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 我 的 婆 母

 

                       我 的 婆 母

 

 

我的父母都是县城里省级中学的知名教师,父亲教高中数学,母亲教高中语文,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中,19667月母亲被学校工宣队带领红卫兵学生活活地折磨惨死!年仅45岁。父亲被打成牛鬼蛇神遣送回邵阳老家劳动改造8年!

196915岁的我害怕跟着父亲回老家,独自下放到浏阳东乡偏僻的大山里,其他的知青一年半载后都地陆续走了,留下我孤独地在大山里生活劳作着,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我成了10年农龄的老知青,招工无份、回城无门、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下,我和当地农民结婚了……

我的婆母叫刘桂兰,因为我自己的母亲在我很小就去世了,她便是我和善可亲的妈妈了。虽然她离开我们已经15个年头了,但我至今仍放不下她的音容笑貌,我们相处25个年头,感情融洽,形同母女,从未红过脸。记得我刚到她家时,她给过我太多的温暖,使我感动。她每次只要听说我想离开就会泪流满面不思茶饭。就这样我出于感恩出于对她的眷恋,最终在她家长期住下了,做了她的儿媳妇。

山里人穷,娶媳妇都要花钱买,当时是要“三个六”即六十斤鱼肉、六十块钱、六身衣服。我到她家时,只给我做了一身棉衣棉裤,当作我的全部彩礼。我知道她家穷,有六个儿女,两个大女儿早已出嫁,老三当兵走了(我的前夫),家里还有三个儿女和老俩口,加上我共6人。山里都是梯田,蓑衣丘、斗笠丘。田里的水冷得浸人,气候无常,大多田只能种一季稻,粮食产量低。生产队每月按工分发的粮食不够家里半月吃,所以要多种些红薯、蔬菜来充饥。山里人都是烧柴火,用木甑蒸饭吃,每天早晨蒸好一甑饭全家人要吃一天。那时饭甑里几乎看不到白米饭,都是红薯丝为主。偶尔家里来客人或过年过节,才会吃到白米与红薯丝各半的饭。尽管家里苦,但婆母对我却格外关心,家里的母鸡生了蛋,她会隔三差五地在饭甑里用饭碗蒸三个蛋,然后小声地把我叫到厨房的柴角旁,叮嘱我赶快趁热吃了。因为厅屋里还坐着6岁的一个小姑子没有吃。首先我很不习惯,可后来竟习以为常了。

婆母长得矮小,但很精明。家住在半山腰(小地方称摇前排),是用泥土垒的几间破旧瓦房,据说还是他们五十年代从江西逃难过来没房住,山里人少,队上接纳了他家,就腾出几间空破屋让他们住的。经过很多年的修整,终于不漏水了。婆母每天要到一里开外的泉水井挑水洗衣。一日三餐的饭,喂猪种菜,几乎家务活全部包揽。她的娘家早就没什么人了,听说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跟着江西叔父长大的。农村讲究要有娘家的脸面,所以她拜了一位远房刘姓为娘家,俗称“外氏”。她喜欢走亲戚去江西,但凡有酒吃总喜欢带上我去,一来有个伴,二来好在诸多亲戚面前炫耀一番她未来的媳妇。只要听到大家众口夸她真有福气时,她喜笑颜开,满足之至。跟她走人家是件苦差事,到江西要翻过一座高山,几十里的山路,走得我气喘吁吁,但婆母兴致极高,总是走在前面。上山的路是用小石块填的,由于人烟稀少,山路两边的冬茅草压下来,阴森森的,时不时传来几声狼嚎野猪叫,令人毛骨悚然。

婆母很善良。我们住的地方离江西万载县黄茅镇只隔一座山,那边的生活更苦,连红薯都没有吃,经常有挑着箩筐过来买稻谷、红薯的人。他们总喜欢绕道到家喝口水蹭餐饭吃,婆母已经熟知经常有人来,所以每次出去干活不关大门,只把小栏栅门带关,防止鸡鸭进屋拉屎。尽管家里粮食少,但凡有来家的客人,总是笑脸相迎,倒茶装烟(旱烟),多煮些米,留他们吃住。时间长了,来的人更多了,有很多次家里没有早饭米,是婆母悄悄打发阿公到别人家借两升米下的锅。

婆母没读过书不认识字,要记账就用黑柴火在墙上画“正字”。她卖烟笋、卖鸡蛋的几角几分钱从不舍得自己花,用一块蓝花布严实地包裹起来,放在枕头下,等到凑够一块钱,就到供销社拿着布票扯上两尺布,是为家人做鞋面用的。

