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无良小子之小子!

 

   人之本性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哲学命题。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恶。到了现代,它还曾一度成为大专辩论赛的辩题,双方为此唇枪舌剑,大动干戈。记得后来有个香港人,干脆来了个无可辩驳的幽默论断:人之初,一团肉!

 

   很是荣幸,寒乡也当了独生子女的父亲,因而有唯一的机会在实践中探讨人之初的问题。有点遗憾,儿子早产了二十多天,我是在产床旁亲眼见着他被医生双手扯出来的,满身白沫,可怜兮兮,只有当天我买的一个小西瓜重量----四斤六两。更可悲的是,他生来就没吃过一口他娘的奶!

 

   那时,我们俩都在外地工作,身边无一亲人当育儿技术指导,一切按书上的科学标准做,定时定量,细致严谨,牛奶喂多怕胀了,牛奶喂少怕饿了。如果不多不少,完成了使命,便可仰天长叹!这一声长长的叹息,既是为他,也是为自己。非常痛苦噢,那时只有藕煤灶,没有洗衣机,微薄的收入也请不起保姆。我刚在冷水中洗完尿布,又在热火上烧煮牛奶,虽不是冬天时节,忽冷忽热,却使两手满是开裂的“缝口”,见得着里面的红肉。再一下水搓洗尿布,那钻心的痛哟,让不想哭的我泪水直流,没想到十年知青吃苦无数,好不容易翻身吐了口气,现在又遭这二遍罪,于是咬牙切齿地骂道: “讨债的小冤家呃,我前世究竟作了什么孽?!”

 

   不仅如此,让人意料不到的还紧跟而至。问题就出现在喂牛奶上,儿子睡着了,肯定不吃,那是当然;儿子睁眼醒着,也是不吃,这就要命。那什么时候吃呢?说出来也算是一个奇迹:他要摇着摇着,半睡半醒的时候吃!于是,无奈的我们尝够了快乐并痛着的滋味,每天三番五次,忙忙碌碌,紧紧张张,神经兮兮。喂奶的规定时间一到,紧闭门窗,戒备森严。我在屋外站岗守卫,任何人不得惊扰;她在房内抱着儿子摇啊摇,抓住半睡半醒的时机赶紧让喂奶任务达标。我们俩就这样被儿子折磨了好几个月,并自以为从痛苦的实践中得出了真知----“人之初,性本恶。”

 

   后来带着儿子回到长沙,将此事告知爹爹娭毑。仁慈的娭毑只是哈哈笑得抹泪,严厉的爹爹却开口训人:那是你们惯坏的!饿他一天,看他醒来吃不吃!

 

    这一说,倒是让我醒过神来。是的,儿子的磨人之“恶”,是我们喂养不当,宠惯使然。饿了要吃,饱了不吃,人之本能。儿子醒了一时不吃,该是不饿,而我们却过分担忧他会饿着。儿子一次半睡半醒地吃,该是他恰巧饿了,而我们误以为这就是喂养时机,随后次次“宠惯”着,摇啊摇的,让他在无比舒适的有吃有睡的迷迷糊糊中形成了条件反射,以致“恶性循环”。如果当初儿子能开口说话,想必会嚷嚷:那就是要半睡半醒地吃,因为俺是无良小子之小子!

 

   所以,寒乡现在认为,人之初,一团肉的说法虽不无道理,但这只是完全撇开后天环境影响的纯生理学观点,尚有不足。人一生下来,的确是一团肉,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说,是降临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外界良性或恶性的刺激,势必起始就都对其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很早就有胎教一说和“孟母择邻”的故事,还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都证明了这一点。

 

   从人类历史看,任何时代,皆善恶并存。屈原与靳尚并存于楚,廉吏与贪官并存于今。从个体的人看,孩提时主观意识还不突出,“孟母择邻”甚为重要。然而,孟母为儿子择得一时,却择不得一世。随着一个人的逐步成长,交往面不断扩大,主观意识日渐增强,善恶并存的社会环境必将更多更大地影响其意识和行为,如是我说:是人都有善恶两面。这并非创说,只是寒乡做了道简单的加法题,即“孟子+荀子”。

 

   实话实说,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中,善恶因素皆有。这种客观存在并不可怕,因为人的主观意识还可以辨识并作出选择,孰善?孰恶?是弃善从恶?还是弃恶从善?如是我又说:行善?作恶?要看个人的信念如何把持。

 

   至于个人的信念如何把持,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回复 3# 琴思清远

 

    

         请看俺的模样吧:

 

123.JPG

 

 

      麻雀小小,飞过洞庭。

 

      死不足惜,神气就行!

 

TOP

回复 2# 金风送爽

 

       感谢金风姐的祝愿!

 

      无良小子之小子近况:

         身高 173公分

         体重 180~185市斤

         人性 弃恶从善中

        

TOP

回复 7# 立秋

 

   秋姐过奖了,寒乡诚惶诚恐。

TOP

回复 8# 朱纪飞

 

   我家的“无良小子”的可恶与兄台家的公子有异曲同工之处:儿时他睡觉躺着不睡,抱着不睡,必须要在楼梯上走上走下才睡。可怜我那时在工厂里当车工,站了一天,还要抱着他在楼梯上走来走去地哄他睡觉。

    可巧的是,我家犬子也是身高1、73,体重180斤。至于评价嘛:弃善从恶中!

   同是为父磨难人啊,巧!巧!巧!

