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二评中国时下比较烫手的五位“非主流红人” 我用“非主流”提法也许与网上年轻人谈论的“非主流”不相吻合,我重在突出这五个人的官方认可度,说他们非主流,是指他们并没有得到官方相应代言人的身份,任其如何努力表现,都不过民间精英而已,这既是喜剧,也是悲剧。 把这五个人放在一起点评,会得罪不少人,这没关系,我评的是人,本人不属任何派系和队伍,所以,任凭谁来骂我,都不会影响我“做自己”的一贯原则。有人说我是乌有之乡的人,怎么能把乌有的两位大红人与芙蓉姐姐混在一起呢?我得郑重澄清一下:乌有之乡没有当我是它的什么作者或写手,更谈不上贵客,因为我不配;我也没有把自己当作乌有之乡的无条件支持者,因为我不想。 毛泽东思想本是一个系统的、弹性的、有深远影响力的体系,现在居然被某些人宣传成与民主对立、与持不同意见者敌对的东西,大出我意料之外!要么是宣传方式出了问题,要么是其中的人出了问题,把毛泽东的某些失误看成是亮点去宣传终究会走向死胡同,我会坚持自己对于历史伟人和历史事实的观点立场,执着地研究毛泽东的独特思想,决不会盲目地做其他宣传者的附庸。 中国第一位骂娘也能获好评的红人——孔庆东 论才气、论水平、论著作、论职业,孔庆东教授获得当前的红人地位是名副其实,从专业角度看,中国高校没有多少人能出其右。然而,放在三年前,知道孔庆东的网民恐怕并不很多,这并不是受他的水平限制,而是因他的精力所限。到了2010年,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他开始渐入网民的视野,尤其是2011年,在那有名的“三妈式骂娘”之后,更是让他的人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孔庆东,你获得了你应该获得的红人地位。 在看了孔教授的一些作品之后,我就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从文化积淀上讲,孔教授虽然不能说是学富五车,但也算是翰墨留香之人,为什么其网络文章和视频演讲却不能大方地让读者听众领略他温文尔雅、超凡脱俗的一面呢?留着那些翰墨余香自己闻吗?从政治倾向性而言,我选择了支持孔庆东不雅的骂娘,但如果从一个北大教授的高要求来说,我还是会选择批评其非文化的粗鲁一面。 我不知道孔庆东先生是从何时起成为一个“铁杆”的社会主义拥护者和毛泽东思想的拥护者?因为从他的经历中很难找到事情的渊源。我无意把孔先生与机会主义者放在一个平台,因为他与类似于司马南这样的人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名人。司马南的两面性太强,决不是一个真诚的社会主义信仰者,更不可能是毛泽东思想的拥护者,“社会主义”和“毛泽东”都是他的新工具。孔庆东至少可以算一个迟来的信仰者,虽然我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多久。当看到他生硬地引用一些理论和原句的时候,我不禁在想:孔教授是不是压抑不了自己本就洒脱的个性,是不是看到时代已经给了机会,顺手找个小舟再向前划上一阵呢? 信仰这个东西勉强不得,社会主义也好,毛泽东思想也好,相信她就坚定地信下去,不信者切不可强迫自己,信仰者无权批评不信者,不信者也无权咒骂信仰者,最可怕的是:在庙堂念经的人和在教堂做礼拜的人,一出大门便红着眼操刀杀人! 为了平衡的需要,中国必须有孔庆东的声音,乌有之乡也应该继续用力把他向前顶,至于能走多远则取决于其正义性,而不是激情对骂的精彩度。 不管孔庆东是否高兴和接受,我对孔先生的结论是:一个不存在具体信仰的“主义”和“思想”信仰者,需要用信仰来散发自己对社会的某些内心冲动,谈天说地的游走于五湖四海绝对比蜗居于北大“未名湖”的某个角落更富有人生价值。希望孔教授能做一个文学的社评者,带给大众更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更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希望孔教授的文章能如同匕首一样刺向贪官、独裁者和卖国贼的心脏!
东风吹(54384921) 19:22:51 中国顶级左派民间代言人——张宏良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空间,我都不会轻易评论张教授,避免被口水淹死。多年来,我一直未碰触这个话题,但是,正如社会各类名人一样,张教授既然也成了公众人物,接受品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若是“张迷”有意见要说,我且平淡应对。 张宏良与孔庆东相比,更有大器晚成之感,一个如此有思想的人怎么到现在才露出头角呢?之前的几十年怎么就不显山露水呢?实在是可惜!思想者,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来讲,本没有对错之分,因为不管处在什么时代,永远都有思想的辩证两面性,对与错往往会推给后人去作评判。张宏良先生作为一个绝对具有符号价值的左派代言人,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容怀疑,中国如果缺少这种声音,将显得不够完美,当然,还需要其他左派人士的配合与共同努力。 