婆母会唱山歌,虽然声音不算好,有事冒事也会哼两句。晚上夜深人静在煤油灯下纳鞋底,我坐在旁边学做布鞋时,就会跟着她学唱几句山歌。客家人的山歌只是歌词不同,音调千篇一律,我渐渐地学会了许多山歌,每逢山里砍柴火害怕时,就会用山歌驱散绷紧的神经。

婆母能喝酒。山里人缺粮,自然很看重酒。如果有酒喝,那是非常荣幸的事。她常说酒中自有半分粮,人的命里注定有几十缸酒。山里人的酒是用谷子或红薯酿造的,家里的酒用瓦壶罐装着,有时她酒兴来了会自己用碗斟上喝几口光酒,然后红光满面屁颠屁颠地挎着背篓寻猪草去了。我记得大儿子出生满月时,在酒桌上,她用筷子蘸着酒一边往他嘴里放一边说:以后你有喝不完的酒啊!

婆母会缝纫。她和家人的衣服都是自己亲手缝制,用一把磨得光滑的老树木尺裁剪。她最擅长做老式布扣衣服,裁剪完后戴上老花眼镜,用手工一针一针缝制,她做一件大人衣服只要一天加上一晚。记得最有趣的是,阿公穿的是吊裆豪头裤,裤头7寸长,裤脚水桶大,腰身对折,穿在身上用布筋捆牢的,不管冬夏反正式样不变。做这样的裤,她一天可以做三条。她做衣服总要我在旁边看,后来干脆要我拿剪刀裁布。我第一次裁那种吊裆豪头裤时,在裤腰上方少裁剪了五公分,结果阿公穿着新裤去喝喜酒,走山路时裤子老掐腿,迈不开裆,回家后赌气,再也不肯穿那条新裤了。

婆母爱整洁。她经常穿着干净的对襟布扣衣服,就是衣服烂了,都是用本色布整齐地打上补丁。她有一件白色纺绸衬衣,平时折叠在柜子里舍不得穿,只在走亲戚时才会穿,有一次衣服上沾了油渍洗不掉,她用米汤浸泡了一天。山里人没有洗洁粉,洗衣服多用茶枯水,洗出来的衣服光亮稍带茶香。洗头发的水是用早稻杆烧成灰后,用布包裹着放在木桶里,用开水浸泡后再洗头,最后还要在水里放上几滴茶油,这样洗出的头发放着油光。常有人调侃她:“蚂蚁上去都要蹭拐杖”。

婆母一辈子没与人吵过架,但是与她自己的老公却没有多少语言交流,经常生闷气。他们分房住了几十年,有时还赌气住到女儿家去。我虽不清楚原因,但我知道他们俩的性格差异是很大的,这也许就是婚姻的悲剧所在吧。

婆母爱孙子。她晚年任劳任怨地操劳着孙子女的事。我作为一个母亲,是不称职的,为了自己能无牵无挂地工作生活,我把孩子们都丢在农村,交给婆母带,使他们成为农村中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很好地教育培养。我到现在还在自责,这是我这辈子最遗憾最后悔的事。但婆母带养孙儿孙女十分尽责尽职,所以我的儿女虽然有了自己的工作事业,但都继承了她的品格,成为了生活朴实工作认真的人。

婆母极易满足。我每次为她买些补品,买几件新衣,她总是挂在嘴边,逢人就讲:“我媳妇妹子又买东西给我了!”这是我从乡亲邻里那里听得最多的表扬。

婆母走了,来不及看孙媳(婿),来不及抱玄孙!每当我看到儿孙们欢聚一堂的时候,就会想起我那辛苦拉扯孩子长大的婆母。婆母啊,是您的大恩大德才有孩子们的今天!我感激您!我虽然与您的大儿子离婚了,但那是历史造成的悲剧,不能责怪他人。

婆母,我为您家尽到了责任和义务,我为您二老披麻戴孝养老送终,我把您的几个孙子孙女抚养成年成家立业了!他们很孝顺很争气,我很满足。现在我也老了,我会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辅佐他们。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让他们过得幸福美满。

婆母,安息吧!我永远是您的好女儿!

回复 2# 立秋 谢谢立秋的关注!

TOP

回复 3# 车窗外 谢谢你的关注!我们是因为文化差异太大(小学二年级),性格等诸方面的原因。唉,还能说什么呢?!