TOP

回复 10# 晓理

   无良小子之小子标准身高,标准体重,超过他的父辈,值得恭贺。

 

    老兄呀,胖胖哩,正为此发愁。

TOP

回复 11# 隐士安

 

  我认为:人之初,如白纸,比较实在、适宜、客观……

 

  大哥,这“白纸”出现在哪儿呢?如果不是在真空里,就会粘上各种东西,例如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TOP

回复 12# 大姐姐

 

     愿无良小子体恤父母的一片苦心!

 

     就是,就是。谢谢!谢谢!

TOP

回复 14# 金风送爽

 

   无良小子之小子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帅小伙。

 

   金姐,表扬不得哩。

   你不知道,无良小子之小子,后来之无良还大着哩!例如考上了大学后,吵着要退学、坚决不住集体宿舍、违反禁校令跑回家......

   他让人又忧又喜,忧的是:将来世界怎容他?喜的是:是俺藤上结的瓜!

 

TOP

回复 19# 阿迪

 

   迪兄,你这一挺,让麻雀小小飞得更高!结果呢.....可能会.....跌得更惨!

TOP

回复 20# 孟晓

 

     吾家的比楼主的矮一点点,体重也轻不了多少……

 

    孟兄,这再次证明:同为知青,休戚与共!

TOP

回复 21# 独影孤踪

 

      独兄,“你太有才了!”

 f.gif

 

TOP

回复 23# 知足长乐

 

 还是女人们都梦寐以求的模范丈夫咧!

  

   知乐兄,错了,错了。你可知为什么寒乡老拿这“无良”二字做文章?就因为女人们梦寐以求的并不是模范丈夫哩,她们心底里真实想法是 .....是 ......是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嘻嘻,俺又邪了。

 

TOP

回复 28# 阿迪

 

     愿我们的无良小子都茁壮成长为懂爱懂孝懂回报的好孩子,愿我们这些无良小子的父辈,在无良小子的关爱下身心健康,晚年幸福!

 

       美好的祝愿!善良的人性!

TOP

回复 24# 东乡妮娜

 

    无良小子之小子,良种也。父母用心良苦,文章良多趣味,父子良性循环。国之良将,家之良马。寒乡,良友。

 

     娜姐姐,寒乡偏要酸酸地肉麻一句:你就是俺亲姐姐哩!

    俺原本只一个亲姐,在家那是骄横得很,唯独对小弟不同,心里只一个“疼”字,嘴里只一个“夸”字!

    人们常说,这世上的兄弟姐妹,哥哥疼妹妹,姐姐疼弟弟,诚哉斯言!

 

   

TOP

回复 22# 王幽

 

   你鲜明的个性从你活泼生动的文字里蹦跳而出,俏皮不失理智,活泼不失文雅,风趣突显幽默。由于你文章的特点,让人急于想看到你的形像,你倒好,亮一个窥视四周的小小麻雀,让大家更是笑意开怀。原以为你在当年是一个个子不高充满锐气的小伙,但看你的身材“规格”和你彰显个性的文字,却是标准的、几十年过去还依然保持那锐气不减的小伙的风貌。

 

      王兄过奖了,寒乡有愧,但“个性”二字欣然受之。

 

     一式的“猪尾巴”辫子蓄了几百年,众口的“万寿无疆”喊了几千年,终于见着了久违了的“个性”!这么难得的赐予,是何等珍贵哦!

 

    感谢老兄!

 

TOP

回复 33# 隐士安

 

    隐士兄,有的孩子生下来就不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们早在娘肚里就受“胎教”了哩!

TOP

回复 35# 隐士安

 

   但是他的一切还没有形成;我们所讲的性本善、性本恶等等都是指他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并未形成,又何是会有善、恶之分,所以,我觉得象一张白纸一样……

  

    人的主观意识不是等到某一天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一来到世上就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而逐步形成的。简要地说,意识是人脑对刺激的反应,这刺激来自于好坏善恶的环境。孩子有大脑,就会对环境的这些影响作出种种反应。这反应就是意识,只不过起初是被动的、朦胧的、浅层的,日渐才变为主动的、清晰的、深层的。在环境影响下,从小到大,人慢慢养成了好坏善恶的各种习性,逐步形成了好坏善恶的主观意识。要不然,人性之善恶什么时候从哪里来呢?孩子“不懂事”,是指他还欠缺对好坏善恶的辨识能力,并非说孩子意识里就没有好坏善恶的因素存在。人们常说“要从娃娃抓起”,抓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抓孩子头脑里的“善恶之分”,对吗?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张纸,还说得过去。但是,这张纸即使没有涂上一笔色彩,尽管尚未画出任何成形图案,也绝不会是一张白纸!因为这张纸不是在真空里面,只要接触空气,就会沾上一些东西。在显微镜下看,那就更不是一张白纸了哦。

 

 

TOP

回复 37# 嘟嘟

 

     感谢嘟嘟姐的关注!

TOP

回复 38# 岳阳老王

 

    中央电视台(哦,忘记几套节目反正是晩黃金时段在播)研讨胎教、早教出良子,例子也不十分惊眼球。本楼研究成果应予推荐,以优化大汉民族,多出精英。

 

 

    老王推荐俺台上亮相,好!幸有独影孤踪兄为寒乡造了好型,俺洞庭湖的麻雀小小,就去干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叽喳一叫,吓翻那亿万观众!

 

f.gif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