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门山上的火土粪和火土灰:
火土粪:我们山上即是先将地里的草连根锄起来,然后晒干(要趁太阳天多翻几遍);再砍来山边的干茅草树杈。在地里刨开直径两米左右的松土,把茅草树杈先架起来(注意留个点火口);再把晒干的草皮均匀地盖上去;最后再把刨开的松土层层地、厚厚地覆盖在上面(堆成高高的坟墓状)。然后点火,让它烟熏(有心的人会再撒一把油菜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秧苗可做菜)。等到要用粪之前,再用钉耙拆粪,把未烧完的渣渣草草清理干净,剩下的就是火土粪了。一般种苞谷、洋芋它是最后盖在种籽上面的。
火土灰:就完全是柴草烧出来(包括柴火灶里)的灰末。记得最清楚的是,每每种苞谷时,会用大粪将灰拌匀后,像味精一样,每次只能抓一点点与苞谷种籽同时下到凹凹里(上面再泼火土粪)。
——呵呵,迄今我们知青点的男伢还在笑我“抓屎”,佩服我不怕脏(没法啊,丢种籽是我的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