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三议“女性解放”——“全职太太”

 当下的女性地位大有“弱化”之势。少数专家学者夸大男女生理心理差异,明示或暗示女性应该走进家庭,相夫教子;重归厨房,管好丈夫的胃。鼓吹“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赚钱养家,女人赚钱买花”。“网络水军”也鼓噪“女孩富养”:如何修剪指甲眉毛睫毛啰,如何不干粗活,保持手指没有大骨节啰,如何不使骨盆走形,如何保持珠圆玉润的足趾啰,只怕要恢复“笑不露齿,话不高声,行不动裙,坐不摇身”的古训了。目的只是朔造标准身材和姣好面相,以便长大后讨男人欢喜。个别可鄙的男人还宣传,妻子对有外遇的丈夫要如何体谅,如何不断更新自己,防止丈夫审美疲劳,如何去使丈夫回心转意。而对偶有红杏出墙的妻子,则直接或以文学艺术形式(小说,影视剧等)加以毫不留情的挞伐。

 令人痛惜的是,不少支付了大量教育成本的大学(专)女性,其人生理想竟是做个“全职太太”,“坐在宝马车上哭”也毫不介意。

 试想,如果女性大都是全职太太,怎么参与社会管理?还有多少话语权?如果有幸当上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还能拿出多少有份量的议案和提案?没有社会地位不说,家庭地位也岌岌可危。平时忍气吞声,一旦“徐娘半老”,整容(这也是目前宣传热点)也整不出名堂时,很可能就要“别姬”了。这样的例子还少吗!何况,待在家里,买菜,煮饭,睡觉,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没有社交温暖,没有工作乐趣,生活也太单调郁闷了不是。相反,许多女性在外能揽“瓷器活”,在家善于当家理事,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婆媳,翁婿,姑嫂,妯娌),即使人老珠黄,素面朝天,丈夫也会不离不弃。

 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是个全职太太,对丈夫的“专制”忍无可忍,最后甩门而去,算是女性主动快畅的一击。鲁迅先生仍然说,娜拉走后怎样,要么流落街头堕落,要么还得回来。因为她没有经济权,不能养活自己。由此,鲁迅先生认为,女性要真正解放,必须争独立的经济权。走向社会,独立工作,是争得经济权的唯一办法。

 年轻女性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跟风网络,不相信某些专家,更不要羡慕坐宝马车的全职太太,以不辜负父母对你们的殷殷期盼。

 当然,极端的女权主义也不应倡导,“男女平等”才是普适的妇女观,是人类追求的理想。

  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的“太太”不配有更好的命运。   理解楼主的观点。 马畔闲人 发表于 2011-3-10 17:17

但愿这样的人越来越少。更愿亲友中彻底杜绝!

TOP

 许多女性在外能揽“瓷器活”,在家善于当家理事,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婆媳,翁婿,姑嫂,妯娌),即使人老珠黄,素面朝天,丈夫也会不离不弃。

可惜这样的女性不多。

确实不多。但这样的女性也令人尊敬和爱慕。不一定是小鸟依人一个模式。

TOP

作为人,不管是男女,要量体裁衣的、扬长避短的做好自己能做而且能做好的事,这样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会受人尊敬、爱戴的……
深有同感!女人不一定非得撒娇,装嫩,整容才受人爱慕。

TOP

女性不要只贪图享受,要学会自强自立!

更不要把做全职太太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

TOP

 但我相信男人找的女人一定是小鸟依人样!女人找的男人一定是高于自己本身现况的不然脑袋灌了水。

谢谢“要得呢”朋友的友情跟帖。小平同志教导我们:不争论。只做不说。让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价值观各干各的事吧。如果(恕我又用了“如果”)脑袋有虚火,灌点水也不无好处。

TOP

最后再讲一句,人老未必珠黄,起码在湖南知青网,这么多的阿姨们,我还没有看到一个珠黄的。

我就“珠黄”了。当同辈人在一起谈论自己儿女的“成功”和“成就”时,当他们眼神发光时,我就更“珠黄”。

TOP

再次说明,全职妈妈还是职业女性,这是小家庭两口子自己的事情,他人看不惯也好,羡慕也好,都无关。

小家庭两口子牵涉两个家族。婚姻看起来是男女两个人的事,其实是两个家族的事。盛衰荣辱均关乎两个家族。

TOP

凭您这篇高论,在美国可以当选为女议员了哟! 知足长乐 发表于 2011-4-21 04:09

这篇“高论”,不大明白中国和美国的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即使在中国,也不大明白网络民意和9亿农民民意的区别,富豪意见和广大中低收入者意见的区别。直爽可嘉,文字也不错,但思维明显幼稚。清原谅我对后辈的直言。

TOP

二十一世纪的女性表现为多样化,这是社会开放进步的表现.得谢楼主引发的社会话题.

谢谢狄德罗二世的友情跟帖。21世纪还有近90年,世界和中国将如何发展,女性表现将如何多样化,确是难以预测。我的帖子引发了“社会话题”,真是始料不及。再次谢谢。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