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知网江永板块,人气足足,热闹非凡。窃以为,其中两件作品,格外出彩。一是江河人的网友集萃,二是陈老师的网名联缀。前者辛苦操劳,ps图片,情真谊重,属用心良苦;后者立意高妙,结构精巧,妙手偶得,属神来之笔。他们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老师,文采才情俱佳,赤子之心多情。共同繁荣着我们的温馨家园。居功至伟。在下不才,深受启发,心痒手痒,东施效颦。仿做一篇新闻稿件,聊博网友诸君一笑。占个题材体裁。留待他日补充修订。尽管脑汁绞尽,然而,一叶障目,挂一漏万。疏漏之处,抱愧在前,见笑见笑。
独家新闻报道
湖南知青网新闻部驻江永记者站别动队首席记者王欣报道:
五月九日的友情周末,白云悠悠的绿碧岭下,永明县城,迎来了斑竹周行率领的又一批回乡探亲的长沙知青。首先,他们瞻仰了那座著名的知青雕像,接着,他们在当地导游都庞野老的引领下,来到了下放地高头王家村边,江河白水的丘山傍渡码头,在白水圩小镇街口的知青茶座,激情怀旧,喜气洋洋。随后,他们一行在非著名戏剧导演---------------曾瞎子三哥的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当年辅导排演节目的大队部。兴趣盎然地观看了当时的演出道具,古旧而铮亮的永明马灯,锈迹斑斑的老式大炮,还有---------------------。在那曾经是知青住房的大祠堂,队里为他们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欢迎宴会,江河人和扶塘人分别代表两地知青,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引来满堂喝彩。陈善壎老师代表大家做了海客赢谈的即席发言。感叹这一代知识青年跌宕起伏的命运,火土重生般的艰难际遇,和感恩农民的博大情怀。在朋友们热烈的掌声中,阿迪和周行两位斑竹欣然献舞,一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赢得掌声雷动。随后,他们一行走访了当年的老房东,居住在呱叽村溪流边上的圳井老曾先生和八都翁老人,还有当年朝夕相处的厚哥,然哥,亮哥,李姐,郭姐。彭姐。看望了他们的后代六旬童,知青娃,乡里妹子和瑶山人。傍晚时分,他们一行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笔架山头的牛头坳,麓山远眺了目不暇接的原生态风光。那一片松树林和白水柳给他们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次日清晨,雄鸡报晓。知青朋友一行还游览了千年瑶寨千家洞,千古奇观女书屋,和千年古村上甘棠,以及风光秀美的秀峰,源口水库。在千家洞的八都湾里,大家观看了晨雾缭绕的大瀑布,还有原生态的次森林;在女书园里,大家对那一座手书着紫气东来和冬去春来的吊脚楼情有独钟,更对那个神湾村满怀着无比的向往;在上甘棠,知青朋友们在村前的江河水边,摄影留念,在文昌阁旁,笑对人生;在麓山上远眺,面对那座有着八十一个他字的夀萱亭和那一面忠孝廉义的摩崖石刻,感慨万千。稍后他们来到了广西境内的秀峰村。那里厚重的的历史文化和修炼秀丽的自然风光也让人他们赞叹不已,流连忘返。最后他们来到了那个曾经洒过汗水的源口水库,集体回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和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在那座波光粼粼的人工湖边士商农工,远近游人,群贤毕至。大家高谈阔论,其喜容容。
最后一天,离别的时刻到了。在一首【何日君再来】的美妙乐曲声中,县领导和众网友前来送行。大家依依不舍地握手拥抱,挥泪而别。再见了,我们亲爱的湖知网友。第二故乡欢迎你们再次来访,故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