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沅江揽胜(2)南洞庭湖——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世界著名的南洞庭湿地保护区,深藏在沅江这个水乡泽国。南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亚洲最大的天然芦苇荡,是中国中南部待开发的风景名胜之一。湖中岛赤山、明朗山上的汉墓和原始社会遗迹表明了洞庭湖区悠久的人类文明,特别是赤山“砾石三棱大尖状器”的发现将洞庭湖人类文明上延到十万年以前。城区附近有面积达18.6平方公里的胭脂湖、后江湖,岸芷汀兰,鱼翔浅底,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晴雨风雪各有情致。使沅江成为游览胜地。
  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湖南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 湿地位于长江中游平原最大的过水性淡水湖泊--洞庭湖的南部,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白鹳、白鹤等等许多水禽的重要栖息地,经济动、植物产量高,价值大, 对长江的洪水调蓄作用极其重要。
  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益阳市,面积168000公顷。地处长江中游平原最大的过水性淡水湖泊──洞庭湖的南部,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每年在保护区越冬的水禽约1000万只,是白鹳、白鹤等许多水禽的重要栖息地。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鱼类中华鲟的栖息地。该湿地对长江的洪水调蓄作用极其重要。
  已被国家列为“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上生活着多种珍稀濒危水禽和其它野生植物。南洞庭湖有118个人迹罕至的湖洲和湖岛,有植物863种,鸟类164种,鱼类11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鲟、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10种。
  保护区内鸟类资源极其丰富,据调查记录表明,本区有鸟类16目43科164种,其中鸭科30种,鹬科19种,鹭科14种,鹰科6种,隼科4种,雉科3种,雀科4种,秧鸡科9种,杜鹃科4种,翠鸟科4种,反嘴鹬科3种,伯劳科3种,鸦科6种。据专家测算,在此越冬的候鸟有1000万只左右,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白鹳805只,黑鹳300只,白头鹤200只,白鹤400只,白琵鹭1000多只,大鸨30只,白忱鹤400只,天鹅400多只,灰鹤1000只,中华秋沙鸭20多只,白额雁30000只,豆雁35000只。1997年,日本雁类协会池内俊雄测出此处小白额雁30000多只,远远超出世界记录的18000只。另外,保护区有植物154科475属863种,兽类23种,爬行类23种,两栖类8种,鱼类12目23科114种,虾类4科9种,贝类9科48种。
  由于湘、资、沅、澧和长江水汇流注入,使南洞庭湖湿地具有水浸皆湖,水落为洲的沼泽地貌特征,境内河汊纵横,洲岛密布,广阔的湖面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118个人迹罕至的湖洲和湖岛。2002年,南洞庭湖被确定为国际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其核心区在沅江市境内的鲁马湖,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湖洲芦苇面积达2.4万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苇荻群落。湖洲上生长的野芹菜、野藜蒿、芦笋和蓼米被誉为“洞庭四珍”,是地地道道的野生的绿色食品,倍受人们珍爱。

走进南洞庭 走进大自然

走进南洞庭 走进大自然.jpg

走进南洞庭4.jpg

走进南洞庭3.jpg

走进南洞庭2.jpg

走进南洞庭1.jpg

湿地船舶

洞庭游艇1.jpg

洞庭游艇2.jpg

艇内设施.jpg

湿地船舶2.jpg

湿地船舶1.jpg

湿地船舶3.jpg

湿地船舶4.jpg

湿地船舶6.jpg

湿地船舶5.jpg

湿地船舶.jpg

乌篷船.jpg

湿地动物

1 (1).jpg

1 (2).jpg

1 (3).jpg

1 (4).jpg

1 (5).jpg

1 (6).jpg

1 (16).jpg

1 (21).jpg

1 (22).jpg

1 (23).jpg

1 (24).jpg

1 (28).jpg

1 (27).jpg

1 (26).jpg

1 (29).jpg

猴面鹰.jpg

鹅.jpg

锦鸡.jpg

鹭鸶1.jpg

 

 

 

 

 

本帖图文均出自《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网》

 

回复 8# 霸哥重返沅江是广大知青的共同心愿。

TOP

回复 2# 老灯火

有机会我一定邀灯火兄游沅江。

TOP

回复 3# 知足长乐

谢谢!只有亲近沅江,才能看到一清二楚。

TOP

回复 4# 白云悠悠

 相约沅江,尽情游览。

TOP

http_imgload.jpg

TOP

回复 5# 孟晓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TOP

回复 7# 阿迪

谢谢阿迪兄,南洞庭首先是鸟类的天堂,而后才是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TOP

回复 7# 阿迪

   阿迪先生说:人们啊,可得学会珍惜这些湿地,因为湿地一旦破坏也就很难恢复了!

  湿地是“地球之肾”,我们应保护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