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烟雨迷蒙老眼抬,江堤又见小桃开。

 

多情不啻初春事,一笑嫣然入梦来。

TOP

 

欣赏楼主的深情妙笔。奉上近作,见笑了。

 

戏为六绝句

 

 

烟雨迷蒙老眼抬,江堤又见小桃开。

 

多情不啻初春事,一笑嫣然入梦来。

 

 

一笑嫣然入梦来,翩翩年少醉楼台。

 

东风未识愁滋味,拂得残红落袖怀。

 

 

拂得残红落袖怀,风寒无奈老身哀。

 

从今莫种开花树,只把茹蔬绕屋栽。

 

 

只把茹蔬绕屋栽,园畦三径独徘徊。

 

虽无姹紫嫣红景,摘豆收瓜亦乐哉。

 

 

摘豆收瓜亦乐哉,惊鸥何必再疑猜。

 

春风着意吹檐雨,秋月殷勤照砌苔。

 

 

秋月殷勤照砌苔,寒蛩一夜伴书斋。

 

晨将旧事闲吟句,付与霜天雁字排。

 

 

TOP

                       

                    方姐(姑且这样称呼),承蒙夸奖了。

                   

                小弟也与浏阳有缘,现将旧作奉上,再请赐教。

 

五律 大围山

 

下放时,曾漂泊至浏阳大围山,有感而作。

 

江湖飘荡久,忽又入深山。

 

破屋穿风急,孤灯伴影寒。

 

云遮天万里,雪压竹千竿。

 

举步人生路,长嗟世事艰!

 

TOP

回复 30# 方子

       方子君(或许你比我小,这样称呼才不会有误):

     如你所言,《戏为六绝句》的确用了顶针手法,但诗家正规写来并无此格,一般见于游戏之作。我窃用杜甫《戏为六绝句》之题,虽称为“戏”,其实不然。格调,学晚唐李商隐和杜牧;诗意,则“风花雪月”可也,“别有怀抱”亦可也,不着不粘,力求深婉。自知不才,见笑大方,正如去年旧作所言:“忽发诗疯笔不停,荒腔乱调乏才情。诸君一笑休嗔怪,弄斧班门酒醉翁。”君之文笔深细温婉,君之才华已见其端,故跟帖应和,引为同调。切莫说向我请教了,羞煞俺也!
    你没去过大围山?甚感疑惑。我下放十年,曾于74年漂泊到大围山,栖身在一个叫“板壁洞”的废宅中,只与一位割松脂的江西老表搭伴,要走十几里山路到镇上才买得油盐。命途乖蹇,浪迹天涯,昨日还荡于湖波江浪之上,今朝竞入于深山老林之中,“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愁煞俺也!

    初到浏阳,人地生疏。一日下山,沿途所见废宅荒田不少,却皆无人居住耕种,好生奇怪。一问,方知昔日历经战乱(国内革命战争),人早被杀光。想到自己在“板壁洞”终日与鬼魂为伍,不禁毛骨悚然,心神恍惚,打转上山时竞走错坳口,等折道回来,已精疲力竭,夜色漆黑。山路崎岖,有如世途;孤身攀行,有如遭际;树影晃动,有如鬼魅;松涛阵阵,有如嚎啕,吓煞俺也!

    一晃,已是三十多年了,但浏阳大围山给我刻下的印记,又怎能泯灭呢?拙作五律《大围山》便由此而发:“江湖飘荡久,忽又入深山。破屋穿风急,孤灯伴影寒。云遮天万里,雪压竹千竿。举步人生路,长嗟世事艰!”

    余不一一。

 

         即问

   安康

 

                                                                             

                                                                          寒乡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