TOP

回复 8# 知足长乐 谢谢你的关注!你真是个仔细人哦,是的,就是接我过年的老人。

TOP

回复 4# 永明马灯 谢谢马灯斑竹的表扬,在你们大师级面前自惭形愧,望多多指导哦!

TOP

回复 6# 阿迪

    谢谢阿迪版主!借贵方一块宝地叙叙旧学学时髦,有你们的鼓励支持,我的贼胆更严重了!哈哈,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东东大姐姐。

TOP

回复 9# 二马 “二马”版主:我原以为你是个纯爷们,你那长辫子姑娘“小芳”的民歌唱得真好听!谢谢你把欢乐带给了我们!

TOP

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重情、勤劳朴实、乐善好施的劳动妇女的完美形象!婆媳间胜过母女的情意着实让人感动! ... 金风送

谢谢金风送爽的关注。是啊,真挚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财富,能让人感动一辈子的。

TOP

   中国自古以来婆媳之间的关系总不太融洽,媳妇赞美家娘的文章也很少,《我的婆母》写得朴实,流 ... 游客晏生 发表于 2011-9-

谢谢晏兄!对你的“赤脚”故事印象太深刻了,你靠自己的一双“赤脚”走出了一片新天地,男子汉的自尊、自立、自强气概跃然纸上,谢谢你的关注!

TOP

回复 1# 大姐姐 在那荒唐的年代、在那以血统论的年代,多少知青成了这个年代的牺牲品。家里有历史问题,所以 ... 沙漠一棵树 发表

谢谢沙漠跟帖!时代造就英雄,时代也毁灭许多人才!我们生不逢时,经受过太多的苦难,虽挺过去了,但仍不能忘怀那些曾经给过关怀温暖帮助的人和事,愿人间太平,祝你和家园朋友中秋节快乐!

TOP

 难得难得,如此投缘,语言都是多余的了。 岳阳老王 

 谢谢岳阳老王的关注! 

TOP

回复 14# 大姐姐   你的文章很有感情,希望今后多上网,多发 ... 阿迪 发表于 

  很感动,能得到阿迪版主的鼓励!我只有这些在农村经历过的故事,事隔多年,现在回忆起来还真不少,待我慢慢说来,我写的时候,常常会被所亲身经历的情节打动得泪流满面......

  我会努力的!

 

TOP

看了楼主的文章,了解了她的一生是极其坎坷的一生;她也是知恩图报的真情人…… 隐士安 发表于 2011-9-12 21:22

        谢谢隐士安的评价!往往坎坷的人生能炼就坚韧的性格和丰富的阅历,常怀感恩之心,在人生的路上不会觉得孤独,你说呢?!

TOP

世间熙熙攘攘皆是利来名往, 水乳交融的人际关系,只在文艺作品读着,在我四周空间里尚未见到。大 ... 岳阳老王 发表于 

老王兄看透世间百态,心中自然明白许多事理,我等思维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之中,期盼淳朴民风,不知是否跟不上形势还是形势与我们不合拍,总之安心过好晚年生活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愿岳阳老王兄多保重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TOP

回复 1# 大姐姐 大姐姐是有情人,你做的一切,想大家都能理解,都能支持。看了大姐姐的文章,当时的情景 ... 绍兴贺继昌 

   谢谢绍兴贺继昌的理解支持!你是我们知青中的活跃分子朝气蓬勃,还记得唱当年《知青之歌》,如果有机会,真想给知青们表现一下,只是为了让大家形象的了解一点革命文学的实况!”期待看你的精彩表演!

TOP

回复 1# 大姐姐 我看到了一个勤劳持家的好母亲,好婆婆。是值得永远怀念的。 邵国强 发表于 2011-9-13

谢谢邵国强的关注!是啊,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可歌可泣感人故事和人物,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吧,都是研究孙了,可能对儿孙的关爱更胜一筹,可他们将来未必会像我们一样常怀感恩之心记惦呢?

TOP

  分离不是你的错,你能走出历史的“误会”,本身就是大智大勇,况且真情未离,相信你的孩 ... tsy8012 发表于

   谢谢你的理解!人为情感动物,孰能无情,但要长期面对无情人,那种内心的煎熬并非常人所能体会的。谢谢你的关注!

TOP

回复 37# 麓山远眺

    谢谢麓山远眺的祝福关注!我们都是同龄人,吃过的苦流过泪不少,但也学会了很多保护自己的本领,人啊,先苦后甜还算比较完美的结局吧。祝愿你幸福健康快乐!

TOP

回复 40# 孟晓

  

   谢谢您的支持!尊敬的斑竹大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