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美国最大华文报纸《世界日报》报道:
《岁月甘泉》,唱响一代人的历史
【马州讯】气势宏大的大型叙事组歌《岁月甘泉》上周末在马里兰州 Strathmore Music Center登台。这部反映六十年代中国知识青年下放历史的作品音乐和演唱都趋上乘,感人至深的内容使很多观众热泪盈眶。
这部作品由原海南知青苏炜作词,霍东龄作曲,他们目前一位是耶鲁大学教授中文的高级讲师,另一位则是中国著名上市公司的总裁。继上次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演出后,这次的演出阵容依然由耶鲁大学管乐团担纲演奏,指挥同样是任教于耶鲁的著名指挥家托马斯.达菲(Thomas C.Duffy)。以哈特弗德(Hartford)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岳彩伦为首,还有男高音费越、赖建平,女高音陈旻、邵玮玲共五位专业音乐家担任独唱和领唱,来自康州、纽约、印第安纳和大华府地区的140多人参加合唱。
音乐会的上半场由耶鲁大学管乐团演奏了「罗马狂欢节序曲」、莫恩威廉姆斯的民歌套曲等四个曲目,精湛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下半场则是包括「序曲」、「汽笛一声海天阔」、「垦荒曲」、「半湾银月半湾潮」、「一封家书」、「山的壮想」、「我们回来啦」和「情系青山」八个乐章的《岁月甘泉》。作品再现知青从下乡到几十年后回乡的情景:当年了他们告别城市、下乡辛苦劳作,甚至埋骨青山!他们既有对前途的迷茫、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在劳动中产生的纯洁爱情。知青生活磨炼著他们,犹如在苦难中掘出的一口深井,成了滋润他们一段生命的甘泉,成就了值得骄傲的一代。几十年后,当感念著那一切的知青回到当年的「第二故乡」,大山里静静的墓碑、依旧纯朴热情的父老乡亲激起他们更深切的爱恋和骄傲。
《岁月甘泉》的演出开始前就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指挥Thomas先生说:「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段历史。请当过知青的朋友站起来。」剧场这里那里哗啦啦站起一片;他又说:「请有家人、朋友当过知青的站起来。」剧场里站起更大的一片;「请当过知青的合唱队员举起手来。」舞台上刹时手臂林立!这位美国人指著耶鲁学生组成的年轻乐队,深情地说:「五十年以后,也许我们都已经不在了。但我的学生们会把这一切告诉他们的下一代!」剧场里顿时响彻雷鸣般的掌声。很多洋观众已经阅读过详细的说明书,但剧场里发生的景象依然令他们非常意外!他们没想到,一个音乐作品居然联系著这么多的人。
组歌的八个乐章既一气呵成又独自成篇。序曲的合唱开阔而深情,一下子就把人们引进那遥远的年代。激昂的告别曲后,跳跃的烧荒曲与推土机手之歌吟唱的是知青火热而艰苦的劳动生活。第四乐章曲调一转,男女声对唱与合唱优美又带点诙谐,把年轻男女羞涩的爱情表达得十分传神。接下来的「一封家书」由中国著名歌唱家陈旻独唱,把女儿思念母亲的情愫演绎得非常感人。岳彩伦领唱的第六乐章是一个悲壮的故事:一场大洪水夺去22个青春的花季!这一曲也唱出了组歌的最强音:「山有山的壮想,海有海的沉醉,不要问我青春悔不悔,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知青品尝过了千般甘苦,最知道什么是幸福滋味。当歌声唱著向今天、向未来、向大地、向祖国「献出我们的爱心,我们的骄傲」结束时,全场观众起立,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随太太一起来观看的戴维说:「我太感动了,虽然我的太太不是知青,但我能理解,我要把中国人的故事告诉我的朋友。」很多曾经当过知青的更是看得热泪盈眶。谭女士手里抓著一块纸巾,眼睛红红的说:「不知道有光盘卖没有,我想永远保存,经常听听。」而邀请《岁月甘泉》来华府、还有40多位知青会员紧张排练参加演出的华盛顿知青协会既感动又欢喜,大家付出极大心力组织这场演出,看到这样好的效果,怎能不兴奋呢!
原载10月26日《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