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汗颜!汗颜!(下)

            

              汗颜!汗颜!(下)

 

    大凡说来,“我是某某”者,弄权也;“我有某某”者,炫富也;

“我识某某”者,附势也;“我能某某”者,逞才也。虽各有所异,但

皆以“我”为主角、“我”为重点、“我”为目的、“我”为本意,而

“某某”只是引子、“某某”只是垫衬、“某某”只是装裱、“某某”

只是假借。

 

   愚以为,此等皆为“俗我”,是人难免。然而,殊不知这“我”字,

戈,徐鍇曰:“从戈者,取戈自持也。”甲骨文“我”字 无标题.jpg

本义表示兵器,足可见其恶戾之气,是非由此而生,灾祸由此而降,

见此思之,“我”等岂能不汗颜?!

    

   若问:可止“我”等汗颜乎?答曰:可!

 

   在儒家,则说“忘我”。“忘我”者,舍生取义也。《论语宪

问》: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道家,则说“丧我”。“丧我”者,即“真我”也。若名利塞

心,又哪来“真我”?庄周梦蝶,物我两忘,才可谓“真我”矣!故

《庄子·逍遥游》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在佛家,则说“无我”。“无我”者,四大皆空也。佛教以“诸法

无我”为根本义,空空如也,哪还有“我”?宋苏轼 《胜相院经藏

记》苦空无我,无量妙义。唐 鲍溶 《赠僧戒休》诗:风行

露宿不知贫,明月为心又是身。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

    

  儒家制欲,道家寡欲,佛家无欲,皆止“汗颜”之良方。任取其

一,便能去“俗我”之浊气;博采三家,可望成苏子之后继。何也?

且看苏轼《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

 

芳》!

 

 

回复人静、火土、白云诸君:

 

   本想只骂骂自己,不料却骂了个遍,该死!该死!

TOP

回复 6# 易山

 

    易君所论,两个字:透彻!

 

   就寒乡而言,单说这酒肉就割舍不下,孽根难断,因此佛门无缘。儒与道嘛,鱼与熊掌,寒乡皆为之垂涎,但也只是在店前转转,闻闻香气罢了。

 

   纵观古今,鱼与熊掌兼得者,“外儒内道”之苏东坡也,寒乡艳羡不已!

 

TOP

回复 8# 笔架山人

 

      的确如笔兄所言,也正因行“无我”难,才有“无我”之话说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