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点前后〈二〉

连队在一望无际的胶林之中。那里除了团部的团干事以上都是现役军人,连队基本都是本地广东人,也有很多广东各地的知青,我当时一句话也听不懂,学的第一句话是:‘刁你老母害!’吃也吃不惯,每天都是空心菜和咸鱼,一吃就是四五个月。每天早晨三点左右起床,急急忙忙吃两个馒头一碗粥,整队上各自负责的山,开始割胶。到太阳出来后收胶,太概九点钟左右收工,‘太阳出来,胶水就不流出了’这割橡胶可不是江永砍松脂油那样容易。是用一把刀刃成90度角的专用胶刀,将半边树径从上至下一刀一刀斜推的,推深了伤树,推浅了不出胶,一颗胶树如胶工割得好,保养好,可割60多年。我刚去,割胶技术员用一颗废弃的橡胶树,教了我一个星期才分配我一个‘树位’上岗。一个树位大概有五百平方米,500多颗左右的胶树,每天割250颗,隔一天割另250颗,每个月至少要割三四次大树位,也就是500颗同时割,那就要半晚上12点起来开割。非常之辛苦,每天晚上一个人在胶林,天天能看到各种毒蛇,金环蛇最多,刚去时人都赫死,后来也习惯了。我去连队第一个月由于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吃也吃不惯,睡眠乱了套等等,我整整30天瘦了15斤。比在江永累多了,“江永随苦,但自由自在。”而兵团是半军事化,但是在兵团每月有24元工资,36斤粮票,吃食堂每月大概只吃十二三元左右就够了。这样我当了几个月的胶工,(橡胶树低于15度停割)有一天别人我带到别的一连队去参加一对夫妻的婚礼,饭后围一圈轮流唱歌,轮到我了,很紧张,因根本不熟悉人,为了奏兴,我唱了一首还下不得台,接着唱了三首。哪里知道主行婚礼一班人都是团部文艺宣传队的。第二天团政治处通知连指导员要我即日到团文艺宣传队报道,这样我就到了团宣传队,那还是半脱产,三个月后我们团宣传队到另一个团部相互演出,那天那里的喇叭较果很好,我唱的两首歌:‘挑担茶叶上北京与赞歌’唱完后了不得难!接了又唱了三首,我记得唱的沁园春 雪,我为伟大的祖国站岗,我爱这兰色的海洋。哪里晓得那天师政治部主任与副师长在那个团蹲点,也座在正中间看节目。约十天左右,我团政治处主任叫我,并正式下了命令。说你已调往师文艺宣传队,明日启程。天呀!赫得我一弹。因我不敢去,那里是全脱产的正规化的团体,我心里没底!这是命令!没法!后来我一想,怕懒得,反正我是打广东流来混饭呷的。就这样,我又到了兵团第九师文艺宣传队当了男声独唱队员,可以说当时是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哈哈!不要劳动了,队里一年排一两套节目下团,下连队演出,天天呷好的了。好景不长,73年底兵团现役解放军全部撤走,兵团改入地方,由广东省农垦总局接管。我们师机关撤销,将我们宣传队和球队全部调入茂名兵团氮肥厂,又当上了工人。77年打流十几年的我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回了长沙。“试发的那张照片正是下连队演出别人照了给我的”

好!哆里巴嗦就写这点,只怕白眼字一大围,也不通顺,请各位多指导。谢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