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长沙知青江永岁月记”电视记录片制作过程中的回忆(1)

去年九月初,湖南金鹰电视频道故事湖南节目组的制片人经过多方途径与江永知青取得联系,相约第二天晚餐后在东圹的一茶楼见面。我、介绍人李宣钊(原零陵前进公社知青)、制片人刘丹及编导小苏按时到达。我听完他们讲述拍摄的初衷后,了解到年轻的一代对文革习前下乡的知青知之甚少。接下来我向他们介绍了江永这个群体的主要特征供他们参考以便决断。

1文革前62636465年下乡,百分之九十的知青出身于所谓的不好家庭。

2大多数仍有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激情。尽管求学失望、伋怀着纯真的激情奔赴农村来到

江永,期望通过自己的真诚付出、改造,脱胎换骨,追求心中的理想。

3下乡后随着四清运动,社教运动,接着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知青对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产生了疑惑,思想迷茫,进入现实的求生存的境地。

4 实践中教育了我们,正如江永知青易宇欣作的(那是一块难忘的土地)歌词里所写的

读懂了人生。向失落和无望挑战,战胜自我,走出困境。

5 江永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党的媒体不便多说,我表示理解,但所表示出的必须是

真实的,是江永知青内心真正的表白。

节目组的人对我的态度表示理解和同意。并表示一定要做出不同以往知青的电视节目

力求创新。

在以后的几次协商讨论会上,我与另外几位江永知青坚守底线,不背叛江永知青历史,更不强奸江永知青感情。

年青的编导是好样的,他们先后两次到江永,深入部分知青旧址,采访了留守知青。他们私下与我们交谈中也表示江永知青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历程远此他们所设想的深重的多,苦涩的多,感到压力大,难以完整准确的反映江永知青的全貌。在沅口水库外景接访留守女知青小林时,负责摄象的小杨听到小林一段悲痛的生活经历时,走到我面前问到:“你们为什么一提起过去就忍不住的流眼泪?”我回答他:“你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有我们类似的经历,现在回忆起来也会象我们一样感到伤痛的。”我看着这位20多岁的年青人,感到他们的天真外,另一个感覚就是这代人对以往历史的无知。同样也进一步坚实我要负责任的把我们江永知青岁月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尽力真实的记录下来,留在世上、畄给后人思考,不要重演、不要再伤害人民。这是上帝付予我们的责任。

在开播后我细心的看着,发现在采访我时,我讲到当时个人档案中的“政审材料”这四个字在播出时,字幕上出现了“赠送材科”四个字。把关健的“政审”改成“赠送”。第二天,我立刻打电话与他们沟通,他们回答是真不知道“政审”两字的词意。作为材料当然用赠送两字为好,表示友好。令人哭笑不得,值得思考。

在时下提倡原本无可指责的健康、快乐的生活主旋律的同时,是否还尽一点总结教训的责任。我想这就是我们江永知青与金鹰频道合作的初衷吧。

回复
17# 淡淡秋月
  谢谢你的跟帖,也很高兴地知道你不是江永知青,因为只有旁覌者才能看清和此较文革前与后下放知青的共同处和不同处。才能够进一步认识自己,为创作江永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提供准确的感性认识。
拜读完你的跟帖,我想与你进一步文流,不知你愿意否。我的电话:13607446839
在这里一并谢谢跟帖的网友,是你们的鼓励我回去完成回忆的(2) (3)篇的写作。

TOP

    真心谢谢你们的认同,使我有信心做好收集、编写知青历史的工作。上山下乡50周年飞快而至,我想用什么来记念这一辈子最难忘的那段岁月。我与几个江永知青朋友商量,根据实际情况,计划在长沙市举办一个江永知青生活回顾展。目前在开展前期准备。待策划定好再向知青战友公布,征求意见。

TOP

返回列表