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天蒙蒙亮,起床的钟声就敲响了。一阵阵急促的集合哨声后,班主任们领着各自的班级争先恐后地冲出校门,在盘山公路上你追我赶。大家上气不接下气,···
敲钟的是五十多岁的李老师,从县城师范学校“下放”到五中来的。他把半截铁轨敲得清脆悦耳余音袅袅,似乎比以往要富于激情。这就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山区小镇W中校园里寻常而生机勃勃一天的开始。
但山里孩子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山外世界的向往,使他们对待功课异常地自觉和执着。晚自习供电10点结束后,常常会有同学偷偷“赖”在教室,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摇曳的火苗下搞到很晚。
如果哪天晚自习发电机出了问题,五十几盏煤油灯会把教室搞得乌烟瘴气令人窒息,每个人的鼻孔都熏得黑黑的,时常还会有人把头发眉毛烧掉一绺
喜欢看对于我们来是经历过的事,尽管读的是地区重点中学,可山道跑步,清脆悦耳的钟声,墨水瓶的煤油灯,被油灯熏得黢黑的鼻孔,却都相似,这一切在今天不复存在了。塑胶跑道、电子铃声、通明透亮的灯光,愿我们的子女的下一辈们能珍惜无比优越的学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