之前,我就强调过,我本人没有左右观点的明显界限,如果硬要划分一下,我只能承认属于中间偏左吧,并且我还是个典型的毛泽东崇拜者,我崇拜的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和战略胸襟,而不是某些具体事件。即使有这样一些共同点,我仍然会与张宏良教授存在相当多的观念和思想分歧。 首先,张先生对国情的判断往往有“过度”之嫌。“亡国、沉船、毁灭”之类的词语常见于他的文章,从这些词中既可以看出张先生对前途的忧虑,也表现了他一如此继往的爱国情怀,更有提起国人警醒之意。然而,我认为,对国情的判断须以“准”为宜,即便做不到精准,但也要力求合适,不能见风就是雨,有意或无意地夸大其辞就会让人感觉到一些非理性的派别意识。倘只是一个普通网友,道听途说的作些评论倒也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影响力较大的网站支柱性人物未免有欠妥之处。右派精英较左派精英的聪明之处在于其很少说过头话,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语言的伸缩度明显高出一畴,不知道张先生会否愿意作些改进?事实不太清楚的东西,建议还是尽可能掌握好“度”。希望能慢慢走向革命的理性! 其次,张先生在对社会制度的定位上也许还不能算作一个理论家。人类发展到现在,宗法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定位好象很难在短期有所改变,中国到底处于什么性质的社会估计没有人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我曾经反复对朋友说中国是个带有封建成分、资本主导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定位也未必符合《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张教授不惜拿很多精力阐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还提出了一些多年前就出现过的“新社会主义”表述。但是,他却又游离于资本的圈子当中,还要时刻标注自己必须成为“社会主义代言人”,这是相当难的多重角色,在这样混乱的约束条件影响下,没有人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理论,所以,我建议张先生放弃理论上的塑造,你可以做一个信仰者,但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纠正中国社会的不良转向上,尤其是要更多的批判“顶层设计”脱离人民群众的一面,社会只由精英去设计,你向往的社会主义永远都是一句空话。 建议张教授少推出一些得不到共识的理论,多做些反违宪、反腐败、反“三公”、反两极分化的实际工作,多为真正的人民民主做些呐喊。要直接批评党和政府的不足和问题,大不了被禁言,我被禁了几次,不还是又让我写了吗?绝不要说“反汉奸是大众民主的宣言”,国家暂时又没有哪个法规给出“汉奸”的定义,更别说治他的罪,那大众民主不是搞出个空口号吗?如果把反汉奸纳入到反腐败、反违宪当中,那么就有法可依了,并且天天可以找到腐败的对象去狠批,不会让人感到有避实就虚的味道。毛主席如果不打土豪分田地,就不会有人参加红军,更不会有长征的最后胜利。不把“实”的一面作为主攻方向,很难赢得大多数人,实用主义在特殊时期是绝对必要的,并且还是首要的。 第三,张先生不能扩大左右之间的对立情绪。不管是“左”还是“右”,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无非不就是两种观点嘛,只要不走极端或者做出卖国勾当,双方总归是交集大于分歧,民族内部的矛盾是可以通过各种柔性方法进行修补的,大可不必上升为敌我矛盾。什么“左右不能合流”、“左派带路党”的提法极显荒唐,我特别反对一听不同意见就对同志扣帽子的作法,“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万万要不得,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有说话的自由吗?都不让人自由地讲话,那革命不还是为少数人送命的蠢事?如果硬要强调左右不能合流,莫非还要求中国以“左右”为标准分成两个尖锐对立的阵营?我个人认为绝大部分左右两种思维的中国人最终都要走向合流——共建一个科学、民主、共富的中国。只有“极左”和“极右”不能合流,因为他们都是有害的,一合流危害更大。 这样说可能会引起误会,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把“左右分裂”的原因归咎于张教授,其实不然,一个人是没有那个能耐的,能引起分裂的是深层次原因,也是派系之争,决非两个人的口舌之争。但是,作为左派的民间领军人物之一,责任当然不能排除,如果都能客观的看待问题,把左右之争看成是平衡之举,有左就有右,左一点用右去平衡,右一点拿左来平衡,就决不会有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霸道行为。