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元老
刚刚到家,就看到雨晴的报道,由衷地感谢雨晴此次对我通道之行的热情接待并且在第一时间予以报道,国人做事要是都像雨晴一样的高效率,只怕社会主义早就建好了。此次通道之行的详情容我后叙。总之雨晴是个好人,是不同于一般的大好人,难怪她在靖县知青中享有极好的声誉。百闻不如一见,此次虽然同她只有半天的接触,却从她身上看到了许多值得我努力学习的地方。
至于她在帖子中对我的夸奖那实在是过誉了,实际上我是个一身尽毛病的人。
TOP
回书荟:你上次没有看芋头寨,我这次没有没有看恭城书院,都留点遗憾,以后再去。
这里的孩子们穿得同城里的孩子差不多,那还是冒吧?仔细看,还是显得造孽得多。
关于黄土不应当改称“皇都”的问题,我们的看法真是不约而同。我当场就与当地的同志讲了这个意见:当然还是叫黄土好得多,这样不正好把黄土乡的名字宣扬出去了吗?石家庄成了省城不还是叫石家庄?那个将永顺的王村改作“芙蓉镇”的人,是世界上最笨的,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王村,就要去媚俗趋同于一部当代电影片中塑造出来的名字?
回复 3# 何也
何也大姐客气了,“谢”字说来就生份了。想当年,你既是我们这般小知青的大姐,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回复 5# 雨晴
还“大哥哥好”!雨晴你还继续在“忽悠”我。
回复 6# 佳哉
佳哉你怎么那样老实?雨晴是在这里“打乱港”,不过倒是增加了几分喜剧成分!
应该有30年没有见过楚风了,照片上看,几乎一点没变,应该是活得有滋有味。 老槐 发表于 2011-4-15 08:56
老槐你这又是调侃我噻!“30年几乎一点没变”,那不成了精怪了?滋味不敢和你比,反正跌跌撞撞是这样过,有碗饭吃就行了。
还记得我们一同在新晃铁路工地,你发明的“寻找石头的故事”,恍同昨日;叹而今,我早已是“朝如青丝暮如雪”了。
期待着早日能与你重逢。莫等到七老八十要人扶的时候再相见,也冒得味了。
回复 15# 乡里二姐
不是的。正好下课了,他(她)们在外面玩。教室在后面的一栋房子。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