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首页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搜索
帮助
默认风格
christmas
jeans
uchome
动网风格
动网8.2恋旧经典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湖南知青网论坛2011年度
»
湘西自治州知青
» 川西行--丹巴
返回列表
发帖
天下太平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天下太平
当前离线
UID
8119
帖子
12
主题
6
精华
0
积分
72
下放地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15
最后登录
2011-9-17
下放地
头衔:
小知青
1
楼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7-17 16:08
|
显示全部帖子
川西行--丹巴
川西行-丹巴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1-06-26 15:51:08)[编辑][删除] 标签:旅游 好多年来我一直有个愿望,想一个人到青藏高原自由自在行走于雪山草地之间,享受大自然。而一经提出,即遭到所有人的反对,特别是我的家人,她们甚至激烈到提出要挟。最终,我只得作出放弃这个愿望的承诺。只是心里仍有丝丝悵然。家人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也想尽量作一点弥补,因此促成了这次“川西行”。为了这次出行,事先我女儿做足了功课,甚至在体力锻炼,身体保健都制定计划,做准备。沿途各点的交通,住宿,景点等都预先做好安排,连相关的人都在网上查出,以便到达后联络。一切妥当后,我们出发了。此行的第一个站点——丹巴。丹巴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县。我们从成都出发,是沿着老川藏公路(现在叫做318国道)而行的。成都到雅安建成了高速公路,就像是一条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因为路好,车速太快,可惜路两边的社会主义成果都没有看清。车过雅安后,我们就像是行走在小康之路,周边集镇砖瓦楼房比比皆是,集市繁荣。公路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险是险要,一边是深山峡谷,一边是悬崖峭壁,但满目青山绿水,景致宜人。虽不时有塌方堵塞道路,在这样的景色之中,也不觉得烦人。经过著名的二郎山隧道。二郎山虽不是“高万仗”,但要在群山中修筑一条这样的公路,开凿一个这么长的隧洞,在当时五十年代那样的条件下,想必付出的代价是相当的大。在泸定,因为前方修路,我们在这里滞留了两个来小时,因当时不知何时放行,也就没有去瞻仰长征路上的革命遗址“大度桥横铁索寒”。后来才知道,在这边的河川,甚至山溪上,这种铁索桥比比皆是,老百姓出门过河渡水,全是依赖它们,河川中是根本没有船只航行的。过了泸定,离开了川藏公路,沿着大渡河岸继续我们的行程。大渡河水流湍急,虽不是浊浪滔天,但湍急浑浊的河水咆哮着向下游奔腾而去。两岸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稀疏的植被覆盖不了那些千万年来风化的山岩碎石,加上沿途还在兴建各种级别的水电站,人为的破坏,难怪河水怎不浑浊。看着这贫瘠的土地,可以想象得到当地人民生活的艰辛。到达丹巴,天色渐晚。丹巴是建在大渡河上游,靠山面水的一个狭长地带上,不大,就一条主街,就像三四十年前我到过的一些偏僻的小县城一样。不同的是,现在的房子都是新修的,不管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过去老的痕迹是不复存在了。丹巴其实是一个旅游的好处去,就因为地处较偏僻,较远,所以来这里的人不是很多。这倒是很合我的意。我们找到预先联系好的人,一个藏族小伙——扎西,也是我们以后几天的司机,安排好住宿和第二天的行程便休息了。甲居藏寨——“甲居”藏语意为百户人家。它傍着大金川河谷,层层叠叠向坡上伸延,一直到亚肖神山下。居住着数百户嘉绒藏族。一幢幢红白素妆的寨楼,星罗棋布的点缀在青山绿树之中,就像三月的桃花盛开在满山的桃树林中一样,真美!这里的寨楼仍完整保留了嘉绒藏族民居的特征。嘉绒藏族是藏民族中的一支,以性格温柔,善良,勤劳,美丽而著称。丹巴有个“美人谷”,是出美女的地方,每年都要举行选美活动,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错过了赏心悦目的机会。但看到了这如诗如画美丽的藏寨,也就能想象得到,它孕育出的儿女是多么的漂亮了。我们应一个藏族小姑娘的邀请去到她家。这是一户最普通的藏族人家,虽不算是富裕,但住房宽大,家里的银碗盏,窗外的经幡旗无不透着典型藏民族气息。母女俩待人非常热情诚恳,游客若是住到她们家,一定会有着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来到大渡河畔梭坡乡的一个村寨。