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拜读寄萍老师所写的上联佳作,妙不可言!在下老兵麻起胆子想试对老师第二联:商秧改旧制,霍去病,史可法.

小平创新潮,陈道明,张国强.>.老兵想问先生,这样谬对您上联.可否?让先生见笑了.望能赐教.

TOP

初学发帖,老兵不知天高地厚,一时冲动,竟班门弄斧,滥竽充数把帖子跟进了寄萍先生帖中.然后,后悔不已,十分忐忑不安.望先生恕老兵蒙味无知,出洋相了.您权当作老兵是:文坛中,人才济济秀美文;竞佳作.舞台上,小丑惺惺跑龙套;忙献丑.罢了.

TOP

今收到寄萍老师的赐联和赐教,老兵诚惶诚恐,兴奋不已.寄萍老师的赐联,老兵如获至宝,收藏了.万分感谢!"张"改"唐";-字之别,简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意义;其效果大不同.寄萍老师改的好!改得妙!您的画龙点睛,足知您文学功底深邃,才思敏捷.是我老兵望尘莫及的.寄萍老师能屈尊为老兵赐教,可谓:"德才兼备".您这个老师值得我老兵喊.在下老兵敬礼了!老兵是只笨笨鳥,今受到老师勉励,想再次麻起胆子试对寄萍老师第一联的下联,敬盼寄萍老师再次赐

:竹叶青掩杏花村,劲酒剑南春.刘伶醉乎?说小糊塗仙也罢,道酒鬼亦可;偏好这透瓶香.

 

"普佴陈香""峨眉珍","黑茶""碧螺春"."烏龙"酣乎?品"大红袍茗"妙哉;饮"玉露"爽也!独钟那"滿口香".

TOP

寄萍老师:

老兵实属愚顿不才之辈.因触网而撩拨少年狂,一时心血耒潮,不识大体,伩笔塗鸦闯入大师文坛.这足已是被人贻笑大方之举了.竟承蒙寄萍老师不弃,一而再不厌其烦为老兵赐教,费心费力为老兵复制:"怎样对对联"的教材,深深让老兵感动不已和由衷地感激不尽!对联,诗词是我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它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寥寥数语,却能将要表达的内容发挥到淋漓至尽;或诠译出N种无尽的遐想和意境。这就是老兵之所以喜欢并对对联,诗词感兴趣的原因。收到寄萍老师为老兵复制的:"怎样对对联"教材后,老兵兴奋不已。立马狼吞虎咽啃了几遍,尔后,沉下心耒,断断续续咬文嚼字细细品读,感到受益匪浅。但材料中的:"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与"对联格律的六禁忌"正是老兵学写对联的"盲区"。不瞞寄萍老师,老兵品读到此时,真有些费力,甚至感到"短路"。也就不时心浮气燥起耒。几天下耒,感覚老兵还真不是这方面的料子。同时也悟出沒有扎实的文化底蕴;沒有扎实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没有才思敏捷的头脑还真连如何欣赏别人佳作都不配!像我老兵的底子,即祘想学写,那也只是:"麻布袋上绣花"_底子差!因此,老兵感到愧对寄萍一番心血,而深感不安。但寄萍老师对行家,大师级的作品喜欢直言不讳,直击病灶,加以善言修改为完美;但对外行,无名小辈非但不是不屑一顾,而是不厌其烦的赐教。让老兵打心眼里佩服!敬仰!!在下老兵向寄萍老师敬礼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