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唐颢和他的《黄鹤楼》

 

                           七律  黄鹤楼        崔颢  (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由此可见,这首七律是罕

 见的高唱入云的诗作,至今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诗意脱口而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

“黄鹤”二字再三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之大忌,首联多处“黄鹤”,

 亦不顾什么对仗,崔颢大气地说:“诗人写意以拗律之”。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教人做诗时也说:(视同曹雪芹教人做诗)

“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很明显,崔颢的“黄鹤楼”是经不得“格律检测”那个“软

 东西”检测的, 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吟唱才是诗作的硬道理。

 其实,我们的阅读中“不入格”的名诗佳作也是比比皆是的,朋友

 们可一一寻觅、欣赏。

     任何事物,包括写作,都要“时时涤旧,染而新之”。“按本

 宣科”是不可取的。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