左一点、右一点量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危险。在中国,真正“极左”或“极右”的人是躲在后面指挥的人,都是有相当强政治野心的人,根本就不是叫得响的笔墨写手,看不到这一点,双方都不过是自相残杀罢了。 最后,张先生不必过早地对某些现象作结论。喜欢下结论有好处,比如说郎咸平因为两个结论使他成为中国的大红人,即便他后面的结论几乎全部落空也不影响他的号召力。但是,有些结论下错了也会抽自己的耳光,这十年来,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被抽了耳光。有些结论该下就下,不必含糊,但有些结论好象不宜过早下,比如说“重庆模式”的提法,本人一直不赞成这个说法,薄熙来书记自己最近也不承认有这个模式,但是,以张宏良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硬要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我不知道理由是什么?从重庆的成就来讲,顶多只能看成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治理有方和执政为民理念贯彻得更加深入而已,既没有从经济体制上改变中国的普遍模式,更无法从政治体制上有所突破,经济成分的比重也没有区别于其它地区的不同之处。没有制度上的突破就没有模式的成立,而制度上的突破必须自上而下,深圳也好,重庆也好,都不能单独走得很远。我们赞美重庆的新气象是基于其着眼于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效果,不是基于某种特别的想法。在一如既往地支持重庆改革的同时,我认为没有必要给重庆套上一层束缚思想的压力,薄熙来只代表中国政治生态的一个亮点,重庆也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它别无所求。 点评张宏良会让不少人难受:一个想革命又不太敢真革命的“革命者”,匕首有很多,但不敢刺向穴位,仍在以时间换空间。左派需要他的冲锋,右派也需要他的论战,乌有之乡需要他的文章,他也需要乌有之乡的平台。 中国最令我爱恨交织的人——方舟子 只要你知道上网,只要你认识字,你一定会知道方舟子这个人,他既不是官,也不是老板,也没有其它的任何头衔(也许他给外国人当差咱们不知道).但是,他的影响力却是中国少有的大,他的一个微博有时可以掀起整个中国的大风大浪,他的一篇文章有时可以让整个行业紧张不已,同样,他的一句话有时也会引起全国人民痛恨,这就是方舟子,你可以不理他,但你免不了要关注他的话。 有关转基因的问题,我是完全站在方舟子的反面,因为他不能回答我为什么“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大运会”外国人拒绝转基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外国人都拒绝,即便他举出了美国人大量食用转基因也难令我信服。如果方舟子真如传言所说的那样充当孟山都的国内传销者,那么将是罪大恶极之人,最终肯定会被清算;如果只是偏执地相信科学,那得摆出更多足以证明转基因无害的证据出来,否则,就不要唯心地下结论。 有关废除中医的事情,我也是完全站在方舟子的反面,我不认为得不到现有科学验证的中医就是伪科学,他以唯心主义的态度谈论中医传统问题与他一贯坚持的科学态度是判若两人的,我不理解他的目的何在?个人不相信中医是可以的,但不能要求废除中医,也不要提出什么“中医回到民间”的错误观点。什么叫回到民间?是不是暗示只在底层穷人中运用?如果是这个想法,显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思想。 方舟子先生令我尊敬的是他打假的态度。不管别人说他打假怀有多少个人目的,我都选择站在他一方,最基本的标准是我没有他的胆量,也没有他的智慧。我想问的是:所有批评他打假真实性的人能不能做到他同样的事情?如果不能,好象没有权力指责他。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痛恨当今社会“假”之甚,然而几乎所有人都不敢面对假的东西,即便假的东西就在身边或在自己身上。我不排除方舟子选择性打假的现实不足,但细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方舟子同样的程度,那“假中国”就可以变成“真中国”了。 点评方舟子很简单:他既是打假英雄,又是物欲的俘虏,他未能站在爱国主义立场用辩证唯物主义面对一切,如果能够改正缺点,他将会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真汉子。 中国最孤独的民间精英——时寒冰 本人并不认识时先生,所以谈不上对他的好恶,评价他纯粹是从的文章中感受某些气息,生活在今天的信息时代,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并不存在谁比谁看得远多少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比较的可能不是“长距离关系”,一丁点间隔也许就会成为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时寒冰能取得今天的声望,靠的就是这么一丁点远见——常人捕捉不到的气息。 