它离县城只有几公里,离甲居藏寨也不算很远。但一眼望去却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它们的差距,这里的村民实在是要贫困得多。可是这里却有着著名的国家级文化遗产——丹巴古碉群。还在河岸边,就远远看到一座座古碉楼矗立在村寨中,山坡上,形状各异,有四角形,六角形,八角甚至十三角,大大小小都是以片石垒砌而成,高约二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从唐代到清朝,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地震,战火,迄今仍有五百多座屹立在丹巴全县。当时建碉楼主要是抵御外来的入侵者,一个大碉楼里可屯兵数百,小小的则全家几十口全都可以入住。它们分为寨碉,家碉,烽火碉等等,主要是寨碉和家碉。我们进入到一户人家的碉楼,碉楼里面分隔成数层,每层各以一根粗圆木砍出简陋踏脚之处,攀缘上下。因我们不熟练,不敢攀到顶层,无缘从高处暸瞰碉群全景。整个村寨十分安静,只有座座古朴的碉楼,忠诚地守卫在村中,透出岁月的苍桑。我们走出村子,只有一只小狗陪送我们到河边。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党岭。离县城约六七十公里,仍是扎西开车送我们进山。清晨出发,下午两三点钟才到,可以想象得到,一路上是多么的艰难。车子过去沙尘飞扬,路边低矮简陋的木屋笼罩在尘土之中,穿着破旧的小孩向着过往的我们行举手礼,看着都心酸。到达党岭后,我们安顿在村长家。党岭,传说是党羌人迁徙时经过这里给取的名字。它是以高山(海拔四五千米)海子的原始美景诱人。它还有着几处高山温泉,非常奇怪的是,相邻的几个泉眼的出水温度,随着所处的高度增加而增高。当地人在天气晴朗时,举家男女老少来到温泉沐浴,荡涤平日的劳苦与艰辛。更甚者,还有有着病恙的人,在温泉旁搭上帐篷,住上十天半月,天天泡温泉,以治疗他的病痛,就这么神奇。第二天清晨,我们每人骑上一匹租来的马,由马的主人家派人牵马领路,带着我们向海拔四千八百多米的葫芦海进发。马匹是当地藏人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一路上他们对马匹呵护有加,遇到艰难的路段,他们要我们下马步行,为的是减轻马匹的负担,我们也十分理解。一路上穿过树林,走过高山草地,无处不显示一幅幅美景,一个牵马的藏族女人,随心唱出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自然风光融合一起,美妙极了!令人陶醉。最后有一段路,马匹不能上去了,我们只能徒步前往。来到山顶葫芦海边,那种毫无人工雕砌的原始的自然美景,简直让人惊呆了。清澈的湖水映着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像在水中漂浮。湖边排排高山松树倒映在水中,远处的山峰像在拱卫着这片圣洁的美景不受侵害。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眼前的实景。也是真的有趣,从我们徒步上山到下山,一只小花狗总伴随在我们身边。我们休息,它守候在左右;我们行走,它也前后穿行,时而前面引路,时而在后面察看是否有人掉队。一段有趣的插曲。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天下知青茶座
天下知青茶座
2012春节大联欢
论坛集萃
原创小说
原创散文
原创诗歌
文史札丛
湖湘軼事
黄埔后裔
知青大学
发帖专题
入门帮助
基本操作
有问必答
怎样发帖
怎样发视频
怎样发音乐
怎样发图
版主操作
最新测试
摄影习作
培训园地
网页特效
都是菜鸟
精美套框
健康与养身
欢乐同行
旅游休闲
文艺广场
公共频道
知青视频
本省知青视频
各地知青视频
各地知青
湖南知青艺术团
沅江知青
江永知青
郴州知青
华容知青
常德知青
靖县知青
永兴知青
安乡知青
浏阳知青
岳阳知青
怀化知青
汩罗知青
张家界知青
千山红知青
零陵知青
茶陵知青
衡阳知青
长沙知青
枝柳知青
澧县知青
攸县知青
邵阳知青
石门知青
武冈知青
中山湖农场知青
会同知青
湘西自治州知青
个人专栏
知青个人专栏
轻描淡写专栏
呵呵专栏
师嫣专栏
乡音专栏
落霞孤鹜专栏
丘山傍渡专栏
白云悠悠专栏
潇雨专栏
笑对人生
淮羽专栏
蔼姬专栏
犟牛专栏
毛先生专栏
文斗专栏
孟晓专栏
峭壁松专栏
游客晏生专栏
格之明专栏
柳树坪专栏
雄鸡报晓专栏
行者无疆个人专栏
武陵打油匠专栏
易山专栏
东方之河专栏
放牛娃专栏
浏阳河人专栏
金麦彭姐专栏
西岭望雪专栏
东乡妮娜
论坛事务
大事记载
网友心声
2011春节大联欢
2011江永行
管理团队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湖南知青网历年论坛链接: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
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