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瑶山吃山老鼠

那还是三十几年的事了。fficeffice" />

1964年我下放到江永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那里离最近的瑶族集中居住地——鸡公山只有十几里地。瑶族的习俗吸引了我们这些城里伢子的好奇心。闲来无事,邀上几个好事者决定到瑶山去看看。公社小周秘书比我们大部了几岁,自告奋勇陪我们一起去。据说,在瑶山如果没有熟人带去,不但不能吃、住,瑶族人还会“放古”,连生命都会没有了。这样一来,给瑶山更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说来只有十几里路,可是崎岖的山路真累坏了我们。一路上周秘书给我们讲了许多瑶族的习俗,要我们一定要遵守。如不能挨他们的衣袖,不能踏他们的门槛等等。大约走老人两个来小时,才到了目的地。

周秘书把我们引到一瑶民家,一位老大爷出来接待了我们,他的“官话”讲得很好。周秘书说这家人家姓赵,他向赵大爷讲明了我们是知识青年,到这里是来玩玩的。赵大爷很热情地叫我们坐,端茶给我们喝。那种茶叶很粗,泡在水里,叶子很大,也很老。但有种自然的清香,沁人心脾。吃完之后茶叶还要嚼碎吞下。

吃午饭了。瑶族的习惯是吃饭之前要先吃油茶。油茶的制作是先把少量茶油倒在烧红的锅里,待它熟后,放入阴米,(即把剩饭晒干)阴米炸胀后再放入水、盐、芝麻、姜、茶叶,待水开后,油茶就成了。用那种广西的粗瓷饭碗盛上,每人必须喝上三碗。这之前,我们爬山累了,早就饿了。三碗茶喝了下去,肚子已经撑饱了。那油茶说香也香,但掺着那茶油,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客随主便,只好闷着头喝了下去。饭是吃不了多少的了。接下来上菜,我记得是五个菜。两个干菜,一个青菜,还有一碗肉煮黄豆,里面什么也没有放,仅有点辣椒。(江永人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最后一碗菜端上来了,白生生的肉炒青辣椒。主人介绍说那肉是竹根鼠,当地人又叫山老鼠。前面四个菜对我们知识青年来说,真是吃得太多了。但山老鼠可是第一次吃,想着那活老鼠的样子实在是不敢吃,我们迟迟不下筷子。赵大爷见我们不吃大概是知道了这中间的原因,口里喊:“吃嘛,这个东西好吃得很呢。今天刚捉的,很新鲜的。”边说就边往自己嘴里夹了两块肉。看着赵大爷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也就麻着胆子往嘴里夹了一块肉。入口的感觉是肉质细嫩鲜美,甚至还鲜得有点甜。想不到在这地方居然还能吃到这样的山珍,我们便“席卷残云”了。主人见我们爱吃,晚上又蒸了一碗腊山鼠。闻着腊山鼠一阵扑鼻的烟火香,吃到嘴里肉质依然细嫩,真是三生有幸了。

赵大爷向我们介绍说,瑶山里到处有山老鼠,它成了瑶民的一个重要菜源。扑鼠的办法有两个:一个用水灌。山老鼠的洞有两个口,相距几米。这头用水灌,老鼠从那头逃命,那头就用网子封着。它一出来就“落网”了。另一种方法是放夹子。在山老鼠经过的路上放上弹簧夹子,它不小心就被活捉了。说着,赵大爷捉乐个活的给我们看:只见那家伙体形肥壮,四肢粗短,约半米长。头钝圆,嘴较大。吻部有黑褐色长须,眼睛小,耳朵短并隐藏在毛里,毛灰色,提在手里,大约有十几斤重。

“山老鼠宰杀以后,可以剥皮,也可以用开水烫刮去毛。”赵大爷接着说,“最好是红烧,当然也可以清炖,炒着吃。这东西味道很好的呢。俗话说:‘天上的斑鸠,地下的竹鼬。’你们是客人,我们应当用好东西来招待你们,我们平日自己还舍不得吃的。”我们在瑶山里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当时还没有“旅游”这个词,现在回想起来,这应当是一次饶有趣味的瑶山吃鼠游。

小心出血热~
长沙沙水水无沙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