,瞬间人近黄昏,将
岁月一一梳理,心的山水却仍在故乡,原来故乡的小镇温润如
玉,映彻清亮的沩江,靖港在新的潮汐中复与风流,几年来的
修楫将一座日渐落寞的千年古镇画得了楚楚风情,湘江如带,
沩水斜入的独到景致,映得岸边青瓦白壁,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半边街对岸的古战船和曾国藩投水处的碑记悲沧孤独。 虽“昔
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然那麻石路面依然鞋跟叩叩,是依
香伴翠的青楼女夜归了么?一定有桃担的小贩么喝着叫卖,扯
麻糖,麻油猪血,刮凉粉;小钵子甜酒,这夜间清脆的小令长
调最催人入眠。月明如水,街市阑珊。宏泰房一阕乐曲幽幽飘
散,然玉树流光的背后有多少姣慵自怜。腔愁离恨。
才是微微破晓,铁匠铺的叮当声便叩开了晨雾,对过的杂货
店也打开了门扉,惊喜的是波澜儿时的嘻戏玩具,将以淡出之
际,竟在此寻得踪迹,又复回少年骑竹马的无忧时光,煤油灯,
杆枰,铁环,木弹弓,竹快板,霎时已然悠远朦胧的记忆便在
脑海中灵动起来,岁月沧桑,变化万千,这故物却成了年轮的
注脚,触景伤情,凭空多了些惆怅。竟自感叹物是人非。想花
开花落,总有历史痕迹,世事如此,靖港亦如是罢。
冬之近,到了这水柔城清之地,名镇风骚,总归比那大都
市轻松得多,大自然的宁静,江南的水气氤氲,沩江内小蓬傍
岸,好一幅精致淋漓的景色,江边一字儿排开的小摊,火培鱼,
芝麻豆子茶,木锤酥,卤香干,梅干菜,各色土产令人目不暇
接,酒楼八大碗,怡华楼面食,小镇如此投缘,我与妻说长居
于此该是多好,妻一笑。生活是梦想,就因为靖港是家乡,虽
新镇在建设复古中亦落俗套,然就我而言,亲与地两者的交融
契合才会带给我视觉与神觉上最好的感受。天地间是广阔的,
而家乡才是最精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