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潭静子 当前离线
头衔: 知青元老
2011年4月21日,金麦孔玲诚邀金麦的知青去她家玩。她家住在长沙县榔梨镇上,有一幢3层的小楼房,都是她用一双勤劳的手,亲自操劳而成的。看着明亮宽敞、设施齐全、装修完好房子,大家感叹她的不容易。 她盛情地招待大家,让大家饱尝了当地的特色菜。她的朴实,她的热情,很是感人。离她家不远就是著名的“陶公庙”,她引着大家游览了这千年古庙。 陶公庙,又称陶真人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濒临浏阳河,枕靠临湘山,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四年(505),已历1400余年,有“六朝遗庙,千年名山”之称。据史书记载,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与其侄陶煊。相传二人结庐修炼于此,后羽化为仙。庙貌赫然,故史有“狮岭仙迹”之谓。古楼是陶公庙建筑群之精华,前殿是陶公庙的主体部分,原殿中祀陶真人像,有南宋理学家朱熹所题“德化无疆”、清穆宗载淳御笔“民赖恩福”等匾。 朋友们在这千年古庙,惊叹古朴精美的建筑,感受民族文化的厚重。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朋友们谈笑风生,欢歌笑语,快乐地度过了一次金麦知青的浓情聚会。静子有幸参加了聚会,记录了聚会的快乐时光。
TOP
谢谢晏生、斜阳、良良哥、村姑、向北、朱纪飞、金麦尹艾、金麦彭姐、金麦孔林、晓泛、七月花。谢谢你们的友情跟帖。
其实你们都可以来参加金麦的知青聚会,感受浓浓的友情。你会从中理解为什么游客晏生有在靖州修建《金麦知青亭》的愿望了。
说说金麦情,静子和金麦知青的友情有40年了。40年前,我和金麦尹爱,沈TY一同招工进湖机,3人进厂时在河西有色金属学院参加了3个月的学习班,同在一个学习小组,3人每天白天坐在一起听报告,学毛著。晚上也在一起,唉声叹气,担惊受怕,相互安慰,因为那时的军代表天天说,还要清退人,我们都害怕厄运降到自己头上,所以相同命运的我们在那时就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进厂后,我们虽然分到了不同的车间,工种也不同,但只要碰面,一个微笑就足矣,那默契,那情分,早就深埋心底。以后的年月,我和尹爱是30多年的邻居,楼上楼下,现在也相隔只有100米。和沈TY的相处也是一样,她是个爱热闹、爱开玩笑的人,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碰了静子,都要策我几句,毫无拘束,别人不理解,都问她和你很要好吗?我只欣然地笑笑,因为我知道,她之所以喜欢策我,都源于我们在40年前就已经结下的深情。
再说说绿卡,在湖南知青网,“绿卡”之说虽然是网言戏语,但很多朋友还是很认真的,特别是对于靖县的绿卡,很多朋友都从心里喜欢,像晓泛、湘女、丹凤、雪儿、椰风海韵、冬去春来、小聪哥、等很多的朋友都以拥有靖县绿卡而快乐着。 如今,晏生兄发给静子金麦绿卡,我感觉很是荣幸。通过几次参加金麦知青的活动,静子深有感触,金麦知青之间的那份浓浓的情谊是弥足珍贵的。大家在一起就如同亲人,不论你是富贵还是贫困,大家都在牵挂着彼此。他们经常去看望生病的肖先生,已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这其中,特别是夏悸姐和晏生兄的人格魅力让人感动,他们总在默默地为大家奉献,他们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人,和他们在一起,你会感觉心里非常踏实,会感觉夕阳下和金麦知青同行,真好!
这是2011论坛,请您访问2012论坛:2012.hnz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