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2# 古潭静子

     “2011年7月30日,黄埔抗日老兵刘树仁,由四川“老兵之家”志愿者资助并陪同乘飞机抵达长沙,由燕归来和犟牛、金穗及她的儿子前往机场迎接。午餐后送到高铁车站,刘老将乘坐高铁回老家衡阳。黄埔后裔们聚集在武广高铁车站,举行了简短的迎送仪式,唱响刘老久违了的黄埔军校校歌,并与老人合影留念,表达了后裔对前辈老兵的敬意,对四川志愿者的谢意。”

  谢谢静子的报导,看着老人那布满沧桑、形容消瘦的面容、那缺损的牙齿、…真令人百感交集,一代抗日功臣到老来晚景如此凄凉,那么多坐享其成的后代官员就能心安理得的每月几千元,黄埔后裔们无职无权只能心理安慰了!

人生已过花甲,去日无多,尽力追找快乐,过好每一天。

TOP

回复 11# 古潭静子

    对待抗战老兵确实有些不公正,但是,人们相信时间是最好的“收藏家”。历史的真相会见证:抗战老兵们是民族的英雄,抗战老兵们的业绩永存。

  “收藏家”和“见证”却不能改变他们的现实生活啊!

人生已过花甲,去日无多,尽力追找快乐,过好每一天。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