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再访江永——城下村的新事和故事

4月21日,我们应邀去城下村作客。

 不少江永农友为养殖和种植的方便,陆续由古村落外迁到村子周围。邀我们作客的女主人是“马畔闲人”的师傅的大女儿,原居城下村。现在自己的果园里另盖新居,离城下古村约两三里地。

 闲人的师傅育有二女一男。男居中,叫“狗仔”。我们按狗仔的口吻叫女主人“大姐”,叫男主人“姐夫”,狗仔则叫我们“叔叔”。

 “大姐”特地到桃川迎接我们,坐着一台拖拉机“突突”前行。沿途经过上洞,(闲人及时告我,这是阿迪,静贻的下放地)宋村,过了河,便是城下村,再沿水泥村道前行,到了一个天高地广,人烟稀少的绿色世界,这就到家了。

 “姐夫”正在家为沙田柚的花朵授粉,他的一个自家兄弟则在帮忙做菜。据说这位兄弟的烹调技艺在当地小有名气。菜式果然丰富:鸡,蛋,猪肉全是“土”字号;蚕豆,窝笋,辣椒全是原生态。口味确实一流。电磁炉煮火锅,城里人怕也没有普及的。

 “大姐”家安装了水塔,组成了整套“自来”水系统。水则是井眼水,清亮,清纯,清甜,总一个“清”字了得。更令人惊奇的是安装了80升电热水器,好不让人羡慕。

 尽管我们摄艺不佳,也奉上几张,在此特对“大姐”一家深表谢意。

 我要讲一个关于城下村的小故事。

 那是1971年7月,至今40年了。

 由于工作和家庭的悲剧性“事变”,我心里空虚而郁闷,便只身奔赴江永寻找老同学。闲人接待了我,并带我以“拉练”方式走村串户。不记得是第几天的黄昏,来到了城下村(那时叫城下公社)。我们打听到,老朋友T同学回了长沙,新朋友L同学不在村里。留下的全不认识。(那时的交通是不允许立刻赶回马畔村的。)一位黝黑清瘦的女知青听说我们是T同学的老朋友,一不看证件,二不审来意,便毫不犹豫地接待用餐,安排住宿。还向其他知青介绍。陪我们聊天。

 我记得大家像老朋友一样,交谈融洽,毫无隔阂。南京城隍,北京土地,无所不谈。还谈到了文学,谈到了艺术。这位女知青知识面广,记忆好,很健谈。某某作家,某某作品,顺手沾来,脱口而出,堪称才女。

 谈兴正浓,夜却深了。女知青持一盏煤油灯,在朦胧的月光下引我们穿过几道门庭,天井,来到一个房间让我们就此休息。她突然说:天气热,出汗多,你们洗个热水澡舒服些。说着就要去烧水。闲人说不必了。我却说洗洗也好。她蹲在一个大井眼旁,用铁桶打水,冒着柴烟生火。想着她“双抢”劳累了一天,还要为素不相识的我们折腾,我为刚才的话后悔了。

 第二天我们与女知青惜别,从此就无缘再见。惭愧的是我和闲人都记不得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来自长沙一中。

 我要借助知青网送去真诚的祝福,祝福这位女知青晚年幸福!万事大吉!

城下古村

2011江永零陵行 184.jpg

2011江永零陵行 187.jpg 2011江永零陵行 188.jpg 2011江永零陵行 189.jpg 2011江永零陵行 193.jpg

TOP

清亮的小溪好洗菜,后面砖房是“大姐”家

2011江永零陵行 162.jpg

2011江永零陵行 157.jpg

TOP

“闲人”过独木桥

2011江永零陵行 164.jpg

“狗仔”摆PS

2011江永零陵行 170.jpg

闲人与狗仔

2011江永零陵行 168.jpg

TOP

“姐夫”为沙田柚人工授粉

2011江永零陵行 153.jpg

桥上歇一歇

2011江永零陵行 197.jpg

TOP

笔直的水泥村道

2011江永零陵行 175.jpg

田里在抛秧

2011江永零陵行 204.jpg

TOP

楼主的文章写得好!照片也拍摄得好!欣赏了、享受了!谢谢! 梦雨如烟 发表于 2011-4-28 19:21

在从上江圩到江永再到桃川的汽车上,马畔君随时指引着说,这是梦雨的下放地,那是长青路,笑版他们的下放地......到处留下了当年知青的足迹。实在使人感动。谢谢你的表扬!

TOP

回复 6# 隔山唱歌 读隔山唱歌城下村的故事有感再回江永春光照,影动清江画里音。远眺凭高难觅处, ... 周行 发表于 2011-4-28 19:54

周行君诗兴大发了。谢谢!那个年代知青们团结一心,不分彼此,来的都是客,待客不分家。现在想来仍旧温暖和温馨。

TOP

回复 9# 郭姐

谢谢郭姐。那里的风景确实美。要是有个摄技高一些的,多拍点艺术照就好了。

TOP

谢谢热情又善解人意的火土版主,你发上来的照片,我仔细看了。毕竟40年了。我们那时都还年轻。这次我和“马畔”反复回忆,竟不能确定当年究竟是城下村,还是一河之隔的宋村,因那时都属城下公社。女知青是一中64届高中毕业,这是肯定的。

TOP

在我的印像中城下有一条绕村大河,有出名的杨梅,河水长年清沏丰沛,杨梅肥大酸甜,夏天咬一口水淋淋,既解渴又凉爽……那时人们的口头禅是“城下的杨梅福洞的姜,宋城的萝卜用船装”

阿迪版主将城下的美概括得极好。有空去看看吧。“马畔”曾告诉我,他当年在什么村子爬到树上吃杨梅,吃到两餐都不能吃饭了。

TOP

谢谢“马畔”跟了许多照片。不过应该以美景和农友为主,煞风景的老头子就不要了。

TOP

 隔山兄你好 !

        你到了城下,你认识张国兰吗?我想看望她,我姓陈,

        请提供帮助!谢谢

好的,我将联系“马畔闲人”,再询问城下的农友,有消息再告你。

TOP

谢谢江永家园版主为我的帖子加精加亮!

TOP

回复 29# 隔山唱歌        应该是请马畔兄帮忙,张国兰是城下的知青 陈年旧事 发表于 2011-4-30 15:03

好的。马畔君近几天有要事不能上网,我一定转告,有消息一定及时告诉你。

TOP

老夫聊发少年狂,隔山哥真的是童心未泯,好心态,羡慕,你可以活到100岁。

谢谢孤家寡人朋友。“好心态”是无需羡慕的。人人可以做到。你当然也可做到的。说不定你已做得很好,有意取个“孤家寡人”的网名,开开玩笑罢了。是不?

TOP

以前地主多,出的官员也多。小时候常去走亲戚,最近一次去是1974年生产队出工到城下挑姜种。找机会一定去看看。

呵呵,30多年了。是该去看看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