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这张常德女孩所摄的照片,棒极了,虽说摄影质量不能与专业摄影者相比,但选取吹锁呐人 ... 夜深人静 发表于 2011-6-18 18:35 
我的大舅是个唱影子(木偶)戏的民间艺人,吹拉弹唱无所不能。小时候去离我家20多里地的外婆家时曾看见过大舅的表演,我很是羡慕他,总想跟他学学乐器。可是农村“四清”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不能再唱影子戏了。虽然如此,他还是珍藏着他那些心爱的乐器,即使我这个做外甥的问他要,他也不肯割爱。当时只有10来岁的我对大舅很不理解,总想不通他都不用了的乐器怎么还不肯给我啊。我只恨大舅小气,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乐器已然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了。
幼年的同伴中也有些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能买根笛子或置把二胡或添支口琴大家凑在一起玩玩,有时还能搞个小节目来表演。我却只能站得远远地当看客。就连学校组织成立的文艺兴趣小组我也因没钱购置乐器而不能参加。后来自己找了根竹子,用烧红的铁丝烫出几个孔来做成了一根笛子,自己胡乱吹了起来,算是开始了学乐器吧。但因既无人指点,自制的这根“笛子”音又不准,听起来很不舒服,不久就不得不放弃了。
下乡后,每月有13元生活费了,一次在县城开知青代表会,我毫不犹豫地就花3元多钱买了一支哨呐。也不管自己是初学,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吹起来。吹得是腔不成腔调不成调,自已却一天又一天地乐此不疲。有时甚至吵得当时我们入住的县招待所不得安宁,就连午睡有时都受我的影响,使得其他的与会人员一肚子意见。记得当时是从学吹《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这首毛爹爹的语录歌开始的,这首歌的曲调用来学吹唢呐我看倒还蛮合适的。后来我当然还学吹了其他一些歌曲,甚至那时很红火的一首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我也能吹得象模象样了。
可是好景不长,当时物资十分匮乏,到第二年县里唯一的一家文具店却没有了唢呐哨子卖,而且文具店的人说何时才有哨子卖他们也不知道。没有了哨子,这唢呐就没法吹了。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忍痛将这支心爱的唢呐送给了在我下放地完成了修水渠的任务正要返回资兴县的一个民工朋友。
这次在勾蓝瑶乡,常德女孩拿起一支瑶民的唢呐摆出姿式拍照,我一看,心里猛然一跳!勾起了对当年往事的回忆,也请她帮我拍下了这难忘的瞬间。现在又有了夜深人静兄这凄美的音画帖,我心有所感,便写下了这些文字。
这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段耐人回味的人生历史!
再次谢谢常德女孩,谢谢人静版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