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 列车驶过之后

              列车驶过之后

2939349_131238056_2.jpg

 

 

    一列货运列车风驰电掣般驶过站台,一个黑影从车上一跃而下,这是发生在1968年某日京广线高亭司火车站的一个镜头。

    1968年是一个动乱的年份,全国的武斗还未结束,造反派正在夺权,各省陆续成立革命委员会,黑龙江最早成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东北的新曙光》。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的社论是《芙蓉国里尽朝晖》。当各省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也就实现了全国山河一片红,毛泽东曾发出指示:“革命委员会好!”永兴三中也没闲着,大字报满天飞,老师一个一个被揪出来,由学生轮流批斗,学生没有正规教材,语文课的教材就是毛泽东的选集和诗词,老师人人自危,无心教学,学生也无心上课,油麻公社的学生黄同学觉得呆在学校很无聊,想到外面去见见世面,于是约上几个同学爬上了停在高亭司车站的列车。当他们乘车返回的时候,车到高亭司车站却没有停,此刻黄同学着急了,他想车子还不知开到什么地方去,身上又没有钱,继续前行后果不堪设想,情急之下,便出现了前面那一幕。 黄同学跳车之后,列车强大的惯性将他带倒,他重重地撞在一个水泥枕木垛上,他爬起来走了几步,又一次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

    黄同学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学校里为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葬礼,他被埋在高亭司河的河滩上,这里枯水时露出水面,涨水时被淹水底,黄同学当年十八岁。

 

 

 

4446025_171353027316_2.jpg

回复 2# 老灯火

    灯火兄当年也扒过车,你是铁路子弟,当然很有经验啰,谢谢点评。

TOP

回复 3# 布谷催春

      你的方法非常正确,当年的铁道游击队就是以这种扒火车的方法,在飞驰的火车上如履平地。谢谢点评。

TOP

回复 4# 另类人生

谢谢另类人生颇有些另类的见解,谢谢关注。

TOP

回复 5# 常青苗

      这位同学其实是死于无知,这不是勇敢,是玩命。谢谢点评。

 

TOP

回复 6# 夜深人静

      高亭司是夜兄的难忘之地,也是我的难忘之地。父亲因躲壮丁,逃到高亭司定居,解放后在这里生下了我,这里应是我的第一故乡,马田是第二故乡。

    高亭司车站的那个巨大的水龙头,是这个小站标志性的设施,远远地就能看到它,我也对它感到亲切。

    严格地说黄同学不是摔死的,而是撞死的,如果不撞在水泥枕木垛上,也许不至于毙命。

TOP

回复 8# 哥巴

        那个难忘的时代啊。

        黄同学,蒋同学,都是那个年代的牺牲品,还有长眠在广阔天地的知青战友们,也是那个年代的牺牲品啊。谢谢点评。

TOP

回复 10# asd99999

      都是动乱惹的祸,假如国家太平社会稳定,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谢谢点评。

TOP

回复 11# 狄德罗二世

      狄兄当年爬车走南闯北,够潇洒的,我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然而他们走了,我没走,请看我的一篇小文:

 

 

                少年纪事:一次离家出走行动
 
     十三岁的年龄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也是敢于冒险的年龄,一九六六年夏天,年仅十三岁的我们,经过密谋,决定做一件合乎男子汉身份的事:离家出走。
      那天晚上,马田火车站月台货场一片昏暗,几条黑影从各个方向朝货场聚集,这就是我们的离家出走行动队,我们每个人的胳肢窝里夹着简单的“行李”:换洗的背心短裤,我们的目光盯住站里的货车,盘算着爬上哪一辆列车,就在这次计划就要付诸行动的关键时刻,我突然改变了主意,我仿佛看到了我出走之后父母着急的样子,于是,我退出了这次行动,那天晚上,他们何时上的车?是往南还是往北,我一概不知道。
      我带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度过了那一夜,第二天,他们的父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打听自己儿子的下落,七问八问,问到我的头上,我只好将他们昨晚上的事老实交代出来,他们的母亲一个个摇着头,唉声叹气地回家去了。
      大概过了三四天,我们的“小英雄”回来了,你看他们那副尊容:一个个蓬头垢面,面黄肌瘦,仿佛一群逃兵。后来听他们说,他们本来想到广州去,不料车子却开到了株洲,他们就在株洲街头流浪了几天。

       现在想起这事,我还是非常佩服他们的勇气和胆量,然而我并不羡慕他们,因为他们的这次出走,充其量只是一次成功的流浪。fficeffice" />


 

TOP

回复 20# 琴思清远

      没想到琴思也有过孩子出走的经历,那做母亲的心情是无法想象的,我之所以没有迈出这一步,就是担心母亲经受痛苦的煎熬,谢谢点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