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也借机说说湖区知青吃“摆尾子”(鱼的黑话)的趣事:

    那年有个知青就要回长沙,正赶上渔场拉网,他买了条20多斤的巨无霸鳡鱼准备回去孝敬父母,冒想到因故走不成了。怎么办?那就吃噻。乡里煮猪潲的大锅炖起,干辣椒放一蒸钵,大蒜放半畚箕,喊邻队的知青20几人来吃,大家滴起口水等哒。结果怎么样,崽吃得!尽是肥膘,腻死个人哩!

    还有一次,防汛的知青在河里捡哒个宝,捉了个乌龟祖宗,脸盆大,壳上刻好多字,是人家屡次放生的,年代久远呀。我们哪管什么吃哒招报应啰,赶快炖一锅,怕它不烂,用文火炖了一天,买了4瓶白酒,只等哒吃出个奇迹来。结果怎么样,崽吃得!你就是丢得绞肉机里,也不得烂哩!

    哈哈.......

 

TOP

回复 19# 东乡妮娜

 

     那个时候我们的生存状态,去年写了两句诗概括:“食肉馋成虎,背犁苦作牛”,就是想吃纯收入的肉呀!如果想要老乌龟能留命,除非它当时就开口说话,把我们吓晕!

TOP

回复 21# 方子

 

   方子所言极是。不过,当年的遗憾倒成了今日的趣谈了,还是有味可韵哦。

TOP

回复 26# 西岭望雪

     西岭兄对我过奖了。

     你说“湖区富裕,年年有鱼”,其实,那年月大家一样穷哩。湖区号称“鱼米之乡”,虽然打下的粮食堆成山,都作公粮、忠字粮上交了,不够邀功请赏的指标数,就连口粮、种子粮都交了再说,哪管百姓生活哦。我下放的队10分工值只有1角2分钱,春荒没饭吃,知青还有退路跑回长沙,农民就吃糠、吃红花草。那红花草吃不得的呀,牛吃哒肚子会气鼓胀死!何况人吃!

    回首往事,感叹不已,去年曾写了几首小诗记之,请西岭兄指正:

昔日湖乡

 

战天斗地务农忙,拼得虚名鱼米乡。

谷满公仓官显绩,饥民却盼返销粮!

 

往事

 

破笠泥衫耕作勤,炊烟岂料断荒春。

        逃奔一夜归家语,只道农闲好探亲。

 

 

知青岁月

 

花朝醉饮岂知秋,杯底豪情浪里舟。

十载寒灯孤月夜,湖风吹白少年头!

 

下乡逸事

 

诸翁本是调皮娃,旧事重提笑脱牙。

雪搅饥肠烹狗崽,夜撩玩兴窃蔬瓜。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