我以前多次说过:政治家不需要是政治院校出身,经济学家未必需要是学经济出身,科学家有时可以从工人中产生。成就是不看出身的,时寒冰并没有耀眼的经济学背景和政治学修为,但他却从一个纯民间的视角看到了诸多官方人士看不到的敏感点和危机面,“资源为王”的结论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顶点。 时寒冰,有人认为他是右派,然而,他也批评右派精英,有人说他偶尔也左,其实他从来都没有左过,他好象并没有左右奉源的思想情绪,他的批评指向了他不喜欢的一切领域,即便自己是错误的也没有放弃。比如说他对新中国前几十年的看法和对毛泽东的看法,丝毫也没有看到他身上独有的战略思维,他只能从长辈的说教中判断对错,他只愿意站在物欲的角度认定是非对错,不愿意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结果出现的原因所在,偏执于点滴的对错往往会忽略一个时代大部分的光环,因为家人没吃饱就彻底否定几十年的建设成就未免显得过于自私。 点评时寒冰比较复杂:既不愿意看到他孤独的混迹于民间江湖,又不想看到他投入到官方精英的阵营中,一个人,无论你多优秀,一旦你沾上官僚的习气,你就很难展示你的真实,哪怕只有一点点官僚!无论他多有眼光,如果心中的私恨没有化解,终究走不出狭隘的小屋。 中国最不被尊重的一位女明星——芙蓉姐姐 芙蓉姐姐,既不是你的姐姐,也不是我的姐姐,为什么大家都喊她“姐姐”呢?这是不是代表某种新型的网络文化?我感觉应当有这种味道。虽然这个网络词语的初始背景带有某些贬义的成分,但时间久了,中国人固有的温情还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体现:即使讨厌你,也要讨厌得委婉一些,“姐姐”就不是很难听嘛! 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大家要贬她呢?多半是因为外在的东西所致(如果有出格的另当别论)。中国人习惯于“只让美人放火,不让丑女点灯”。初入媒体镜头的芙蓉姐姐没有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并且可能还有夸张的身体表达,得到的回馈是被憎恶。事实上,芙蓉姐姐谁也没得罪,又没做出卖肉卖体的事,多露一点也还没有露到象风情女子那般彻底,骂她于情于理不合。 谈到芙蓉姐姐,我又想到另一个中国现象——超级女生。这也是饱受社会诟病的一个节目,我从来都没有看过,后来为了印证同事们对这个“坏节目”的说法是否属实,从网络上看了很多期比赛录相,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真不想抵制这个节目方式,只想建议提高节目层次。按中国现行的体制状况,不管什么类型的人物,要想出类拨萃,混出点名气,不经过中央电视台这一关,至死都可能难以如愿。然而,中国是个有13亿多人的人口大国,能上央视的幸运儿又能有几个呢?湖南卫视给努力闯江湖的人才一个新的平台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关键是要把握好上这个平台的演出者有足够的水平,再综合考虑好对年轻观众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做到有度而不滥。不但演艺名星可以在地方台成名,而且要让所有行业的顶尖者都能找到自己展示的平台,湖南卫视可以搭台,全国所有的地方台都可以搭台,如果都能超越央视的水平,中国也就更充满希望。 与其说芙蓉姐姐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现象,中国有很多人都带有天然性自卑心理,尤其是有明显短板的群体,他们带着先天的不足过着后天的羞怯式生活,多少英雄才女竞折于一貌之丑?芙蓉姐姐给所有的“丑女们”打开了一道闸门——只要你有勇气,你便有自己美的一面,虽然丑的一面会让人煎熬。外在之美永远不及精神之美。 评价芙蓉姐姐,不是评价一个人,而是评价一种民族性格,一个自卑的民族需要利用各种机会来鼓励自己,需要利用各种平台来展示自己,需要运作各种手段来完善自己,只有克服了自卑心理,才有勇敢面对来自于世界的不同挑战,弱者的心态从来都只能被动的听候安排。 芙蓉姐姐:你已经展示了勇气的一面,你已经拥有了胜利的果实,但是,你还需要做得更好,不是外在的减肥,而是精神的充实;不是庸俗的露体,而是高雅的表演;不是金钱的收获,而是社会的责任。时代成就了你,你当要回馈这个时代! 上一篇文章,我已经感受到了骂意,我必须得说:我没有站在任何道德的高度来评价谁,本人完全是以一个普通网友的视角来看待我关注过的名人,把他们5个人放在一起,绝无特殊含义,纯属巧合,一方面,我想向他们(她们)学习,另一方面,我也想批评他们(她们),如此而已! ——孙锡良(转载须署名)
相关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